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敕修《仁宗实录》。

输入历史事件:

敕修《仁宗实录》。

公元1425年 闰七月
敕修《仁宗实录》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五“洪熙元年闰七月乙巳(初八)”:“以纂修《仁宗昭皇帝实录》,敕礼部曰:朕惟皇考仁宗皇帝聪明睿智之圣,刚健中和之德,广大配天地,诚孝通神明,……自皇考仁宗皇帝留守南京,至嗣承天位,二十余年,圣德圣政。尔礼部悉恭依修皇祖《太宗文皇帝实录》事例,通行中外,辑采事实,送翰林院编纂《实录》。其以太师国公张辅、太子太保成山侯王通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少保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为监修,少傅兵部尚书兼华殿盖学士杨士奇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学士黄淮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学士杨荣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学士金幼孜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杨溥为总裁。夫述先朝之盛典,用垂宪于永世,所系甚重,勉罄厥诚。钦哉!”[按,今人谢贵安《明实录研究》第四章第二节《<太宗实录><仁宗实录>的并行修纂》云:仁宗虽有心为太宗修实录,但已力不从心。《太宗实录》修纂一个月后,这位继位才十个月的皇帝驾崩。于是,为太宗修实录的任务落到了宣宗身上。宣宗只好将《太宗实录》《仁宗实录》一并修纂。宣宗继位后并未另组修纂《太宗实录》的班子,而是沿用了仁宗敕定的写作班子,故《宣宗实录》及其他史书未见有宣宗下诏修《太宗实录》的记载。修《仁宗实录》的纂修官,实际上是修《太宗实录》的原班人马。于是,在明宣宗时代,便第一次出现了一套写作班子同时修纂两朝《实录》的状况]


二十日,增国子生额。
十四日,诏改明年为皇庆元年。
初四,宋讷生。
初八,郭豫亨自序所撰《梅花字字香》。
牟山献卒,年八十五。
许谦作《答潘明之启》,题下注云:“辛亥岁,以厚币相招,欲使废学家塾,辞之。
阎复卒,年七十七。
初九,翰林学士承旨玉莲赤不花等进顺宗、成宗、武宗实录。
二十九日,熊禾卒,年六十六。
二十九日,赵孟頫序黄潘所撰《日损斋初稿》。
吾衍卒,年四十五。
黄仲元卒,年八十二。
杨载以布衣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
杜本以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术荐至京师。
今以杜本所编《谷音》,于元代即刊于怀友轩,姑系于此。
禁泰山民间赛祈社集。
初一,李士瞻生。
贯云石授翰林侍读学士,时年二十八。
李仲章以耀州知州秩满,赴调京师。
十四日,姚燧卒,年七十六。
姚燧之侄有名姚守中者,为元代曲家。
中书省奏开科举,倡优不得与试。
诏行科举。
刘三吾生。
郝天挺卒,年六十七。
胡助以建康路儒学录秩满,调为美化书院山长。
本年或稍后,杨朝英选前人曲词及己作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贯云石序之。
艾性夫本年前后在世。
初四,王礼生。
十一日,元怀自序所撰《拊掌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