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透骨香

输入关键字:

透骨香

《中药大辞典》:透骨香

药材名称透骨香

拼音Tòu Gǔ Xiānɡ

别名透骨草(《滇南本草》),满山香(《分类草药性》),煤炭子、煤炭果(《贵阳民间药草》),万里香(《广西植物名录》),九里香、洗澡叶、芳香草、满天香(《云南中草药》),小遗骨草、透骨消(《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茎叶。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云南白珠树,又名:滇白珠树

灌木,高约3米。枝细长,带红色或红绿色。单叶互生,革质,卵状矩圆形,或阔卵形,长7~8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尖尾状,基部心形或圆形,叶缘具钝齿,略向外卷,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青白色,有细小柔毛。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腋生,长5~7厘米;花青白色,萼片5,边缘有纤毛;花冠壶形,裂片5;雄蕊10;子房上位,平滑无毛。蒴果球状,直径约6毫米,5瓣纵裂,上有宿存花柱,外面包有增大的肉质萼,成熟时紫红色,似浆果。种子淡黄色,细小。花期9月。

本植物的根(透骨香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草坡及丛林边。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产云南、贵州。

性状茎长约35厘米,多分枝,径3~5毫米,表面黄棕色,具纵纹,有叶柄残痕。叶多数脱落。气微,味微苦,以新鲜、干燥,叶色绿者为佳。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0.5~0.8%。其中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

药理作用内服水杨酸甲酯有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与水杨酸类药物相似,所需剂量亦相同,但因本品吸收慢而不规则,服药后产生作用较迟。本品刺激性很强,可用1~2份橄榄油稀释后外用作抗刺激剂。本品亦可产生特异性水杨酸中毒症状,中毒剂量约为水杨酸钠的2/3。

性味辛,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辣,有小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

①《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

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风湿关节疼痛:透骨香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湿疹:透骨香全株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

⑧治水臌:透骨香五钱,车前革三镇。煎水服。(《贵州草药》)

备注本品在云南、贵州地区作透骨草使用,参见"透骨草"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透骨香

药材名称透骨香

拼音Tòu Gǔ Xiānɡ

别名透骨草、满山香搜山虎、煤炭子、煤炭果、万里香、九里香、芳香草、满天香、透骨消、小透骨草、九木香鸡骨香

出处出自《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的全株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 yunnanensis(Franch.)Rehd.[G.Crenulata Kurzi;Vaccinium yunnanense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切片,全株切碎,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3m,稀达5m。树皮灰黑色,枝条细长,左右曲折,具纵纹,带红色或红绿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短,粗壮,长约5mm;叶片革质,卵状长圆形,稀卵形、长卵形,有香气,长7-9(-12)cm,宽2.5-3.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钝圆或心形,边缘具齿,表面绿色,有光泽,背面较淡,密被褐色斑点,中脉在背面隆起,表面凹陷,侧脉4-5对,弧形上升,连同网脉在两面明显。总状花序胞生,序轴纤细,被柔毛,有花10-15朵,疏生;苞片卵形,凸尖,被白色缘毛;小苞片2,对生或近对生,着生于花梗上部近萼处,披针状三角形;花萼裂片5,卵状三角形,钝头;花冠白绿色,钟形,口部分裂,裂片长宽各2mm;雄蕊10枚,花丝短而粗,花药2室,每室先端具2芒;子房球形,被毛,短于花冠。浆果状蒴果,球形,黑色,5裂。种子多数,细小,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到海拔3500m左右的山野草地及丛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多分校,长约35cm,直径3-5mm,表面淡红棕色至棕红色,有明显的纵纹,皮孔横生,突起。叶痕类圆形或类三角形,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质部淡棕色至类白色,髓淡黄棕色。叶革质,多脱落,完整者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5-9cm,宽1.3-4.5cm,表面淡绿色至棕红色,先端尖尾状,基部心形,叶缘有细锯齿。有的可见花序或果序,总状,腋生,小花白色,蒴果球形,其外有紫黑色萼片,种子多而小,淡黄色。气香,味甘、辛。

根弯曲有分枝,颇长,粗者直径可达2cm,外表赤褐色,深色之栓皮极易剥落,内部色较淡;散生细根,粗约1m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射线明显,木质致密。气芳香。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常有裂隙。韧皮部外侧纤维及石细胞群排列成环,纤维壁厚,石细胞壁呈“U”字形增厚,木化。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连成环状。髓部细胞类圆形,壁木化。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边形,壁较厚,角质层纹理明显。下表皮细胞壁波状,有平轴式气孔,角质层纹理较明显。

化学成分滇白珠叶含挥发油0.5%~o.8%。其中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1]。

药理作用内服水杨酸甲酯有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与水杨酸类药物相似,所需剂量亦相同,但因本品吸收慢而不规则,服药后产生作用较迟。本品刺激性很强,可用1-2份橄榄油稀释后外用作抗刺激剂。本品亦可产生特异性水杨酸中毒症状,中毒剂量约为水杨酸钠的2/3。

性味辛;性温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胃寒疼痛;跌打损伤;咳嗽多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浸酒擦;或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关节疼痛:透骨香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②治湿疹:透骨香全株煎水洗患处。(《云南中草药》)③治水臌:透骨香五钱,车前草三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

2.《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3.《广西药植名录》:行气,消肿,止咳化痰。治牙痛,劳伤,蛇伤,风湿,痧气,皮肤痛痒。

4.《贵州草药》: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5.《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络透骨。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透骨香 ==>】 古籍全文检索:透骨香     全站站内检索:透骨香
手少阴之正
手少阴之别
手少阴之筋
手少阴气绝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经别
手少阴经病
手少阴经筋
手少阴标本
手少阴络脉
手心主之正
手心主之别
手心主之筋
手心主心痛
手心主标本
手阳明之正
手阳明之别
手阳明之筋
手阳明经别
手阳明经病
手阳明经筋
手阳明标本
手阳明络脉
手两边拉法
手足小指穴
手厥阴经别
手厥阴经病
手厥阴经筋
手厥阴标本
手厥阴络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