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濂卒,年七十二。

输入历史事件:

宋濂卒,年七十二。

公元1381年 五月
宋濂卒,年七十二。

礼部志稿卷五七《宋濂》:“十三年,璲以事得罪,濂当连坐,有司请罪之。上以濂旧臣,特命居于茂州。十四年五月,行至夔州,卒。所著有《潜溪集》四十卷,《萝山集》五卷,《龙门子》三卷,浦阳人物记二卷,《翰苑集》四十卷,《归田集》四十卷。长子瓒与璲俱以能书名。”朱兴悌、戴殿江《宋文宪公年谱》:“五月,卒于夔州。先生行至夔州,寓僧寺,卧病不食者三旬。二十日晨起,书《观化帖》,端坐而逝。”“(孙)铿案:《金华献征录》云,临终作《观化帖》八十二字,略云:‘君子观化,小人但化。中心既怛,何以能观?我心情识尽空,等于太虚。不见空空,不见不空。大小乘法门不过如此,人自不信,可怜可笑。’示恪示怿,盖其从行二孙也。”《王忠文集》卷二一《宋太史传》:“景濂为文,初若不经思,而用意极精密,浩浩乎莫窥其际,源源乎不知其所穷,洋洋乎不见其有所不足也。当是时,乡先生翰林待制柳公贯、翰林侍讲学士黄公溍,皆大儒,天下所师仰。景濂又各及其门,执弟子礼,而此两公者,则皆礼之如朋友。柳公曰:‘吾邦文献,浙水东号为极盛。吾老矣,不足负荷此事。后来继者,所望惟景濂。以绝伦之识而济以精博之学,进之以不止,如驾风帆于大江中,其孰能御之?’黄公曰:‘吾乡得景濂,斯文不乏人矣。’景濂所为文,多经二公所指授。柳公谓其浑雄可喜,黄公谓其雄丽而温雅。莆田陈君旅,知言士也,为之序曰:‘柳公之文,庞郁隆凝,如泰山之云层,铺迭涌杳,莫穷其端倪。黄公之文,清圆密切,动中法度,如孙吴用兵,神出鬼没而部伍不乱。景濂之文,其辞韵沉郁类柳公,体裁简严类黄公。大哉文乎!其不可无渊源乎。’盖以景濂为能兼二公之所长矣。翰林学士承旨庐陵欧阳公玄,于二公为行辈,尝评景濂文,‘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翩然骞举,不沾尘土。辞调尔雅,如殷卣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态度多变,如晴跻终南,众皱前陈,应接不暇。非才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于斯?’其为当世所称许如此。于是二公相继既即世,而景濂踵武而起,遂以文章家名海内。……景濂于天下之书无不读,而析理精微。百氏之说,悉得其指要。至于佛老氏之学,尤所研究。用其义趣,制为经论,绝类其语言,置诸其书中,无辨也。青田刘君基谓其主圣经而奴百氏,驰骋之余,取老佛语以资嬉剧,譬犹妖粱肉而茹苦茶、饮茗汁耳。”胡应麟《读国初四君遗集》:“猗与太史公,振代见才杰。百氏勤雕搜,二典恣渔猎。雄章发天造,大手扬帝烈。至今艺士林,冠世推阀阅。”艺苑卮言卷六:“高帝尝谓宋濂:‘浙东人才,惟卿与王袆耳。才思之雄,卿不如袆;学问之博,袆不如卿。’又尝与刘诚意论文,诚意谓‘宋濂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让’。”说郛卷七九下徐泰《诗谈》:“金华胡翰雄壮,苏伯衡丰腴,太牢之味与藜藿自别。宋景濂、王子充,诗亦纯雅,以文名。”明史宋濂传:“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明诗综》卷四《宋濂》:“俞汝成云,学士诗文俱著,而文胜于诗。然开国文献之传,集固不可阙者。王元美云,宋景濂、王子充虽以文名,而诗亦严整妥切。顾玄言云,公文既博综,诗稍平易。李舒章云,公开国文士之冠,犹袭元调。朱朗诣云,太史之文,舍人璲之书,评者以本朝第一目之,韵语则非所长,集虽多,不作可也。”《静志居诗话》卷二《宋濂》:“景濂于诗亦用全力为之,盖心慕韩、苏而具体者。”四库提要卷一六九:“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基文神锋四出,如千金骏足,飞腾飘瞥,蓦涧注坡。虽皆极天下之选,而以德以力,则略有间矣。方孝孺受业于濂,努力继之,然较其品格,亦终如苏之与欧。盖基讲经世之略,所学不及濂之醇;方孝孺自命太高,意气太盛,所养不及濂之粹也。”


魏骥卒,年九十八。
曹安在云南。
周瑛出知广德州。
黄仲昭归省。
李东阳归乡展墓。
刘压卒,年六十三。
李东阳初知吴宽。
陈献章始得吴与弼讣讯。
十七日,赐吴宽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郭登卒。
徐有贞卒,年六十六。
岳正卒,年五十五。
王守仁(1472—1528)生。
李梦阳(1473—1529)生。
黄瑜致仕。
张宁丧妻。
姚夔卒,年六十。
王叔英《静学文集》刊刻。
姚福作《清溪暇笔》。
杨士奇文集续编成。
柯潜卒,年五十一。
何乔新迁河南按察使。
丘浚在琼山作生日词。
杨一清徙丹徒。
谢铎校《通鉴纲目》。
本年前后,丘浚《五伦全备记》成。
黄瑜始号“双槐老人”。
李时勉《古廉文集》初编成。
韩雍致仕。
叶盛卒,年五十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