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输入关键字:

兵器。从弓发展而来。战国时期的弩由铜质弩机、木臂、弓几部分组成,弩机安于木臂后部,包括牙、望山、悬刀、机塞、枢轴几种构件。两牙在望山前,下部与望山连为一体,机塞置于牙前,其后分为两齿,上齿顶住两牙下部连接处,下齿钳在悬刀刻口内。使用时,先拉弦触动望山,牙即上升,钩住弓弦,同时带起机塞,钳住其下齿,遂使弩机关锁,然后将箭矢放于牙前凹槽内,以望山瞄准后,扳动悬刀,机塞滑下,牙随之缩下,牙所钩住的弦即弹出,将矢射出。此种装置增加了射程,提高了命中率与杀伤力,为当时最有威力的武器之一。战国时弩主要依靠臂力张开弓弦,即“臂张”。较大带有厚重铜廓的弩则必须以脚踏弓弣,手足合力张弓,增加穿透力与射程,如《战国策·韩策》谓“韩卒超足而射”,“蹠劲弩”,此即所谓“蹶张”。关于弩的出现与发展,一般认为铜弩机约出现于春秋晚期,铜弩机前身系木弩机,具木弩机的弩出现当更早。或说弩为楚人发明,《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陈音对越王勾践言:“(楚)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迄今考古发掘所见较早的铜弩机出于山东曲阜鲁故城约战国早期的乙组3号、52号墓。长沙扫把塘属战国中期的138号楚墓中出土的弩,具铜弩机、木臂及已干缩的竹弩弓。至战国中期铜弩机已普遍使用。汉弩结构基本上继承战国,唯郭皆铜郭,悬刀作长方形,牙上望山由尖角形变为近似长方形。弩的形制后也续有改进。三国时诸葛亮改进连弩,装箭一次,可以连续发射十箭。唐代的强弩,有弓长十二尺的大车弩,设在绞车上,所发的箭,力大无穷。宋代的弩又有所发展,轻的有神臂弓,系踏张弩,三百四十步外能射入榆木半笴(箭杆)。重型的有床子弩,其最大者为三弓弩,张时须七十人,箭比枪大,但因过于笨重,至南宋时渐废弃。轻型弩则到明代还广泛使用。

战国弩复原示意图

汉代弩机结构原理示意图


【检索弩 ==>】 古籍全文检索:弩     全站站内检索:弩

太史公
太史令
太史丞
太史伯
太史局
太史院
太史监
太史曹
太史署
太史敫
太史慈
太史儋
太史寮
太丘县
太乐令
太乐丞
太乐局
太乐署
太市令
太玄经
太兰冈
太师挚
太师疵
太岁坛
太舟丞
太舟卿
太安人
太阳日
太阳年
太阳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