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四库百科 >

两浙海塘通志


两浙海塘通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方观承撰。方观承(1698-1768),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安徽桐城人。祖登峄、父式济因《南山集》案株连,均遣戍黑龙江。雍正十一年(1733)随福彭征准噶尔,还受内阁中书。乾隆初历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乾隆十三年(1748)擢浙江巡抚,勘查海塘淤地,招民垦田纳粮。次年擢直隶总督,兼理河道,曾修治永定河,治绩彰显。著有《述本堂集》等。《两浙海塘通志》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凡两浙有塘州县,小则修,大则建,无不备载。其于浙省滨海六府,各有分图,而以全省总图列于前,使观者一睹而了然。海塘久已有志,然皆防海,而非堤海。惟元叶恒著有《海堤录》,明黄光升、仇俊卿著有《海塘录》,专志海塘。而又只详余姚海盐一邑之塘,未尝概及通者。如该篇详述全省各类海塘者,则为第一次。而其所述历代海塘之沿革,形势之迁变,工程之险夷,以及经费所出、物料所及、职守所存、祀典所秩,皆灿若列眉,了如指掌。


【检索两浙海塘通志 ==>】 古籍全文检索:两浙海塘通志     全站站内检索:两浙海塘通志

后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后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后汉书卷二 明帝纪第二
后汉书卷三 章帝纪第三
后汉书卷四 和殇帝纪第四
后汉书卷五 安帝纪第五
后汉书卷六 顺冲质帝纪第六
后汉书卷七 桓帝纪第七
后汉书卷八 灵帝纪第八
后汉书卷九 献帝纪第九
后汉书卷十上 后纪第十上
后汉书卷十下 后纪第十下
后汉书卷十一 志第一 律历上
后汉书卷十二 志第二 律历中
后汉书卷十三 志第三 律历下
后汉书卷十四 志第四 礼仪上
后汉书卷十五 志第五 礼仪中
后汉书卷十六 志第六 礼仪下
后汉书卷十七 志第七 祭祀上
后汉书卷十八 志第八 祭祀中
后汉书卷十九 志第九 祭祀下
后汉书卷二十 志第十 天文上
后汉书卷二十一 志第十一 天文中
后汉书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 天文下
后汉书卷二十三 志第十三 五行一
后汉书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五行二
后汉书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五行三
后汉书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后汉书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 五行五
后汉书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五行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