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杜甫居夔州瀼西草堂,往来东屯、瀼西间。

输入历史事件:

杜甫居夔州瀼西草堂,往来东屯、瀼西间。

公元767年 七月
杜甫夔州瀼西草堂,往来东屯、瀼西间。

有诗《秋行官张望督促东诸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驱竖子摘苍耳》《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八月,杜甫移居东屯,借草堂与吴司法。有诗《八月十五日夜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简吴郎司法》《又呈吴郎》《晚晴吴郎见过北舍》。九月,在夔州,作《登高》《九日五首》《伤秋》《东屯北崦》《刈稻了咏怀》。十月,于元持宅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秋,杜甫夔州,有诗《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同元使君舂陵行》《溪上》《白露》《见萤火》《夜雨》《更题》《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沣朗》《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秋清》《秋峡》《秋野五首》《复愁十二首》《社日两篇》《东屯月夜》《東屯北崦》《暂往白帝复还东屯》等。是年,另有诗《月三首》《竖子至》《归》《园》《园人送瓜》《课伐木》《柴门》《上后园山脚》《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滟澦》《又上后园山脚》《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二首》《返照》《向夕》《晓望》《日暮》《晚》《夜》《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二首》《写怀二首》《冬至》《别李义》等。【登高】《诗薮》内编卷五:“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评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亦似识者。”又云:“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阪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也。然非初学士所当究心,亦匪浅识士所能共赏。此篇结句似微弱者,第前六句既极飞扬震动,复作峭快,恐未合张弛之宜,或转入别调,反更为全首之累。只如此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似未为不称也。”张谦宜《絸斋诗谈》(《清诗话续编》本)卷四:“《登高》,通体用紧调,雄健严肃,七律第一格。通体紧调最不易学,其声色气象齐到处,正是养得足。”《瀛奎律髓汇评》卷一六查慎行云:“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前四句写景,何等魄力!”何焯云:“千端万绪,无首无尾,使人无处捉摸。此等诗如何可学!”许印芳云:“七律八句皆对,首句仍复用韵,初唐人已创此格,至老杜始为精密耳。此诗前人有褒无贬,胡元瑞尤极口称赞,未免过夸,然亦可见此诗本无疵颣也。”唐宋诗醇卷一六:“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后人无其骨力,徒肖之于声貌之间,外强而中干,是为不善学杜者。”《读杜心解》卷四:“此掇饮独登之慨也。望中所见,意中所触,层层清,字字响,胡应麟谓古今七言律第一。”【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杜诗胥论•论五七言排律》云:“是第一首长诗,其中起伏转折,顿挫承递,若断若续,乍离乍合,波澜层叠,竟无丝痕,真绝作也。”《读书堂杜诗注解》卷一四:“才大而学足以副之,故随笔即事,转和自如,若后人强凑饾饤,何取于多。忽自叙,忽叙人,忽言景,忽言情,忽述见在,忽及已前,忽纪事,忽立论,皆过接无痕,照应有法。”《杜臆》卷七:“诗本咏怀,故详于自叙,而转换穿插,妙合自然。唐人百韵诗自公倡,而句句峭拔,字字精彩,乃此公独擅之长。”《杜诗集评》卷一三引李因笃评:“流寓之穷,故人之感,庙谟国事,杂见篇中,慷慨悲歌,至百韵不失所,三唐俱宜却步,况后贤乎?”《读杜随笔》卷下:“读公长篇,须看其结构间架,顺逆起伏,不平铺直衍,不叠床架屋,方见意匠经营。”杜诗详注卷一九:“诗题咏怀寄友,是宾主两意,此诗或分或合,极开阖变化,错综恣肆之奇,而按以纪律,却又结构完整。刻本割裂段落,多寡不匀,几于乱丝难理。今分作十段,每段各有起止,各有承转,天然位置,不容毫发混淆,此在读者详玩耳。诗有近体,古意衰矣;近体而有排律,去古益远矣。考唐人排律,初惟六韵左右耳。长篇排律,起于少陵,多至百韵,实为后人滥觞。元白集中,往往叠见,不免夸多斗靡,气缓而脉弛矣。此篇典雅工秀,才学既优,而部伍森严,章法尤为精密。短章诗断处多用突接,长排体则须用钩挑之法。每段出落处,回顾上文者为钩,逗起下文者为挑,必层层连络,各有关合照应,否则散漫不属矣。玩此诗,逐段钩挽挑逗,俱见作法之巧。”【同元使君舂陵行】《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卷一七:“其首尾如此,情事甚真。”《杜臆》卷九:“肝膈之言,一字一泪。”《杜诗集评》卷四引吴农祥评:“借次山以警世乎!笔以朴厚见长,亦以步次山为体。题曰‘同’,妙。”《杜诗说》卷二:“前后皆自叙,自叙多言病。其筋节在‘叹时药力薄’五字,则知此诗全是借酒杯浇块垒也。”《鲁通甫读书记》:“序,极顿挫雄浑,类汉人文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诗归》卷二○钟惺评:“题是公孙大娘弟子,而序与诗情事俱属公孙氏,便自穆然深思。”杜诗详注卷二○引王嗣奭曰:“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抚事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公孙;咏公孙,却思先帝,全是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不然一舞女耳,何足摇其笔端哉。”唐宋诗醇卷一二:“前如山之嶙峋,后如海之波澜。前半极其浓至,后半感叹‘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也。”卢世潅《读杜私言•余论•论七言古诗》(崇祯汲古阁刊本):“序与诗俱登神品。盖因临颖美人二溯及其师,又追想圣文神武皇帝,抚时感事,凄惋伤心。念从风尘澒洞以来,女乐梨园,俱付之寒烟老木,况自身业已白首,而美人亦非盛颜,则五十年间,真如反掌。以此思悲,悲可知矣。一篇中具全副造化,波澜莫有关于此者。”《杜诗集评》卷六引李因笃云:“绝妙好词。序以错落妙,诗以整妙。错落中有悠扬之致,整中有跌宕之风。”又云:“纵横排宕,如韩信背水破赵,纯以奇胜。”又云:“不难其壮,不难其工,难其老。”《杜诗提要》卷六:“叙事以详略为参差,亦以详略为宾主,主宜详而宾宜略,一定之法也。然又有宾详而主反略者,如此诗公孙大娘,宾也;弟子,主也。乃叙公孙大娘八句,……叙弟子则四句,而言舞则‘神扬扬’三字,抑何其略。究之诗意,非为弟子也,为公孙大娘也,则公孙大娘固为主,而弟子又为宾,仍是主详宾略耳。学诗者得详略之宜,尽参差之变,思过半矣。”《树人堂读杜》卷二○:“题是观李十二娘舞剑器,诗直从公孙说起,方写出一大段关系,举一剑器,可该万事。”《杜诗偶评》卷二:“咏李氏而思及公孙,因公孙而念及先帝,身世之戚,兴亡之感,交集腕下,若就题还题,有何兴会。”


官献瑶成进士。
厉鹗渡太湖至吴江,旋归。
田同之过天津,访查为仁。
方苞落职。
初五日,程际盛(1739—1796)生。
二十一日,甘汝来卒,年五十六。
二十五日,《明史》刻成。
初七日,马位自序《秋窗随笔》。
修《明史纲目》。
潘安礼编定《东山草堂集》六卷。
张侗作《辟象山记》。
厉鹗《樊榭山馆续集》诗始于本月。
鲁曾煜序胡浚《绿萝山庄文集》。
汪德容卒,年五十七。
初八日,蒋锡震卒,年七十八。
二十日,郑燮作七律四首赠卢见曾。
汪抱朴觞客于复园之先春亭,王曾祥为作《复园记》。
二十二日,王澍卒,年七十二。
陆奎勋自序诗文集。
张九镒散馆授编修。
符曾随工部侍郎德尔敏等往江南兴修水利。
雷鋐迁左谕德,以父忧去。
两淮盐运使卢见曾遭革职。
陈履平丁内艰归,不复出。
陈祖范主徐州云龙书院。
蒋士铨受业于王庸。
戴震有志闻道,时年十七岁。
顾栋高客九江大孤山堂,作《春秋列国地形口号》一百一十三首。
鲍皋次所作诗为《海门初集》十卷。
吴敬梓客真州,时年三十九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