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集部 > 演义 > 开辟演义 >

第二十八回勾龙攻城暗退兵

第二十八回勾龙攻城暗退兵

却说九侯一日升帐,问勾龙曰:“九黎自败入城,今经月余,并不出战。足下高明,此是何意?”勾龙笑曰:“九黎自乱天下,掳掠人民,闻他城中积有四五年粮草,前被我兵杀败,不出敌者,为退守计也。彼料我兵远来,粮草不接,求战个得,必然思归。若一退兵,彼兵从掩杀来,无不胜理。”九侯闻言大惊曰:“我等深入其地,中彼计矣!”勾龙曰:“诸君放心,某料九黎有勇无谋,但只倚九宫阵为势,前以大败,今不敢远出。为今之计,诸君可传号令,来日具用火枪、火箭、火铳、火炮攻城。若城一破,九黎可擒矣;若城不破,一面攻城,一面退兵,埋伏两军于山林之中,放炮为号,以防追兵。日则攻城,夜则退兵,此保全之计。若得粮尽退兵,九黎知道,后兵追袭,我等退之不及,反遭其害矣。”九侯大悦,即密传令,来日依计而行,三军准备攻城之物。
次日平明,九路诸侯各领兵齐至城下。城上九黎分守四门,城上城下大喊,滚木、擂石、火炮、火铳、火枪、火箭,上下攻打,直至黄昏,九侯收兵回营。即传令留下更鼓手,传点各寨俱带干粮,漏夜退兵。次日,埋伏兵见无追兵,亦各退回大路相会。九路诸侯各领本部人马辞别,各归本国,勾龙亦领兵回朝。
却说九黎分付城中严加防守,恐众诸侯又来攻城。一日不见诸侯兵出,心中甚疑,兄弟自相议曰:“昨日攻城何急,今日不见兵出,此是何意?”黎文曰:“莫非别生计策,今夜偷入我城?”黎武曰:“非也。但各严守,且看明日如何?”兄弟各去防守。次日又不见兵出,正在疑惑之际,探马来报曰:“昨夜城外,诸侯寨中,并不闻更鼓之声,不知何意?”黎巨曰:“必是粮尽,徹兵暗自退去。”黎廉曰:“不可造次。闻勾龙诡计甚多,见我兵不战,此引敌之计。”黎武曰:“追之不可,待小弟哨探,看其虚实。”黎贪曰:“贤弟务宜仔细!”黎武带了三千人马,使小卒至各寨边密探,并不见有一人。小卒回报曰:“俱是空寨,但不知四路可有伏兵?”黎武曰:“无矣,皆粮尽暗逃矣。”即催兵杀进,果然俱是空寨。黎武回城见八黎曰:“诸候皆逃矣,只留空寨,乱堆烟火以惑我军。及早追赶,诸候可擒。”黎贪曰:“不可。已去三日矣,追之无益。彼既已去,我等只是紧守各处关隘。”八黎曰:“长兄所见大妙。”九黎兄弟作一大筵,尽醉而散。
话分两头。却说九路诸候各回本国,勾龙回朝,那日少昊升殿,群臣拜舞已毕,勾龙入奏前事。帝闻奏大悦,重加勾龙升赏而退。自此天下稍平,八方无事。帝在位八十四年,寿一百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帝无嗣,众臣立帝兄昌意之子高阳氏,是为颛顼帝。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查看目录 >> 《开辟演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