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约法三章

输入历史典故:

约法三章

    指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听取张良等建议不取秦宫财物,只与父老约定法律三条,废除秦朝一切苛法,百姓大喜。后以此典比喻订立简明规约,或口头协议,以共同遵守。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进入咸阳,想在秦宫中住下休息,经过张良、樊哙规劝,便下令将秦宫室中之贵重宝器财物和所有府库封存起来,率领军队回到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驻扎。刘邦召集附近各县的父老和有名望之人,对他们说:“父老们受秦朝严刑苛法的苦害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的要灭族,相聚议论的要杀头。我和诸侯们同受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今河南灵宝东北故函谷关以西以及今陕西和甘肃东部秦岭以北地区)的在关中称王,所以我应该在关中称王。今天特地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的处以死刑,伤人和抢劫的依法治罪。此典又作“三章律”、“汉三章”、“三章约”、“关中新约法”。

【出典】:

    《史记》卷8《高祖本纪》362页:“(刘邦)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在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例句】:

    唐·骆宾王《畴昔篇》:“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 唐·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愿守三章约,尝期九译通。” 宋·汪元量《贾魏公府》之七:“关中新约法,江左旧清谈。” 元·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65回:“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51回:“这位继室夫人生得十分精明强干,成亲的第三天,便和督办约法三章,约定从此以后,不许再娶姨太太。”


主谓 约,约定;法,法令;章,条款。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后,废除秦法,另行制定三条简单的法令。《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后泛指事先约好大家必须遵守的简明条款。叶辛《追回的青春》:“在试销期间,她就同大家~:不管是远亲近邻,一律杜绝开后门。”△用于法令或规章制度方面。→无法可依


【典源】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今译】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西入咸阳,秦朝灭亡。刘邦召集附近各县父老豪绅,说:“秦施暴政酷法,大家备受其苦。如今我先入关中,理当称王。我与诸位只订法三条: 杀人者处死,伤人和抢劫都要治罪,此外一切秦法尽除。”

【释义】 后以此典指订立的简明规章、法令。

【典形】 关中新约法、汉三章、三章律、三章约、约法三章、三章布国门。

【示例】

〔关中新约法〕 宋·汪元量《贾魏公府》之七:“关中新约法,江左旧清谈。”〔汉三章〕唐·李商隐《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三章律〕 唐·骆宾王《畴昔篇》:“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

〔三章约〕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愿守三章约,尝期九译通。”

〔约法三章〕元·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词语约法三章 ==>】  成语:约法三章    汉语大词典:约法三章
【检索约法三章 ==>】 古籍全文检索:约法三章     全站站内检索:约法三章

误国殄民
误尽苍生
误打误撞
诱掖奖劝
诱敌深入
诱秦诓楚
诲奸导淫
诲而不倦
诳时惑众
说一不二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说三道四
说东忘西
说东道西
说亲道热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说千说万
说古谈今
说嘴打嘴
说嘴说舌
说地谈天
说好嫌歹
说好说歹
说家克计
说时迟,那时快
说是谈非
说条念款
说来说去
说来道去
说死说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