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称号,是在皇太极时期才确立的,此前对于满族贵女,统称为格格。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创建清王朝,改元崇德,效仿明制,对于皇帝的女儿以“公主”相称。并且进一步将公主,分为“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两种封号。“固伦公主”中的“固伦”二字为满语,翻译过来即为“天下、国家、尊贵”的意思。“固伦公主”的封号,只有中宫皇后生的女儿才能册封,是清朝公主中的最高等级。
除此之外,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
虽然对于贵女的封号称呼有着严格规定,但规矩是其他人的,并不包括皇帝自己。因此很多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康熙皇帝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乾隆皇帝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这两位公主生母都不是皇后,但是因为皇帝的宠爱,特封为“固伦公主”。
本文所讲的这位固伦端敏公主,同样也不是中宫皇后的女儿,甚至她也不是皇帝的女儿。端敏公主的父亲只是一个亲王,她之所以能被封为公主,完全是因为被顺治帝收为干女儿。顺治帝朝的时候,子嗣不丰,但出于满蒙和谐的需要,不仅仅是蒙古女儿嫁进皇宫,同样的皇室公主也需远赴蒙古。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顺治帝于是选了三位亲王之女,收为公主,端敏公便是其中一位。
固伦端敏公主,是简亲王济度次女,简亲王是清顺治帝堂兄,母亲是简亲王嫡福晋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与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姐妹。端敏公主虽然不是简亲王的第一个女儿(此前还有两个女儿),但却是简亲王的第一位嫡出子女。顺治帝将端敏公主收为养女之后,端敏公主便被接进宫中,养在自己的养母兼嫡母孝惠章皇后的膝下,当做正经的公主教养。
无论是自己的生母,还是自己的养母都是正经的嫡妻,她自己也是嫡出的身份。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嫡女的教育,所以嫡庶有别,尊卑观念深深的影响着端敏公主。她出生之后在简亲王府的日子,受尽父母的宠爱,入宫之后,又被养在没有子女的皇后身边。无论是在简亲王府还是皇宫大内,端敏公主都有足够的资本够其挥霍,生母养母同样的宠爱,也养成了端敏公主刁蛮的性格。
端敏给自己的丈夫班第的第二年,他的丈夫就承袭了达尔汉亲王的爵位,夫显妻贵,更何况端敏公主的公主身份也极为尊贵,所以此后她俨然成为了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当家人。没有长辈的制约,端敏公主在家里从来是说一不二的。不只是自己家里,她的权势触角几乎蔓延到整个王旗中。端敏公主骄横的作风,引起人们的不满,但碍于其公主身份,皆不敢声张。
端敏公主是一个极为任性的人,无论是亲族还是世家中国,端敏公主都不受人喜爱。不过她这个人自小就骄傲,并不以为意。反而她还会站在自己讨厌之人的对立面,处处打击别人。在皇族中,端敏公主与四阿哥胤禛交好,这并不是因为胤禛很得其喜欢,纯粹是因为胤禛是自己继弟弟的敌人。而她又极其讨厌自己的继弟弟,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与胤禛走在了一起。不曾想,自己任性的作风,还为她带来了固伦公主的封号。胤禛继位之后,将端敏公主册封为固伦公主,尊贵无比。
端敏公主的丈夫,是满珠习礼同样的长孙班第。满珠习礼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掌旗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他身份特殊,既是太后的哥哥,又是皇帝的岳父,还是先皇的女婿。与皇家亲密的关系,使其比科尔沁其他王公更加尊崇,端敏公主嫁给班第之后,因此能继续自在任性下去。
端敏公主与班底孕有一子罗卜藏衮布,后来继承了达尔汉亲王的爵位。
![]() |
一般来说,程朱理学没有夺得绝对的伦理话语权之前,宋朝老男人的日子还是过得蛮滋润的。政治人文环境一宽松,文人潜意识中的那种风花雪月情绪及心境就会得到很大释放。像苏东坡这种大文豪,不管身... [详细] |
![]() |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部架构宏达的小说,里面人物关系谱极为庞大,特别是书里面描写的那些各有千秋,又独具风情的女子,更是让如今的人慨而叹之。在这个美女如云的小说里,有一个人可谓... [详细] |
![]() |
诗仙李白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李伯禽,小名明月奴;老二叫李天然,小名颇黎。李白给小儿子起小名为“颇黎”很让人费解。有学者曾指出李白有突厥血统,突厥语中狼的发音就为“颇黎”,在崇尚“狼图腾”... [详细] |
![]() |
在中国古代,由于古人信奉“香气养性”,很早就开始用鲜花等芳香植物做成“香囊”、“熏香”、“香露”…… “香囊”最早被称为“容臭” 《礼记》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 中国人... [详细] |
![]() |
在近代或者古代无论男人女人都有宣泄人性的欲望,一些寡妇曾经内心里挣扎过、抵抗过。在无尽的寂夜,她们偷偷的哭泣着思考为何自己那么的不幸,并对自己的未来而规划。想方设法的,来慰抚身体深处... [详细] |
![]() |
“液池南岸嫌其远,构以层楼居路中。州载画图朝夕似,新正吟咏昔日同。”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他八十高龄时提笔写的一首怀旧诗中的前四句。这时恰逢香妃死后的第三年,从诗中不难看出,这位中国历史... [详细] |
![]() |
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皇帝的后宫可是有三宫六院,有佳丽三千的美称。对于如此一个大的后宫怎么说也要有一个机构来管理吧。就在明清开始,有这么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后宫的事情,这个机构就是敬... [详细] |
![]() |
1、竹叶留羊车 历史记载司马炎后宫宫女众多,为了决定临幸谁,司马炎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妃子们为了得到宠幸,就在门前的竹叶上撒上盐水,羊喜欢...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