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五十一心所

输入关键字:

五十一心所

佛教名词。“五十一心所有法”的简称。唯识宗指由“八识”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分六类:第一类有触、作意、受、思、想五种,称“遍行”心所,即从根、境、识三者的相互关系出发表明人人均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第二类有欲、胜解、念、定、慧五种,称“别境”心所,指由各个人所处的特殊境况而产生各个特殊的心理状态。第三类有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勤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十一种,称“善”心所,即属于善的心理状态。第四类有贪、瞋、痴、慢、疑、恶见六种,称“根本烦恼”心所,即人类所具有的根本性的迷惑,亦称“本惑”的心理状态。第五类有忿、恨、复、恼、嫉、悭、诳、谄、害、㤭、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二十种,称“随烦恼”心所,即由“根本烦恼”派生的与善心相反的心理状态。第六类有悔、眠、寻、伺四种,称“不定”心所,即善恶不定的心理状态。


【检索五十一心所 ==>】 古籍全文检索:五十一心所     全站站内检索:五十一心所

骊山
骊归
骊戎
骊姬
骊靬县
勐董
勐淋寨
绣户
绣州
绣面蛮
绣脚蛮
绣衣执法
绣衣直指
绣衣御史
绣像小说
绣衣直指御史
绣像剿逆图考
验规
验到
验看
验票
验马寺
验封司
验封清吏司
绥可
绥州
绥和
绥宁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