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通济渠

输入关键字:

通济渠

隋大业元年(605)开,分东西二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西苑,引谷(榖)、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大致循东汉阳渠故道,至偃师入洛,由洛水入黄河;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北牛口峪附近)引黄河水东行汴水故道,至今河南开封市别汴水折而东南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州、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入淮。关于东段的流经,文献记载有异说:一作由河入淮(《隋书·炀帝纪·食货志》、《通典》卷一引《坤元录》);一作由泗入淮(《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资治通鉴》)。据今人考订当以由河直接入淮为是。“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资治通鉴》卷一八○)因为炀帝巡游所用,又称御河。是隋代所开诸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对当时和以后唐、宋两代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促进作用。唐改名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河或汴渠。

通济渠图


【检索通济渠 ==>】 古籍全文检索:通济渠     全站站内检索:通济渠

典服中士
典鱼中士
典庖中士
典学从事
典驼中士
典春中士
典故纪闻
典故辨疑
典郡书佐
典硙中士
典彘中士
典瑞中士
典路中士
典壅上士
典戎卫率府
典夷乐中士
典军大将军
典农中郎将
典祀中大夫
典制清吏司
典命中大夫
典庸器中士
典属清吏司
典妇功奄中士
固山
固姑
固城
固镇
固三泰
固有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