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鳑魮鱼

输入关键字:

鳑魮鱼

《中药大辞典》:鳑魮鱼

药材名称鳑魮鱼

拼音Pánɡ Pí Yú

别名鱊鮬、鳜鯞(《尔雅》),婢聂、青衣鱼(崔豹《古今注》),旁皮鲫(《尔雅翼》),鮬鱼(《滇南本草》),文魮(《医林纂要》)。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中华鳑鲏鱼

原形态体侧扁,高而短,略呈卵圆形。体长约4~15厘米。头小,眼大,口端位,鳞圆,侧线不完全,鳞片30~40。背鳍Ⅲ9~10。臀鳍Ⅲ8~10,起点在背鳍后部之下。尾鳍分叉。体背灰绿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

鳑鲏鱼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尚有刺鳑鲏、石鲋鱼及小须鱊等种。

生境分部栖于江河、湖泊、池沼中。以藻类植物为食。多分布华东、华南一带。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甘。"

②《医林纂要》:"甘,温。"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煮食令人下元有益。添精补髓,补三焦之火。"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益脾胃。"

③《医林纂要》:"善发疮,可用以起痘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鳑魮鱼

药材名称鳑魮鱼

拼音Pánɡ Pí Yú

英文名Chinese bitterling

别名鱼婢、妾鱼、青衣鱼、旁皮鲫、鳑魮鲫、文魮、糠片鱼

出处出自 姚可成《食物本草》。

1.《尔雅》郭蹼注:(鳑鲏鱼)小鱼也,似肠子而黑。

2. 孟铣:卿鱼与JIE,其状颇同,味则有殊。其鱼腹上有米色宽大者是卿,背高腹狭小者是JIE,其功不及卿鱼。

3. 姚可成《食物本草》:椭鱼一名鳑鲏鱼,形类卿鱼而小,扁身缩首,颇似竹蓖,处处湖泽有之。冬间煮食味美,夏、秋微有土气,味稍不及。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中华鳑鲏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eus sinensis (Gunthe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中华鳑鲏鱼,体侧扁,卵圆形。头小,眼大,口端位,下颌稍短于上颌,无须。鳃耙短小,外侧10枚。下咽齿1行,5-5,齿面光滑,无锯齿。侧线鳞不完全,仅在锶盖后缘有侧线鳞3-7片,背鳍2,9-11,超点在体中部。臀鳍起点正上方后黑色纵纹更为显着。鳃孔后方第1个侧线鳞及4、5个侧线鳞上均有1个很不明显的黑斑。雌鱼具长的产卵管,背鳍前部有1个大黑点,尾部上的纵纹比 雄鱼为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池沼中以藻类植物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一带,以及长江流域与其附属水体。

化学成分肌肉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胆甾醇(cholesterol),胡萝卜素(carotene),葡萄糖=-6-磷本以脱氢酶(glucose-6-phosphodehydrogenase),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脑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解毒。主久病体虚;痘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煮食令人下元有益。添精补髓,补三焦之火。

2. 姚可成《食物本草》:益脾胃。

3.《医林篡要》:善发疮,可用以起痘毒。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鳑魮鱼 ==>】 古籍全文检索:鳑魮鱼     全站站内检索:鳑魮鱼
夷则
臣觉
臣使之官
尧韭
至阳
至阴
至剂
至治
至脉
至营
至宝锭
至而不至
至宝三鞭丸
至虚有盛候
至真要大论篇
过经
过铸
过山香
过玉书
过冬青
过肛针
过肩疽
过桥疳
过梁针
过塘莲
过膝风
过经不解
过庭录存
过胸通臂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