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六日子时,李贽(1527一1602)卒。

输入历史事件:

  十六日子时,李贽(1527一1602)卒。

公元1602年 三月
  十六日子时,李贽(1527一1602)卒。

汪本钶《卓吾先师告文》:“柯自三月十二日别师,师遽于三月十五日引决,到十六夜子时长往矣。年七十六。”贽初名载贽,字宏甫,号卓吾,另有温陵居士、龙湖叟、秃翁、笃吾、思斋、百泉居士等别号,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史稿》卷二〇七《李贽传》袁中道《李温陵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卓吾先生李贽》)。著有焚书六卷、续焚书五卷、《藏书》六十八卷、《续藏书》二十七卷、《九正易因》二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图书室藏明抄本)等,今人有整理本《李贽文集》七卷,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焦竑《憺园集》附编一《焦弱侯荐李卓吾疏》:“卓吾先生秉千秋之独见,悟一性之孤明。其书满架,非师心而实以道古;传之纸贵,未破俗而先以警愚。何辜于天,乃其摩牙而相螫;自明无地,溘焉朝露之先晞。刎头送人,岂以表信陵之义;溅血悟主,庶几有相如之风。当其捐生殉朋友之知,足愧全躯保妻子之辈。此犹一时之果报,未论累劫之因缘……七十六年成幻梦,百千亿佛作皈依。鉴此悃诚,永为明证。谨疏。”袁中道《珂雪斋近集文钞》卷八《李温陵传》:“所读书皆钞写为善本,东国之秘语,西方之灵文,离骚、马、班之篇,陶、谢、柳、杜之诗,下至稗官小说之奇,宋元名人之曲,雪藤丹笔,逐字雠校,肌襞理分,时出新意。其为文不阡不陌,摅其胸中之独见,精光凛凛,不可追视。诗不多作,大有神境。”沈铁《李卓吾传》:“所著有《藏书》四十卷,《说书》焚书各二卷,《初谭》四卷,而佛经诸书不与焉。所著《藏书》,论古今君相人物,皆戾于儒先,如以武氏为圣后,冯道为贤臣。漳人薛士彦读而喜之,谓是圣贤学问也,善用之可以建事业;不尔,恐蹈于权谋术数。尔时,部议并毁其书刻,而世人喜其高奇,反以盛传于世。”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卓吾先生李贽》:“卓吾所著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而其掊击道学,抉摘情伪,与耿天台往复书,累累万言,胥天下之为伪学者,莫不胆张心动,恶其害己,于是咸以为妖为幻,躁而逐之。马御史经纶,迎之于通州,寻以妖人逮下诏狱。狱词上,议勒回原籍。卓吾曰:‘我年七十有六,死尔,何以归为?’遂夺剃刀自刭,两日而死。御史收葬之通州北门外,秣陵焦竑题其石曰‘李卓吾先生墓’,过者皆吊焉。”


明经科: 。
杨知万,生卒年不详,本年明经及第。
林翊,生卒年不详,本年明经及第。
知贡举:礼部侍郎李渥。
沈彬,约三十六岁。
徐夤,约于本年后弃职离京,客汴梁朱全忠幕两年,有《游大梁赋》献朱全忠。
“徐夤……献太祖《游大梁赋》。
郑谷本年五十三岁,仍在京任都官郎中,约此时前后有《自适》、《朝直》、《自遣》之咏。
翁承赞,本年迁右拾遗,黄滔以诗寄贺。
尚颜《颜上人集》本年孟夏前已结集,陆肱为之序。
宰相王抟为崔胤所诬,贬崖州司户,寻赐死蓝田驿。
丁卯,以崔胤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钱珝,为王抟所激赏,并举荐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
韩偓本年五十九岁,已在翰林学士任。
六月,丁巳为朔日,丁卯为十一日,戊辰为十二日,己巳为十三日。
约本年夏,郑谷有《池上》、《乖慵》诗以抒发萧散闲放之情。
王建攻并东川,受封为琅琊郡王。
二日,韦庄所撰《又玄集》成集,庄为作集序。
此序云:“谢玄晖文集盈编,止诵澄江之句;曹子建诗名冠古,惟吟清夜之篇。
贯休有诗怀卢延让。
乙巳,徐彦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清海军节度使。
钱珝于贬谪途中编其诗文为《舟中录》二十卷,至此成集,并自为集序。
束书,视所为辞稿,翦翦冗碎,可存者得五百四十篇,丞相表奏百篇,区别编联为二十卷。
罗隐本年六十八岁,秋有诗寄苏州刺史曹珪。
罗隐在镇海军节度判官任,时撰《镇海军使院记》。
左右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废昭宗,幽于东内问安宫,请皇太子裕监国,后又奉之即帝位。
登殿,将士大呼,突入宣化门,至思政殿前,逢宫人,辄杀之。
黄滔仍在福州,撰祭文悼友人林用谦。
护驾都将孙德昭等以兵攻刘季述、王仲先,杀仲先。
清海军节度使薛王知柔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