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七日(时已交公元1660年1月9日),函可(1612—1660)卒。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七日(时已交公元1660年1月9日),函可(1612—1660)卒。

公元1659年 十一月
  二十七日(时已交公元1660年1月9日),函可(1612—1660)卒。

函可《千山诗集》附录函昰、郝浴等撰《奉天辽阳千山剩人可禅师塔铭》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二:“祖心,博罗人,宗伯韩文恪公长子。少为名诸生,才高气盛,有康济天下之 志。年二十六,忽弃家为僧。禅寂于罗浮、匡庐者久之。乙酉至南京,会国再变,亲见诸士大夫死事状,纪为私史,城逻发焉。被拷治惨甚,所与游者忍死不一言。傅律 殊死既得减,充戍沈阳。痛定而哦,或歌或哭,为诗数十百篇,命曰《剩诗》。其痛伤人伦之变,感慨家国之亡,至性绝人,有士大夫所不能及者。读其诗而君父之爱油然以生焉。”卓尔堪《明遗民诗》卷一六选函可诗四首。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三二选函可诗一首《丁亥春将归罗浮留别黄仙裳》,小传云:“函可,字祖心,广东南海人。”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选函可诗二十首,《诗话》云:“剩人,为韩文恪日缵子,少负才名,既丧父母,一意学佛。崇祯己卯年二十九,入匡山为僧。乙酉至南都请经,值国变,咏歌凭吊,致亡国之戚。及将南还,为门者所持,逮京师下狱。洪文襄,文恪门下士也,颇左右之,乃以此登弹事,狱具,戍沈阳。初至入普济寺读经,既历主广慈、大宁永安、慈航诸大刹,苦行精修,暇辄为诗。自谓:‘绕塔高歌,正如风吹铃鸣,塔又何曾经意?’竹坨录七篇入《明诗综》,然集刻于康熙癸未,竹垞未及见。兹用明遗民例,复采竹垞所未录者著于篇。剩人在沈阳久,顺治间,李吉津呈祥、魏昭华琯、李龙衮裀、季天中开生、郝雪海浴,先后以言事谪戍,剩人皆从之游,故其诗中屡见诸君子踪迹。所咏李公赎陈氏妇,则不知为吉津,为龙衮也。”孙静庵《明遗民录》卷四七《祖心大师》:“祖心大师函可博罗人,尚书韩日缵子。少为诸生,国变后,弃家入罗浮山。清兵破江南,函可坐事戍沈阳。所著有《剩人诗》。”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三著录函可《千山诗集》二十卷(道光间重刻本):“函可撰。函可本名韩宗騋,字祖心,号剩人,广东博罗海人。明礼部尚书韩日缵子。崇祯十二年祝发,旋值世变,走金陵。顺治五年以藏官人舟下刑部狱,发沈阳。主千山龙泉寺,与庐山栖贤寺主持函昰,并闻名于时。顺治十六年卒,年四十九。事具本书卷首函昰、郝浴所撰《辽阳千山剩人可禅师塔铭》。是集初刻于康熙间,乾隆间列为禁毁,道光间又有重刻本出,与函昰《瞎堂诗集》合刊,署‘博罗剩人可禅师著,书记今羞编’。集中与各地沙弥赠别最多。入沈后,剩公之名,远播朝鲜。清初流徙东北官员文士,如李呈祥、魏琯、季开生、李龙衮、郝浴、陈心简皆从之游。末卷《冰天诗社唱和》及游千山诗,多见诗社诸名士踪迹。清初高僧诗,以粤东为冠,慷慨任气,磊落使才,怨而近怒,哀而至伤,可印证世事者亦多,特不收史乘耳。”


张维屏有《松滋集》、《襄阳集》、《广济集》。
阮元作诗数十首,成《万里集》一卷。
钱泳在家辑《履园丛话》二十四卷。
汤贻汾诗自此年至壬辰上半年曰《之江集》。
《江苏海运全案》刊刻成书。
顾广圻在扬州校刊《唐文粹》。
冯登府著《西域平定雅》、《消夏录》一卷。
张某序《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
晶三芦月草舍居士序《红楼梦偶说》。
俞万春始作《荡寇志》。
彭剑南合所著《影梅庵》、《香畹楼》二传奇为《茗雪山房二种曲》刊行。
孙廷璋(1826—1866)生。
胡盍朋(1826—1866)生。
黄钧宰(1826—18767)生。
翁端恩(女,1826—1892)生。
翁元圻卒,年七十六。
吴慈鹤卒,年四十九。
陈沆卒,年四十二。
胡秉虔卒。
王豫卒,年五十九。
陈诗卒,年七十九。
王宗炎卒,年七十二。
朔日,戈宙襄卒,年六十三。
初九日,祝百十卒,年六十五。
李富孙至剡城始修《嵊县志》。
昇寅有《柳家店》诸作。
公元1827年。
初八日,李桓(1827—189 1)生。
初九日,因贺长龄调任山东布政使,陈銮、刘鸿翱、魏源、齐彦槐等人祖饯于穹窿道院。
二十二日,唐仲冕卒,年七十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