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刘长卿本年或稍后卒。

输入历史事件:

刘长卿本年或稍后卒。

公元787年 本年
刘长卿本年或稍后卒。

全唐诗卷一四七至卷一五一编其诗为卷,《全唐诗逸》卷三补二句,《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补一首,《续拾》卷一九补一首,重录二首。全唐文卷三四七收其文一二篇。中兴间气集卷下收其诗九首,评云:“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如‘草色加湖绿,松声小雪寒’,又‘沙鸥惊小吏,湖色上高枝’,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截长补短,盖丝之类欤。其‘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可谓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皇甫持正集卷四《答李生第二书》:“近风教偷薄,进士尤甚,乃至有一谦三十年之说,争为虚张,以相高自谩。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阮籍为老兵矣;笔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书字未识偏傍,高谈稷契;读书未知句度,下视服郑。此时之大病,所当嫉者。”岁寒堂诗话卷上:“韦苏州律诗似古,刘随州古诗似律,大抵下李、杜、韩退之一等,便不能兼。随州诗,韵度不能如韦苏州之高简,意味不能如王摩诘、孟浩然之胜绝,然其笔力豪赡,气格老成,则皆过之。与杜子美并时,其得意处,子美之匹亚也。‘长城’之目,盖不徒然。”韵语阳秋卷三:“自古文人,虽在艰危困阨之中,亦不忘于制述。盖性之所嗜,虽鼎镬在前不恤也,况下于此者乎?……刘长卿在狱中,非有所托诉也,而作诗云:‘斗间谁与看寃气,盆下无由见太阳。’一诗云:‘壮志已怜成白发,余生犹待发青春。’一诗云:‘冶长空得罪,夷甫不言钱。’又有《狱中见画佛》诗。岂性之所嗜,则缧绁之苦,不能易雕章绘句之乐欤?”后村诗话卷一一:“唐人号随州为‘五言长城’。其五言、六言、七言妙绝者,已选入《绝句》钱起辈非不极力欲跻攀随州,尺寸终不近傍,岂才分有所局耶?其七言长篇如《上裴尹》《小鸟》之篇,反复宛转,词近而意远,似为五言所尽。”唐才子传卷二:“诗调雅畅,甚能炼饰,其自赋伤而不怨,足以发挥风雅。……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天下无不知其名者。”郡斋读书志卷四上:“长卿刚而犯上,故两逢斥废,诗虽窘于才,而能锻炼。权德舆尝谓为五言长城。”云溪友议卷上“四背篇”云:“刘长卿郎中,因人谓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乃曰:‘李嘉祐郎士元焉得与予齐称耶?’每题诗,不言其姓,但长卿而已,以海内合知之。然士林或之讥也。”对床夜语卷二卷三:“人知许浑七言,不知许五言亦自成一家;知刘长卿五言,不知刘七言亦高。《瀛奎律髓汇评》卷四二方回评:“刘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不可造次,一观而已也。”又云:“此公诗淡而有味,但时不偶,或有一苦句。”《骚坛秘语》卷中:“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杨士奇《东里集》(四库本)卷一○《刘文房诗跋》:“其诗清婉有思致,然数遭废黜,故多忧穷沉郁之意。”麓堂诗话:“《刘长卿集》凄婉清切,尽羁人怨士之思,盖其情性固然,非但以迁谪故,譬之琴有商调,自成一格。”《唐诗品汇》“总叙”:“大历、贞元中,则有韦苏州之雅淡,刘随州之闲旷,……此中唐之再盛也。”《诗薮》内编卷四:“刘文房‘东风吴草绿,古木剡山深’、‘野韵出塞多,山风古殿开’,色相清空,中唐独步。郎君胄……句格雄丽,天宝余音。然刘集佳制甚多,郎二韵外,无可录者。”《诗境总论》:“刘长卿体物情深,工于铸意,其胜处有迥出盛唐者。‘黄叶减余年’,的是庾信王褒语气。‘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春归’句何减薛道衡《人日思归》语?‘寒鸟数移柯’,与隋炀‘鸟击初移树’同,而风格欲逊。‘鸟似五湖人’,语冷而尖,巧还伤雅,中唐身手于此见矣。”《批点唐诗正声》:“刘长卿七、五言稍觉不协,以李、杜大家盛唐诸公在前,故难为继耳。唐诸公七言古诗当以李、杜为祖,故诸诗难看。”《批点唐音》:“刘公雅畅清夷,中唐独步。表曰‘五言长城’,允矣无愧。”弇州四部稿卷一四七《艺苑巵言》卷四:“刘随州‘五言长城’,如‘幽州白日寒’语,不可多得。惜十章以还,便自雷同,不耐检。”又云:“钱、刘并称故耳,钱似不及刘。钱意扬,刘意沉;钱调轻,刘调重。如‘轻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浮仗外峰’,是钱最得意句。然上句秀而过巧,下句宽而不称。刘结语‘匹马翩翩春草绿,邵陵西去猎平原’,何等风调。‘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自是壮语。”《唐诗归》钟惺云:“中、晚之异于初、盛,以其俊耳,刘文房犹从朴入。然盛唐俊处皆朴,中、晚人朴处皆俊。文房气有极厚者,语有极真者,真到极快透处,便不免妨其厚。”《诗源辨体》卷二○:“五七言律,刘体尽流畅,语半晴空,而句意多相类。”《唐诗消夏录》卷五:“随州中唐高手,尔时独称‘五言长城’,其意似抑七字者为不及也,实非定论。若复以高、岑较量,几近颟顸已。宋元以后,规模其长句,积有数十家,至李茶陵为最,后此绝无闻焉。”阮玉《二刘诗叙》:“文房与钱郎中齐名,时称‘钱、刘’。然刘诗温而钱微燥,刘诗纯而钱微驳。故善读随州,则不第可该郎、钱,并可以洞视韦、柳之清深,旁通贾、孟之孤秀。”屈复《唐诗成法》(乾隆二十九年弱水草堂刻本):“唐七律,随州词藻清洁,抑扬反复,有味外之味,最耐人吟诵。但结句多弱,又多同,昔人谓才小,未必,但法律不精严耳。”《唐诗观澜集》:“文房五言,格韵高妙,绝妙不减摩诘。”围炉诗话卷四:“刘长卿《送陆沣》《赠别严士元》《送耿拾遗》《别薛柳二员外》诸诗,绝无套语。”《唐诗笺要》:“文房善为佳句,即古体亦不掩本色。”又云:“文房七绝,工作不少,而去盛唐远。”又云:“文房句法之妙,如‘贾谊上书忧汉室’、‘飞鸟不知陵谷变’,有盛唐之雄伟而化其嶙峋,有初唐之渊冲而益其声调。”《小澥草堂杂论诗》:“刘文房五言长律,博厚深醇,不减少陵。求杜得刘,不为失求。”石洲诗话卷二:“刘随州《龙门八咏》,体清心远。后之分题园亭诸景者,往往宗之。”又云:“随州七律,渐入坦迤矣。坦迤则一往易尽,此所以启中、晚之滥觞也。随州只有五古可接武开、宝诸公耳。”《大历诗略》: “文房古体概乏气骨,就中歌行情调极佳,然无复崔颢王昌龄古致矣。”又云:“文房固‘五言长城’,七律亦最高,不矜才,不使气,右丞、东川以下无此韵调也。”又云:“文房诗为大历前茅,清夷闲旷,饶有怨思。”《剑溪说诗》又编:“前人谓李、杜宫声,昌黎角声,此不易之论。独刘文房商声,余深不然之。盖商调高响切云,非重有力莫致也。文房凄清而不劲,乌足以拟之?必也,其柳州乎?”《艺概》卷二“诗概”:“刘文房诗,以研炼字句见长,而清赡闲雅,蹈乎大方。其篇章亦尽有法度,所以能断截晚唐家数。”《三唐诗品》:“其源出于柳浑薛道衡,驰思波润,流音玉亮,尤工于五律,当时号为‘五言长城’。‘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以雅淡宜情;‘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以雄浑取概。暮帆夏日,寒雨巴邛,楚国苍山,幽州白日。空江人语,动石濑之吟;川日寒蝉,托江湖之想。皆振采苍凝,体物弥工者也。《石梁湖》《洞庭》《京口》诸作,方之小谢,异曲同工矣。”《诗境浅说》:“盛唐之诗人怀古,多沉雄之作。至随州而秀雅生姿,殆风会所趋耶。”诗学渊源卷八:“长卿诗务质实,尚情性,尤善使事,格高气劲,自然沉著。古诗句法,犹袭齐梁,而无秾纤之弊。近体五七言,无杜老之峻峭,过白傅之高雅。其绝句则于江宁、太白之外,独树一帜者也。”《昭昧詹言》卷一八:“七律宗派,李东川色相华美,所以李辅辋川一派,而文房又所以辅东川者也。大历十才子以文房为最,……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较宋人入议论、涉理趣,以文、语录为诗者,有灵蠹仙凡之别。”北江诗话卷五:“刘长卿,开宝进士全唐诗编在李、杜以前,盖计其年代,实与王、孟同时,然诗体格既殊,用意亦迥别。前人以长卿冠‘大历十才子’,盖以诗境而论,实异于开、宝诸公耳。即如同一谪官也,摩诘则云:‘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不特善则归君,亦可云婉而多讽矣。若文房之《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则直云:‘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殊伤于婞直也。孟浩然之‘不才明主弃’,亦同此病,宜其见斥于盛世哉。刘、孟之不及,亦以此。”《唐诗别裁集》卷三:“中唐诗近收敛,选言取胜,元气不完,体格卑而声调亦降矣。刘文房工于铸意,巧不伤意,犹有前辈体段。”《四库提要》卷一四九:“长卿诗号‘五言长城’,大抵研炼深稳,而自有高秀之韵。其文工于造语,亦如其诗,故于盛唐、中唐之间,号为名手。但才地稍弱,是其一短。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病其十首以后,语意略同,可谓识微之论。王士祯《论诗》绝句乃云:‘不解雌黄高仲武长城何意贬文房’,非笃论也。”汤鏊《刘随州诗序》:“诗者性情之所著也。人心忧乐万感,咸以诗泻,故盛世不特显者为诗和平,虽隐者亦无不和平,均以鸣其世之盛也。衰世不特隐者为诗悲愤,虽显者亦无不悲愤,均以鸣其世之衰也。然则诗讵骄淫骋欲、得已而不已者乎?随州之诗,其衰世之哀鸣者也。长卿积行缮文,兼优于诗,从官当朝,尝为随州刺史。凡其写怀遣兴,寄友送别,登眺山水,荡泊客旅,罔不诗,诗罔不自悒悒怀抱者为之。盖长卿时国事寻荒,奸谀当路,忠良半已剥丧,所幸肃宗讨贼,唐势颇张,终其身又卒以贼败。肃宗且然,其余可知矣。故长卿所咏,如《闻王师收二京》《闻迎皇太后使至》,激烈踊跃,情词慷慨,有忠君忧世风味。其它所咏,虽无涉国事,而其意未尝不悬于国家也。惜其所谓‘逐臣谪宦’、‘逃尧官谤’者,喋喋在口,或者谓其不及郭汾阳累经闻散,绝无纤芥不平,词气似戾,可以怨之义。岂亦长卿嗟世不如意,不觉其过于伤,犹屈平离骚者欤?是诗也,虽不必酷究长卿,而唐家时事固可因之而重叹也。”陈清《刘随州诗后序》:“公平时所遇虽不同,然一吟一咏,无不本之性情,协之音律,家数精妙,顾自有不必论者。”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七《刘随州文集题辞》:“随州诗固不及浣花翁之博大精深,牢笼众美,然其含情悱恻,吐辞委婉,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擘,众体皆工,不独五言为长城也。”【送灵澈上人】《诗境浅说》续编:“四句纯是写景,而山寺僧归,饶有潇洒出尘之致。高僧神态,涌现笔端,真诗中有画也。”【新年作】《瀛奎律髓汇评》卷一六:“方回评:三、四费无限思索乃得之,否则有感而自得。纪昀云:此甘苦之言。又云:三、四乃初唐之晚唐,似从薛道衡《人日思归》诗化出。三、四二句,渐以心思相胜,非复从前堆垛之习矣。妙于巧密而浑成,故为大雅。许印芳云:三、四细炼,初唐无此巧密。诗载刘文房集中,此选误为宋作,仍归文房为是。”《唐诗镜》三九:“三、四隽甚,语何其炼。”【寄灵一上人】《瀛奎律髓汇评》卷四七方回评:“刘长卿号‘五言长城’,细味其诗,思致幽缓,不及贾岛之深峭,又不似张籍之明白,盖颇欠骨力,而有委曲之意耳。”冯班评:“元和、大历,岂可同论?”纪昀评:“随州五言,骨韵天然,非文昌、浪仙所望。至云‘颇欠骨力’,尤为妄诞。盖虚谷所谓骨力者,在‘江西’楂牙生硬语耳。”又云:“只起二句不佳,余六句皆翛然自远。”


郑云叟(866—939)卒,年七十四岁。
许鼎本年撰《唐通和先生祖君墓志铭》,其后行迹无考。
本年贡举暂停。
楚王马希范开天策府,仿唐太宗天策府文学馆,以廖匡图等十八人为学士。
策府僚属。
李宏皋荐何仲举,选为天策府学士,久之,出为全州刺史,又改衡州,以寿终。
诗》卷七六二仅存诗一首,断句四;《全唐诗补编•续拾》卷四九补断句二。
刘昭禹本年预天策府十八学士之选,后终严州刺史,卒年无考。
闽主王昶屡以猜怒诛杀宗族。
神晏(863—939)卒,年七十七岁。
闽王曦、建州刺史王延政相攻,王延政求救于吴越。
吴越兵至建州,王延政不纳,闽王与延政合攻吴越军,败之。
后晋安州节度使李金全叛附于南唐,李升遣鄂州屯营使李承裕、段处恭领兵逆之。
后晋兵大败唐军于安州,斩李、段二将。
闽王曦度民为僧,凡一万一千人。
后晋封王曦为闽国王。
本年,仍暂停贡举。
裴皞(856—940)卒,年八十五岁。
李昪始建“庐山国学”。
陈贶隐庐山三十年,有诗名,学子多从贶学诗,著名的有江为、刘洞等。
江为,马令《南唐书》卷一四、陆游《南唐书》卷一五、《十国春秋》卷九七有传。
刘洞,庐陵人,生卒年不详。
王定保(870—940)卒,年七十一。
五卷,注云:“右唐王定保撰,八十三门,记唐朝进士应举登科杂事。
廖融,字元素,虔州赣(今江西赣州)人,廖匡图之侄。
王元,字文元,桂林人。
每遇得句,中夜必先起燃烛,供具纸笔,元甚重之。
赵崇祚辑《花间集》十卷。
《花间集》今存宋刻有绍兴十八年晁谦之刻本、淳熙十一、十二年鄂州册子纸本(均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此外尚有明人增辑的十卷本、十二卷本及二卷本。
《花间集》所载十八词人的基本情况列举如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