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芦中托渡

输入历史典故:

芦中托渡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卷三):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逃亡吴国,遭到追捕,“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己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

原意是伍子胥藏身芦苇丛中,求渔父渡他过江逃离险境。后因以“芦中托渡”用为靠人帮助脱离危难的典故。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过漂母而寄食,托芦中而渡水。”


【检索芦中托渡 ==>】 古籍全文检索:芦中托渡     全站站内检索:芦中托渡

椒室
椒涂
蛟龙
蛟龙之耀
鲛奴
鲛盘千点
鲛人泪点
蕉下鹿
蕉疑鹿
鹪鹩借枝
角挂经
狡童之歌
狡兔死 良犬烹
皎日之誓
接䍠倒
接䍠倒著
接䍠歌
接䍠斜
接舆入楚
嗟人琴
子遗
节旄稀
劫沙
结草图报
结缡
结髦
结佩
结绮楼
结绶逢育
结袜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