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春秋传

    十五卷。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皆节录三传事迹,断以己意,以释《春秋》。其褒贬义例多采《公羊》、《穀梁》之说,《四库提要》批评其“不免于膠固”。此书所用经文杂采三传,不主一家,又以经传连书,不加区别,容易产生混淆。且主观随意,往往窜改三传字句。如《左传》“惜也,越竟乃免”句,后人一般认为此非孔子之评语。刘敞为了证明此乃孔子语,遂改为“讨贼则免”而仍以“孔子曰”冠之,首开宋代窜改经传之风。虽然如此,后人对刘敞的《春秋》经传之学仍推崇备至。此书所附清纳兰性德《序》称:“后林叶氏谓庆历间欧阳文忠公乃文章擅天下,世莫敢抗衡。刘原父虽出其后,以通经传自许,文忠亦以是推之。作《五代史》、《新唐书》凡例,多问《春秋》于原文。又曰,原文为《春秋》,知经而不废传,亦不尽泥传,据义考例以折衷之,经传更相发明,虽间有未然,而渊源已正。今学者治经不精,而苏、孙之学近而易明,故皆信之。而刘以难入,或诋为用意太过,出于穿凿。彼盖不知经,无怪其然也。……晁公武谓刘氏《传》如桓无王、季友卒、胥命、用郊之类,皆古人所未言。诸公推服原父者若此。”此书当时未有刻本,最早的版本是清康熙《通志堂经解》本。


【检索春秋传 ==>】 古籍全文检索:春秋传     全站站内检索:春秋传

汉书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汉书卷二十四上 食货志第四上
汉书卷二十四下 食货志第四下
汉书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汉书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汉书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汉书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汉书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汉书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汉书卷二十九 沟洫志第九
汉书卷三十 艺文志第十
汉书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列传第一
汉书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
汉书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汉书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汉书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第五
汉书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汉书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汉书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
汉书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汉书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
汉书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汉书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汉书卷四十三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
汉书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汉汉书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