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百发百中

百发百中    bǎi fā bǎi zhòng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详细解释

1. 【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2. 【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3. 【示例】:回见子牙,叩头在地:“丞相妙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射击技术高明,办事有把握

例句

他是个~的神枪手。

成语故事

苏厉,是战国时期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有一次,他听说秦国大将白起将要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而大梁一旦被秦占领,附近的西周王室就有危险。于是,苏厉对周王说:“白起这几年打败过韩、赵等国,夺取了许多土地。现在他将要带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白起攻下,周王室危险了!您应当想办法阻止白起出兵。”于是周王派苏厉前往秦国。苏厉对白起说:“从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是一个射箭能手,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很好,可是一个过路的人却说:‘这个人,可以教他该怎样射了。’,养由基听了这话,心里很不舒服,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了,你为什么不来替我射那柳叶呢!’,那个人说:‘我不能教你怎样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射柳叶百发百中,但是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会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讲完这段故事,苏厉把话题拉回来说:“你已经打败了韩、赵等国,取得了许多土地,功劳很大。现在,又要派你带兵出关,经过西周王室的所在地去进攻大梁,如果这一仗不能取胜,就会前功尽弃。你不如说自己生病,不要出兵为好。”,白起听了,笑着说:“我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怎么会不能取胜呢?”,于是,他没有被苏厉说动,率兵攻打魏国,果然又大获全胜,夺取了魏国的几十座城池。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弹无虚发 策无遗算 弦无虚发 百无一失 矢无虚发 百下百全 百步穿杨 箭不虚发
反义词 百不一存 无的放矢

成语接龙

百发百中 中冓之言 言三语四 四不拗六 六亲不和 和光同尘 尘垢秕糠 糠秕在前 前仆后继 继古开今 今夕何夕 夕寐宵兴 兴云致雨 雨丝风片 片云遮顶 顶名冒姓 姓甚名谁 谁是谁非 非亲非故 故人之情 情不可却 却之不恭 恭而有礼 礼为情貌 貌似强大 大中至正 正中下怀 怀丸操弹 弹丝品竹 竹报平安 安不忘危 危于累卵 卵与石斗 斗丽争妍 妍姿艳质 质伛影曲 曲不离口 口不二价 价值连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不扬波 波光鳞鳞 鳞次栉比 比众不同 同休共戚 戚戚具尔 尔汝之交 交口同声 声东击西 西台痛哭 哭丧着脸 脸无人色 色丝虀臼 臼头深目 目下十行 行不从径 径一周三 三三两两 两世为人 人不聊生 生上起下 下不为例 例直禁简 简丝数米 米已成炊 炊沙作糜 糜烂不堪 堪以告慰 慰情胜无 无一不备 备位充数 数一数二 二三其德 德厚流光 光前启后 后不僭先 先人后己 己溺己饥 饥不择食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ㄞˇ ㄈㄚ ㄅㄞˇ ㄓㄨㄥˋ  拼音 bǎi fā bǎi zhòng
相似詞: 1.百步穿楊、彈無虛發、矢無虛發
1. 比喻射擊技藝高妙,絕無虛發。
   ▶ 《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 《三國演義.第五三回》:「原來黃忠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亦作「百中百發」。
2. 比喻料事如神,所謀皆中。
   ▶ 《紅樓夢.第九七回》:「那身子頓覺健旺起來,祇不過不似從前那般靈透,所以鳳姐的妙計百發百中。」
   ▶ 《老殘遊記.第一回》:「若要此病永遠不發,也沒有什麼難處,只須依著古人方法,那是百發百中的。」
参见:百發百中

扫描版:「百发百中」在《汉语大词典》第11395页 第8卷 239


扫描版:「百发百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8页



「百发」开头的词语:

百发百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