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

> 方輿彙編 職方典 邵武府部 彙考一 (第一千八十七卷)
 邵武府部彙考一
  邵武府建置沿革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
  邵武為閩西郡地在武夷山南故曰昭武晉避
  諱變言邵又郡有樵嵐山治在其陽故曰邵陽
  又曰樵陽山下有樵水又曰樵川唐屬要荒服
  堯制五服圖各五百里虞夏商俱屬揚州舜肇
  有十二州為揚州禹貢淮海維揚州湯奄有江
  南曰揚州周為七閩地七閩見周禮職方氏鄭
  注閩南人別名七者周之所服數國也賈疏祝
  融之裔叔熊避難居濮如蠻子孫分為七種謂
  之七閩閩蠻之轉語即蠻也邵武其部落之一
  宋分為八郡春秋屬越楚熊商敗越殺王無疆
  族子無諸奔徙海上據閩自王無諸勾踐苗裔
  省志夏少康封庶子無餘於會稽南至海閩其
  封內也秦屬閩中郡秦廢無諸為君長以其地
  屬閩中郡漢屬閩越國漢興無諸率越人擊楚
  功多高帝復封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
  東冶即今候官縣將軍山孝惠分閩越地屬東
  甌惠帝三年分閩越地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
  東甌溫州地武帝復屬閩越建元三年東甌請
  舉國徙江淮其地復屬閩越元封元年遷其民
  於江淮間建元六年閩越王郢擊南越漢救南
  越郢拒險餘善殺郢以降漢封為東越王復封
  無諸孫繇君丑為越繇王奉閩越祀元封元年
  餘善叛漢東越殺餘善以降武帝以閩越阻悍
  數反覆詔遷其民於江淮之間虛其地東漢仍
  屬會稽餘民奔竄山谷生長寖多至昭帝始元
  二年自立冶縣屬會稽部光武建武三年改冶
  縣為東候官都尉仍屬會稽順帝屬建安部永
  和六年分會稽為東南二部東為臨海都尉即
  今台州府臨海縣地南為建安都尉即今建寧
  府建安縣地三國吳立昭武鎮置綏安縣王朗
  奔東冶候官長商升為朗起兵孫策遣永寧長
  韓宴領南部都尉將兵討升以賀齊為永寧長
  宴敗齊代宴領都尉事獻帝建安八年孫策遣
  齊進典建安立都尉府永安三年孫休即會稽
  南部罷都尉府置建安郡立昭武鎮尋陞為昭
  武縣又析建安校鄉西偏地置綏安縣即今泰
  寧建寧二縣地並屬建安晉改邵武屬江州惠
  帝元康元年避諱改昭武為邵武析候官東安
  置晉安郡以建安郡屬江州即江西九江地明
  帝大寧元年改邵武為邵陽安帝義熙元年改
  綏安為綏城劉宋仍屬江州邵陽綏城二縣如
  故武帝永初元年復改邵陽為邵武爵曰子相
  省延年東平二縣齊因之梁屬東揚州武帝普
  通六年以晉安建安南安三郡俱屬東揚州即
  今紹興金華溫州台州地陳屬閩州武帝永定
  元年復以建安郡改屬閩州即今福州光大元
  年改閩州為豐州即今閩州隋廢屬泉州尋屬
  撫州文帝開皇九年毀陳郡縣為安郡廢邵武
  綏城二縣亦以其地屬泉州十二年復以建安
  地屬撫州省綏城地入邵武置邵武縣煬帝大
  業元年改撫州為臨川郡領臨川南城崇仁邵
  武四縣唐析邵武復綏城縣置洋寧鎮高祖武
  德四年析邵武地復綏城縣治建州即今建陽
  縣以綏城隸之七年割邵武之光澤鸞鳳二鄉
  置洋寧鎮太宗省綏城入邵武貞觀元年分天
  下為十道以建州隸江南道領縣建安邵武建
  陽將樂綏城三年省綏城縣入邵武中宗析邵
  武置將樂縣嗣聖五年復置綏城縣又以邵武
  之綏城地置將樂縣睿宗景雲二年以建州改
  屬閩州元宗天寶元年改隸江南道僖宗乾符
  二年置歸化黃連鎮復置義寧軍析綏城縣置
  歸化黃連二鎮歸化即泰寧地黃連即建寧地
  五年黃巢亂寇建寧州人陳巖率鄉兵破之乃
  以黃連地置義寧軍以巖為觀察使治永安即
  建寧縣壽州王緒為盜攻陷固始聞王潮兄弟
  材勇召從軍中舉光壽二州兵渡江陷漳汀至
  南安潮殺緒眾奉潮為將軍光啟元年巖表潮
  為刺史遂奄有閩地自稱留後唐因授潮為節
  度使治福州潮入福州閩地遂定五代晉復邵
  武為昭武天福元年潮弟審知子延曦之邵武
  復為昭武六年以建州置鎮安軍節度使尋改
  為鎮武軍是年曦為其臣朱文進所弑福州之
  閩兦弟延政即建州自王國號殷南唐改昭武
  為邵武罷義寧軍尋改為縣開運二年李景拔
  建州俘延政之屬有其地保大四年改建州為
  永安軍尋為忠義軍復改昭武為邵武罷義寧
  軍為永安鎮尋改歸化永安二鎮為塲中興元
  年陞歸化塲為歸化縣永安塲為建寧縣復改
  洋寧鎮為財演鎮即今光澤縣宋置邵武軍領
  邵武建寧歸化光澤四縣屬福建路太祖開寶
  八年平南唐毀忠義軍復置建州太宗太平興
  國三年以建州屬兩浙西南道四年以建州邵
  武縣置邵武軍治登高山東領建寧歸化五年
  析財演鎮置光澤縣皆隸邵武軍屬福建路哲
  宗元祐元年復改歸化縣為泰寧縣元改邵武
  路增置錄事司復陞總管府仍屬福建道世祖
  至元十三年改福建為福建道置行中書省改
  邵武軍為邵武路增置錄事司並隸邵武十四
  年陞邵武路為總管府至正十九年陳友諒兵
  陷杉關取邵武路二十二年元以陳友定為福
  建道行省平章政事明改邵武府省錄事司領
  縣如故吳元年遣胡琛入杉關取邵武路弗克
  遣湯和以舟師取福州執陳友定歸金陵遣沐
  英下崇安拔溪寨遂定閩中洪武元年改邵武
  為府省錄事司屬福建布政使司領邵武光澤
  泰寧建寧四縣如故
皇清順治三年八月貝勒孛統師由仙霞嶺入閩地
  悉平仍設府轄縣如故
  邵武縣
  本漢建安縣地三國吳始置昭武縣晉宋隋唐
  廢置不一宋以縣置邵武軍附郭為邵武縣元
  明仍舊
皇清因之
  光澤縣
  光澤今隸邵武府別稱杭川以邑有杭溪名也
  禹貢屬揚州周職方為七閩地秦越王無諸王
  閩地屬焉秦始皇并天下地屬閩中郡漢高帝
  復立無諸為閩越王地屬閩越國迨漢武帝滅
  閩越後更立冶縣屬會稽郡至東漢屬建安三
  國吳始置昭武鎮又陞為縣晉改昭武為邵武
  後又改邵武為昭陽劉宋後又改昭陽為邵武
  屬建安郡齊梁陳因之隋廢之復置邵武縣唐
  武德七年始闢北鄉之地置洋寧鎮隸邵武縣
  屬建州節度使高春守之五代周改為財演鎮
  宋初因之還屬建州至太平興國四年即邵武
  縣置邵武軍即邵武之財演鎮西北二鄉曰鸞
  鳳曰光澤因鄉名而改為光澤仍隸邵武軍元
  至正十三年改邵武為路縣屬之至正十九年
  十一月陳友諒兵陷杉關二十二年為陳友諒
  所據明吳元年丁未冬十一月歸附洪武元年
  戊申改邵武路為府縣屬焉今領鄉二都三十
  圖五十二
皇清因之
  泰寧縣
  泰寧在邵武府治南七十里別號杉陽謂縣在
  杉溪之陽耳三國吳孫休永安三年析建安之
  校鄉西偏置縣名綏安東晉安帝義熙元年改
  綏安縣曰綏城唐僖宗乾符二年析故綏城縣
  治為歸化黃連二鎮歸化今之泰寧黃連今之
  建寧也五代南唐李景保大元年廢鎮為塲李
  景中興元年陞塲為縣治鑪埠之東屬建州宋
  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即邵武縣置軍始屬邵武
  宋哲宗元祐元年右司郎中張汝賢奏改此名
  泰寧者闕里之府號也元改軍為路末季為陳
  友定所據明洪武元年執之改路為府而泰寧
  仍屬焉明仍宋舊
皇清因之
  建寧縣
  春秋時屬越秦置三十六郡以其地屬閩中郡
  漢初為閩越後屬會稽郡永和六年分會稽為
  東南二部南部為建安都尉即今建寧府三國
  吳永安三年即南部罷都尉置建安郡始析其
  校鄉西偏地置綏安縣晉義熙元年改綏安為
  綏城隋開皇十三年廢綏城并入邵武隸撫州
  唐武德四年析邵武縣地置綏城縣隸建州貞
  觀三年復省綏城入邵武垂拱四年復以邵武
  及故綏城地置將樂水之南隸將樂屬福州水
  之北隸臨川屬撫州乾符二年分綏城為黃連
  歸化二鎮此為黃連鎮歸化鎮即今泰寧縣五
  年邑人陳巖禦黃巢有功奏改鎮為義寧軍治
  永安即里心保南唐罷為永安鎮又改為永安
  塲宋建隆元年陞永安為建寧縣遷治於濉溪
  之北屬建州太平興國五年并建寧縣隸邵武
  軍元至正二十二年為陳友定所據明洪武間
  歸附縣仍舊名
皇清仍之順治三年九月初八日總帥李成棟自邵
  武率師下縣是日以城降
  
邵武府
疆域圖
  
邵武府
疆域圖
  邵武府疆域考        府志
  本府
  北跨珠寮仙亭之陰抵於廣信鉛山凡三百里
  東北界於分水嶺抵於建陽凡六十里
  西北與西跨杉關極高嶺表皆抵於建昌之新
  城凡一百六十里
  南極金饒界於汀州之寧化凡三百四十里
  東抵延平順昌一百二十里
  東南跨七臺寶山之東南限以溪流界於將樂
  凡一百四十里
  東至會城六百七十里
  北達
 京師四千八百三十里
  廣四百六十里袤六百四十里
  邵武縣
  東至順昌界七十里
  東南至將樂界七十里
  西南至泰寧界七十里
  西至新城界五十五里
  西北至光澤界五十五里
  北至建陽界七十里
  東北至建陽界五十里
  廣二百六十里袤二百里
  光澤縣
  東至邵武界三十里
  南至邵武界亦三十里
  西南至江西新城界七十里
  北至江西鉛山界二百里
  東北至建陽界一百里
  西至江西瀘溪界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
  泰寧縣
  西至將樂界三十里
  南至將樂界二十里
  東南至建寧界五十里
  西南至歸化界一百里
  西北至建寧縣南界五十里
  北至邵武界八十里
  東北至邵武界七十里
  廣一百一十里袤一百里
  建寧縣
  東出朝天門五里至將屯保歷分水源口袁莊
  凡三十里抵泰寧界
  東南自長吉歷鐃村赤下赤上凡六十里抵汀
  之歸化界
  南出迎熏門五里至長吉保歷楓演官橋都境
  六十五里歷都上八十里又西南自冨田左折
  迤邐一百里皆抵汀之寧化界
  西出慶豐門歷冨田銀坑新城客坊保八十里
  抵江西之廣昌界
  西北由黃溪安仁歷周平保六十里抵江西之
  新城界
  北出拱辰門由黃溪歷藍田五十里抵江西之
  南豐界
  東北亦由黃溪歷開山八十里抵江西之新城
  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
  形勝附
  本府
  舊志杉關鐵牛控其西石岐水口扼其東梅口
  西安阻其南金山珠寮障其北前跨汀贛後扆
  武夷
  宋胡寅軍治記甌越西戶前據重岡後帶鹿水
  武陽志略居四州之上游其土夷曠其氣清淑
  其勢蜿蜒抱負如在碧玉環中
  魏天祐總管府志左劍右盱枕汀帶建
  邵武縣
  舊志登高猊踞石岐龍盤
  鄒昌通泰橋記左衛福山右旋壽嶼前踵重岡
  三峰峙其南後擁金蕩萬峰聳其北
  宋戴式之詩千山表裏重圍過一水中間自在
  流
  葉儀鳳詩溪上千峰碧玉環
  袁轂詩行人如在月輪中
  光澤縣
  舊志海嶠喉襟雲巖聳其南九峰峙其北君山
  障其東杭水遶其西
  上官祐縣志關嶺居上游屏障一隅山峻水
  駛窮林邃谷盤礡深窈
  況逵自鳴山記當江閩之交
  續縣志群山拱峙二水奔流
  泰寧縣
  舊志大杉茶花隘其北石門九盤控其西河潭
  匯其東寶閣聳其南金鐃遠盤鑪峰近據北枕
  三溪東環三澗
  葉祖洽改邑名記山川奇秀
  梁淮修縣治歌群山秀疊杉流百折
  黃元實雙溪渡記邵武要衝
  閩書東高嶓而西挽丹北大杉而南張源四山
  拱峙三水環流
  建寧縣
  舊志跨贛盱汀劍之交南聳金鐃北扆鳳巘浮
  沙東山環其左白鹿西山列其右百丈嵯峨濉
  江縈繞風氣綿密外固中寬山刻水厲
  宋陳軒詩地分麻澗脈山接武夷根
  蔡春策城記前左濉江不地彌深右背山陵不
  郭彌險
  邵武府星野考        府志
  府總
  邵武其域為揚州其次為星紀其宿為牛女其
  辰為丑周禮鄭註星紀吳越也皇甫謐星紀之
  次於律黃鐘吳越分野爾雅星紀斗牽牛也郭
  璞註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
  紀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吳伐越晉史墨曰越得
  歲而吳伐之必受其殃什者曰歲在星紀是星
  紀為越之分揚州之星土劉向曰吳越屬斗牛
  女分晉隋元志皆云吳越其辰在丑是牛女為
  揚州之宿陳卓以會稽入牛一度邵郡古閩越
  屬會稽又謂閩越占在斗一度范曄志星紀起
  斗一度至女七度蔡邕志起斗六度終女二度
  班固志吳斗分野越牛女分野春秋元命苞曰
  牽牛斗為揚州分為越國以是推之則星紀在
  北而指於南閩越屬其次者蓋亦從其所指云
  宋志中宮北斗七星第四曰權蒙山以東至南
  江會稽震澤徐揚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
  斗柄兼之用昏建者杓經云斗柄第六星主揚
  州是揚州直達中宮北斗魁下六星兩兩相比
  曰三台上台為司命上台下星主荊揚天市垣
  二十二星東西列各十一星其東垣南第六星
  曰吳越居申南斗魁二星天梁第一主吳第二
  會稽文獻通考十二國在女下陳鄭北一星曰
  越南斗主天梁魁星女宿主諸國越星天官書
  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星經熒惑主揚
  州唐志星紀負南海其神主於衡山熒惑位焉
  宋志五星赤帝熛怒之神為熒惑位南方主楚
  吳越以南天官書丙丁江淮海岱前漢志淮南
  夷也星經以五巳日候丁巳為吳郡會稽天十
  二次分山河脈絡於兩戒紀雲漢升沉於四維
  以東為閩中謂南紀南戒為越門自南河下流
  涉江淮為南越自江源循嶺徼南東及海為蠻
  越故其分野自南河下窮南紀之曲東南負海
  為南紀邵武地在東南
  邵武府山川考一       府志
  本府
邵武
縣附郭
  金鰲山 在城西俗名西塔山宋在城中元改
  築城垣移入里許遂與熙春山俱在城外脈自
  岷山一支循江而下歷施黔沅靖抵靖江興安
  謂靈渠三十六脈所經又南而東渡大庾嶺歷
  贛州逶迤東行而為百丈大山極高杉關雲際
  分水仙霞諸嶺嶺北為江淛嶺南為閩粵由天
  目正南入廣其自仙霞分北折朝魚天帝一脈
  絲滾金蓮聳起逶迤昂伏至鰲峰而止又突起
  熙春為北嶂屏護左有靈泉右有樵水界脈清
  而體尊貴故郡治立焉是鰲峰乃郡治正脈也
  若熙春山為正脈則孤峰偏聳水沖氣劫其奚
  以為郡治故填西壕為郡第一務復靈泉秀水
  為郡第二務景名西塔暮鐘
  熙春山 在城西俗名登高山為金鰲護砂屏
  障北一峰特聳勢如猊踞半山有會景亭惠應
  行祠亭後有熙春臺宋元祐間知軍方澤劈山
  頂徙臺於旁大德中撤之臺西有吉老庵有釣
  魚臺山左有平楚臺今惟會景亭惠應祠存餘
  俱廢景名熙春朝陽按閩書作登高山自潮魚
  白鶴岡巒連屬迤至此一峰特聳宋時在郡
  城內至和中張師忠建熙春臺左臨大溪遠挹
  群山循臺而北有磯可釣治平中吳夢得搜材
  展楹植花種木為郡壯觀明弘治中郡守夏英
  建醒翁亭於臺南
  樵嵐山 在城西即金蓮峰俗名鍾家岐樵水
  所出宋孫諤居其地又名三諫山
  丹臺山 在城南舊名靈臺山有煉丹臺為郡
  治印星歲旱祈禱於其上近因架造閣宇損破
  顱面大不利於郡治乘今移拆蓄植茂林猶可
  培挽景名丹臺梅月
  馬山 在丹臺西
  月山 在馬山之西形如半月
  旗山 一在城南月山之右一在縣北漠口形
  如展旗一在縣東北四都臨青雲溪
  星山 在月山之東圓小狀如星
  壽山 在月山之後上有三峰
  霧峰山 舊有悟空寺因名今已廢圮俗改名
  霧峰山在壽山之左回回山之西
  回回山 在壽山之東
  福山 在城南舊名鷲峰又名腰帶山元黃清
  老讀書其中有聽雨軒雲在寮翠微閣
  巽塔山 在福山之東郡守李之用造文塔於
  其上築石方廣三丈有奇壘磚高丈奇因擢雲
  南憲副去首事者以財阜不敷罷
  龜山 一在坳上一在房廊街東一在茅墩山
  一在池家山一在仁壽寺俱在縣南平地突起
  勢若龜然一在二十二都一在十九都狀如靈
  龜宋何龜津取以為號山下有深潭環之
  南石岐山 在城東街尾長春橋頭俗名渴猴
  飲水天妃閣建於其北閣東有石仰臥山邊大
  可六七尺弘治十八年郡守夏英刻張南軒禮
  義廉恥四字於其上
  北石岐山 俗名猢猻岐在城東玉堂渡頭挺
  臥溪中與南石岐兩山互抱若龍盤然郡司馬
  造靈傑塔於其上士民感之構祠祀焉
  象山 在溪北與熙春山對號白象捲湖
  萬峰山 在城北據諸峰之會景名萬峰梵剎
  蒼山 俗名米倉山按閩書下瞰大溪中有石
  鼓又有巨石小石支其下纍纍似抵墜者
  石鼓山 在城北下有石狀如鼓名石鼓松風
  文筆山 在城東北一都形似筆
  旱山 在縣東北一都上有田數頃旱則少收
  泉山 在縣東北一都山麓有蒙谷宋黃簡肅
  公讀書遊息之所
  石山 在縣東北二都山下有石狀如
  仙亭山 在縣東北二都諸山環列挺然秀特
  山巖深邃中有龍湫歲旱鄉人祈禱於其上
  冠峰山 在縣東北三都按閩書亦名官塔山
  上有搖石高闊丈餘推之輒動
  紗籠山 按閩書有兩紗籠其一底子石岐山
  東盡於浮潭山西盡於福山其一在二十九都
  中峰聳峙號通天燭又名三千貴人峰
  白鹿山 在縣東四都俗傳唐樊煉師煉丹於
  中後乘白鹿而去
  青雲山 在縣東四都青雲溪之東其土白膩
  堪用陶器
  雞籠山 在縣東五都形似雞籠按閩書上有
  龔劉二師祠水旱禱之有驕蟲至則應
  壺山 在縣東五都與雞鳴峰相峙
  四角山 在縣東六都按八閩通志四望皆有
  角在六都
  三臺山 在縣東六都又名楊源山當邵武建
  陽二界山上有三級如臺
  五臺山 在縣東九都
  龍山 在縣東十都山勢高大有翕石抵建陽
  書坊界按閩書產磁石
  龍鬚山 在縣東居順昌建陽二界週迴三十
  餘里冬有燕子聚其上以萬數多產藥品
  白水山 在縣東十五都山勢高聳上有瀑布
  泉飛流數十丈望之如練
  蓮花山 一在縣東十六都一在十四都
  寶山 在縣東十七都按閩書臨將樂順昌二
  境是產鐵礦元貢有鐵絲今絕
  東山 在縣東十七都與寶山相連高百餘丈
  上有瀑泉
  天池山 在縣東二十一都按閩書山高而頂
  寬平有池方廣數畝冬夏不涸
  鳳山 在縣東二十二都
  天湖山 在縣東二十二都上有兩湖四季不
  涸故名
  清涼山 在縣東二十二都
  雲巖山 在縣東二十六都其山高出群岫俯
  瞰長川山中有巖雲氣每自巖中浮出嚴滄浪
  嘗遊詠其間
  七臺山 在縣東十八都南跨將樂東俯順昌
  高二十里澗谷深邃峰巒峻秀上有台星文殊
  普賢會仙獅子雲臺月臺故名七臺
  觀音山 在縣東十八都按閩書其植多竹石
  可煉為灰
  鵝峰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都形似飛鵝
  凌雲山 在縣東南三十三都高一千三百餘
  丈勢如仰天獅子按閩書在清涼山之三十里
  虎伏山 在縣東南二十六都狀如伏虎
  浮潭山 在縣東南二十八都三峰秀峙又名
  老君山按閩書俗名老君荇其木漆其植苧葛
  鳳書山 在縣東南二十八都周家窠山勢奇
  聳形如飛鳳銜書淡軒處士墓在焉
  鶴沖山 在縣東南二十八都山勢昂聳如鶴
  沖霄
  祥雲山 在縣南二十九都山勢高聳嘗有雲
  氣盤旋其上
  南午山 在縣南三十都三峰端拱午位與郡
  治相對又名葉寮山按閩書一名天柱山一名
  葉寮山是為府治第三几案
  高婆山 在縣南三十一都按閩書銅青之水
  出焉山南之水下於泰寧嶺曰高婆嶺
  道峰山 在縣南三十二都其山跨將樂泰寧
  二縣界廣八十餘里高聳雲霄為群山冠郡人
  每即其上雲氣以占晴雨中有池冬夏不涸又
  有蓮花香爐石軟池岡羅漢巖聖光院按閩書
  又名道人峰背長溪面樵水
  涼傘山 在縣南三十五都山形高聳望之若
  涼傘然
  殊山 在縣南三十五都雙峰筆聳高插霄漢
  亦號文筆山
  小殊山 在大殊山前
  翠雲山 在縣南三十八都上有石泉
  五馬山 在縣南四十八都五峰環拱郡治如
  五馬然
  獅子山 在縣西南四十三都狀如獅子前有
  山似毬
  白壺山 在縣西南四十七都一峰獨秀屹立
  雲表
  白鶴山 在縣西南四十五都按閩書崢嶸峻
  拔如鶴沖天以其高與天齊亦名天帝山
  錦嶂山 在縣西南按閩書有兩錦嶂其一端
  平蒼翠望之如玉几又名覆船山中有七寶坑
  其泉清冽歲旱禱雨常應其一山陰界於光澤
  潭山 在縣西南四十六都平疇中有潭山市
  一名古山
  紫雲山 在縣西南歲旱鄉人祈禱於其上
  雲錦山 在縣西南四十四都有三十六峰
  潮魚山 在縣西南三峰鼎立高出雲表
  天馬山 在縣西北四十九都勢如天馬從空
  而下一起一伏周十餘里
  象牙山 在縣西北四十九都山深而僻其勢
  尖秀接光澤界
  黃柏山 在縣西北按閩書下有石崇嶺
  龍湖山 在縣西北五十都山勢俊秀深谷盤
  迴絕頂有泉
  西乾山 在縣西北又名大乾隋泉州守歐陽
  祐墓及祠在焉按閩書屹立乾位故名
  印山 在縣西北五十都大乾瀬溪前山形圓
  小如印下有石潭
  丱頭山 在縣北五十二都山頂尖歪並起若
  丱角然
  金山 在縣北五十二都舊名巾山狀如金字
  俗傳有人得金於此按閩書宋饒方詩地將雲
  氣吐林巒至寶曾淘瓦礫間若把圖經重校定
  此山宜喚作金山因名金山矣
  麻姑山 在縣北俗傳麻姑於此修煉
  文筆峰 在城西熙春山後
  興元峰 在城東天妃閣之東峰麓有奉議泉
  三華峰 在城北一峰翠峙俗名周家荇
  蓮花峰 在城北峰巒疊秀狀如蓮花舊有漱
  玉挹春二亭建於其上
  玉龍峰 在城東北一都有白石狀如龍首
  吳三郎峰 在縣東北二都按閩書作吳三郎
  山下有苦竹嶺石在其西
  雞鳴峰 在縣東五都宋開寶初賊盧絳入閩
  居民俱不知避夜半忽山頂雞鳴人皆起而賊
  適至遂得免於害按閩書作雞鳴山
  石人峰 在縣東八都上有石狀如人立
  興雲峰 在縣東八都
  合掌峰 在縣東兩峰尖秀相向狀如合掌
  天筆峰 在縣東十二都狀如卓筆按閩書又
  名君子峰
  金字峰 在縣東十五都
  祥雲峰 在縣南三十八都山勢聳峙回曲如
  奔馬伏獅之狀
  官尖峰 在縣南四十二都官坊一名展旗一
  名龍樓寶蓋又名太常山
  雙臺峰 在縣西南四十六都峰上有二級
  垓嶺 在城西通泰寧
  石鼓嶺 在府城北
  苦竹嶺 在縣東北二都通建陽小路
  近嶺 在縣東北三都通建陽小路
  黃岡嶺 窯嶺 俱在縣東五都
  倒槎嶺 在縣東五都有阜如笏倒原中可三
  百步
  水車嶺 在縣東五都
  洪家嶺 在縣東六都臨墩驛前
  分水嶺 在縣東六都嶺之東水入建陽嶺之
  西水入邵武
  吳師嶺 在縣東十都與建陽接境
  溥泉嶺 在縣東十一都俗訛傳為虎踞嶺
  朝天嶺 在縣東十二都
  牛軛嶺 在縣東十五都通建陽順昌二縣
  五通嶺 在縣東二十二都拿口市上
  天湖嶺 在縣東二十七都
  僉嶺 在縣東二十六都舊志載元姓者夾道
  樹松千株又名千嶺上結有庵今俱廢
  星窟嶺 在縣東南二十都昔有星隕於此為
  三穴其大如屋其光如玉
  磨石嶺 在縣南二十九都
  官際嶺 在縣南二十九都入大竹
  風門嶺 在縣南三十一都嶺東通寶積往道
  峰嶺南通大阜往建泰俗又呼高婆嶺
  白石嶺 在縣南三十二都按閩書在道峰山
  南石色瑩潔彷彿保定
  愁思嶺 在縣南三十八都通盱江鳥道縈紆
  綿亙六七里往來者病之因名愁思馮志載騮
  獅嶺俗傳劉姓者結庵於此故名騮獅宋乾道
  五年丞上官端義糾眾甃砌至今行者便之
  羊角嶺 在縣南四十八都
  碎石嶺 在縣西南四十都
  桃花嶺 在縣西南四十一都接江西新城界
  按閩書亦名碎石嶺其植多竹可以紙麤者可
  以衾是產竹鼠群食竹萌
  黃土嶺 在縣西南四十五都
  飛猿嶺 在縣西南三十九都
  望州嶺 在縣北五十一都高聳望見郡城
  馬鞍嶺 石崇嶺 俱在縣北五十三都
  羅公巖 在縣東北一都里人羅姓者隱於此
  巖有龍井歲旱鄉人禱焉
  桃花巖 在縣東二十六都由僉嶺之源泝澗
  流而入十餘里山之絕頂處可容百餘人
  淨水巖 在縣南三十一都石灰爐
  羅漢巖 在縣南三十二都道峰山側深數丈
  俯視群山出其下按閩書歲旱禱雨多應昔有
  道人龔聖者結庵於此頗有異跡
  會聖巖 在縣南三十五都錦溪石壁削立巖
  內寬廣可數十丈前有池四時不涸
  東巖 在縣南三十六都居山之半腰捫蘿而
  升方可上堪容十餘人歲旱嘗禱雨於中
  西巖 在縣北五十三都巖中可容百餘人
  筊告石 在城西外一曲鷺鶿池中狀若筊告
  時有鷺鶿站立其上
  天然石 在城西惠應廟宋二張使君刻詩於
  上
  牛眠石 在城西壽山萬曆三十七年開創寺
  基山上掘出上有篆文酒島二字狀若牛眠
  青雲石 在城東東嶽廟睢陽祠儀門外建州
  李默欲此石令人掘之其深不可拔俗傳此石
  乃地中所生青潤奇崛文成雜彩形如青雲
  鼓石 在城北溪北岸側唐監鎮廖懋刻石鼓
  二字於其上
  頭石 一在縣東二都即頭山上石一在
  縣東十四都下坊大溪邊狀如頭因名
  搖石 在縣東冠峰山高廣丈餘推輒動搖
  印石 一在六都崇廣二丈其方如印一在二
  十二都生水尾中流其形纍纍方如印故名
  三星石 在縣東洒溪新街尾大溪之中
  三臺石 在縣東舊名巖萬曆三十七年洪水
  衝開三石嵬然在溪中如三臺故名三臺石
  天柱石 在縣東十四都下坊大溪邊
  蓮花石 在縣東下坊小溪之尾大溪之中
  鼓木石 在縣東潰石大溪邊以形似故名
  長石 在縣東水尾延袤十餘丈
  蝦蟆石 在二十二都狀如蝦蟆橫踞水尾
  雙鯉石 在縣東南溪澗中雙石狀如鯉
  頭巾石 在縣東南十九都
  壁石 在縣東南二十八都老君山溪岸上信
  齋謝紹祖書一魁字於上
  笋石 在縣東南二十八都銅青朱子手書黃
  中美石碑前
  試心石 在縣南三十二都羅漢巖前長二三
  丈迥出巖外下視空谷險不可測
  獅子石 在縣西南四十七都
  巨石 在縣北五十三都其石甚大有小石搘
  之似欲墮者
  戴公崖 在縣東二十二都係本都來龍山
  襯腳崖 在縣東二十二都
  大險崖 在縣南三十都石壁有元屈萬戶題
  刻詩八句
  小險崖 在縣南三十都
  百花洞 在縣東劉仙蛻骨所中有石穴時旱
  疫禱則泉出汲以灑田則雨飲則疾愈
  風洞 在縣南二十一都高婆山深不可測時
  有風自洞出
  靈臺坳 在縣南丹臺山後馬山前今居民
  輳集為廛市即坳尾街
  羊頭坳 在縣東四都通建陽
  三望坳 在縣東南二十都通將樂
  桐樹坳 在縣西南四十一都通和坪按閩書
  迤田中鹿口之水出焉
  鶴林坪 在縣南四十八都唐孝子黃桓廬墓
  於此時有鶴來巢因名鶴林
  龍鬥坪 在縣西北謝師稷墓在焉
  蒙谷 谷口僅容單騎循澗而入深邃夷曠有
  田可數頃澗水曲折山勢環抱有佳致宋黃簡
  肅公歸休築精舍於巾山之麓有石泉澄寒瑩
  潔因取易蒙卦曰蒙谷構亭其上榜曰果育紫
  陽朱子嘗進謁簡肅公為大書其匾明成化二
  十一年郡守劉元創祠谷中以祀公
  樵溪 源自樵嵐山從泥橋西支經城內逶迤
  九曲東支經南濠逶迤出紫雲按閩書九曲溪
  逶迤城中源自樵嵐之巔濫泉東下十里注於
  由榨之北折東流逾梧空山以趨城西北為一
  曲上有石如珓坏曰珓坏石其橋曰泥橋循陰
  溝入城為二曲其橋曰武德折而東為三曲其
  橋曰化源又北折流入泮宮為四曲三繞而東
  為五曲其橋曰泰和又折而北為六曲其橋曰
  仙源稍北為七曲其橋曰晏公又北為八曲其
  橋曰昇平又北為九曲其橋曰五姊其下流之
  橋曰通濟出城北東經七星橋入於大溪
  白渚溪 在城東南出鹿口溪
  紫雲溪 在城東源自杭溪西支抱郡城之陰
  溪上遠山多蒼崖紫石望之如紫雲故名邢志
  曰納樵嵐之水又曰樵溪按閩書水清而駛無
  大魚有魚紅翼白腮冬月始出
  鹿口溪 源自潭山由芹田白渚流入大溪
  將溪 在城東源自建陽界合諸澗水至步雲
  溪口入大溪舊載雙溪
  石鼓溪 在城北源自桐木關與巾山澗水合
  至石鼓嶺下入大溪
  青雲溪 在縣東四都源出旱坑合招屯諸澗
  水至灑溪入大溪
  灑溪 在縣東五都即青雲下流與壺山水合
  至灑溪入大溪
  壺山溪 在縣東五都又名九里溪源自分水
  西流數里與灑溪水會入大溪
  分水溪 在縣東六都源出嶺東者流建陽出
  嶺西者流壺山溪
  莫溪 在縣東六都源自大水演與諸水合流
  入大溪
  交溪 在縣東七都自六都桃源至八都兩水
  會入大溪
  平灑溪 在縣東八都合餘坌磜臺山眾水聚
  為大湖流入大溪
  洋尾溪 在縣東九都源出黃竹阜至太平橋
  入大溪
  廖坋溪 在縣東九都源出溥泉嶺循盧坊合
  挐口入大溪
  澤里溪 在縣東十都源出火爐坑至拱辰橋
  與白溪水會入大溪按閩書東流入於太白溪
  又導山坊東流入於平灑溪又合餘坌磜天樂
  磜壺山諸水瀦為大湖
  太白溪 在縣東十一都源自上山坊合澤里
  水入大溪
  下黃溪 在縣東十五都源自建陽界合白水
  入大溪
  繡溪 在縣東十五都溪中有巨石宋開熙二
  年尚書謝源明刻繡溪二字於石水入大溪
  水口溪 在縣東十六都源自建陽連河源
  密溪 在縣東二十一都源自天池會密中密
  西與諸保水入大溪
  大挐溪 在縣東二十二都源自建陽接坊盧
  坊水至挐口入大溪
  莒溪 在縣東二十七都源自板陽張家山南
  際水流嚴坊與滄浪水合流於大溪
  桃溪 在縣東十八都源自將樂界合七臺水
  入大溪
  大竹溪 在縣東南二十五都源自曾坑經楊
  圳會賴源水入大溪
  三溪 在縣東南三十三都源自將樂界合和
  平諸水出梅口
  銅青溪 在縣東南二十八都源自高婆嶺從
  山口會中營諸水出大溪按閩書水流道峰南
  午之北導源高婆之東下石灰爐逾大嶮崖東
  流南折至於銅青山為是溪
  泰和溪 在縣南源自殊山流與三溪合
  將石溪 在縣南三十五都源自新城界合龍
  湖交溪諸水出泰寧梅口按閩書其一導桃源
  至八都會兩水東流入於大溪
  官坊溪 在縣南四十二都源自太常山合北
  勝諸水循舊墟郭阜出泰寧梅口
  勛溪 在縣西北四十九都源出龍湖東南流
  至大乾入大溪
  龍湖溪 在縣西北五十都源出龍湖山至大
  乾廟前入大溪
  義溪 在縣北五十一都源出雞籠山入大溪
  西峽溪 在縣北五十一都源出光澤與龍鬥
  諸水合夏志載石峽溪俗名窯溪
  漠口溪 在縣北五十一都源出仁豐茭洋入
  大溪
  藥村溪 在縣北五十二都源自郭前東南入
  大溪
  中坊溪 在縣西北四十九都源出三仙嶺入
  大溪
  磨車灘 在城北又名大石灘與石鼓相對
  一郎灘 又名陳家灘在城西釣魚臺下
  泉山灘 在縣東北一都
  烏馬灘 在縣東五都王堂
  高坊灘 在縣東十五都
  小湖操灘 在縣東二十一都
  大湖操灘 在縣東十四都與小湖操灘相連
  褊孔灘 在縣東十四都
  曲賽灘 在縣東二十三都又名鐵爐灘
  大孔灘 在縣東二十七都危家渡下
  吳公灘 在縣東南二十八都
  麻倉灘 在縣西南四十九都
  獅子灘 在縣北五十一都
  蒙洲灘 在縣北五十二都
  蒙隴漈 在縣東二十九都碗窰水尾下
  危家漈 在縣東六都出竹紙
  天樂漈 在縣東八都山頂出紙
  餘分漈 在縣東八都平灑出紙
  白水漈 在縣東十五都江源
  上官漈 在縣東南二十五都
  伽藍漈 在縣東南何村上有燕子巖
  芹光漈 在縣東上有田數頃居民數十家
  三漈 在縣南二十九都
  白垣漈 在縣南天平崖左其崖有三自高至
  下飛泉倒瀉如練崖下之石衝激成穴
  龍湖漈 在縣西北五十都
  大漈 在縣北五十二都金山
  萬松洲 在城東長春橋下溪之中宋尚書杜
  杲蓄有茂松元時為人所伐成荒洲明郡守夏
  英仍栽培之續斫伐成荒洲萬曆間兩學諸生
  同蓄松萬株故取今名禁人樵採成茂林廣里
  許袤三里又有隙地百餘坵堪種麥菜半付天
  妃宮僧看守半付靈傑塔僧看守載有民苗二
  處僧明認當差原名杜家洲按閩書舊杜家洲
  俗名上水遊魚
  九龍池 在元妙觀內唐貞觀間有龍見於此
  俗傳池內有九井其井嘗有龍見故名九龍池
  然觀亦出仙
  半月池 在縣學前原無萬曆二十八年因王
  洵中庠生高尚志等開此池掘地三尺有泉湧
  出得一古銅蟾如拳大中空可注水半升引石
  梘水入池俗呼步蟾池
  鷺鶿池 在城西譙樓一曲上形圓如月池中
  有珓坏石常有鷺鶿宿其上故名
  護火池 在常豐倉內
  秀水池 在縣學內自西南引秀水紆曲而入
  後水道壅塞其池猶存池底自有泉四時不涸
  今改新建南道
  奉議泉 在興元峰下即天妃宮左其泉清洌
  不涸宋延祐乙卯郡倅靳公除道得此乃伐石
  為井以飲行者復構亭於上榜曰奉議今廢
  水南泉 在水南王廟
  靈泉 在西塔登高兩山之間又名大溈泉厥
  味甚甘從光孝寺逶迤東北流入城出秀水街
  循陰溝北會大溪今氾濫於壕池而不能循其
  故道故為民患
  鳳池泉 在鳳書山麓周家窠有泉四時不涸
  冷水泉 在元壇廟前清甘不涸
  五通泉 在二十二都
  龍井 有二一在縣東南三十二都道峰山上
  其井如螺殼旋轉而下時有雲覆其上深邃不
  可測一在縣東二十八都新鋪山上
  仙源井 在縣前之西南宋熙寧中有徐熙春
  者居此遇武夷道人後仙去韋道人傳有百傷
  丸方必取此水和藥最為神效或曰即武夷道
  人方輿勝覽詩天鍾秀氣魁文陛地湧仙源接
  武夷明萬曆四十四年重修
  熙春井 在登高山下
  府署井 府堂階西南一府幕舍官廨凡十司
  獄司一
  縣署井 有鐵闌
  鐵闌井 在縣東南大街鑄鐵為闌其泉清洌
  不竭明弘治十七年郡守夏英建亭於其上後
  廢萬曆十七年重立扁曰汲清堂
  元妙觀井 今縣學掌教街舍之西原係九龍
  觀
  祝家井 在鐵冶門
  饒家井 在分司前
  張家井 在永隆寺巷口
  普濟井 在瓦石巷
  興賢井 在府學前興賢坊下
  縣學井 在縣學前因移學於九龍觀遂移觀
  於此今改為新道井在道前
  慈濟井 在寶巖寺吳真君祠前人疾病於清
  晨未汲之先取水調神前香灰服之即愈
  米行井 在清泉坊巷口
  四孔井 俗名四眼井在寶巖東數十步闌中
  有石四孔下綆以汲
  烏龍井 在城東烏龍巷宋慶元年旱郡守禱
  雨有烏龍自井昇天大雨七日
  中書井 在中書街
  五通井 在五通廟後
  劉家井 在鎮安門外熙春街
  坳上井 一在坳口上一在靈臺街中心
  毛家井 在亨道坊軍營
  城隍井 在城隍廟左
  羅家井 在羅家巷
  壽寧井 在壽寧坊東南
  古井 在西門城牆基內通水溝今填
  魁第井 在南門右景泰五年郡人王仲賢鑿
  上水寨井 成化初郡人致仕縣丞傅恭鑿
  下水寨井
  進賢井 在楊子高巷
  尊道井 在尊道坊一在昇仙橋右街半
  廣節井 俗名戴家井在衙前街
  永隆井 在永寺後
  流香井 在廣節坊東巷
  八泰井 在八泰街三王廟前
  倉前井 在常豐倉左
  清寧井 在清寧街
  中街井 在至善坊
  頂巷井 在頂巷
  義井 在五姊橋頭王家門前
  大保井 在感惠廟前
  段家井 在火巷段家後門
  昇平井 在橋西府牆下
  清節井 在西門內左邊營巷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