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卷之一


遗殷浩书浩杨州刺史,参综朝权,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与浩书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上之。言其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仍遗浩书。先是安西将军谢尚为督统,败绩。
知安西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败丧,此可熟念,往事岂复可追?愿思弘将来,今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兴之业,政以道胜,宽和为本,力争武功,作非所当,因循所长,以固大业,想识其由来也。自冠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未有深谋远虑,括囊至计,而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追咎往事,亦何所复及?宜更虚已求贤,当与有识共之,不可复令忠允之言,常屈于当权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都督将各复旧镇,自长江以外,羁縻而已。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更与朝贤,思布平正。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悬之急。使君起于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举,未能事事允称,当董统之任,而丧败至此,恐阖朝群贤,未有与人分其谤者。今亟脩德补阙,广延群贤,与之分任,尚未知获济所期,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余分外,宇宙虽广,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执政,然当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尽怀极言,若必亲征,未达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愿复与众共之,复被州符,增运千石,征役兼至,皆以军期,对之丧气,罔知所厝,自倾年割剥遗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参夷之刑耳,恐胜广之忧,无复日矣。北堂书钞载羲之与浩书,下官劝令画廉蔺于屏风。

报殷浩书
吾素自无庙廊,直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俟儿婚女嫁,便怀向子乎之志,数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吾虽无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固当不同于凡使,必令远近咸知朝廷留心于无外,此所益殊不同居护军也。汉末使太傅马日磾慰抚关东,若不以吾轻微,无所为疑,宜及冬初以行,吾惟恭以俟命。与会稽王笺简文帝初为会稽王辅政,羲之与王笺,陈殷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
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之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蹔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求之于今,可得拟议乎?夫庙筭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万不余一,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张,令殷浩荀羡还据合肥广陵,许昌谯郡梁彭城诸军皆还保淮,为不可胜之基,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此实当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忧,可计日而待,安危之机,易于反掌,考之虚实,着于目前,愿独断之明。定之于一朝也地浅而言深,岂不知其未易,然古人处闾?行阵之间,尚或于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厕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决在行之,不可复持疑后机,不定之于此,后欲悔之,亦无及也。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长叹,实为殿下惜之。国家之虑深矣,常恐伍员之忧,不独在昔,糜鹿之游,将不止林薮而已。愿殿下蹇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

与尚书仆射谢安书羲之为会稽时,东土饥荒,辄开仓赈贷,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又与安书。
顷所陈论,每蒙允纳,所以令下,小得苏息,各安其业,若不耳,此一郡久以蹈东海矣。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复催下,但当岁终考其殿最,长吏尤殿,命槛车送诣天台,三县不举,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极难之地。又自吾到此,从事常有四五,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倒错违背,不复可知。吾又暝目循常,推前取重者,及纲纪轻者,在五曹主者莅事,未尝得十日,吏民趋走,功费万计,卿方任其重,可徐寻所言,江左平日,扬州一良刺史,便足统之,况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为法不一,牵制者众,思简而易从,便足以保守成业。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吾谓诸剪一人,其后便断,而时意不同。近检校诸县,无不皆尔。余姚近十万斛,重敛以资奸吏,令国用空乏,良可叹也。自军兴以来,征役及充运,死亡叛散,不反者众,虚耗至此,而补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则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辄令其家及同伍课捕,课捕不禽,家及同伍寻复亡叛,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其源在此。又有百工医寺,死亡绝灭,家户空尽,差代无所,上命不绝,事起或十年十五年,弹举获罪无懈息,而无益实事,何以堪之。谓自今诸死罪原轻者,及五岁刑,可以克此。其减死者可长充兵役,五岁者可充?工医寺,皆令移其家以实都邑,都邑既实,是政之本。又可绝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复如初耳。今除罪而充?役,尽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为重于杀戮,可以绝奸,刑名虽轻,惩肃实重,岂非适时之宜邪?

与谢安书
知君尝得小笙,笙是名器,往闻者,若令诸君闻之,皆当可不言。而云见今笙者,皆不以为佳,恐是不能好也。又
复与君此章草,所得极不为少,而笔至恶殊不称意。

与谢安书
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闻,昆仑之伯仲也。杨云:逸少慕蜀中山水之奇,见于与周益州及谢东山书,不一而足,然竟不遂其雅志,山水于高人,亦有缘及限耶。蜀中旧有石刻,今亡见峨眉山故志。与地志,山水作山川,峨眉山作岷山。

与桓温笺万再迁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羲之与温笺,又与万书,温不从万果败。世说,万寿春败后,还书与右军云,惭负宿顾,右军答书曰,此禹汤之戒。
谢万才流经通,处廊庙,参讽议。故是后来一器,而今屈其迈往之气,以俯顺荒余,近是违才易务矣。 器通鉴做之秀。

诫谢万书万为豫州都督,羲之遗书诚之,万不能用,既受任北伐,矜豪慠物,兵溃被废。
以君迈往不屑之韵,而俯同群辟,诚难为意也。然所谓通识,正自当随事行藏,乃为远耳。愿君每与士之下者同,则尽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济否所由,实在积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群辟通鉴作群碎每与士卒之下者同甘苦则尽善矣。与吏部郎谢万书万字万石,安之弟。 羲之与王述齐名,而志尚不同,两不相能。述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为郡,累年止一吊,竟不顾述,及述为扬州刺史。检校会稽,求其得失,主者疲于课对,羲之耻慨,遂称疾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不复仕。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与东土人士,穷诸名山,泛沧海,优游无事,弋钓为娱,与万书。
古之辞世者,或被发佯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坐而获免,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违天不祥。顷东游还,脩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戒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仿佛万石之风,君谓此何如。比当与安石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旷,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其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矣。闲旷,晋书作闲暇;此矣作此也。法书要录载云,老夫志愿尽于此也,君察此当有二言不真,所谓贤者志于大,不肖志其小,无缘见君,故悉心而言,以当一面,何如?下要录有重熙去,视作尽,旷作暇。容斋随笔云:逸少,盖温太真、蔡谟、谢安一等人也,直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其操履识见议论闳卓,当世亦少其比,而书名所盖,后世但以翰墨称艺之,为累大哉。与人书羲之每自称羲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法书要录载王右军自论书,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杨云:由此观之,右军之圣于书,亦由积习苦学而能也。今有妄男子,师心狂涂,信手缪绕,以诳愚俗,而张虚名。使右军家奴有灵,必见咲于地下矣,岂复有书乎?


君学书有意,今相与草书一卷。张怀瓘书断云:右军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千变万化,得之神功。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右君书记,至四百六十五帖,其中如兰亭之属,多非书记。淳化帖所载,亦仅什一,盖诸迹宋初已散逸矣。今与阁帖,各以类次于后。

章草帖
皇象章草,旨信送之,勿勿当付良信。杨云:旨信送之,笞其人来旨,欲信送之也。勿勿当付良信,言此际勿遽不遐,暇后当付良使也。信即使也,今法帖作勿三非。宋太宗淳化中,命中书王着,集古法书为阁帖,右军父子五卷,此前有法书要录,其后有建中靖国淳熙续帖,清华阁宝晋齐书史东观余论里秀万王之属,今各类从淳化,复注次第,以便临抚,讹脱仍旧。与所知书王献之好书,触遇造玄,尝日戏北馆,取?帚沾泥汁中以书壁,作方丈一字,晻暧斐?,极有好势。羲之见而叹其美,问谁作,答曰:七郎,羲之。于是作书与所知。
子敬飞白大有意图书汇粹载云:子敬飞白,大有直。杨云:父称子字,亦晋人然,鼎按后汉曹大家女诫,述其子曹成之字曰子谷,张母呼其子张邵之字曰元伯,岂有望耶?则汉时母固有称子字者。而鼂错父呼子为公。

飞白帖
省飞白,乃致佳,造次寻之,乃欲穷本,无论小进也,称此将青于蓝。


致比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又
飞白不能,乃佳意,乃笃好此书至难,或作复与卿。杨用脩注云:右军飞白,妙绝今古今,不可见矣。临池之士,亦不知飞白何体也。惟唐顺陵碑文中有数字,可觇古迹,鼎按齐萧子良古今书体云,飞白书,熹平年治鸿都门,于时蔡邕方撰圣皇篇。梁庾元威论书云:张芝使作一笔飞白书。

辞举帖此下并右军论事诸帖,不详何与。
前得君书,即有反想至也。谓君前书是戏言耳,亦或谓君当是举不失亲,在安石耳。省君今示,颇知如何老仆之怀,谓君体之,方复致斯言,愧诚心之不着,若仆世怀不尽。前者自当端坐观时,直方其道,或将为世大明耶?政有救其弊缺筭之熟悉,不因放恕之,会得期于奉身而退,良有已,良有已,此共得之心,不待多言,又余年几何,而逝者相寻。此最所怀之重者,顷劳药石之资,如有万一,方欲思尽颐养,过此以往,未乏敢闻言尽于今也。辞郡帖羲之尝请为宣城,朝廷不许,因为会稽内史。
笃不喜见,客笃不堪烦事。此自死不可化而人理所重如此都郡,江东所聚,自非复弱干所堪。足下未知之耳,给领与卿同殊为过,差交人士因开门以勉待之,无所复言。

恭命帖
六日昨书信未得去时,寻复逼,或谓不可以不恭命,遂不获。已处世之道尽矣,何所复言?

殊遇帖
羲之死罪,复蒙殊遇,求之本心,公私愧叹,无言以喻。去月十一日发都,违远朝廷,亲旧乖离,情悬兼至,良不可言。且转远非徒无谘觐之由,音问转复难通,情慨深矣。故旨遣承问还愿具告,羲之死罪。

会稽帖
会稽亦复与选论卿否,吾诚敕来于詥事。然于弟尚不惜小,宜谓选官前意已佳,可不复烦重,卿更思,必谓宜论者,必有违矣。此郡帖
此郡之弊不谓顿至于此,诸连滞非复一条独坐不知何以为治。自非常才,所济吾无故舍逸而就劳叹恨,无所复及耳。夏人事请托亦所未免小却,冀得小差,顷日当何理。米云:苏耆书画记,述此帖,与内史王述书,黄伯思云非也。逸少与蓝田方隙,而为?郡,既检察苛急,主者疲于课对,正救过不暇,岂复尺牍间自彰其逋滞哉?此帖官本,传摹甚失真,如以就劳为能劳,小却为小都,皆转失草法也。免一作见,刘次庄作忽,顷作须。上虞县事帖
贼以还不,知遇官军云何,可深忧之,欲依上虞初到别上,今来听之县事不同直不相连耳。


近所示,欲依上虞别上,申一期,寻案台报,不听止,当戮力于事,不可但复解散,君县乃是今胜县,而复以为难耶?

又此似即言前事。
知足下以界内有此事,便欲去县,岂有此理。此县弊久,因足下始有次第耳。便当息意,今来诸处事及□县者,省驰书于台中,论必释然故遣旨信示意。

诸暨帖
诸暨始宁属事,自可得如教,丹阳意简而理通属所无复逮录之烦为佳。想君不复须言,谢丹阳亦云此语君。

余姚帖
足下所欲余姚地,辄来验所须辄告。军府帖
此三顷田乐吴旧耳,云卿军府甚多田也,宜须一用心吏可差次忠良。

湖孰帖
吾湖孰县须水田,卿都可遣僦之,墓不知处去年僦之者,似是俞进可问之,卿不出停此。

荒郡帖
知郡荒,吾前东周旋五千里,所在皆尔可叹。江东自有大顿势,不知何方以救其弊,民事自欲叹复为意,卿示聊及。

断酒帖
断酒事终不见许,然守之尚坚弟亦当思同此怀。此郡断酒一年,所有百余万斛,未乃过于租,此救民命,当可胜言,近复重论,相赏有理卿可复论。


百姓之命缺 倒悬,吾夙夜忧此,时既不能开仓庾赈之,因断酒以救民命,有何不可。而刑犹至此,使人叹息,吾复何在,便可放之其罚谪之制宜严重,可如治日,每知卿同在民之主。

奉法帖
省示足下奉法转到,胜理极此,此故荡涤尘垢,研遗滞累,可谓尽矣,无以复加。漆园比之,殊诞谩,如下言也。吾所奉设,教意政同,但为形迹小异耳。方欲尽心此事,所以重增辞世之笃,今虽形系于俗,诚心终日常在于此,足下试观其终。簿书帖
恐有簿书之烦,益属所事,可立制县,不给下贫,而给饶有之家。开令治国,别许为盛田,不平者严制如此事,省而虚实可知。其或非所乐而绝付给者,合为不赋,得里人遂安黄籍。前年皆斯人,非复一条可叹,今便独坐,令白郗侯求官,邈等想必可得,君亦当得见书,若万一不乐想,可其思得州数十家见经营,不尔,无坐此理也,别当以具慰深共思不待烦言。

增运帖
憎运白米来者,云必行此无所复云。吾于时地甚疏卑,致言诚不易,然以在大臣之末要为居时任,岂可坐视危难?今便极言于相,并与殷谢书,皆封示卿,勿广宣之诸人,皆谓尽当今事宜直恐不能行耳。足下亦不可思致若言耶?人之至诚,故当有所面,不尔坐待死亡耳。然下有太老子三字。


知数致苦言于相时弊,亦何可不耳,颇得应对不。吾书未被答,得桓护军书云:□米增运皆当停为善。

防民帖
行当是防民流逸,不以为利耶。此于郡为由上守郡,更寻详若不由上命,而断中求绝者,此为以利。卿绝之是也,纵民所之,恐有如向者流散之患,可无善详,具闻。又一帖民作臣。不以作不当。二守郡作耶。断作郎。

深情帖
省足下前后书,为尝不忧,欲与事地相与。有深情者,何能不恨?然古人云:行其道,忘其为身。真卿今日之谓,政自当豁其胸怀,然得公平政直耳,未能忘已便自不得行然,此皆在足下怀,愿卿为复,广求于众,所悟故多。山之高言次何能不。

从宜帖
省告一一,足下此举,由来吾所具卿所云,皆是情言。然权事虑之重,则当废情以从宜,非书所悉,见卿一一。

玄同帖
□亦不能佳体怀省无所,乏然卿供给人士,及使役吏人,论者亦谓大任,意在世中,政自不得不小,俯仰同异,卿复为意,卿此怀亦当玄同,不能勉人耳。

诚理帖
知以智之所无奈何,不复稍忧,此诚理也。然缺之怀,何能已已乎?未能得面,书何所悉。但深得近期蹔还故因教日月。资生帖
上方宽博多通,资生有十备之觉,是所委息,乃有南眷,情足谓何,以密示一,勿宣此意,为与卿共思之,省以付火。

慕容帖
诸人十二日书云,慕容乃抄梁下,得数缺目下疾疫非常,乃以至京,极有伤此,忧之下者,想君勤勤之。

渭南帖
二十三日发至长安,云渭南患无他,然云苻健众尚七万,茍及最近虽众由匹夫耳。即今克此一假,不知岁终云何守之,想胜才弘之,自当有方耳。

方轨帖
贼势可见,此云方轨,万万如志,但守之尚足,令智者劳心,此回书恒怀汤火,处世不易,岂惟公道?

群凶帖
卿事时了,甚快,群凶日夕云云,此使邺下一日为战场,极令人惆怅,岂复有庆年之乐耶?思卿一面无缘,可叹可叹。送袍帖
可委行使耶,迟还具问,亦以与尚书谘怀,今复遣谘吴兴也。

志峤帖
良深路滞久矣,况今季末,无所多怪足荒何祁于此,足下志峤外,有由来及,然以势观之,卿入贵于不令耳,书政当尔,王羲之白。

此声帖
吾为卿任此声者,但此怀自不复得阙之于时。


十四日诸问如昨,云西有伐蜀意,复是大事,速送袍来。

给船帖
君欲船,辄来给,所须告之。功曹帖
省告摄功曹事,一一属以所求,宽逋废守命必欲肃之,是以间意其志,既立不得不必行。

发诏帖
遂当发诏催吾,帝王之命,是何等事。而辱在草泽,忧叹之怀,当复何言。见足下一一。军使帖
直遣军使者,可各差十五人耶,合三十人足周事。

仲舒帖
足下似有董仲舒开闭殷阳法,可来令,料付不雨忧之深珍重□谢二侯。

尚书帖
见尚书一日遣信以具,必宜有行者,情事恐不,足下当为远虑,不可计目前。


所欲论事,今付。

荀葛帖
羲之死罪,荀葛各一国佐命宗臣,观其辄迹,实奇士也。然荀获讥于忧卒,意长恨恨,谓其弘济之心,宜被大道诸葛经国,达治无闲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于数代,至于建鼎足之势,未能忘已。所谓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容得尔乎?前试论意久欲呈,多疾愦愦遂忘致今送愿因暇日,可垂试省,大期贤达兴废之道,不审谓粗得阡陌不。

文集帖
比日寻省卿文集,虽不能悉,周遍寻玩,以为佳者,名固不虚,序述高士,所传小有异同。见卿一一问应,止杨王孙前以共及意同,可诚述叙之耶?暇日无为想不忘之。

歌章帖
歌章辄复卿,或有写书人者可,写一道与吾也。

戏咏帖
得君戏咏承念至此年,乃未见。

月仪书此似元会诗之属,当非书笺也,与索靖月仪帖不同。
日往月来,元正首祚,太簇告辰,微阳始布,罄无不宜,和神养素。

十七帖张彦远法书要录,右军书记云: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者名帖也。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号之二王书。后人亦有内一句稍异者,标为帖名,大约多取卷首三两字,及帖首三两字也。黄伯思云:当时书卷首帖有十七日字,故诸帖总谓之十七耳,非帖数也,本二十七条,今官法帖有其十五,散置逸少书三卷中,又续法帖有五,而邛竹杖丝布衣汉讲堂诸葛颙天鼠膏四果种虞安吉七条不载,当是亡轶而世有完卷者,传模殊精,非此比也。此卷有帖云:周益州送此邛竹杖云云。案十七帖有云:去夏足下致邛竹杖云云。以前帖观之,即知此帖盖与周益州矣。自昔相传十七帖,乃逸少与蜀太守者,未必尽然,然其中间蜀事为多,是亦应皆与周益州书也。但来禽一帖,则或以为与桓温而已,本朝僧邦者,有寄李昌武翰林诗云,来禽简寄桓宣武,不知何据,案此帖有云,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足下致此子大惠也。逸少视桓公位殊辽绝,与书不当尔耳。然当时真长子猷辈,犹嫚侮桓公,彼亦能容,逸少作书若交友,盖无足怪。温飞卿诗云:画图惊畏兽,书帖得来禽。此帖垂宝,非一世也。按周抚永和三年为益州刺史,有惠政,见成都古今记,据黄则十七帖悉与周益州书矣。内如来居龙保六日胡母从妹等,并不似与周书,六日帖叔当西耶,语犹非类,杨用脩四川总志,载七十邛竹诸葛颙谯周山川诸奇讲堂严君平盐井八帖,为与周益州,亦以八帖皆论益州故实耳。要录所载,数止二十,而无丝布衣邛竹杖七十胡母盐井五条,君服食久合积雪凝寒严君平并谯周为一帖,今传十七帖,讲堂以后并阙。然右军法书,此最先出,故仍旧统题十七帖,若淳化长沙二王有帖名者,附往各下。米云:关杞尝谓余曰,昔越州一寺,修佛殿,于梁栱内藏一函,古模数十本,所可记者,王右军十七帖,虞世南枕卧等帖,皆有储氏图书印。黄亦云:十七帖必多临本,永禅师及虞世南褚庭诲临字,皆不甚远,故世有数本皆不同,此帖全是庭诲笔意。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复一在以下


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方一作等。二王帖云:新安所刻,至数字而止,自吾前东粗足作佳观以下,自为四行,恐是二帖,然他本皆合为一,长沙帖又误并来居一帖。


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僻,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求也。此信旨还,具示问。告一并作苦僻,案刻是避字,要录作僻,或刻传久小误耳。二王帖云:避与僻,皆与辟通用,非也,避安可通辟。又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早至为简隔也。早疑是耳。见下有之字,无卿舅以下。


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又尺牍作与周益州。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懃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杨云汶古岷字见史记又
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六日知足下行至吴,念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淳化帖,离不可居,叔当西耶?迟知问。


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耳。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淳化帖,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知足下行至吴,念违。又尺牍作与周益州。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卬。山在蜀,生竹高节,可作杖,见张蹇传。


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具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仁祖日任,言寻悲,酸如何可言?又
诸从并数有问,粗平安,唯脩载在远,音问不数,悬情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足下所云,皆尽事势,吾无间然。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乙乙。乙乙作具。


胡母氏从妹平安,故在永兴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诸理极差,顷比复勿勿,来示云具,其婢问来信缺不得也。


得足下旃?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戒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须一作顷。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迎一作近又作进。


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须具告。


云谯周有孙,高尚不出。今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淳化无为所在至志十字。又淳化及要录合谯周一帖。
严君平司马相如杨子云皆有后否。大观帖,米云真。


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又
朱处仁今所在,住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书,可令必达。黄云:谓昔尝得其书,而信人竟不取报书,世俗遂误读为往得其书信,殊不知信者,乃使人也。又
往在都见诸葛颙,曾具问蜀中事云:成都城池门屋楼观,皆是秦时司马错所脩,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一一示为欲广异闻。


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又二王帖足下所疏别为一帖。
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黄伯思跋唐摹十七帖云:予尝见毕文将叔云:家有唐初人所摹此帖,来禽等四物外,又有密蒙华一种,故先相文简公。答王黄门寄密蒙华诗云:多病眼昏书懒读,烦君远寄密蒙华,愁无内史词兼笔,为觉真方到海涯,今诸本并无此一种,法书要录亦不载。


后所须此药草,可示当致。

又荐虞安吉帖。
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寮,意其资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远及。


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惟一小者,尚为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已上并十七帖

桓公帖凡称某帖者,非与此人也,帖言其人耳,聊以其名类次,如桓公仁祖之属。
得都下九日书,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但运迟可忧耳,蔡公遂委笃又加廗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委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黄云:九日帖云蔡公者,蔡谟也。仁祖者谢尚也。晋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公破姚襄至洛,故此云久当至洛。是时将以谢尚镇司州,以病止,故此云得仁祖二十六日问,疾更委笃,与陶谷所畜破羌帖事正同。跋云:晋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温破姚襄于伊水,遂至洛,时将以谢尚镇之,属病不行,所云桓公摧破羌贼,及仁祖小差,正当时事也。是时逸少去会稽内史已岁余,方遯迹山水间,宜不复以世务经怀。而此书乃叹宣武之威略,悲旧都之始平,忧国嗟时志犹不息,惜其一愤达引,使才猷约结。弗光于世,独区区遗翰,见宝后人,览之深为兴叹。


知虞帅云:桓公以至洛,即催破羌贼,贼重命,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实着,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书示君。


得谢范六日书为慰,桓公威勋,当求之古,令人叹息,比当枭姚襄也。


虞义兴适送此,桓公摧寇,罔不如志,今以当平定,古人之美,不足比踪,使人叹慨无以为喻。


数得桓公问,疾转佳也,每悬胡云征事未有日佳也。以逼势不知卒云何尔?


鄙故勿勿,饮日三?,小行四升,至可忧虑,如桓公书旨,阙其不去,恐不能平。


桓公以江州还台选每事胜也,不可当在谁耳。云子帖桓云字云子,温兄
桓公不得叙情,不可居处云子诸人何似,耿耿能数省否。


云停云子代万顷,桓公至,今令荀临淮权领其府,怀祖都共事已行。


羲之死罪,前得云子诸人书,并毁顿胡之惟分推难为心,当有分西者否,羲之死罪。


十四日疏,昨信未即取遣,适得孔彭祖书,得其弟都下七日书,说云子暴霍乱,亡人理乃当可耳,惋惋桓公周生之痛,岂可为心?

安西帖庾翼字稚恭,安西将军
一昨得安西六日书,无他,无所知说,故不复付送,让都督表,亦复常言耳。如兄子书道嵩自必果,今复与书督之。足下来令至,并与远书也。黄云:翼镇荆州,以石虎衰暴,娄表北伐,康帝及朝士,皆遣使譬止,孙绅辈亦致书谏之。则逸少所见之表,殆亦论北伐事也,翼之此举,朝论弗以为然。故逸少以为常言,及闻其迁襄阳,乃云稚恭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克定有期也。则始虽同群议,而终以为当然,翼有志无年,徒能奋十倍之气,而蔑一统之功。此志士所嗟慨者,知一作大督刘作共?,又一帖云:无所知表,亦复常言耳。


羲之死罪,伏想朝廷清和,稚恭遂进,镇东西齐举想克定有期也,羲之死罪死罪。又
伏想清和士人皆佳,适桓公十月末书为慰云:所在荒甚可忧,殷生数问北事,势复云何,想安西以至,能数面不,或云顿历阳尔耶,无缘同为叹,迟知问。


运民不可得而要当得甚虑叛散,顷为此足劳人意。


安复后问不?想必停君诸舍,即苦差也,便疾绵笃,了不欲食,转侧须人忧怀深,小妹亦故进退不孤,得散力烦不得眠食至少,疾患经月兼,燋劳不可言,迎集中表,亲疏略尽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此一条不谢二疏,而人理难知,此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交衰朽羸劣。所忧营如此君视是颐养之功,当有何理,今都绝思此事也,冀疾患差,末秋初冬,必思与君一佳,集遣无益,快共为乐,欲以少日补顷者之惨戚也。追寻前者意事,岂可复得?且当率目前,及当此急要,愿诸君各保爱,以俟此期未近见君,有诸结力,聊以当面,各间意必欲省安西,知今意无前却也。想君必俱贼势可之者,必进许洛无可不,果相遇于一世,岂可度之寻常?以此至终,故当极尽志气之所托也。君此意弘足,然决在必行。少日一合作者,戚一作戚,结下一无力字。


得征西近书,委悉为慰,不得安西许有问,不知何。久长风书平安,今知殷侯不久留之,甚善甚善。

庾丹阳帖庾和,升平中代孔严为丹阳尹。
知庾丹阳差数深深,致心致心。并法书要录。


适知十五日问:清和为慰,复得南后问,不想二庾速王之始兴,奴长就令人邑邑。想无所至耳,还具示问。庾一作康,陈作庚,速一作建,王作至,至作主。丹阳帖
昨即得丹阳水上书,与足下书同,故不送,昨诸书付还。


想大小皆佳,丹阳顷极佳也。云自有书,不附此信耳,大小问多患悬心,想二奴母子佳,迟卿问也。


丹阳旦送吾体气极佳共在卿故处增思咏。


知比得丹阳书,甚慰。乖离之叹,当复可言,寻答其书,足下反事复行便为索然良不可言,此亦分耳,迟面具。比一作以,当一作尚,反作友,具作一一。

殷侯帖
昨送诸书,令示卿,想见之,恐殷侯必行义望,虽宜尔然,今此集信为未,易卿若便西者,良不可言。


昨得殷侯答书,今写示,君承无怒意。既而意谓速思顺从,或有怨理,大小宜盘桓,或至嫌也,想复深思。此二帖似为言浩北伐事。又一帖意作诏,速作连,怨理大小宜,作怨望其不宜。

又孔严,字彭祖,殷浩临扬州,请为别驾。
得孔彭祖十七日具问为慰,云襄经还蠡,是反善之诚也。于殷必得速还,无复道路之忧,比者尚悬悒,得其去月书,省之悲慨也。殷浩为中军将军,北伐时,羌帅姚襄降,浩使龙骧将军刘启守谯,迁襄于梁,襄遂反,浩退谯城,器械军储,皆为襄所掠。又
得豫章书为慰,想以具问,昨得都十七日书,贼径还蠡台,不攻谯是其反善之诚也。想殷生得过此者,犹令人忧,期诸处分犹未定,羊参军旦夕至也,迟一一。即言前书事。


殷废责事便行也,令人叹怅无也。此言浩废徙东阳。


云殷生得快罔大事,?谢生书,但有药耳,云彦仁或缺宣城甚佳,情事实宜,今有云:想深复征许也。又
与殷侯彼此格卿取。


与殷侯物,示当尔不?可不?卿定之,勿疑。


宰相安和,殷生无恙,时面兄,当宣兄怀。黄云:宰相安和帖,乃郗愔书。宰相者,简文作相王时,殷生者殷浩也。然此或是书郗愔帖语耳,而结字实近世伪作。

彭祖帖
想清和,士人皆佳,彭祖诸人得足下,慰旦夕也。此诸贤平安,每面粗有叹慨,追恨近日不得木善散,无已口度足下还期不久耳。此者数令知问。

袁彭祖帖
袁彭祖何日过江,想安稳耳。失此诸贤,至不可言,足下分离,如何可言?

孔建安帖
太保思一散,知足下归,乃至孔建安家?乃尔。柱还以十,实非乏所堪,若之不复,更克近道,惟命是往矣。

与郗家论婚书
十一月四日,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玡王羲之,敢致书司空高平郗公足下。上祖舒散骑常侍抚军将军会稽内史镇军仪同三司,夫人右将军刘缺女诞晏之允之,允之。建威将军钱塘令会稽都尉义兴太守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卫将军,夫人,散骑常侍荀文女,诞希之仲之,及尊叔廙平。南将军荆州刺史侍中骠骑将军武陵康侯,夫人雍州刺史济阴郗说女,诞顺之胡之耆之美之,内兄胡之,侍中丹阳尹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妻常侍谯国夏侯女,诞茂之承之羲之,妻,太宰高平郗鉴女,诞玄之凝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肃之,授中书郎骠骑谘议太子左率,不就,徽之黄门郎,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与公宿旧通家,光阴相接,承公贤女,淑质直亮,确懿纯美,敢欲使子敬为门闾之宾。故具书祖宗职讳,可否之言,进退惟命羲之再拜。张云:此是郗家论婚书,书迹似夫人。

《晋王右军集》 相关内容:

前一:目录
后一:卷之二

查看目录 >> 《晋王右军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