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为欲

    六曰:

    使民无欲,上虽贤犹不能用。夫无欲者,其视为天子也与为舆隶同,其视有天下也与无立锥之地同,其视为彭祖也与为殇子同。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舆隶至贱也,无立锥之地至贫也,殇子至夭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禁。会有一欲,则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矣;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却也;晨寤兴,务耕疾佣耕,为烦辱,不敢休矣。故人之欲多者,其可得用亦多;人之欲少者,其得用亦少;无欲者,不可得用也。

    人之欲虽多,而上无以令之,人虽得其欲,人犹不可用也。令人得欲之道,不可不审矣。善为上者,能令人得欲无穷,故人之可得用亦无穷也。蛮夷反舌殊俗异习之国,其衣服冠带,宫室居处,舟车器械,声色滋味皆异,其为欲使一也。三王不能革,不能革而功成者,顺其天也;桀、纣不能离,不能离而国亡者,逆其天也。逆而不知其逆也,湛于俗也。久湛而不去则若性。性异非性,不可不熟。不闻道者,何以去非性哉?无以去非性,则欲未尝正矣。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则亡。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功无不立矣。圣王执一,四夷皆至者,其此之谓也。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圣王托于无敌,故民命敌焉。

    群狗相与居,皆静无争,投以炙鸡,则相与争矣。或折其骨,或绝其筋,争术存也。争术存因争,不争之术存因不争,取争之术而相与争,万国无一。

    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争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

    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夏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至矣,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


【检索为欲 ==>】 古籍全文检索:为欲     全站站内检索:为欲

第七章 宣王谓摎留
第八章 张仪谓齐王
第九章 楚昭献相韩
第十章 秦攻陉
第十一章 五国约而攻秦
第十二章 郑疆载八百金入秦
第十三章 郑疆之走张仪于秦
第十四章 宜阳之役
第十五章 秦围宜阳
第十六章 公仲以宜阳之故仇甘茂
第十七章 秦韩战于浊泽
第十八章 颜率见公仲
第十九章 韩公仲谓向寿
第二十章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
第二十一章 韩公仲相
第二十二章 王曰向也子曰于下无道
第二十三章 或谓魏王王儆四强之内
第二十四章 观鞅谓春申
第二十五章 公仲数不信于诸侯
第一章 楚国雍氏五月
第二章 楚国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
第三章 公仲为韩魏易地
第四章 錡宣之教韩王取秦
第五章 襄陵之役
第六章 公叔使冯君于秦
第七章 谓公叔曰公欲得武遂于秦
第八章 谓公叔曰乘舟
第九章 齐令周最使郑
第十章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
第十一章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中庶子强谓太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