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杜预为尚书,奏议皇太子除服事。

输入历史事件:

杜预为尚书,奏议皇太子除服事。

公元274年 十月
杜预尚书,奏议皇太子除服事。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元皇后梓宫将迁于峻阳陵。旧制,既葬,帝及群臣即吉。尚书奏,皇太子亦宜释服。预议‘皇太子宜复古典,以谅门终制’,从之。”晋书卷二十《礼志中》:“泰始十年,武元杨皇后崩,及将迁于峻阳陵,依旧制,既葬,帝及群臣除丧即吉。先是,尚书祠部奏从博士张靖议,皇太子亦从制俱释服。博士陈逵议,以为‘今制所依,盖汉帝权制,兴于有事,非礼之正。皇太子无有国事,自宜终服。’有诏更详议。尚书杜预以为:……于是尚书仆射卢钦、尚书魏舒问杜预证据所依。预云:‘传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此谓天子绝期,唯有三年丧也。非谓居丧衰服三年,与士庶同也。故后、世子之丧,而叔向称有三年之丧二也。周公不言高宗服丧三年,而云谅三年,此释服心丧之文也。叔向不讥景王除丧,而讥其燕乐已早,明既葬应除,而违谅门之节也。《春秋》,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时简公未葬,请免丧以听命,君子谓之得礼。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传曰吊生不及哀。此皆既葬除服谅门之证,先儒旧说,往往亦见,学者未之思耳。《丧服》,诸侯为天子亦斩衰,岂可谓终服三年邪!上考七代,未知王者君臣上下衰麻三年者谁;下推将来,恐百世之主其理一也。非必不能,乃事势不得,故知圣人不虚设不行之制。仲尼曰礼所损益虽百世可知,此之谓也。’于是钦、舒从之,遂命预造议,奏曰:……于是太子遂以厌降之议,从国制除衰麻,谅门终制。于时外内卒闻预异议,多怪之。或者乃谓其违礼以合时。时预亦不自解说,退使博士段畅博采典籍,为之证据,令大义著明,足以垂示将来。畅承预旨,遂撰集书传旧文,条诸实事成言,以为定证,以弘指趣。”


二十日,帝御崇政殿。
甲子(二十三日),诏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七举及六举终场年六十、淳化以前尝应举及经先朝御试者,不以举数,令贡院别具名以闻。
乙丑(二十四日),赐进士王尧臣等一百九十七人及第,八十三人同出身,七十一人同学究出身,二十八人试衔。
欧阳修试礼部不中。
三日,帝御崇政殿,召礼部特奏名举人进士。
登进士第者:王尧臣、吴育、赵概、章岷、龚宗元、张肃、邵炳、林杞、赵諴、盛奇、阮逸、丘浚、杨仪、施元长、石待举、包拯、陈希亮、彭思永、葛闳、陈肃、令狐挺、文彦博、张靖、韩琦、吴奎、吴京、吴方、孟楷、张大有、嵇颖、赵祐、韩璩等。
十八日,诏新及第进士王尧臣等五入为将作监丞,通判诸州;第一甲三十人并《九经》第一入为大理评事,知县;第二甲,节察推官;第三甲,初等幕职官;余判司、簿、尉。
辛卯(二十一日),赐新及第人闻喜燕于琼林苑,遣中使赐御诗及《中庸》篇一轴。
丁亥(十八日),范纯仁(1027—1101)生。
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刘筠言:“京中百司,私名猥多。
戊辰朔(一日),命知制诰程琳往滑州祭告河。
丙戌(?),以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陈尧咨为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枢密直学士陈尧佐权知开封府。
癸卯(六日),遣知制诰程琳、西上阁门使曹仪往滑州按视修河。
庚戌(十三日),太常博士、秘阁校理、国史院编修官谢绛上疏。
己未(二十二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程琳为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庚辰(十四日),以讲《礼记》彻,燕近臣于崇政殿,仍诏两制及馆阁官赋诗以进。
乙酉(十九日),监修国史王曾言:“唐史官吴兢于《实录》、《正史》外,录太宗与群臣对问之语,为《贞观政要》。
己亥(三日),以河平,宰臣率百官称贺,遂燕崇德殿。
(辽圣宗太平七年)辛亥(十五日),以杨又玄、邢祥知贡举。
秘书监致仕胡旦复上其所撰《演圣通论》七十二卷、《唐乘》七十卷、《五代史略》四十三卷、《将帅要略》五十三卷。
吕陶(1027—1103)生。
杨绘(1027—1088)生。
沈季长(1027一1087)生。
李常(1027—1090)生。
吕大防(1027—1097)生。
章楶(1027—1102)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范仲淹《上执政书》。
诗:欧阳修《题金山寺》、欧阳修《甘露寺》、欧阳修《琵琶亭上作》、晏殊《丁卯上元灯夕二首》。
辛未(六日),以知扬州、祠部员外郎杜衍为刑部员外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