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洋乎两晋,混浊乎梁、陈,大雅之音,几于不振二”愚按:梁、陈古、律混淆,迄于唐初亦

输入历史事件:

洋乎两晋,混浊乎梁、陈,大雅之音,几于不振二”愚按:梁、陈古、律混淆,迄于唐初亦

公元617年 本年
洋乎两晋,混浊乎梁、陈,大雅之音,几于不振二”愚按:梁、陈古、律混淆,迄于唐初亦然,至陈子昂而古体始复,至杜、沈、宋三公,而律体始成,亦犹天地再判,清浊始分,四子之功,于是为大矣。

又:初唐五言律,杜如“共有樽中好”、“交趾殊风候”,沈如“陇山飞落叶”、“青玉紫骝鞍”,宋如“马上逢寒食”、“归来物外情”数篇,体就浑圆,语就活泼,乃渐入化境矣。又:七言律始于梁简文、庾信、隋炀帝,至唐初诸子,尚演梁、陈旧习,惟杜、沈、宋三公,体多整栗,语多雄伟,而气象风格始备,为七言律正宗。然析而论之,杜独挺苍骨,是唐律之始;宋间出靡调,犹是六朝之余。又:杜、沈、宋七言律虽为正宗,然未能如五言之纯美者,盖五言律体虽成于杜、沈、宋,而律句则自齐、梁始,其来既远,故至此而纯美。七言律虽权舆于梁简文、庾信、隋炀帝,至唐初诸子,尚不多见。七言律之兴,实自杜、沈、宋三公始,故未能纯美耳。此理势之自然,无足为异。又:七言绝自王、卢、骆再进而为杜、沈、宋三公,律始就纯,语皆雄丽,为七言绝正宗。


杨公远(1227一 ?)生。
七日,杨云翼(1170一1228)卒,年五十九。
云翼之卒,元好问有《杨之美尚书挽章》、《内相杨文献公哀挽三章白少傅体》。
金王若虚等修成《宣宗实录》。
以薛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郑清之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曹彦约(1157—1228)卒,年七十二。
岳珂撰成《金陀稡编》续编三十卷。
程元凤登进士第,调江陵府教授。
何澹(1146一 ?)卒于本年前后。
薛师石(1178—1228)卒,年五十。
赵元约卒于本年或稍后,生年不详。
赐进士黄朴以下五百五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
蒙古贵族遵成吉思汗遗嘱,拥立其第三子窝阔台为大汗,是为太宗。
改封朱熹徽国公。
元好问撰成《东坡诗雅》(已佚)。
张淏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赵蕃(1143—1229)卒,年八十七。
何梦桂(1229一 ?)生。
赵葵起复,依前知滁州、节制本州屯戍军马。
十六日,李汾作《感遇述史杂诗五十首引》。
以郑清之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乔行简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赵善湘进焕文阁学士、江淮制置使。
刘褒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詹初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夏元鼎(1181一 ?)约于本年前后在世,卒年不详。
严仁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蔡沈(1167—1230)卒,年六十四。
陈宓(1171—1230)卒,年六十。
胡三省(1230—1302)生。
赐李心传同进士出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