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军政

输入关键字:

军政

①指军中政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而还。”魏源《圣武记·叙》:“人材进则军政修,人心肃则国威遒。”②明清对武职官员的定期考核称军政。明代五年一考,由兵部武选清吏司掌之。清制,亦五年一考。届时京、外武职各由长官按操守、才能、骑射、年龄四格填注考语,并列注该员履历及军功,分别去留咨部。有行止端方、弓马娴熟、管辖严肃、当差勤慎、不扰地方者,择其忧者入荐举班候旨升用;有贪酷、不谨、疲软、年老患病、才力不及、浮躁者则行纠参,照例处分之。八旗京内外武职官员,由各主管长官分别将属员详核填注考语具奏。唯德州等处之城守尉、协领及属员,则派大臣前往考选。京内外武职二品以上大员,原有自陈之例,后改由兵部开列事实,请旨定夺。


【检索军政 ==>】 古籍全文检索:军政     全站站内检索:军政

阿鲁浑
阿舅贼
阿端卫
阿僰蛮
阿儿秃厮
阿力麻里
阿干之歌
阿木胡朗
阿比里斯
阿巴岱汗
阿巴该图
阿札失里
阿史那听
阿史那忠
阿史那施
阿史那献
阿史那瓌
阿史德温
阿尔巴西
阿尔古厅
阿尔秃厮
阿尔松阿
阿尔萨朗
阿尔塔沁
阿兰果火
阿礼海牙
阿台王子
阿老瓦丁
阿伏至罗
阿克达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