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圩田

输入关键字:

圩田

又称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较发达。五代时,江南开垦濒江土地,以圩为自然单位。圩大如城,围以堤坝,中有河渠,外有闸门。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产量甚高。南唐太平州芜湖有圩,广八十里,围田四万顷,岁得米百万斛。北宋时,圩田在南方进一步发展。太平州芜湖县万春圩,有田十二万七千亩,圩中有大道长二十二里。明清所辟圩田,效果明显。《明史·蔡天祐传》:“辟滨海圩田数万顷,民名之曰‘蔡公田’。”魏源《秦淮镫船引》:“圩田熟收船价低,惊魂甫定歌喉怆。”


【检索圩田 ==>】 古籍全文检索:圩田     全站站内检索:圩田

汉口日报
汉书刊误
汉书刊繁
汉书札记
汉书后序
汉书补注
汉书绍训
汉书音义
汉书集解
汉书疏证
汉书管见
汉书辨惑
汉记十意
汉光武帝
汉任尚碑
汉阳铁厂
汉武故事
汉制丛录
汉学商兑
汉官六种
汉官答问
汉皇德纪
汉泉漫稿
汉律辑证
汉帝年纪
汉晋春秋
汉唐会要
汉票签处
汉鄂之战
汉境日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