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7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一一○师,在淮海战场的双堆集附近起义。领导起义的主官叫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生,少将师长。
蒋介石既痛恨廖运周的叛逆,又爱惜嫡系部队的番号,遂将暂编第一师改编为第八十五军一一○师,少将师长叫廖运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1949年5月4日,第二个一一○师又在浙江省的义乌起义。
廖运周和廖运升是堂兄弟,他们领导了两个一一○师起义,并不仅仅是历史的巧合。
一、廖家湾里,廖氏兄弟三将官
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廖家湾,堂兄弟中出了3个国民党军将级的军官,他们是廖运泽、廖运周、廖运升。淮人从军向来以骁勇善战著称,他们的父辈都是同盟会的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是富有革命传统的家族。
廖运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在1925年曾经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但是,后来因为遭到了反动派的通缉,便和共产党脱离了组织关系,才得以在国民党军中继续任职。他先后担任过国民党暂编第十四师师长、骑兵第二军军长、第九十六军军长、第十九集团军副司令、第八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等要职,是国民党军中将。在解放战争中,他积极支持并和廖运升共同策划一一○师在浙江义乌的起义,重新回到了革命的阵营。解放后,廖运泽担任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委员,是民革江苏省委主委和民革中央委员。
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生,1927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在叶挺的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1月,他受中央军委的派遣,到西北军从事兵运工作。在革命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他奉命“长期隐蔽,掌握部队,坚持斗争”。在隐蔽敌人军队内的21年中,廖运周接受党组织的单线领导,积极在进步军官中发展党员,并努力取得敌军首脑的信任,逐步从下级军官升任到团长、旅长,最后当上了一一○师的少将师长,并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率部起义,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解放后,廖运周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师师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他还是民革中央委员、常务委员、中央监委副主席,并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廖运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毕业后参加过北伐战争。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廖运升因为参加过反蒋活动,被认为是接近CP的危险分子,不得不离开军队赋闲。九一八事变后,廖运升又回到蒋系部队,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军衔也晋升到了少将。1949年5月4日,廖运升率一一○师在浙江义乌起义。解放后,廖运升历任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局长、南京市民革主委、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江苏省委常委和民革中央候补委员。
黄埔军校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本钱,黄埔学生一向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廖氏3兄弟都是黄埔出身的国民党军将官,但最终都成了新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建设者,这是爱国者必然的选择,也可以说是对蒋介石政权的极大讽刺。他们在战场上的反戈一击,对加速蒋介石政权在大陆的全面崩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 |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曲艺音乐中的典型代表。对唱双方以歌的方式斗智、斗勇、斗才,即兴编词、填词,是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艺术形式。内容主要表现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爱情,是全面反映哈萨克人... [详细] |
![]() |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名言,是崇祯皇帝说给长平公主的。 1644年本来应该是长平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公主十五岁,正值豆蔻华年。史载她“喜诗文,善针饪”,是一个对生... [详细] |
![]() |
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应该都知道马步芳。他荒淫无耻,曾公开说过“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奸”;他惨无人道,在阻击红军西路军之后,以活埋、扒心、取胆、割舌等残忍手段杀害了约5600名红军官兵。 ... [详细] |
![]() |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死后所树的碑上“一字不铭”,给世人留下了“无字碑”之谜,千百年来引得人们纷纷猜测。 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墓前有两块高大的石碑... [详细] |
![]() |
导读:施恩是小说《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金眼彪”,在小说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中登场,出场时是一个小管营,后来于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 [详细] |
![]() |
西辽皇帝屈出律厉害吗 屈出律是西辽时期的一代帝王,然而他的统治其实可以说是非常残暴的,当年投靠西辽国王直鲁古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直鲁古的欣赏和信任,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屈出律。然而屈出律却... [详细] |
![]() |
导读:刘邦是亭长出身,出身下层阶级,不免沾染了很多流氓习气。《史记》作者对此并不讳言,说他对轻视下人,好酒好色,没有钱,常向别人赊酒喝,酒喝多了,就高卧不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 [详细] |
![]() |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是非常出众的,他对于各种作战阵图非常熟悉,从中创造出了大名鼎鼎的“八卦阵”,不过这种阵法自诸葛亮之后,后世几乎没有人能使用,究其缘由,《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