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古歌》以祭天仪式为传播(东巴)----接受(祭天群)的时空背景,祭司东巴根据不同的仪节,诵读不同的祭词,形式有诵、有吟、有唱、有和,还伴之舞,杂以射箭等模拟动作;而参与祭祀的族群则以相应的形式加以配合。如唱诵《哈时》,祭司又唱又舞,祭众则欢呼"大吉大利";在诵念《抗贡抗》时,祭司与祭众一问一答,叙述弓箭的来历,战争的经过,接着模拟射箭杀敌的场景。当祭司念到:"东方的敌人别想蠢蠢欲动,我们的利箭要把你的脑门射穿"时,众人"唔"地大吼一声,高诵:"我们把敌人射倒了……"这样的传演表现形式,使凝固于经诗中的情节和场景均变成了一幕幕生动而形象的"戏剧",故有的学者冠之以"诗剧"也不为过也。
由于《祭天古歌》的传播方式与祭祀仪式交相融合,客观上也要求祭司东巴在语言表现形式上要加以提炼和推敲,既要以动听、形象的语言取悦于诸神,使之"欣歆其祀",也要满足祭众的宗教--审美体验的视听愉悦之心理。这样,在从娱神到娱人的双向要求之下,东巴们在《祭天古歌》中充分运用了东巴文学的传统艺术手法,使作品生发出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其一,浓郁的抒情性。作品以"我们"为叙述角度,将"我们"的内心倾诉贯穿始终,纵使中间插叙了一些故事性的情节,包括从忍利恩的天婚神话,也是以抒情语言来进行叙述的。
可以说《祭天古歌》是"我们"----纳西族饱含民族感情和个人人生感情的一首圣曲。首先,作品以人的主体角度,对赐予自己吉祥和幸福的大自然神灵(天地)反复表述着感激、崇仰、向往、敬祀的真情和虔诚,并抒发了希翼神祇永远福佑族人、眷顾无极、庇荫后代的殷切之情。而当大自然阴晴无常,天地疾威,笃降灾害时,则又生发出敬畏、悲叹、愤怒、诅咒、反抗的种种情绪。总之,人们变化多端的感情与心理----喜怒哀怨诸情都抒写得淋漓尽致。其次,作品也抒发了纳西人对祖先慎终追远的血缘情感和敬崇之意。
纳西祭天与祭祖是合而为一的,《祭天古歌》中有许多篇章叙述的是纳西先祖的历史,有着以祖先的威荣来强化族人的团结并凝固族群的集体意识的功用,故而在作品中充溢着对历代祖先功业的颂扬,其敬慕追念的情感心理也烘托得格外炽热和浓烈。故而《祭天古歌》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浓郁的抒情性。
![]() |
山口多闻殉舰的时候想的是什么 有很多人对山口多闻殉舰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感到很好奇,不明白为什么一场战役输了之后山口多闻还要选择殉舰,就算输了,那怎么就想不开选择死亡呢,那么山口多闻殉舰的时候... [详细] |
![]() |
关羽之死,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引子:关羽兵败荆州、身首异处,是刘备集团最惨重的失败,从此确立了三国版图。而被后世奉为武圣的关羽之死,令无数人嗟叹不已,也留下了许多谜团。最大的谜团是,关羽... [详细] |
![]() |
郁达夫的故事 郁达夫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直到今日郁达夫的失踪原因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众所周知,郁达夫一生跌宕而绮丽,那么我们今天讲诉两则有关郁达夫的故事。首先,先讲述一则郁达夫与钱有关的小故... [详细] |
![]()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 忽必烈是阿里不哥的哥哥。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乘长兄忽必烈和次兄旭烈兀不在之时,想要乘机夺取汗位,本来阿里不哥十分不满意忽必烈汉化的政策,所以,不想让他称汗。阿里不哥剧照阿... [详细] |
![]() |
辽道宗在位期间,辽政治腐败,国势逐渐衰落。道宗并没有进行改革图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这时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辽道宗重用耶律乙辛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并听信... [详细] |
![]() |
到了晚唐以后,诗文里的青楼更多了一些生活气息,艳浮之作不少。被诗化的不仅是妓女的精神,连妓女的身体也包括了。如有一首诗写的是在妓女大腿上题词之事: 慈恩塔下亲泥壁,滑腻光滑玉不如。... [详细] |
![]() |
汉武帝,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是景帝第十子,母亲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刘彻... [详细] |
![]() |
李牧是谁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时期的军事家,与廉颇、白起、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对于李牧的贡献可以分成两阶段进行论述。第一阶段是在赵国的边境抗击匈奴,击退匈奴,第二阶段是抵御秦...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