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四念癀

输入关键字:

四念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念癀

药材名称四念癀

拼音Sì Niàn Huánɡ

别名龙吐珠、琉璃繁缕

来源报春花四念癀Anagallis arvensis L. var. coerulea (Schreb.)Gren. et God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及华南沿海。

性味苦、酸,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化腐生肌。用于鹤膝风;外用治疮疡,阴症。

用法用量鲜草1两,青壳鸭蛋1枚,酒水各半炖服。外用全草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四念癀

药材名称四念癀

拼音Sì Niàn Huánɡ

别名龙吐珠、九龙吐珠(福建)。

出处福建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海绿全草

原形态海绿,又名:琉璃繁缕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0厘米,稍淡绿白色。单叶对生;卵形至狭披针形,长1~2.5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浑圆,全缘,纸质,无柄,包茎。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厘米,无苞;萼裂5片,线状披针形,长4~6毫米,锐尖;花冠通常青紫色,偶红色,直径1~1.3厘米,裂片5,倒卵圆形,展开,往往微有缘毛;雄蕊5,花丝有毛;子房上位,无毛,花柱丝状。蒴果球形,径约4毫米。种子暗棕色,密生瘤状突起。花期3~5月。

生境分部生于原野、田边、湿地。分布我国东南部。

性味味酸涩,无毒。(福建)

功能主治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四念癀

药材名称四念癀

拼音Sì Niàn Huánɡ

别名海绿、龙吐珠、九龙吐珠

出处福建。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琉璃繁缕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gallis arvensi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无毛。茎丛生,分枝,有四棱,高10-30cm,稍淡绿白色。单叶对生;无柄,包茎;叶片卵圆形至狭卵形,长1-2.5cm,宽5-15mm,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浑圆,全缘,纸质。花单生叶腋;花梗长2-3cm,无苞;花萼裂片5枚,线状披针形,长4-6mm,锐尖;花冠辐状,长4-6mm,淡红色,裂片倒卵形,全缘或先端具啮蚀状小齿,具腺状小缘毛;雄蕊5,花丝有毛;子房上位,无毛,花柱丝状。蒴果球形,径约4mm。种子暗棕色,密生瘤状突起。花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原野、田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茎具4棱,直径约1mm,表面黄褐色,无毛。叶对生,多破碎,展平后呈卵形或阔椭圆形,长0.3-1.0cm,宽2-6mm,全缘,上面棕黄色,下面黄绿色,无柄。花单生于叶腋;花萼常深裂达基部,裂片5,披针形或钻形,花冠淡红色,5深裂。气微,味酸、涩。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有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虫漆蜡酸(lacceric acid),丢香甙(rutin),海绿甙元(ana-galligenin),葡萄糖(glucose),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1]。还含海绿星甙(anagallisin)A、B、D、E[2]。根含皂甙及葡萄糖果糖甙[3],皂甙元为三萜化合物[4,5],其中有海绿灵(anagalline),经过氧化,可得海绿甙元酮(anagal-ligenone)B,再经过还原,可得海绿甙元(anagalligenin)B[6,7]。叶含甾醇(ster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7-燕麦甾烯醇(△7-avenasterol),二氢菠菜甾醇(dihydrospinasterol),β-谷甾醇,豆甾醇,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8]。

花含豆甾醇,β-谷甾醇,α-菠菜甾醇-3-葡萄糖甙(α-spinas-terol-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和芸香甙(rutin)[9]。种子中含有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顺二十碳-9-烯酸(gadoleic acid),非皂化部分含有多量,的链烷醇(alkanol)、豆甾醇和β-谷甾醇[10]。

该植物还含海绿甾甙(arvenin)Ⅰ、Ⅱ、Ⅲ 、Ⅳ[11,12],海绿甙(anagalloside)A、B、C和去葡萄糖海绿甙(deglucoanagalloside)A、B[13]。

药理作用其提取物中仅有某些部分有抗真菌(Helminthosporiummaydis)作用。

毒性对牲畜(羊)的毒性差异颇大,其原因不明。

性味苦;酸;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解毒。主鹤膝风;阴证疮疡;毒蛇及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治一切毒蛇或狂犬咬伤,绞汁内服,渣敷患处;又治阴症疮疡及鹤膝风。(福建)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四念癀 ==>】 古籍全文检索:四念癀     全站站内检索:四念癀
海椒七
海椒梗
海薯藤
海上仙方
海上名方
海金沙藤
海底捞月
海药本草
海蚌含珠
海蛎子壳
海底捞明月
海藏五饮汤
海藏紫菀散
海上医宗心领全帙
浩然子
涂药
涂药板
浮气
浮心
浮白
浮麦
浮沉
浮刺
浮郄
浮肿
浮泽
浮脉
浮络
浮热
浮虚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