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朱权《太和正音谱》《琼林雅韵》《务头集韵》成。

输入历史事件:

朱权《太和正音谱》《琼林雅韵》《务头集韵》成。

公元1398年 本年
朱权太和正音谱《琼林雅韵》《务头集韵》成。

太和正音谱自序:“余因清宴之余,采摭当代群英词章,及元之老儒所作,依声定调,按名分谱,集为二卷,目之曰太和正音谱。审音定律,辑为一卷,目之曰《琼林雅韵》。搜猎群语,辑为四卷,目之日《务头集韵》。以寿诸梓,为乐府楷式。……时岁龙集戊寅序。”《琼林雅韵》自序:“夫治世隆平,人心和乐,心声之发,自然成文。率多寓于咏歌,而有词典乐章之作,不能无音韵。故曰:声成文谓之音。然而远夷殊俗,驮(鸟夬)舌异音,不能循律蹈吕者多,于是有卓氏著为《中州韵》,世之词人歌客,莫不以为准绳久矣。余徐览之,卓氏虽工,然颇多舛误脱落。一日,因琴书清暇,操翰濡墨,审音定韵,凡不切于用者去之,舛者正之,脱者增之,自成一家,题曰《琼林雅韵》。庶使作者有所持循,而不失之纡远也。盖词章犹车也,善御者必范其驰驱。善为词章者,故必正其音韵,犹以诡遇御车,其不能行远也审矣。此韵之设,如使王良造父之御,而射者自无不中。《诗》不云乎,‘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此之谓也。于是乎书。”《蟫精俊》卷七中原音韵:“北乐府用字皆北音,与沈休文所传四声韵不同。盖地居土中,为阴阳之所和,会五方之杂、亿兆之广,择其通者,曰中原正语,取四海适中、天下同声而无滞者也。其音有平、上、去三声,而无入声,其入声字皆附派入三声。燕山卓从之作《中州韵》,为志亦勤矣。惜其所收不能什百四方未解之音,使后学莫知适从。至如‘秉持’之‘秉’,‘克己’之‘克’,‘肉食’之‘肉’,皆不见录,未得为成书也。若夫《琼林雅韵》,则其收尤驳,杂以南音,谬戾可憎,词人病之。”四库提要卷二00:“《琼林雅韵》,明宁王权编。权有《汉唐秘史》,已著录。是书凡分十九韵,大抵袭德清中原音韵体例。一弯窿,二邦昌,三诗词,四工基,五车书,六泰阶,七仁恩,八安闲,九蝙(角耑)鸾,十乾元,十一萧韶,十二珂和,十三嘉华,十四砗哪(石邪),十五清宁,十六周流,十七金琛,十八潭岩,十九慊谦,与中原音韵十九韵大略相似,特异其名耳。惟中原音韵第十韵标曰先天,而此书第十韵则标曰乾元,遂取元韵之半入于一先。又是书每韵皆取平声二字,以括三声,而第六韵泰阶,泰字则兼用去声,是自乱其例。至云北方无人声,以人声附平、上、去三声之后,与中原音韵体例全合,而亦微有不同,如第四韵曰丕基,其后附悔字,谓去声作上声,而中原音韵第四韵后不载此条。考悔字作上声,其在纸韵,则有《诗》‘不我以,其后也悔’可证。其在麌韵,则有陆机《凌霄赋》,悔与旅为韵可证。德清于此条,似乎失收。然曲韵自用方音,不能据古韵为增减。权之所补,亦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按,今人王永宽、王钢《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云,太和正音谱记有永乐元年事,盖书成将梓,会明太祖崩,靖难兵旋起,未及刻印。及献王徙封南昌,始克成梓,故书中偶有补入永乐事者。太和正音谱著录《瑶天笙鹤》杂剧十二种,署为“丹丘先生”作。王永宽、王钢又云:丹丘先生即朱权别号,十二种杂剧当成于洪武三十一年前]


沈约奉敕撰修国史。
永明元年春正月辛亥,改元。
谢超宗死于非命。
刘祥与修《宋书》,讥斥禅代。
刘王献与张融、王思远书表明其愿与政治保持若即若离之心迹。
南齐儒学状况。
‘《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弥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情。
《左氏》太元取服虔,而兼取贾逵《经》,由服传无《经》,虽在注中,而《传》又有无《经》者故也。
《榖梁》太元旧有麋信注,颜益以范宁,麋犹如故。
世有一《孝经》,题为郑玄注,观其用辞,不与注书相类。
俭答曰:‘《易》体微远,实贯群籍,施、孟异闻,周、韩殊旨,岂可专据小王,便为该备?依旧存郑,高同来说。
贾渊世传谱学。
陆杲任卫军王俭主簿。
高爽、江洪、虞骞并工属文。
孝文帝、文明太后幸神渊池,欣然作歌。
诏禁同姓婚姻。
宋武帝幸旧宫小会,设金砾,在位者赋诗。
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表定礼乐。
制定郊庙歌辞。
南士不满于其政治地位。
丘巨源作《秋胡诗》。
沈约兼著作郎,撰次起居注。
张充为父发泄不平之气。
若夫惊岩罩日,壮海逢天;竦石崩寻,分危落仞。
丈人岁路未强,学优而仕;道佐苍生,功横海望。
充昆西之百姓,岱表之一民。
关山夐隔,书罢莫因,倘遇樵者,妄尘执事。
俭言之武帝,免充官,废处久之。
孔稚珪《北山移文》作于本年或永明三年。
[1]见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28页。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