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2

  ○开漳异王

  开漳圣王陈元光,漳籍之人多奉祀之。台湾县志谓元光为福建观察使王审知部将,率军入漳州,逐土黎以处华人,筑寨于龙溪柳江之西,置唐化里,因为将军,知州事。漳之开辟始于此。按福建通志外纪载:唐仪凤中,广寇陈谦等连绍诸蛮,攻漳、潮二州,左都将陈元光讨平之。又曰:景龙二年,潮寇雷万兴等潜抵岳山,漳州刺史陈元光讨之,至绥安大峙原,步兵后期,元光为贼将蓝奉高所害。又曰:光启二年,王潮为泉州刺史。景福元年,福建观察史陈岩卒,护闽都将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弟审知将兵围福破之。洎潮卒,审之为观察使,后称闽王。是审知未为观察使,元光已没,何以得为部将?县志似有错误。唯元光讨贼保民,开拓疆土,功德在人,至今不泯,宜其血食千载也。

  ○临水夫人

  台南郡治有临水夫人庙,香火甚盛。每当元宵、中秋,妇女多入庙进香,而产子者设位以祀,祈祷辄应。按梁茞林退庵随笔,载夫人姓陈名靖姑,古田县临水乡人。闽王璘时,夫人兄守元有左道,隐居山中,夫人常饷之,遂受秘箓符篆,役使鬼神。曾至永福,诛白蛇怪。璘封顺懿夫人。后逃处海上,不知所终。而谢金鸾台湾县志,亦言夫人名进姑,福州人,陈昌之女,唐大历二年生,嫁刘杞,孕数月,会大旱,脱胎祈雨,寻卒,年二十有四。卒时言吾死必为神,救人产难。建宁陈清叟之子妇,孕十七月不娩,夫人现形疗之,产蛇数斗。古田临水乡有白蛇洞,吐气为疫疠。一日,乡人见朱衣人仗剑斩蛇,语之曰:我江南下渡陈昌女也。言讫不见。乃立庙洞侧。自后灵迹甚着。宋淳佑中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后又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按此说多本书坊所刊陈进姑传。如建宁陈清叟事,据建宁志谓宋时浦城徐清叟子妇产难,夫人幻形救之。谢之不受。问其姓名里居,但曰古田人陈姓。后徐知福州,令人至古田访之。见庙中像,始悟为夫人幻身。乃请于朝,加赠封号。今妇人临蓐,必供夫人像室中,至洗儿日始谢而焚之。与前说略有不同。若陈进姑传则多虚诞,谓夫人七岁被风摄去,十三岁道成始归,嫁里人黄某,助王璘用兵及斩长坑鬼、收石峡怪等,皆野语也。

  ○蚕娘

  台人呼蚕曰娘,尾曰身。如蚕几尾则曰娘几身,敬之也。按唐孙顾神女传,谓蚕女者,当高辛帝时,蜀地未立君长,无所统摄,其父为邻掠去,唯所乘之马尚在。女念父隔绝,或废寝食。母慰抚之,因誓于众曰:有得父还者,以此女嫁之。部下之人无能致父归者。马闻其言,惊跃而去。数日,父乘马归。自此马鸣嘶不肯饮龁。父问其故,母言之。父曰:誓于人而不誓于马。但厚其刍,马不肯食。每见女出,辄怒目奋击。父怒,射杀之,曝皮于庭。女行过其侧,皮蹶然起,卷女飞去。旬日得皮于桑树之上,女化为蚕,食叶吐丝成茧,以衣被人间。今家在什邠、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宫观诸处塑女子之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

  ○龙碽

  延津之剑,化龙而飞,往籍所传,事属神异。若台湾旧志所言龙碽,亦其一也。志云:龙碽者,大铜炮也。成功泊舟粤海中,见水底有光上腾,数日不灭,意必异宝。使善泅者入海试探。见两铜炮浮游往来,以报。命多人持巨絙牵之。一化龙去,一就缚。既出,斑驳陆离,若古彝鼎,光艳炫目,不似沉埋泥沙中物。较红衣炮不加大,而受药弹独多。先投小铁丸斗许,乃入大弹。及发,大弹先出,铁丸随之。所至一方糜烂。成功出兵,必载与俱,名曰龙碽。然龙碽有前知,所往利即数人牵之不知重,否则百人挽之不动,以卜战胜莫不验。康熙十八年,刘国轩将攻泉郡,龙碽不肯行。强舁之。及发,又不燃。国轩怒,杖之八十。一发而炸裂如粉,伤者甚众。

  ○蛱蝶枝

  唐段公路北户录载峡蝶枝一则,谓南行历县藤峡,维舟饮水,睹岩侧有木五彩,命仆求之。获一枝,尚缀软蝶二十余,有翠绀缕者、金眼者、丁香眼者、紫斑眼者、黑花者、黄白者、绯脉者。因登岸视,乃知木叶化焉。是知蝶生江南,柑橘树蠹变为峡蝶,乌足之叶为蝴蝶,皆造化始然,非虚语也。按此疑则木叶蝶,生于美国。台湾埔里社亦有,状如枯叶,宿树上,人莫能辨;唯未见有彩色者。

  ○旋风

  旋风,台人谓之鸱尾,沿海渔人每于海中见之。其水矗立,高与天齐,谓之龙柱。光绪三年六月初三过午,有旋风起自安平,由南势街越城入,向北去。郡人翘首望,但见一物行极速,闪烁如银,或以为龙也。旋风过处,屋瓦尽撤。镇渡头之古榕,被拔数十丈外。演武亭屋盖,亦飞舞空中。时喜树庄人某渔于海,为风所卷,人筏俱去。众以为死矣,其家设灵,朝夕奠。越十余日,某忽归。众来问讯。某言,被风时昏迷不知,及醒,则已在山中,古木甚茂,唯闻鸟声。已而腹饥,觅路行,见炊烟,喜就之,是番人屋。男妇数人聚语户外,亦不谂其为野番否。向之乞食。番能汉语,问何事至此。具告之。番惊愕,谓此为阿里山,距府城二百余里。留宿其家,款待备至。又数日,炊干芋,充糗粮,送之出,故得无恙。

  ○彗星

  法人之役,有星孛于东北,黎明即现,其尾极光,照曜如昼。现时星陨如雨。凡数十日乃隐。余年尚少,犹及见之,惜不能记其月日,又无天文台以验经度,而示之后人也。

  ○南吼

  安平海吼为天下奇。以其在南,亦曰南吼。自夏徂秋,惊涛坌涌,厥声回薄,远近相闻。昔张鹭洲状而赋之,而吾友胡南溟亦有南吼行一篇,多奇句。或曰:海吼是雨征也。若冬月。则不雨而主风。

  ○海眼

  凤山志谓入大武郡山,行十余日,有石湖,其社曰茄老网。湖大里许。天将雨,辄水涨丈余。或以为湖底有眼通海。

  ○涌山

  道光七年秋八月望夜,水沙连内潭涌出小山四座,载于彰化县志。按内潭则狮头社潭,距彰治八十里。

  ○荡缨

  台湾,海国也。府治之险在鹿耳门。赤崁笔谈谓台郡无形胜可据,四围皆海,水底铁板沙线,横空布列,无异金汤。鹿耳门港路迂回,舟触立碎。南礁树白旗,北礁树黑旗,名曰荡缨,亦曰标子,以便出入。潮长,水深丈四、五尺,退不及一丈,入门必悬后柁乃进。余读吴素村广文渡海歌云:『片帆纡回向晚入,荡缨遥辨钲鸣铜』,则谓此也。

  ○洋更

  帆船行海以更为程,如鹿耳门至澎湖水程五更,澎湖至厦门七更。旧志谓六十里为一更,亦无所据。按樵书云:更者,以一日一夜为十更,焚香为度。然风潮有顺逆,行驶有迟速,水程难辨,乃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与人行齐至,则更数始准。若或先或后,皆不合。其法传自王三保,舟人守之,谓之洋更。

  ○破帆

  飓之多少,以时而异,或谓之暴,或作报。凡飓将至,天边先见断虹,形如帆,曰破帆。稍及半天,如鲎尾者曰屈鲎。

  ○双冬

  台湾气候温和,土沃宜稻,一年两熟,谓之双冬,犹麦之言秋也。收稻之时,多在六月、十月。六月曰小冬,十月曰大冬。而台南地气较热,播种随时,别有四月、八月乏榖。是以一年之耕,足供三岁,余粮栖亩,户多盖藏。今生齿日繁,出口又盛,而米价贵矣。

  ○寄居螺

  寄居非螺也,而戴螺房以行。滨海之童捕之以嬉。按酉阳杂俎谓:寄居之虫,如螺而有脚,形如蜘蛛,本无壳,入空螺壳中,戴以行,触之缩足,如螺闭户;炙之乃出。又异苑谓鹦鹉螺常脱壳朝游,出则有虫蜘蛛入其壳,戴以行;夕返则此虫出。庾子山所谓「鹦鹉外游,寄居负壳」者也。

  ○比目鱼

  比目鱼,江淮人谓之拖沙鱼,而台湾呼为贴沙。状如牛脾,细鳞紫色,一面一目,相合乃行。沈怀远南越志谓之板鱼,亦曰左介,介亦作■〈鱼斤〉。按尔雅云:东方有比目之鱼,其名为鲽,不比不行。昔齐桓公欲议封禅,管仲谏曰:古之欲封禅者,东海贡比目之鱼,南方进比翼之鸟。是管子之所谓奇瑞者,而台人乃日饫其味,而不知名焉。

  ○东番

  台湾固东番之地,越在南纪,隋唐以来,始通中国;而旧史不详。按何乔远闽书谓:东番夷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海岛中,起魍港、加老湾、打鼓屿、小淡水、双溪口、加里林、沙巴里、大帮坑,皆其居也,断续千余里。种类湛蕃,别为社。社或千人,或五、六百人。无酋长,雄者听其号令。性好勇,喜斗。昼夜习走,足皮厚茧,履荆棘如平地,速不后奔马。有隙,邻社兴兵,期而后战,相杀伤,次日即解怨,往来如初。地多暖,无水田,治畬种朮。禾熟拔其穗,粒米比中华稍长。采苦草杂酿为酒,间有佳者。男妇杂作,女常劳,男常逸。有盗贼则严剔之,戳于社。夜门不闭,禾积场无敢窃者。人精用镖,长五尺有咫。山多鹿,冬时合围捕之,获若邱陵。始皆聚居海滨,明嘉靖末遭倭焚掠,乃避居山,始通中国,漳、泉人充龙烈屿诸湾,译其语与贸易。今则日盛。顾祖禹读史方与纪略曰:鸡笼山岛野夷,亦谓之东番。万历四十四年,倭胁取其地。其人盛聚落而无君长,习镖弩,少舟楫,自昔不通中国。而莆田周婴作东番记,称为台员。是三人者皆明人也,则明时固以台湾为东番矣。

  ○婆娑洋

  台湾处大海之上,风涛喷薄,从前舟楫不通时,至者绝少。海东札记谓名山藏所载乾坤东港华严婆娑洋世界,名为鸡笼,即指台湾。富阳周芸皋观察以婆娑洋在台湾海上,而同安林卓人孝廉谓在澎湖,二说未知孰是。

  ○毘舍耶

  文献通考谓琉球国在泉州之东,有岛曰澎湖,水行五日而至,旁有毘舍耶国。台海使槎录谓毘舍耶国,以情状考之,殆即台湾。按毘舍耶为吕宋群岛之一,地近台湾,其名犹存。

  ○横洋

  赤崁集谓大海洪波,止分顺逆。凡往异域,顺势而行。唯台与厦隔岸七百里,号曰横洋。中有黑水沟,色如墨,曰墨洋,惊涛鼎沸,险冠诸海。或言顺流而东,则为弱水。昔有闽船飘至弱水之东。阅十二年始还中土。

  ○五色水

  又曰:自大嶝出洋,海水深碧,或翠色如靛。红水沟色稍赤,黑水沟如墨,更进为浅蓝色。入鹿耳门,色黑白如河水。

  ○八卦水

  澎湖岛屿回环,潮流顺逆各异。周芸皋观察谓之八卦水,故其候风诗曰:『潮流八卦水,风渡七更洋』;盖自澎至厦水程七更也。

  ○师泉

  施靖海师泉记,台湾府志载于艺文。然师泉在平海澳,非在澎湖。后人不察,遂以妈宫之井为师泉,亦附会也。

  ○父母会

  家贫亲老,集友十数人为一会。遇有大故,则醵金为丧葬之资,竞赴其家,以助奔走,谓之父母会。亦厚俗也。

  ○唐山客

  台湾固海上荒服,我民族入而拓之,以长育子孙,遥望故乡,称为唐山。而号新来者为唐山客。盖益以东南各国,唐时交通始盛,故目中国人为唐人,犹西北塞外之称汉人也。

  ○国姓鱼

  麻萨末,番语也,产于鹿耳门畔。渔者掬其子以畜之塭,至秋则肥,长及尺。相传延平入台,始有此鱼,因名国姓鱼。而台北之■〈鱼桀〉鱼亦曰国姓鱼。

  ○螺杯

  澎湖多螺,大小异状,五色披纷,制以为杯,光透内外。又有蚌瓢,亦可贮酒。周芸皋观察巡台时,爱其雅致,各赋以诗。

  ○觉罗

  蝉名齐女,鹃号子规,往籍所传,事生幽怨。而台人之称谓有异是者。台人呼犬曰觉罗,豕曰胡亚;亚,助辞也。觉罗氏以东胡之族入主诸夏,我延平郡王起而逐之,虽天厌明德,北伐无功,而义愤之伦,咸怀斥攘,至今犹存其语,亦足以志九世之仇,而泄一时之恨也。

  ○西施舌

  西施舌似蚌而薄,色深绿,肉长似舌,柔而味腴。

  ○倒挂鸟

  倒挂鸟状如鹦鹉而小,翎羽鲜明,红绿相间,缘枝循行,喙如钩,足短爪长,性好倒挂,夜睡亦然。

  ○野牛

  台多野牛。荷兰之时,南北二路各设牛头司;南在打鼓、北在大肚,设栏禽之,牧养生息,以耕以挽。稗海纪游谓至中港社见门外一牛甚腯,囚木笼中,社人谓是野牛初就靮,以此驯之。又云竹堑南堑山中,野牛千百为群,土番能生致之,俟其驯乃用。按台地日辟,远至内山,今之野牛已绝少矣。

  ○石虎

  石虎似豹而小,产于山中;一名艾叶豹。

  ○黄羊

  红头屿有黄羊,以其皮为褥。

  ○白猿

  冈山之上有白猿,人曾见之。

  ○醋鳖

  周芸皋澎湖杂咏谓醋鳌坚白如石,背圆腹平,有纹似螺旋,形若鳖而甚小,大者不及指盖。藏数年,投醋中,蠕蠕自能配合。按普陀山海滨亦产此物,名催生子,谓妇人临盆,服之易娩。又可治眼疾,余曾试之,有验。

  ○空青

  空青产澎湖海滨,似石而小,中贮清水,可治眼疾。

  ○马宝

  余年十三,读书观音亭街,邻人有饲马者。一牝马产卵十数,坚若石,众异之。后阅上海申报,始知其为马宝,善治疯颠之疾,较之牛黄,尤为难得。

  ○木莲

  台南开元寺三宝殿上,旧有木莲一瓶,花一、蕊一、房一、叶二,与瓶皆木根生成。瓶高尺有五寸,花高约三尺。闻为林朝英所献。今亡。

  ○松萝茶

  东征集载水沙连内山产土茶,色绿如松萝,味甚清洌,能解暑毒,消腹胀,亦佳品云。

  ○迎年菊

  台湾气候温煦,四时皆花,古称瀛洲,实为仙境。张鹭洲有诗云:『少寒多燠不霜天,木叶长青花久妍。真个四时皆是夏,荷花度腊菊迎年』。

  ○荔支

  台湾与闽、粤比邻,而荔枝绝少,味亦微酸。郑氏之时,曾取泉州佳种百数十株植于承天南隅,所谓荔支宅者也。三十年前尚有存者,熟时上市,色香可爱。今则剪伐俱尽,废为邱墟,不能复作甘棠之思矣。

  ○西瓜

  瓜果之属,以时而出,故诗载七月食瓜。周之七月,夏之六月也。而台湾则异是。台湾之瓜,长年俱有。前时小东门外有西瓜园一区,由官理之。每至冬节,采以入贡,以供元日之用。此则地气使然。而荷花献岁,黄菊迎年,足备诗人之咏也。

  ○文旦

  台湾果子之美者,有西螺之柑、员林之蕉、凤山之菠萝、麻豆之文旦。文旦,柚名也。皮薄肉厚,甘如冰糖。麻豆在曾文溪北,庄人多植柚。唯郭氏特好,其树已近百年,盖树愈老则实愈小而味愈甘。

  ○红藷

  林圯埔有山园数区,岁产红薯千斤。薯大如鹅子,一蔓十数粒。蒸食甚美。

  ○神木

  阿里山森林之富甲东洋。荒古以来,斧斤未入,故得长保其寿。山中有红桧一株,高一百三十有五尺,围六十有五尺,直径二十尺有七寸,荫大四十有五尺。则此桧之生长已有二千余年,故称之曰神木。

  ○古梅

  台南延平郡王祠有古梅一株,相传为延平所植。先是此梅在鸿指园,为承天府署内。沈文肃公建祠时乃移于此。咏者颇多,余亦有歌一首载集中。

  ○老檨

  曾文溪北多属郑氏屯田之地,而官佃庄其一。庄中有老檨数株,云为荷人所植。而庄外往曾文溪之畔,亦有十数株,整列成行,似为当时路树。

  ○婆罗蜜

  台南归仁里旧社庄有婆罗蜜数株,云荷人自南洋移植者,至今尚能结实。每颗重三、四斤,味甘美。

  ○黄竹笋

  台中黄竹坑之笋,味极甘美。坑固番地,黄竹丛生。前时割笋者多遭番害,被其馘首,故谓之刣头笋。今则垦地日辟,番已远徙,而笋亦渐少矣。

  ○赛花

  三山国王庙在镇北坊,为潮州人所建,以祀其乡之神。每逢元宵,陈列花仙数百盆,评其优劣。台人之种水仙,以刀划叶半面,浸以清水,曝以朝阳,二十余日可开。花之长短,叶之参差,均可随意为之,信乎巧夺天工也。

  ○烟火

  台南府治前有炮店十数家,若庆云、盈月等号以制烟火著名。每年花朝前后,偕赴菜市埔滨放。火树银花,光腾霄汉,鱼龙曼衍,璀璨陆离。自初更至于黎明,观者常数万人,诚春宵之乐事,而人世之幻观也。

  ○弄猴

  台湾居丧之时,多延僧道礼忏。僧弄铙钹,而道滨取经,扮孙行者上场,观者如堵。或谓之猴,故里谚曰:『有孝后生来弄铙,有孝查某来弄猴』。后生,男子也。查某,女子也,其义费解。或以为珠母之讹,犹粤人之称珠娘也。

  ○乞龟

  庆吊之事,以面制粿,或磨米为之,形如龟,谓之红龟。丧则用白。龟长寿也,读如居,谓可居财。坊里庙会,陈龟数十,或重至十余斤。人向神前乞之,谓可介福。明年此日,乃倍偿焉。

  ○吹螺

  卖肉者吹螺,卖杂细者摇鼗鼓,卖饧者打小锣。按诗有瞽章,孔氏正义谓其时卖饧之人吹箫以自表,故曰饧箫。而台湾之俗稍有不同尔。

  ○含蕊伞

  台南风俗纯古,多沿紫阳治漳之法。数十年前,妇女出门,必携纸盖障面,谓之含蕊伞。张鹭洲诗云:『一队新妆相掩映,红蕖叶底避斜曛』;可谓迫肖。

  ○孔明灯

  少时以竹缚球,糊以纸,而空其底,乃以绵心渍松胶,插于球内而点之,随风而上,高入云际,厥状如星,名曰孔明灯。闻为诸葛行军之用。是西洋未有轻气球而中国已有此奇制矣。

  ○香脚

  台人崇祀天后,而北港朝天宫尤着。每年三月十四日来南晋香,越三日乃返。随香之人多至数万,谓之香脚。从前铁路未通时,香脚多露宿,盗不敢劫,遗失之物亦不敢取,取之恐神谴也。刘芑川广文有诗曰:『曾门溪畔少行人,草地常愁劫夺频。何似春风香脚好,去来无恙总依神』。按曾门溪为安、嘉交界之处,前为畏途。府城人谓乡村曰草地。

  ○铁船

  咸丰初,吞霄港口有铁船一艘随风潮而入,搁于沙上。船长九十余步,阔三十余步,高三丈许,浑身皆铁,而中无一人一物,不知何国所制。乡人观者欲取其铁,坚不可剥。乃集良冶,立洪炉,以火解之。唯一舵一碇重各数千斤,断落海中,而船底如故。后因风涛冲击,漂流无定,遂亦沉没。

  ○古瓮

  余家马兵营。吾祖之时,掘地如井,深二丈许,得古瓮一对。高二尺余,大可受两斗米,封其口。启之则满贮清水,历久不变。唯不知何时物尔。

  ○断碑砚

  吾乡陈鞠谱上舍曾于大穆降盐馆得一故砚,墨渖模糊。以水洗之,字迹渐现。视之,则东坡之断碑砚也。此砚曾入内府,两般秋雨庵载之甚详。鞠谱大喜。取书相较,铭文尺寸,一字不爽。唯此砚何以流落台湾?意为宦游之士携藏行箧,其人因办盐务,留置馆中,馆丁不以为宝,弃之屋隅,鞠谱亦无意得之也。往携往羊城制盒,陈省三观察见而爱之,遂举以赠。

  ○匕首

  枋桥林薇阁藏一匕首,长八寸,甚利。以羊脂玉为柄,雕一羊首,两眼嵌红宝石。紫绒为鞘。光芒五彩,奕奕射人。闻为汉代之物。其曾祖父枢北先生以重价购得者。

  ○厦海城隍

  直省府县之地,均奉城隍,春秋祭祀。府封为侯,县封为伯。而台北大稻埕有厦海城隍庙,为厦海人所祀者。每年五月十三日,开堂绕境,晋香者常数万人,市况一振。随喜男子以墨涂面,乔装鬼卒,谓之家将;而女子则着白裙,带纸枷,以事忏悔。此则濒于怪异,溺于迷信,而不可不革者也。

  ○军大王

  新竹沿山之地,辄有军大王庙。故老谓我族入垦番地之时,披苫盖,蒙霜露,勇往不屈,或死于番,或毙于病,前茅后劲,再接再厉,以成今日之都聚。后人追念本源,建庙奉祀,无以名之,名之曰军大王。

  ○蛇郎君

  台湾童谣有蛇郎君一节,事颇奇异,为载其略。某处有蛇,久而成怪,化为美男子,往来村中,村人称之为蛇郎君。闻某翁有三女,均未字,遣媒议婚,愿以千金为聘,否则将灭其家。翁固贪利,又畏暴,命长女,不从,次女亦不从。少女年十七,见父急,慨然请行。既嫁,蛇郎君爱之,居以巨室,衣以文绣,食以珍羞,金玉奇宝恣其所好,而翁以缔婚异类,遂不复作贫儿相矣。按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载有孝女祭蛇之事,与此略异,不知台之童谣由此而误传欤?抑别为一人欤?

  其传曰:东越闽中有庸岭,其下北隰有大蛇,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喻巫祝欲啖童女,都尉患之。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送穴口,蛇辄夜出啮之。前后已用九女。一岁将祀,募索未得。将乐县李诞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欲行。父母不敢。寄曰:父母无相留。今生六女,虽有如无,徒费衣食。不如以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可止。寄乃行。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怀剑将犬,先作数石米糍蜜麨,以置穴口。蛇夜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先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咋。寄自后斫。蛇因踊出而死。寄入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悯!于是缓步而归。越王闻之,聘为后。自是东冶无复妖邪。

  ○台湾史迹志凡例○

  一、余既撰台南古迹志,因念偏囿一隅,未及全局,乃作此编,以为读书稽古之助。俟杀青后,当将古迹志并入于内。

  一、此编以地为经,以史为纬,间有议论,以资发明。

  一、坛庙、祠宇、书院、寺观,具载台湾通史,唯择其有关史迹者言之。

  一、此编系刊诗荟,随作随登,未列次序。将来印行单本,当为厘定。

  ○台湾史迹志目次○

  承天故府…………………………………………………………………………(一九六)

  半月城……………………………………………………………………………(一九八)

  大东门……………………………………………………………………………(一九八)

  春牛埔……………………………………………………………………………(一九八)

  鲫潭………………………………………………………………………………(一九九)

  安平………………………………………………………………………………(一九九)

  林凤营……………………………………………………………………………(一九九)

  查亩营……………………………………………………………………………(二○○)

  官佃庄……………………………………………………………………………(二○○)

  果毅后庄…………………………………………………………………………(二○○)

  曾文溪……………………………………………………………………………(二○○)

  铁线桥……………………………………………………………………………(二○一)

  沤洪………………………………………………………………………………(二○一)

  旧社………………………………………………………………………………(二○一)

  龙湖岩……………………………………………………………………………(二○二)

  嘉义故县…………………………………………………………………………(二○二)

  颜思齐墓…………………………………………………………………………(二○三)

  红毛井……………………………………………………………………………(二○三)

  万年故县…………………………………………………………………………(二○三)

  半屏山……………………………………………………………………………(二○四)

  莲花潭……………………………………………………………………………(二○四)

  竹沪………………………………………………………………………………(二○四)

  旗后………………………………………………………………………………(二○四)

  曹公圳……………………………………………………………………………(二○五)

  阿猴林……………………………………………………………………………(二○五)

  北港………………………………………………………………………………(二○六)

  林圯埔……………………………………………………………………………(二○六)

  黄蘖寺……………………………………………………………………………(二○六)

  竹溪寺……………………………………………………………………………(二○七)

  万寿寺……………………………………………………………………………(二○七)

  马公庙……………………………………………………………………………(二○七)

  文庙………………………………………………………………………………(二○八)

  制火潭……………………………………………………………………………(二○八)

  雾峰………………………………………………………………………………(二○八)

  铁砧山……………………………………………………………………………(二○九)

  翁仔社……………………………………………………………………………(二一○)

  葫芦墩……………………………………………………………………………(二一○)

  大里杙……………………………………………………………………………(二一○)

  平台庄……………………………………………………………………………(二一一)

  草鞋墩……………………………………………………………………………(二一一)

  土城庄……………………………………………………………………………(二一一)

  小半天……………………………………………………………………………(二一二)

  国姓埔……………………………………………………………………………(二一二)

  剑潭………………………………………………………………………………(二一二)

  斗六门……………………………………………………………………………(二一三)

  柴城………………………………………………………………………………(二一三)

  花莲港……………………………………………………………………………(二一三)

  璞石阁……………………………………………………………………………(二一三)

  罗东………………………………………………………………………………(二一四)

  阿公店……………………………………………………………………………(二一四)

  回马社……………………………………………………………………………(二一四)

  鸡笼屿……………………………………………………………………………(二一四)

  罗汉门……………………………………………………………………………(二一五)

  日月潭……………………………………………………………………………(二一五)

  火焰山……………………………………………………………………………(二一六)

  鹦哥石……………………………………………………………………………(二一七)

  甲子兰……………………………………………………………………………(二一七)

  绣孤鸾……………………………………………………………………………(二一八)

  红头屿……………………………………………………………………………(二一八)

  凤山………………………………………………………………………………(二一九)

  龟山………………………………………………………………………………(二一九)

  阿罩雾……………………………………………………………………………(二二○)

  鳌峰………………………………………………………………………………(二二○)

  定军亭……………………………………………………………………………(二二○)

  超峰寺……………………………………………………………………………(二二一)

  莲座寺……………………………………………………………………………(二二一)

  西云岩……………………………………………………………………………(二二二)

  反经石……………………………………………………………………………(二二二)

  陈总制墓…………………………………………………………………………(二二二)

  卢司马墓…………………………………………………………………………(二二三)

  李孝廉墓…………………………………………………………………………(二二三)

  石虎墓……………………………………………………………………………(二二三)

  林参军墓…………………………………………………………………………(二二三)

  邓国公墓…………………………………………………………………………(二二三)

  蒋国公墓…………………………………………………………………………(二二三)

  林刚愍墓…………………………………………………………………………(二二四)

  林氏祖坟…………………………………………………………………………(二二四)

  打鼓山……………………………………………………………………………(二二四)

  鹿耳门……………………………………………………………………………(二二五)

  七鲲身……………………………………………………………………………(二二五)

  将军澳……………………………………………………………………………(二二六)

  菩萨寮……………………………………………………………………………(二二六)

  前何庄……………………………………………………………………………(二二六)

  甘泉井……………………………………………………………………………(二二七)

  红毛港……………………………………………………………………………(二二七)

  王田庄……………………………………………………………………………(二二七)

  北投………………………………………………………………………………(二二七)

  鹿港………………………………………………………………………………(二二九)

  火山………………………………………………………………………………(二三○)

  艋舺………………………………………………………………………………(二三一)

  将军庄……………………………………………………………………………(二三一)

  蓝兴堡……………………………………………………………………………(二三二)

  大龙峒……………………………………………………………………………(二三二)

  十八义民之墓……………………………………………………………………(二三二)

  冈山………………………………………………………………………………(二三三)

  ○承天故府

  台南,古都也。荷兰未至以前,华人早已来处。按明会典,永乐中,太监王三保舟下西洋,取水赤嵌。赤嵌,番社名,为今州治之地,其井尚存。故荷人入建公署,华人谓之赤嵌楼。永历十五年,延平郡王克台,改名东都,设承天府,领县二;曰天兴,为附郭;曰万年,在兴隆里,即今凤山旧城。当是时,东都虽属草创,而金厦诸岛均服政令,汉族衣冠赖以不坠,泱泱乎表海之风也。经立,改东宁,以县为州,委政勇卫陈永华。永华儒雅,与民休息,乃筑围栅,起衙署,建学宫,以兴文教,而东宁规模渐备。经薨,子克塽幼,不能治国。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清人克澎湖,克塽降。凡郑氏居台二十有三年,传三世而明朔亡。廷议欲墟其地。靖海将军施琅力陈不可。琅固郑将,叛而降清,遂藉清人以覆明社,其罪大矣!向使郑氏不灭,明朔长存,抚我华侨,用张国力,以经略南峤,则日东宁仍为全台首都,未可知也。而延平无禄,经又早世,遂至叛将称戈,孱王奉版,沦胥以亡。天也,抑人也。

  清人设台湾府,领县三:附郭亦曰台湾,南凤山,北诸罗;分驻镇道,隶福建布政司,翘然为台首府。六十年夏,朱一贵起兵,破府治,全台俱没。六月,一贵灭。干陆五十一年,林爽文陷彰化,攻诸罗。庄大田以兵数万,四路合围,力守不下。蔡牵之乱,林恭之乱,亦攻府治;而士民戮力,城赖以存。则以府治为财赋之区,一旦失守,大局垂危,故筹防尤重。光绪十四年建省,改台湾府为台南,县曰安平,而政令移于台北。然文教之兴,尚冠全土,士习诗书,人怀礼义,延平之风,犹未坠也。

  今为州。

  ○半月城

  台南固无城也。雍正元年,知县周锺瑄始围木栅,建七门。十一年,巡抚鄂弥达奏请建城,廷议不可。乃环植刺竹,而缺其西。乾隆五十三年,大学士福康安复奏筑城,为门八,东、南、北悉旧址,而西方临海,内缩一百五十余丈,状如半月沉江,故谓之半月城。今毁。

  ○大东门

  大东门一名迎春门。林爽文之役,庄大田自凤山来,以庄锡舍攻小南,谢桧攻大东,林永攻大北,许尚攻小北,四路合围,号称十万。总督常青分所部御之。自佩弓矢,登大东门督战。义勇数万,自晨战至日中。锡舍忽倒戈降,大田退。今城已毁,门尚存。

  ○春牛埔

  春牛埔在大东门外。故事:立春之前一日,有司迎春于此。春牛过处,男女杂观,衣香旗影,相错于途,亦太平乐事也。朱一贵之役,总兵欧阳凯驻春牛埔,军中夜哗,翌日一贵至,凯被杀,镇兵多没,一贵遂入府治。今迎春之礼已废,而一贵之事尚有道者;然蔓草荒烟,后之人将不知其迹矣。

  ○鲫潭

  鲫潭在小东门外,广袤三十余里,溉田甚多,望之若湖,故县志有鲫潭霁月之景。潭鱼极肥,郑氏取以供膳。其后有司祈雨于此,又名龙潭。今淤。

  ○安平

  安平为台南门户,距府治约四里。前以舟楫往来,故有安平晚渡之景。荷兰时,筑赤嵌械,一名台湾城。延平入台,改名安平,志故土也。清代设水师副将,以控制海疆。同治三年,始设海关。十年,英领事与人民有吝,调舰恫吓。事将平矣,英兵忽夜袭安平,副将江国珍自戕死。光绪十年,法军踞基隆,辄窥台南。兵备道刘璈具干才,筹守御,而安平得以无恐。今台南贸易移于打狗,而安平渐就衰退。

  ○林凤营

  林凤营在曾文溪北,为参军林凤屯田之地。凤事在台湾通史。是为赤山堡开垦之始。

  ○查亩营

  查亩营在铁线桥堡。永历十九年,勇卫陈永华复行屯田之制,分诸镇土地,自耕自给,谓之营盘。三年后,乃定其则,纳赋课。而曾文溪北多屯田,故设此营以理其事。

  初,延平部将刘茂燕从伐南京,阵没,王念其功,命其子求诚入台,赡以田宅。及长,垦田于此,子孙蕃衍,至今为台望族。

  ○官佃庄

  官佃庄在铁线桥堡。荷兰之时,土皆国有,募民耕之而征其赋,谓之「王田」。郑氏因之,改为「官田」,佃曰「官佃」。当是时,垦务多在曾文溪北。故自溪至官佃之间,尚存大道,旁有老檨二十余株,分列成行,疑为旧时路树。

  ○果毅后庄

  果毅后庄在果毅后堡,为果毅后镇屯田之地;而嘉义旧辖尚有五军营、新营、旧营、中营、后营、下营、大营、二镇、左镇、中协等庄,皆故迹也。阡陌毗连,井庐相望,我族所赖以衣食者二百余年矣。追怀先德,敬哉勿忘!

  曾文溪

  曾文溪为旧时安、嘉交界之处。源自内山,以入于海。一作层门。相传荷兰时,有曾文者垦田于此,并设一舟济人,故名。

  ○铁线桥

  铁线桥在铁线桥堡,为往来孔道。旧志谓春夏之间,桥之南北,一晴一雨,农功未遍,因名通济桥。

  ○沤洪

  沤洪庄在萧垄附近。萧垄固番社。荷兰之时,与麻豆、新港、目加溜湾、大穆降、大杰颠为归化六社,供其赋役。旧志谓郭怀一谋逐荷人,事败,华人多戮于此。每逢阴雨,鬼声啾啾。呜呼!此则汉族流血之地也!苟非延平之神武,天戈一指,丑虏偕逃,则故鬼含冤,新鬼且哭矣!

  ○旧社

  旧社在保大西里。荷人设教于此,以化土番。今其存者尚有婆罗蜜数株,三百年前物也。

  ○龙湖岩

  龙湖岩在赤山堡六甲庄,花木幽邃,夙称胜境。志称郑氏之时,参军陈永华行军至此,爱其山川,因建此寺;闽人谓寺为岩。外有一潭曰龙湖,中植荷花。春时桃柳争秀,如入画图,游人多题咏焉。乾隆元年,六甲庄人林超水、漆林庄、蔡壮猷募款重建,并祀延平郡王。

  ○嘉义故县

  嘉义,古诸罗也。诸罗,番社名,又山名;而旧志以为诸山罗列之义,非也。台湾外纪谓颜思齐居台,率健儿入诸罗山打猎,则其为山名也明矣。郑氏命智武镇驻此,以防北鄙。康熙二十三年,始设诸罗县。时以民少番多,离府又远,暂住佳里兴。佳里兴亦番社也,滨海而居,距治南八十里。四十三年,文武移归县治,乃筑木城,周六百八十丈,为四门。六十年,朱一贵之役,赖池、郑岳等起应破县治,参将罗万仓战没。雍正元年,改建土城,扩大百余丈。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既陷彰化,迭攻诸罗,总兵柴大纪婴城守,士民效死勿去;事闻,下旨褒奖,改名嘉义。续以张丙之役,戴春潮之役屡陷重围而守志益坚。盖以嘉义为府城北蔽,嘉义有失则府城垂危,故筹防不可不慎。

  今为郡。

  ○颜思齐墓

  颜思齐墓在嘉义东南三界埔。思齐,天启时人,为海盗,据台湾,郑芝龙附之;事在台湾通史。

  ○红毛井

  红毛井在嘉义县署之左,荷人所开也。方广六尺,深二丈许。泉甘洌,胜于他井。居民相传,饮此水则不犯疫疠。郑氏时。智武镇戍此,曾修之。

  ○万年故县

  万年县在兴隆里,郑氏建。清代改名凤山,驻南路营。康熙六十年,杜君英破之,参将马定国阵没。翌年,知县刘光泗始建土城。乾隆五十一年,庄大田复破之,文武多死,乃移于埤头店,植竹为城。蔡牵之乱,吴淮泗陷埤头,将军赛冲阿议城旧治,未行。道光四年,巡抚孙尔准巡台,奏请重建。时适有杨良斌之变,潜入新城,其议遂定。六年八月竣工。然官民多不欲迁,仍居埤头,而旧治遂废。

  ○半屏山

  半屏山在旧城城外,巉崖矗立,状如列屏,故凤山县志有「半屏夕照」之景,题咏甚多。又名旗山

  ○莲花潭

  莲花潭在半屏山南麓,修而且广,望之似湖。荷花盛开,香闻数里。康熙四十四年,知县宋永清建文庙,浚之以为泮池,故有「泮水荷香」之景。其后迭淤迭浚。朱筠园、吴素村两广文皆有莲花潭泛舟之诗,甚佳。

  ○竹沪

  竹沪在凤山维新里,明宁靖王垦田之地。王名术桂,字天球,别号一元子,太祖九世孙辽王后也。永历十八年入台,居承天府治,而自垦田于此。三十七年,清军破澎湖,郑克塽降,王以义不可辱,冠裳而死。与元妃罗氏合葬竹沪。佃人哀之,建庙以祀,曰华山殿。凤山县志谓月胥池在竹沪庄,宁靖王凿,种荷其中。今废。

  ○旗后

  旗后在打鼓之南,隔海而立。同治四年,开为通商口岸,设关征税。今移打鼓。

  ○曹公圳

  曹公圳在凤山旧辖。道光十七年,知县曹瑾筑。引下淡水溪之水,至九曲塘,建堤设闸,以司启闭。长四万三百六十余丈,润田三千一百五十余甲,收榖倍旧。既成,巡道姚莹命知府熊一本视之,名曹公圳,以旌其功。嗣以灌溉不足,复筑新圳,而以前者为旧圳。凤人念其德,建祠于凤仪书院,春秋俎豆,至今不替。

  ○阿猴林

  阿猴林则今屏东,番语也;或作阿猴,或作阿缑。台湾外纪曰:林道干据打鼓山,余番走阿猴林。台湾杂记曰:鸦猴林在南路萆日社外,与傀儡番相接,深林茂竹,行数日,不见日色,路径错杂。傀儡常伏于此,截取人头以去。此书为康熙二十四年诸罗令季麒光所著,阅今二百四十余载,已为富庶之区。即阿猴以南之番地,亦悉成都成聚,适彼乐郊矣。光绪纪元,开山议起,设下淡水县丞于此。

  今为郡。

  ○北港

  北港在嘉义西北,后隶云林。滨海而居。宋代互市则至于此。读史方舆纪略曰:澎湖为漳、泉门户,而北港则澎湖唇啮,失北港则唇亡齿寒,不特澎湖可虑,则漳泉亦可忧。北港在澎湖东南,亦谓之台湾。台湾县志曰:荷兰入北港,筑城以居,因称台湾。是宋明之时,华人且以北港为台湾也。北港一名魍港。福建通志曰:万历元年冬,广东海寇林凤犯福建,总兵胡守仁击走之。时寇盗略尽,惟凤遁钱澳求抚,广督云翼不许,遂自澎湖奔东番魍港,为守仁所败,追至淡水洋,沉其舟。凤复入潮州。余考颜思齐入台,亦自北港,故葬于三界埔。是北港之史迹既久且大,而台人不知也。台人所知者,唯朝天宫之天上圣母尔。

  ○林圯埔

  林圯埔在沙连堡,参军林圯屯田之地。圯事在台湾通史,没葬于此。林之子孙建庙以祀。光绪十二年建县,名曰云林,以旌其功。

  ○黄蘗寺

  黄蘗寺在镇北门外。康熙二十七年,左营守备孟大志建。花木萧疏,境绝清邃,郡人以及胜地。乾隆间,有僧谋复明,事泄被戮。僧有神力,往来官绅间,而与知府蒋元枢尤善。藏金三百万,将为起事用。及败,悉遗元枢,且劝之去,亦奇人也。今废。

  ○竹溪寺

  竹溪寺在南门外,康熙三十年建。清溪一曲,修竹万竿,可避尘嚣。春秋佳日都人士修禊于此。壁上题诗殆满,惜为俗僧抹去。寺门曰小西天。游其间者几有出世之想。

  ○万寿寺

  万寿寺在小东门外。康熙五十年,建万寿亭,为朝贺之地。六十年复五月,朱一贵起兵,入府治,全台俱应,即位于此,称中兴王,建元永和。雍正元年重建。后置僧舍,供洒扫。乾隆三十年,新建万寿宫于城内,而寺遂废。

  ○马公庙

  马公庙在东安坊,永历时,延平郡王经建,祀天驷之神,或曰伏波将军,以伏波有平南之勋,故祀之。

  ○文庙

  文庙在宁南坊,永历二十年,延平郡王经建。遂举释莱之礼。又设学校,兴教育,聘中土之儒以教子弟,以是文运日启。归清后,扩而大之,旁建明伦堂,遂为全台首学。今存。

  ○制火潭

  制火潭在集集天后宫后。故老谓集集之人昔于此潭断水捕鱼,街上忽火,凡数次,众以为异,乃相禁止,名曰制火潭,亦一奇也。

  ○雾峰

  阿罩雾固土番之地,乾隆间汉人始渐移处。今其存者,林氏为最。林之始主曰石,平和人,居大里杙,垦田致富。林爽文亦平和人,设天地会,谋起事。石谏之,不听。虑被祸,议内渡。遣长子逊先归平和,为移家计。未几逊死,而爽文起事。及败,以石为同宗,籍其家,诸子离散。逊妻黄氏挈二子甲寅、丙寅居阿罩雾,备尝困苦。幸有薄田,力耕自食。甲寅生奠邦、奠国,家渐裕。奠邦生二子。长文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次文明,以功至副将。林氏始振。同治三年,林日成以众三万攻阿罩雾,文察兄弟方转战闽浙,庄中丁壮仅存七十有六人,奠国率长子文凤力拒之,众皆效命,愿同生死。陷围三日,庄几破。嗣得罗冠英及林氏族人来援,内外合战,围始解。然是时彰化已破,全台俱乱。潮春、日成之众数十万,而阿罩雾以一孤村独立于红旗之内,战守三年,坚强不屈,可谓勇矣。文察之子朝栋以世袭至道员,办理中路营务处。光绪十四年,巡抚刘铭传至其家,改名雾峰。

  ○铁砧山

  铁砧山在大甲溪北。永历二十四年,斗尾龙岸番乱,延平郡王经自将讨之,毁其社,遂登铁砧山,留百人屯田,以制蓬山诸番。山下有井,曰国姓井。淡水厅志谓郑氏屯兵大甲,水多瘴毒,乃拔剑斫地得泉,味清洌。井旁有碑,为光绪乙酉余望、林锵等所立,误为成功驻兵之事。且言清明前有群鹰自凤山来,聚哭不至疲惫不止;或云兵魂固结所成。山麓田螺断尾能活,谓当时螺壳弃置者均着灵异。同治二年,林日成攻大甲不胜,登铁砧山,祷于延平郡王祠,弗吉而还。

  苗栗陈沧玉有铁砧山吊古云:『凭吊空山感百端。延平创业最艰难。孤军地拓田横岛,上将身登韩信坛。井水一泓冰雪冷,剑光万丈斗牛寒。铁砧旧迹堪千古,想见英雄立马看』。其弟联玉同作云:『地下英雄骨已寒,尚留遗迹隐云端。卅年孤岛延明祚,一代头衔署汉官。左衽肯为降虏计,焚衣合作弃襦看。荒山俎豆今安在,井涸碑横夕照残』。沧玉名瑚,号枕山,联玉名贯,号豁轩,均能诗。

  ○翁仔社

  翁仔社在大甲溪畔,一寒村尔,无足轻重。同治元年戴潮春之役,东势角人罗冠英屯军于此,训卒缮兵,渐忠厉义,左援大甲而右救阿罩雾,内以固淡水之藩篱,外以进规彰化而蹈其隙,使林日成不能纵横逞志,则翁仔社之扼其险也。冠英所部数百人,皆骁勇善战。其后邱逢甲亦翁仔社人,以诗名。

  ○葫芦墩

  葫芦墩在大甲溪南,则隋书流求传之波罗檀,事载台湾通史。当是时,大甲大安汇合一流:浊水以北,犹巨海也。波罗檀为海滨高原,王都于是,而陈棱破之,以扬汉族之威棱;惜弃而不取,仍入于夷,然已为台湾最古史迹。近人或称富春乡(见邱仙根诗集),译其音也。

  ○大里杙

  大里杙在蓝兴堡。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以光复起兵,陷彰化,略淡水,围诸罗,政府治,遵故明,建元顺天,转战三年,清军莫能胜,至调四省之兵,命福康安、海兰察率侍卫巴图鲁仅得平之。而爽文犹退据大里杙,筑垒固守,鏖战数次始得破,则大里杙之险可知矣。高宗御制热河文庙告成碑,谓斗六之门为贼锁钥,大里之杙更其巢落,台人读之,多笑其误。

  ○平台庄

  平台庄即丁台庄,在蓝兴堡。福康安进攻大里杙之时驻节于此,及平,改名平台。

  ○草鞋墩

  草鞋墩在乌溪之南。林爽文既败,欲解其兵,众脱草鞋于此,积之似墩,因称草鞋墩。

  ○土城庄

  土城庄在草鞋墩近附。林爽文既败,走内山,海兰察逐之,筑垒驻军,因称土城。

  ○小半天

  小半天在集集山中,前临大溪,高不可仰。林爽文既窜内山,据险于此,清军莫能进。福康安檄各处土番搜之,而海兰察亦率侍卫巴图鲁至集集,绝其粮道。爽文知不能免,乃至老衢崎,于所善高振家,曰:『吾使若富贵』。振缚之以献。而平定台湾述略谓爽文潜出觅食,遂擒之,则海兰察自叙其功,非实也。

  ○国姓埔

  国姓埔在淡水东北,地处海滨,风光甚美。相传延平郡王既克台湾,而荷人仍据北鄙,发师逐之,由此上陆。近海有蛤,亦云当时所遗者。按史永历十八年,福建总督李率泰约合荷兰攻台湾。十九年,荷人据鸡笼。报至,延平郡王经命勇卫黄安督水陆诸军逐之。是台北者固郑氏威棱所至之地。长刀大斧,以拓版图,至今犹受其赐,我子孙可不念哉!

  ○剑潭

  剑潭在台北城外,水清而秀。相传荷人插剑于潭边之大树,故名。或曰:延平郡王投剑于此,风雨晦明,尚腾奇气,故有「剑潭夜光」之景。二说均属荒谈。荷人插剑,得之传闻,延平亦未至台北,故知其出于附会也。唯潭边有山曰圆山,石老林深,境绝清閟,春朝月夜,策杖遨游,诚足以荡涤尘襟而拓开诗界也。

  ○斗六门

  斗六门,番地也。大里杙,亦番地也。我族居之,仍译其名,非果有门、有杙也。而高宗御制热河文庙告成碑则曰斗六之门为贼锁钥,大里之杙更其巢落,台人读之,多笑其误。

  ○柴城

  林爽文之役,凤山庄大田起应。及败,窜琅■〈王乔〉。福康安督诸军攻之,驻节此地,伐木为垒,故称柴城,而后人误为车城。址在恒春兴文里。

  ○花莲港

  花莲港原名回澜港,以潮水至此而回也。

  ○璞石阁

  璞石阁,番语也;一作朴实阁。

  ○罗东

  罗东在宜兰之南。噶玛兰志略谓番语呼猴曰「老党」,此地有石如猴形,故名;译为罗东。

  ○阿公店

  阿公店原名王公店。昔有王翁卖物于此。阿王音近。

  ○回马社

  沙辘在大肚山之麓。康熙六十一年,巡台御史黄叔璥北巡至此而回,拟改名回马社,见番俗六考。

  ○鸡笼屿

  侯官杨云沧孝廉新修淡水厅志,其言多谬,同安林卓人已弹之矣。余摘其误,莫如地理。鸡笼屿为澎湖群岛之一,郑氏守之,清军攻之,见于靖海奏疏,而云沧以为淡水之鸡笼。夫靖海未得澎湖,何以别攻台北?且澎湖一破,克塽遽降,又何必再攻台北?此固必无之事也。凤山令谭垣巡社诗有上下淡水二首,此为下淡水溪畔之番社,而云沧独取上淡水一诗列入文征,是误为台北之淡水矣。谭垣为凤山令,非淡水同知,何以巡社及此?此又事之所必无者也。夫作史不明地理则不能论其险夷;读史不辨地理则不能知其兴替。云沧聪明人,雅负时望,乃于此事漠不关心,宜乎卓人攻其隙漏,多至数十条也。

  ○罗汉门

  罗汉门在安平县东五十里,地险要,有内门外门两山。外门一作雁门。台湾县志有「雁门烟雨」之景。昔明太仆寺卿沈斯庵先生曾隐于此。

  ○日月潭

  漳浦蓝鹿洲东征集有纪水沙连一篇,则水里社之日月潭也。其文曰:水沙连屿在深潭之中,小山如赘疣,浮游水面。其水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络,自山口汇入为潭。潭广八、九里,环可二、三十里。中间突起一屿。山青水绿,四顾苍茫,竹树参差,云飞鸟语,古称蓬瀛,不是过也。番绕屿为屋以居,极稠密,独虚其中为山头,然顶宽平,甚可爱。询以故,谓相传山顶为屋,则社有火灾。屿无口岸,多蔓草。番取竹木结为桴,架水上,藉草承土以耕,遂种禾稻,谓之浮田。水深鱼肥且繁多,番不用罾罟,驾蟒甲,挟弓矢射之,须臾盈筐。发家藏美酒,夫妻子女大嚼高歌,不知帝力于我何有矣。蟒甲,番舟名,刳独木为之,双桨以济,大者可容十余人,小者三五人。环屿皆水,无陆路,出入胥用蟒甲。外人欲诣其社,必举草火,以烟起为号,则番划蟒甲迎;不然,不能至也。嗟乎!万山之内有如此水,大水之中有此胜地,浮田自食,蟒甲往来,仇池公安足道哉!武陵人误入桃源,余曩者当疑其诞,以水沙连观之,信彭泽之非欺我也。但番人服教未深,必时挟军士以来游,于情弗畅,且恐山灵笑我。所望当局诸君子,修德化以沦浃其肌肤,使后人皆得宴游焉,则不独余之幸也已。按日月潭之胜,冠绝海外,不独台湾乏此佳地,即九州岛之大亦少此仙寰也。潭在万山中,海拔四千余尺,水分丹碧二色,故曰日月潭。潭中一山如珠,故曰珠屿。唯浮田一事,邓菽原游记谓但见庋木水中,傍屿结寮为仓,以方箱贮稻而已。其实番亦不解菑畬,视膏腴如硗确,又安用此浮田为哉。

  ○火焰山

  火焰山在台中之东,猫罗、猫雾两山为之左右,危峰突兀,秀插云霄,状若火焰。树林密茂,上多松柏,下为乌溪之流。山半有蝙蝠洞,多而且大。山上有池周数丈,虽大旱不涸。相传池中有文龟,风雨将至,则见于水面。曙色初开,霞光灿烂,府志所谓「焰峰朝霞」,为彰化旧八景之一;而诸罗志所谓九十九峰者,则指此也。

  ○鹦哥石

  鹦哥石在淡水海山堡,今为铁路往来孔道。石大数丈,屹立山头,自下视之,酷肖鹦哥。相传此石能吐毒雾,大可蔽天。郑氏兴军至此,迷失道,开炮击之,遂断其首。又曰:此石有异,人不敢触,触之则疫,六畜多毙,至今相戒无敢近者。对面有山曰飞鸢山,当三角涌之冲,往时亦能作怪,郑氏击之,断痕宛然。乌乎!此真齐东之语也。淡水固荒昧之域。南嵌以上,山谷奥郁,穷年阴雾,罕晴霁,郑氏以流罪人。康熙五十四年,始设戍兵;及期还者,岁不能得十之三,则其瘴疠之烈可知矣。嘉、道以来,移民渐至,田畴日辟,鸡犬相闻。由彰化而淡水,由淡水而宜兰,由宜兰而后山,人烟愈盛,地气愈和,固非一朝一夕之故。然非郑氏开创之力,曷克有此?是其除灾御害,以奠民居,谓之神话也可,谓之口碑亦无不可。

  ○甲子兰

  蛤仔难则今宜兰,番语也。吴沙入垦时,龙溪萧竹至其地,沙客之。竹精堪舆,好吟咏,嫌其不雅,为改甲子兰。又为相度形势,绘图立说,凡可以建城置堡者,皆递指之;后如其言。嘉庆十五年,诏入版图,设噶玛兰厅。光绪元年改县,曰宜兰。顾作志者多知吴沙开创之功,而忘萧竹赞襄之力,故特表之,载于通史。

  ○绣孤鸾

  彰化县志丛谭谓绣孤鸾山麓多菊花,能结实。海中一浮屿,皆仙居。每岁冬初,遣一童子驾独木舟,到绣孤鸾采之。有老番从童子至其处,无城市,有人家,异兽、珍禽、琪花、瑶树,满目缤纷,归则寿数百岁,犹依稀能怀其概。或童子不来,欲往寻之,则迷路,不得其所。唯随童子往返,瞬息即到。相传以为仙山。按绣孤鸾为台东大山,野番所处。鸾或作峦。或作秀姑峦,译名也。所谓浮屿者,似为龟山。唯菊花之事,余亦闻之。谓重阳后,秀姑峦溪流出菊花甚多,是必山中之菊为水所漂。若夫仙人所釆,则异闻也。

  ○红头屿

  红头屿在恒春海中。光绪三年,始入版图。按夏献纶台湾舆图,谓屿在恒春县东八十里,孤悬荒岛,番族穴居,不谙耕稼,以莳杂粮捕鱼牧养为生。树多椰实。有鸡、羊豕,无他畜。形状无异台番,性最驯良,牧羊于山,剪耳为志,无争夺诈虞之习。民人贸易至其地者携火枪,知其能伤人也,辄望望然去之。语音有与大西洋相似者,实莫测其所由。地势周围六十余里,山有高至五、六十丈者。社居凡七,散列四隅,男女大小不及千。光绪三年,前恒春县周有基率船政艺生游学诗、汪乔年履其地,归述其所见如此。

  又有火烧屿者,横直二十余里,与红头屿并峙,水程距卑南六十里,有居民五百余。商船避风,间有至其地者。

  ○凤山

  凤山以山名,其状如凤。前时某县令有女,美而才,择婿甚苛。曾出一联征对,谓合选者将嫁之。其联云:「有凤山,无凤宿,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故老相传,至今尚无对者;盖下二句为成语,故难工也。

  ○龟山

  龟山在凤山旧治,则郑氏之万年县。闻陈后甫参军曾建灯竿于上,以照海舶出入,盖以是时商船多至桃仔园港贸易。及旧治废,乃移旗后。

  ○阿罩雾

  阿罩雾固土番之地。负山环溪,夙称险要。林氏居之,传三世,而刚愍以武功显,克敌授命,勋在旗常。法人之役,刚愍之子朝栋,奉檄募勇,驰赴前敌,颇为刘省三中丞所倚重。及平,遂办中路抚垦。某年,省三巡中,曾宿于此,嫌其不雅,改为雾峰。

  ○鳌峰

  鳌峰则牛骂头,或作寓鳌头,番语也。清初仁和郁永河曾至其地,稗海纪游载之。自是以来,我族移处,遂成都聚,而蔡氏实为望族。敏川先生与弟敏南素友爱,老而弥笃。晚年同居一楼,曰伯仲居,又曰川南别墅,命名甚善。唐棣荆花,诚足媲美。南丈之子惠如,负干才,有远志,与余交莫逆,故余数至其家。今二丈虽没,而典型尚在,思之抚然!山麓有泉,甘而洌,闻为土番所凿,庄人皆就饮焉。或曰:荷兰之时,曾设牛头司于此,故称牛马头云。

  ○定军亭

  雍正九年,大甲西社番乱,提督王郡讨之。既平,巡道倪象枢建定军亭于八卦山。

  山在彰化治东,俯瞰城内如指掌,故山失则城亦失。乾隆六十年,陈周全之役,毁于火。嘉庆十六年,邑令杨桂森建城,筑垒山上,曰定寨,高可观海,故县志有「定寨望洋」之景。今圮。

  ○超峰寺

  超峰寺在大冈山之上。雍正间,有僧绍光结茅于此,境绝清閟。乾隆二十八年,知府蒋元枢乃建为寺。每年春间,进香者多,尝一日至数千人。先是元枢度建之时,虑木石难致。鸠工治材,积于山麓。乃扬言曰:本府梦大士来告,以某日某时,当化百千万身,以建此寺。至日,观者数千人,元枢亦至。又言曰:本府当率众登山,以观灵异;然不可徒手往,木石俱在,众可量力为之。踊跃而前,一时俱举,元枢亦手两瓦为导。既上,命工建之,阅日而成。复言曰:此则大士化身之力也。故名。超峰寺前左有两泉,水自石隙出,深不及尺,虽数千人饮之不竭。泉中有白蟹,小如钱,进香者向佛乞筶,始可得,携归畜之,谓可介福。

  ○莲座寺

  大嵙嵌固生番之地。开辟以后,住民日多。而山水清秀,逈绝尘寰。溪之西南,冈陵起伏,中拓平原,状如莲花。有寺曰莲座,树木阴翳,避暑尤宜。刘省三中丞曾至其处,手书一联曰:「一品名山,万年福地」。

  ○西云岩

  西云岩在淡水观音山麓,一作栖云寺;见林鹤山琴余草。复建凌云寺于山上,乃称凌云为内岩,栖云为外岩。岩则寺也。石古林深,境绝幽邃,余曾游之,有诗载集中。

  ○反经石

  淡水厅志谓观音山麓有反经石,以罗盘置其上,则子午易位。余游草山,途次路右,有石大三尺余,亦能反经;盖中多磁石也。

  ○陈总制墓

  东都总制陈永华墓,在嘉义赤山堡大潭山,题曰:「赠资治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咨议参军监军御史谥文正陈公之墓」,闻为宁靖王所书,而久不修理,终恐摧折,伤哉!

  ○卢司马墓

  卢牧洲司马墓在澎湖太武山下。牧洲自题其石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李孝廉墓

  李正青孝廉茂春墓在台南新昌里。

  ○石虎墓

  闲散石虎墓在台南法华寺畔,余有记载集中。

  ○林参军墓

  林参军圯墓在林圯埔。

  ○邓国公墓

  邓国公墓在彰化八卦山。

  ○蒋国公墓

  蒋国公墓亦在八卦山。二公姓名事迹均无考。大约明季勋臣,避地台湾,没而葬此。

  ○林刚愍墓

  林刚愍公文察殉于漳州,后求其尸不得,乃以香木雕像,具衣冠,纳之棺中,归葬于雾峰左近之万斗六山。

  ○林氏祖坟

  新竹林问渔茂才谓其始祖葬于观音山麓,旁有一石,刻「明凤山卜择」五字。凤山为当时择地之人。盖其始祖三光以永历间来台,居于承天府治,数迁乃至竹堑。是此坟可为台北最古之墓。

  ○打鼓山

  打鼓山在凤山县西,今为高雄。台湾外纪谓明都督俞大猷讨海寇林道干,道干战败,舣舟打鼓山下,恐复来攻,掠山下土番杀之,取其血和灰以固舟,乃航于海。余番走阿猴林社。相传道干有妹埋金山上,有奇花异果。入山樵采者摘而啖之,甘美殊甚。若怀之以归,则迷失道。虽识某处,再往则失之。按打鼓之名已久。或以为本属番社而译其音;或以山下有穴,风浪激之,其声如鼓。而俗人不察,误作打狗,亦妄矣!

  ○鹿耳门

  「鹿耳春潮」,为台湾八景之一。然至四月二十六日以后,波涛淜湃天垂海立,有万马奔腾之势,亦宇内奇观也。初,荷人既据台湾,闻延平将东渡,沈舟门内,杜港道。及延平至,潮水骤涨丈余,大小战舰纵横毕入。引兵登陆,克赤嵌城,荷人乃降。蔡牵之乱,据北汕,亦自沈舟,以拒官军。自是港道渐淤,巨船不通,多泊四草湖。鹿耳门之北为国姓港,南为七鲲身,而海吼为天下奇。自夏徂秋,惊涛坌涌,厥声回薄,远近相闻。张鹭洲侍郎状而赋之。好奇之士就而观之。钱唐八月之潮尚不足儗其伟大也。

  ○七鲲身

  七鲲身在府治西南。旧志谓一鲲身与安平镇接壤。自七鲲身至此,山势相联,不疏不密,虽在海中,泉甘他处。距里许为二鲲身,为三鲲身,为四鲲身,为五鲲身,为六鲲身,为七鲲身;风涛鼓荡,不崩不蚀,多荆棘,望之苍翠。外为大海,内为大港,采捕之人多居之。朱一贵之役,与清军战于四鲲身,复战二鲲身。翁飞虎驾牛车,列盾为阵,驱车拥盾,冒炮火冲突而至,清军几败,则其地也。今诗家称台湾为鲲溟,而旧志亦有「沙鲲渔火」之景。

  ○将军澳

  将军澳在八罩屿旁,为随陈棱驻师之地。澳中有庙曰将军庙。台湾旧志曰:神之姓名事迹无考,岂隋开皇中虎贲陈棱略地至此,因祀之欤?

  ○菩萨寮

  同安卢牧洲司马以永历十八年扁舟渡台,至澎湖病革,因寓太武山下,结寮以居,著作甚富。牧洲抚浙时,多善政,人称菩萨。周芸皋观察澎湖勘灾诗曰:『有怀欲抵将军澳,何处重寻菩萨寮』,则咏之也。牧洲名若胜,事载通史。

  ○前何庄

  郑氏之时,寓兵于农,以行屯田之制,余撰通史,曾表其地。而人民所垦者亦有数处。凤山□□里有前何、后何两庄,闻为何斌所启,子孙蕃衍,遂分前后。按斌与颜思齐入台,后为荷兰通事,乃说延平东征,光复旧物。是斌固有功于郑氏也。然则名从主人,当书之为前何、后何云。

  ○甘泉井

  甘泉井在沙连堡社寮庄。庄与林圯埔比邻,为郑氏部将杜、赖二人所垦。旧志未言。云林采访册曰:甘泉井在社寮庄顶埔,前福康安驻营之旁,泉洌而甘,大旱不涸。镇总兵吴光亮行军过此,饮而甘之,鸠工修筑,环以石栏,因名甘泉。

  ○红毛港

  红毛港在新竹西南,前为互市之口。当西班牙人据此时,曾舣舟于此,故名。又有红毛田在竹□堡。

  ○王田庄

  王田在彰化县辖,为今大肚驿。前荷兰之时,制王田,募民耕之而征其租。郑氏改为官田,佃曰官佃。其时土地皆国有也。

  ○北投

  北投以温泉名。自台北乘车而往,瞬息可至。歌管楼台,天开不夜,酒痕花气,地号长春;诚欲界之仙都,而炎荒之乐土。然二百数十年前,犹是狉榛之地。先是康熙三十六年,仁和郁永河以采磺来台,居此数月,着稗海纪游,其言北投甚详,为录一节,以见当时景象。

  纪游曰:问番人硫土所产,指茅庐后山麓间。明日坐蟒甲中,命二番儿操楫,缘溪入。溪尽为内北投社。呼社人为导。转东行半里,入茅棘中。劲茅高丈余,两手排之,侧体而入。炎日薄茅上,暴气蒸郁,觉闷甚。草下一径逶迤,仅容蛇伏。从者五步之内,已各不相见。虑或相失,各听呼声为近远。约行二三里,渡雨小溪,皆履而涉。复入深林中。林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老藤缠结其上,若虬龙环绕。风过叶落,有大如掌者。树上禽声万变,耳所创闻,目不得睹其状。凉风袭肌,几忘炎暑。复越峻坂五六,值大溪。溪广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间,与石皆作蓝靛色。导人谓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试之,犹热甚。扶杖蹑巉石渡。更进二三里,林林忽断,始见前山。又陟一小岭,觉履底渐热。视草色萎黄,无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气缕缕,如山云乍吐,摇曳青嶂间。导人指曰:是硫穴也。风至,硫气甚恶。更进半里,草木不生,地热如炙。左右两山多巨石,为硫气所触,剥蚀如粉。白气五十余道,皆从地底腾激而出。沸珠喷溅,出地尺许。余揽衣即穴旁视之,闻怒雷震荡地底,而惊涛与沸鼎声间之,地复岌岌欲动,令人心悸。盖周广百亩间,实一大沸镬,余身乃行镬盖上,所赖以不陷者,气鼓之尔。右旁巨石间,一穴独大。思巨石无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扑人,目不能视,触脑欲裂。急退百步乃止。左傍一溪,声如倒峡,即沸泉所出源也。还就深林小憩,循旧路还。衣染硫气,累日不散。

  ○鹿港

  鹿港在彰治之西二十里。曩为土番射猎之地,曰鹿子埔,后为商埠,改名鹿港。地运之变何其奇耶?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役,阳湖赵瓯北观察佐总督李侍尧之幕。及平,议移彰化县城。其言曰:台湾既平,有当酌改旧制者。彰化县城宜移于鹿港,而以台湾道及副将驻之。康熙中初取台湾,时仅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地,凤在南,诸在北,台湾居其中,又有鹿耳门海口通舟楫,故其地设府治。其后北境日扩,闽人争往耕,于是诸罗之北增彰化县,彰化之北又增北路淡水同知,则府治已偏于南。且旧时海口仅一鹿耳门,由泉之厦门往,海道八、九百里。今彰化之鹿港既通往来,其地转居南北之中,由泉州之蚶江往,海道仅四百里,风顺半日可达;此鹿港所以为台地最要门户,较鹿耳门更缓急可恃也。幸林爽文等皆山贼,但知攻城,不知扼海口,故我师得扬帆至。然海口舟大不能附岸,须鹿港出小船二十里来渡兵。倘贼稍有智计,先攻鹿港,鹿港无城可守,其势必拔,拔则据海口、禁小船,我师海舟虽至亦不得薄而登。所恃以入台者祗鹿耳门耳。兵既由鹿耳入府治,又须自南而北,转多纡折,必不能如彼处之路捷而功速也。彰城距鹿港二十里,不傍山、不通水,本非设县之地。若移鹿港,镇以文武大员,无事则指挥南北声息皆便,有事则守海口以通内地应援,与鹿耳门为关键,使台北常有两路可入,则永无阻遏之患。时上方有旨修筑台郡各城,余属李公以此奏。李公以筑城事别有司者,遂不果。然此议终不可废,后之留意海疆者或奏而行之,实千百长计也。

  ○火山

  火山在嘉义东南。自后壁寮而往,可二十里。乙巳春,余至罗山,偕许紫镜、余莲舫、曾远堂诸子游之。抵店仔口庄,日已暮,乃借灯行,至碧云寺,夜将午矣。寺僧蒸饭饷,饱食而睡。黎明则起,白云犹未出也。寺在山腹,康熙四十年释参彻所建,祀世尊,内奉延平郡王。又一寺曰大仙岩,在枕头山之麓。或曰玉案山,语其形也。

  火山之奇甲台湾。其奇则在火穴。余乃往视。有声如雷,隐隐自地中起。火从石罅出,高六、七尺,小者一尺。闻风雨时焰尤烈。源泉滚滚,自下而流,热不可掬。故谓之水火同源。昔蓝鹿洲纪之,以为海外奇闻,何所不有。吾以耳目之所及为凭,其不及者多矣。山生火,迹近荒唐;火出自水中,尤荒唐之甚者!虽然,固有之。

  台湾火山有二。一在半线以北,猫罗、猫雾二山之东,昼常有烟,夜有光。一在诸罗邑治以南,左臂玉案山之后,小山屹然,火出水中,无烟而有焰,昼夜皆然。信宇宙之奇观也。鹿洲之言,似尚未知火山之理。台湾多火山脉,故常震。幸有此穴以泄其气;不然,鼓荡之力,陆且沈矣。枕头山之北,有关岭温泉,可疗病。越山而行,约八里。既至,脱衣入浴,俗尘一洗,万念皆空。

  ○艋舺

  艋舺在淡水河畔。前时往来之人,多驾独木舟以济,番语谓之蟒甲,或作艋舺。乾隆五十七年,奏开八里坌港,泉、厦之船来此贸易,溯河而上,多至此处,艋舺商务遂冠北台。嘉庆十三年,驻游击。十四年,驻县丞。文武既设,教化日兴。道光二十三年乃建文甲书院,文甲即艋舺也。然自建省以后,商务渐移稻江,而艋舺遂日替矣。

  ○将军庄

  将军庄在嘉义沤洪堡,为靖海将军施琅所垦。琅入台后,多夺文武官田,以殖其利,岁可入榖数万石。然其子孙不敢来收。来则死。故台语曰:施兴郑穷,郑兴施绝种。余初颇疑其说,以为怨毒之言。光绪间,袭侯某以各处大租委人揽办,多被隐没,遂至台南,主于枋桥吴氏,召各管事征新讨旧,意可满载而归,乃不一、二月,而某竟病死。自是无敢复来。乌乎!报应之说,岂不然哉!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宜其自怖而死也。

  ○十八义民之墓

  雍正十年春,大甲西社番林武力作乱,总兵吕瑞麟讨之,累战弗克,番益猖獗,恣焚掠,县治戒严。淡水同知张宏章巡庄,过阿东社,番猝攻之,枪箭齐发,乡勇多窜。时有粤人耕田者,见而大呼,持锄趣救,奋勇以战,番始却,宏章获免,而粤人死者十有八人:曰黄仕远、曰黄展期、曰陈世英、曰陈世亮、曰汤邦连、曰汤仕麟、曰李伯寿、曰李任淑、曰赖德旺、曰刘志瑞、曰吴伴云、曰谢仕德、曰江连德、曰廖时尚、曰卢俊德、曰张启宁、曰周潮德、曰林东伯,事后乡人葬之彰化城西,题曰「十八义民之墓」,奉旨建祠,赐祭,发帑各恤其家。今祠已圮,墓亦废,其何以慰英灵于地下耶?

  ○冈山

  「冈山树色」为凤山八景之一。山距治北三十五里。旧志谓大冈山之顶,蛎房甚多。沧海桑田,亦不知其何时物也。山上有湖,雨则水满。山阴有古石洞,莫测所底。以瓦掷之,窅然无声。相传其下通海。按台湾诸山之有蛎房者颇多,大遯、大肚两山皆有此物,固知东海扬尘,其来已久。

  ○台南古迹志目次○

  大井………………………………………………………………………………(二三七)

  赤嵌城……………………………………………………………………………(二三八)

  赤嵌楼……………………………………………………………………………(二三九)

  荷兰井……………………………………………………………………………(二三九)

  天池井……………………………………………………………………………(二四○)

  林投井……………………………………………………………………………(二四○)

  乌鬼埕……………………………………………………………………………(二四○)

  小南天……………………………………………………………………………(二四○)

  郑氏故宫…………………………………………………………………………(二四一)

  承天旧署…………………………………………………………………………(二四一)

  桔柣门……………………………………………………………………………(二四一)

  国姓港……………………………………………………………………………(二四二)

  一元子园亭………………………………………………………………………(二四二)

  马兵营……………………………………………………………………………(二四二)

  北园………………………………………………………………………………(二四三)

  陈蔡二姬墓………………………………………………………………………(二四三)

  两公子墓…………………………………………………………………………(二四三)

  监国墓……………………………………………………………………………(二四四)

  五妃墓……………………………………………………………………………(二四四)

  檨林………………………………………………………………………………(二四四)

  禾寮港……………………………………………………………………………(二四五)

  开山宫……………………………………………………………………………(二四五)

  东宁总制府………………………………………………………………………(二四五)

  郑氏家庙…………………………………………………………………………(二四六)

  四合亭……………………………………………………………………………(二四六)

  梦蝶园……………………………………………………………………………(二四六)

  陈氏园……………………………………………………………………………(二四七)

  闲散石虎之墓……………………………………………………………………(二四七)

  弥陀寺……………………………………………………………………………(二四七)

  秀峰塔……………………………………………………………………………(二四八)

  斐亨………………………………………………………………………………(二四八)

  澄台………………………………………………………………………………(二四八)

  宜亭………………………………………………………………………………(二四九)

  禔室………………………………………………………………………………(二四九)

  半月楼……………………………………………………………………………(二四九)

  浮瓠草堂…………………………………………………………………………(二五○)

  奎楼………………………………………………………………………………(二五○)

  南社………………………………………………………………………………(二五○)

  榕坛………………………………………………………………………………(二五○)

  万卷堂……………………………………………………………………………(二五一)

  聚星亭……………………………………………………………………………(二五一)

  一峰亭……………………………………………………………………………(二五一)

  飞来峰……………………………………………………………………………(二五二)

  宜秋山馆…………………………………………………………………………(二五二)

  ○大井

  大井在台南州治西定坊,为台南最古之迹。旧志称来台之人在此登岸,名曰大井头。开辟以来,生聚日繁,商贾殷盛,填海为宅,市肆纷错。又云:开凿莫知年代。相传明宣德间,太监王三保至台,曾于此井取水。按稗海纪游引明会典,谓太监王三保舟下西洋,取水赤嵌。赤嵌,番社名,为今台南州治,故荷兰筑诚,台人谓之赤嵌城,语其地也。而旧志乃谓台人建屋多用赤瓦,水滨高处,闽人曰墈,误曰嵌,故为赤嵌;此谬解也。赤嵌二字见明会典,且番社,非以赤瓦而名也。此井虽在市中,泉甘而大,足供万人汲饮。旁为南河,旧通海,今塞。曩年改建市区,以井在路隅,欲填之。余于南报力陈不可,始保存。

  ○赤嵌城

  赤嵌城在安平镇,明天启四年荷人建,荷语谓之热兰遮,而旧志以为台湾城。志称荷人建城,制若崇毫,海滨水曲曰湾,又泊舟处亦谓之湾,此台湾所由名也。如志所言,拘泥文字,以为附会之说,余已辨之。又曰:荷兰舟遭飓风飘此,爱其地,借居于土番。不可。给之曰:愿得一牛皮地足矣,多金不惜。许之。乃剪皮为缕,因筑台湾城以居。城基方二百七十六丈有六尺,高三丈有奇,为两层,用大砖调油灰,共捣而成,雉堞钉以铁,故甚固。城上瞭亭相望,上层缩入丈许,设门三。东畔嵌空数处,为曲洞,为幽宫,四隅箕张,置炮二十。南北规井,下入于海,上出于城,水极清洌,可于城上引汲,以防火攻。置炮十,皆重千斤者。北隅绕垣为外城,状极雄伟,驻兵守之。倚城一楼,榱栋坚巨,有机车,可挽重而上,亦置炮数尊。内城之北,下辟水门,伛偻而入,磴道曲折,下有地室,高广各丈余,长数丈,纡转旁出。近海之处又一洞,内藏铅子。其险固也如此。荷人建公署其中,以镇抚民番。滨城之外为巨海,水道纡回,鹿耳门拱之,辅以师船,而内与赤嵌楼相犄角,故得称雄海上。今城久荒废,铁碑亦亡。落日寒涛,唯使吊古者兴无限之感叹而已。

  ○赤嵌楼

  赤嵌楼亦荷人所建,在今城中。其始固一小屿,四旁皆海,潮求直达楼下。港道尚存,可与赤嵌城相来往。延平攻台之时,先克此楼,而后围城。荷人力守,久之乃降。楼高三丈六尺有奇,雕栏凌空,轩豁四达。其下为洞,曲折宏邃。右凿穴,左浚井。前门外左复一井,以俯瞰市廛。楼外有垣,砖极固,调糖水捣灰迭之,坚埒于石,周方四十五丈有三尺。今已改为海神庙。

  ○荷兰井

  荷兰井在赤嵌楼东北隅,距楼可二十余丈。砖砌精致,水亦清甘。相传每风雨时,常有龟蛇浮泳水面。乾隆十四年,知县鲁鼎梅移建县署,遂在其内。

  ○天池井

  天池井在镇北坊。地极洼,故曰天池。泉尚清。旁有古榕十数株,荫大数亩。每当夕阳西下,昏鸦千百,哑哑乱啼,至晓始息。台湾县志所谓「井亭夜市者」,甘宁庙外,黄霸亭前,其景象又何如也。

  ○林投井

  林投井亦在镇北坊,为荷人所凿,砌以林投,故名。今废。

  ○乌鬼埕

  乌鬼埕在东安坊,为乌鬼聚居之处。又有乌鬼渡,在镇北坊。旁一井,亦乌鬼所凿。乌鬼即黑奴,非洲人,晰种隶而使之,以开辟荒裔,贱若牛马。而台湾乌鬼之迹,仅存其名。伤已!

  ○小南天

  台南庙宇之最古者,以小南天为第一,在蕃薯崎上,祀福德之神,为荷兰时华人所建。相传庙额三字,宁靖王书;今已非旧。其地固小山,下临溪流,四顾平原,则今之台南市肆。狉榛荒昧之域,变为往来繁华之场。自非我族之缔造经营,讵能一至于是?

  ○郑氏故宫

  延平郡王为台烈祖,宏功伟绩,震曜坤舆。而今日来游东宁者,欲访郑氏故宫而不可得,讵非恨事!余曾考其遗迹,在大北门内米市附近,所谓旧县衙者也。按县志称郑氏亡后,以其邸宅为台湾县署,历任县令皆以事去,或死于是,无敢居者,乃建新署于赤嵌楼右,而旧署遂废。阅今二百余年,蔓草荒烟,凄凉满目,毫无有过而问者。亦可哀矣!

  ○承天旧署

  承天府在东安坊,郑氏所建,其后改为台湾府,规模之大,冠于全郡。初,郑氏分府治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制鄙三十四里。清代因之。署内古榕一株,为郑氏时物,巨干偃蹇若虬龙,县志所谓「郡署榕梁」者也。今署已就废,瓦砾凄凉,不知此榕尚无恙否?

  ○桔柣门

  延平入台后,因就赤嵌城以居,改名安平;安平即安海,志故土也。建桔柣门,以春秋郑国有此门也。夫郑虽小国,武、庄二君为王卿士,东迁以后,且与诸夏争长,亦大国之风也。然门之遗址已不可考,唯见满目寒芜,洒一掬兴亡之泪而已!

  ○国姓港

  国姓港在安平之北。延平入台,泊舟于此。而台湾以国姓名地者,尚有数处。山川草木,由我发扬,正朔衣冠,俾无陨落,故后人追溯其本,肇锡佳名,以传千古,是亦崇德报功之意也。

  ○一元子园亭

  一元子园亭在西定坊,宁靖王术桂所建也。明朔既亡,王殉国难,舍其邸宅为佛寺。施琅入台后,以其半为天后宫,而进香者犹知其为宁靖故邸也。夫王以天潢贵冑,躬逢乱世,避地东都,终至国破家亡,毅然抱大节以殒。明社虽墟,而王之英灵永留天壤矣。

  ○马兵营

  马兵营在宁南坊,为郑氏驻师之地,古木寒泉,境殊岑寂。自我始祖卜居于此,迨余已七世矣。改隶后,余家被毁,乃居西城之外。故余有过故居诗云:『海上燕云涕泪多,劫灰零乱感如何!马兵营外离离柳,梦雨斜阳不忍过』!是处有井,泉甘而洌,亦郑氏所凿;今存。

  ○北园

  北园别墅在镇北门外,为嗣王经所建,以奉董夫人者。康熙二十九年,巡道王效宗、总兵殷化行改为海会寺,碑犹存。或称榴禅,则今开元寺。王气销沉,禅风鼓扇,三千大千世界中,虽五蕴皆定,法尚当舍,宁无表秀之悲耶?

  ○陈、蔡二姬墓

  藩府陈、蔡二姬之墓,在宁南门外师爷冢前,地名蛇子穴,石碣尚存。考之志乘,均无记载。其为延平之姬欤?抑经之姬欤?

  ○两公子墓

  两公子墓在仁和里鞍子庄,碑大三尺,上书皇明圣之、省之二郑公子墓。其南百余武有庵及塔,在林莽中,均荒废。余拟修之。按圣之名明,延平第三子;省之名发,第十子:均早世无出,故留葬东都。

  ○监国墓

  监国世子郑克■〈臧上土下〉与陈夫人合葬于武定里洲子尾,府志载之。余求其墓,渺不可得。监国与夫人附祀延平王祠。沈文肃公手书其联曰:『夫死妇从死,君亡明乃亡』。

  ○五妃墓

  五妃墓在宁南门外桂子山,宁靖王从死嫔妾也,曰袁氏、王氏、荷姑、梅姑、秀姐。台人士感其义,就墓就庙,岁以六月二十有五日致祭。郑氏奉表降清,而明朔灭亡之日也。庙前有古榕一株,荫大可数亩,踏青士女每止其中。追怀节烈,是则人伦之坊表、巾帼之纲常,诚足以顽夫廉而懦夫立也。

  ○檨林

  檨林在宁南坊,与马兵营相接,广可数十亩;清溪一曲,古木成阴,勇卫黄安之宅也。归清后,改为施靖海祠,地震而圮,再筑后圮,乃为庙,祀天妃,阅今二百数十年而庙亦毁。乌乎!檨林一黑子尔,而沧桑之变适逢其会,亦奇矣!

  ○禾寮港

  禾寮港即今打银街,郑氏之时尚有港道,今变通衢。而西城以外之佛头港、关帝港、妈祖港、王宫港、番薯港,皆旧时运河,现已淤塞。

  ○开山宫

  开山宫在西定坊,面海,郑氏所建,祀隋虎贲中郎将陈棱;而府志以为吴真人,且言台多漳、泉人,以其神医,建庙独盛。夫吴真人医者尔,何得当此开山之号?固知所祀之神必有大勋劳于台湾也。府志重修于乾隆二十七年,距郑氏不远,而所误若此,则后之读史者将何所据?今且以开山为开仙,抑又误矣。

  ○东宁总制府

  东宁总制府在西定坊,即今下太埕之陈氏宗祠。初,永历二十八年,耿精忠据福建,请会师。延平郡王经以世子克■〈臧上土下〉为监国,命勇卫陈永华为东宁总制使,军国大事,悉谘行焉,乃建总制府于此。归清后,陈氏子孙改建宗祠,曰聚德堂,以奉祀总制,并塑其像,陈其冠带。改革时,冠为兵卒所窃。唯东厢存一石佛,为观世音,高三尺有奇,重三百斤,雕琢颇细。衣带之上,左刻延平郡王塑五字,右则永历十五年冬,是为延平克台之岁。闻诸故老谓嗣王经以赐总制者,故陈氏奕世宝之。

  ○郑氏家庙

  郑氏家庙在宁南坊,即今五帝庙街,永历十七年,嗣王经建,以奉祀延平郡王与其远祖;故内有延平王像,威仪若天人。清人得台时,靖海将军施琅亲祭延平,则此庙也。而台人别建开山王庙,为今开山神社。

  ○四合亭

  四合亭在承天府署之左,郑氏所建。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改为鸿指园,并筑三来、榕荫、来复三堂,露香、仰山二亭,以为燕游之地。园中有古梅一株,闻为延平郡王手植,阅今二百余年,开花尚盛。光绪纪元,沈文肃奏建王祠,移植其中,至今宝之。

  ○梦蝶园

  梦蝶园在小南门外,龙溪孝廉李茂春建,咨议参军陈永华记之,立碑园中。今其存者,为李后人重刻。归清后,改建法华寺。春秋佳日,仍为觞咏之地。光绪初,巡道夏献纶修之,手书「梦蝶遗踪」。乙未后,日就倾圮。近数年间,南人士集资重建,中置一龛,祀李孝廉。

  ○陈氏园

  陈氏园在北门外武定里,东都总制陈永华建,俗称花园,大约二百亩。后归吴氏。吴氏质诸吾家。少时曾侍先府君往游。台馆久亡,唯余败瓦,耕夫牧竖往来其中,早已不知故迹。然总制功德在人,至今念之,复何伤乎禾黍!

  ○闲散石虎之墓

  石虎不知何许人,以闲散号。墓在梦蝶园右。余以为明遗民也。因遭毁掘,乃移其碣于园中,面北立,为文祀之,载集中。

  ○弥陀寺

  弥陀寺在东安坊,延平郡王经建,为东都最古之寺。殿宇宏敞,花木明瑟。今假为官署。佛法凌夷,能不慨叹!

  ○秀峰塔

  秀峰塔在文庙之东,乾隆六年,巡台御史杨二酉建。下广丈有九尺,高七寻有奇,垒五重,皆六出。左拥群山,右襟大海,而面与魁斗对峙,亦胜概也。二酉有记在府志,今存。

  ○斐亭

  斐亭在道署内,康熙三十二年,巡道高拱干建,庄年修之,焕乎其有文章矣。亭之左右多竹,风晨月夜,谡谡有声,故有听涛之景。光绪十四年,灌阳唐景崧以越南之役,游说黑旗内附有功,分巡是邦,葺而修之。景崧固好诗,辄邀僚属为文酒之燕。台人士之能诗者皆礼致之,拈题选句,击钵催诗。故景崧自撰楹联云:『铁马金戈,万里归来真腊棹;锦袍红烛,千秋高会斐然钟』;盖纪实也。

  ○澄台

  澄台在斐亭之左,高四丈余,东挹群山,西临巨海,故府志有「澄台观海」之景,亦郡中一胜概也。台为高拱干建,乾隆间蒋允焄修之。光绪初,夏献纶复修。今毁。

  ○宜亭

  宜亭在斐亭之西,乾隆二十七年,巡道觉罗四明建。旁植槟榔十数株。风晨月夕,景物凄清,与斐亭相掩映,亦足翛然尘外。今毁。

  ○禔室

  禔室在道署内,乾隆三十年,巡道蒋允焄建。允焄,贵州金竹人,历任台湾府、道,清时无事,政和民丰,遂多润色。既修斐亭、澄台,后筑此室,而区之为十三胜:曰檥月楼、曰鱼乐槛、曰丛桂堂、曰延熏阁、曰小仇池、曰花韵栏、曰得树亭、曰接叶亭、曰花南小榭、曰挹爽廊、曰瑞芝岩、曰迭云峰、曰醉翁石。今道署已废,无一存者。

  ○半月楼

  半月池在小南门外,广可十亩,即南湖也,左受蓬溪,以接内山之流,右出大南门,经新昌里,蜿蜓入海;知府蒋允焄浚之,为旱潦蓄泄之资。又建半月楼其上。端午之日,召妙龄妓女,衣轻绡,持画桨,竞渡于此。水花一溅,脂肉毕呈。太守顾而乐之。合城男女逐队以观,极一时之盛。今楼已毁,池亦渐淤。寒苇荒畦,萧然满目,能不慨叹!

  ○浮瓠草堂

  浮瓠草堂在海防署内,康熙四十年同知孙元衡建。自跋之曰:五石之匏,虑为大樽,而浮江海,善用大也。浮之尔,于瓠乎何有?苟之于无何有之乡,余心与俱也审矣。亭成用以颜之。元衡字湘南,江南桐城人,为政儒雅,工诗,着赤崁集。今废。

  ○奎楼

  奎楼在道署之旁,雍正四年建,为诸生集议之所。上建一阁,祀魁星。今存。

  ○南社

  南社在南坛之旁,乾隆间拔贡生施世榜建,为邑人士论文之所。内立一阁,祀文昌。今废。

  ○榕坛

  榕坛在海东书院内,为徐树人观察讲学之所。观察任道时,振剔士气,月课文艺。又建斋舍,以栖息来者,给其膏火。每夜必至,晋接诸生,与谈修身经世之道。一时文士兴起,有海滨邹鲁之风。改隶后,为军队所据,藏书尽毁,而榕尚存。然栋败榱倾,不堪过问矣。

  ○万卷堂

  万卷堂亦在道署内,巡道唐景崧所建,藏书颇富。左右皆植梅竹。景崧自书一联曰:『贤者亦乐此,君子不可喧』。今毁。

  ○聚星亭

  李氏园在鲫潭之畔,有亭曰聚星,绿畴四绕,青嶂当窗。官僚省耕,多憩于此。张鹭洲侍御有诗,在志中。今废。

  ○一峰亭

  邑人士林朝英以硕学贡成均,为世所重。家建一峰亭,其额为木根生成,字大尺余,飞扬秀劲,有铁画银钩之势,亦稀世之宝也。光绪十二年,为淮军窃去,而亭亦毁矣。朝英字伯彦,善书画,工雕刻。嘉庆间,倡修县学文庙,自费万金,赐「重道崇文」之坊以旌之。坊在龙王庙前,今存。

  ○飞来峰

  枋桥吴氏为府治巨室,园亭之胜甲全台,而飞来峰尤最。垒石为山,高数丈,大二十余丈,回环洞达,邱壑天然,绝构也。峰下有塘,水清而绿。上为作砺轩。其旁有园曰东园。楼台花木,随地布置,高低曲折,各占其宜。虽居城市之中,饶有山林之趣。园为吴尚沾所建,今已式微。沧桑之感,能不慨然!

  ○宜秋山馆

  宜秋山馆与吾家为邻,吴雪堂司马之别墅也。地大可五亩,花木幽邃,饶有泉石之胜。余少时读书其中,四时咸宜,于秋为最;宜赏月、宜听雨、宜掬泉、宜伴竹、宜弹琴、宜对奕、宜读书、宜咏诗,无往而不宜也。割台之后数年,余家被毁,此馆亦同摧折,余遂漂泊四方,栖栖靡定,又何往而得宜也!

  台南为吾故里,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况钓游之地,而不心焉系之?顾自改隶没,辄遭毁废。今其存者,十不得一。爰志其略,以示后人。若夫坛庙、祠宇、书院、寺观,俱载台湾通史,兹不复赘。雅堂跋。

  ○番俗摭闻目次○

  纪年………………………………………………………………………………(二五四)

  结绳………………………………………………………………………………(二五四)

  埋石………………………………………………………………………………(二五五)

  会饮………………………………………………………………………………(二五五)

  文身………………………………………………………………………………(二五五)

  半发………………………………………………………………………………(二五五)

  出草………………………………………………………………………………(二五六)

  鸟卜………………………………………………………………………………(二五六)

  禁咒………………………………………………………………………………(二五六)

  甲布………………………………………………………………………………(二五七)

  铜铃………………………………………………………………………………(二五七)

  金镞………………………………………………………………………………(二五八)

  螺钱………………………………………………………………………………(二五八)

  灵箭………………………………………………………………………………(二五八)

  蟒甲………………………………………………………………………………(二五九)

  鹅笔………………………………………………………………………………(二五九)

  口琴………………………………………………………………………………(二五九)

  鼻箫………………………………………………………………………………(二六○)

  ○纪年

  台湾生番不知历日,以刺桐花开为一岁,或以获稻为一年。所谓「山中无甲子,花落自知春」者也。按埃及古文,以椰树生叶表年岁。盖当荒蒙之世,人文未启,故以当前之物为记。中国自大挠作甲子,历学始兴。周代以农开基,故以榖熟为一年。说文:年从禾千,谓榖熟也。千取其多。故春秋以有禾为有年,又以禾熟有定期,而借为年岁之年。生番之以获稻为年,亦此义也。

  ○结绳

  易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之字,今不可考,而生番尚有其制。生番凡与人约,结绳以记,日解其一,至期而毕。与人易物,亦用结绳,偿之不爽。混茫纯朴,相信以心,固不须所谓书契也。

  ○埋石

  埋石之约,所以征信,背之不祥。按周礼有司誓之官,列国会盟,歃血为誓,瘗之土中。然则生番埋石,其亦息壤在彼之意欤?

  ○会饮

  秋成之后,阖社会饮,谓之做年。男女盛饰,相携以出。壮者佩长刀,冠鸟羽。酒肴罗列,互相酢酬,酣而度曲,为联袂之歌。男子居前,妇女随后,连臂翩舞,一唱百和,其声悠越,鸣金进止,尽欢乃散。按舞蹈之戏,西洋以为宾礼,自宫闱以至闾阎,以此相尚,而生番早有此乐,岂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欤?

  ○文身

  文身皆命之祖父,刑牲设酒,社众多集,饮其子孙至醉,乃刺以针而墨之。亦有壮而自文者,虽极痛楚,忍而受之,不敢背先人训也。按文身之俗,本自荆蛮,以避蛟龙之害。今南洋岛夷尚有此风,而日本勇士且以此为武。

  ○半发

  台湾生番多散发,唯归化后始薙发,遵清制也。番俗六考谓:蓬山番皆留半发。相传明时林道干在澎湖,往来海上,见土番则削去半发,以为碇绳,番畏之,每先自削,以草缚其余。按蓬山在大甲溪北。林道干始据澎湖,后居打鼓,据是则尝至台中沿岸,故蓬山番亦畏其暴也。

  ○出草

  生番弋人,谓之出草。秋成之时,杀人以祭,竞夸雄长,阖社若狂。然其始但以弋兽,非与汉人为仇。台海釆风图谓台地未入版图以前,番惟射猎为生,谓之出草,至今尚沿其俗。

  ○鸟卜

  卜传自上古,洪范五行尤言其理。自是又有鸡卜、骨卜诸法,所以着吉凶,示从疑也。台湾生番出草之时,则卜鸟语,以定方向。如闻鹪鹩之声则返,改日再卜。

  ○禁咒

  台湾番妇能持禁咒,近山之人言之。番俗六考谓康熙三十八年,郡民谢鸾、谢凤至罗汉门卜地,归家俱病,医药罔效,始悟前曾乞火于大杰巅番妇,必为设向。适郡中有汉人娶番妇者,因求解之。随以口吮鸾、凤脐中,各出草一茎,寻愈。番妇自言,初学咒时,坐卧良久。如一树在前,卧而诵向,树立死,方为有灵。诸罗志谓作法诅咒曰「向」。先试树立死,解而复苏,然后用之;否则,恐能向不能解也。擅其技者多老妇。田园阡陌,数尺一杙,环以绳,山猪麋鹿弗敢入。汉人初至,摘啖果蓏,唇立肿;求其主解之,转瞬平复。近年附郭诸社畏法不敢为,稍远则各社皆有。或于笭箵中取石置于地,能令飞走,喝之则止。

  ○甲布

  隋书流求传:大业二年,羽骑尉朱宽抚流求,取其甲布而还。时倭国使来朝,见之曰:此夷邪久国人所用。按流求即今台湾。隋唐之时,或作流虬,或作留仇,译音也。夷邪久为八重山群岛之一,地近台湾,自基隆乘轮船,七句钟可至。唯甲布疑则土番之树皮布,质柔而韧,能收汁。

  ○铜铃

  名山藏载鸡笼淡水夷在泉州澎湖屿东北,名北港,又名东番。永乐中,郑和入海谕诸番,东番独不听约束。和贻之家一铜铃,使颈之,盖狗之也。按东番之名见于明人,宋时称台湾为北港,余别有记。

  ○金镞

  成周之时,肃慎氏贡楛矢,以石如镞,此犹石器之制。番俗六考谓红头屿产金无铁,番以金为镖镞枪舌。昔年汉人利其金,私与贸易,因言语不通,杀番而夺之金,复邀琅■〈王乔〉番同往,红头屿番尽杀之,今则无人敢至矣。按红头屿已归化,未闻产金之事,恐番亦不能冶而用之也。

  ○螺钱

  台湾土番多用螺钱为饰。凡纳妇者以此为聘。钱圆约三寸,中有孔,以洁白者为上。每圆值银四、五分,如古贝式。按以贝为钱,起自上古。书盘庚具乃贝玉,疏谓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诗:锡我百朋,疏谓:两贝为朋。说文云:古者货贝而宝龟,周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是土番之用螺钱,犹古之制也。

  ○灵箭

  香祖笔记谓:诸罗县番首有大眉者,每岁东作,诸番请出射,射所及地,稼辄大熟,称神箭。按大眉为大肚番。台湾旧志亦载此事。

  ○蟒甲

  蟒甲,番舟名,刳独木为之,双桨以济。大者可容六、七人。或作艋舺。

  ○鹅笔

  荷兰之时,曾教土番读书,以罗马字缀成番语,拔其尤者为教册。削鹅管略尖斜,注墨于中而横写之,犹今之铁笔也。

  ○口琴

  台湾府志谓:番社未婚男女,薄暮出游,互以口琴相挑。如爱其情,即为夫妇。琴以竹为弓,长可四寸,虚其中二寸许,钉以铜片,另系一小柄,以手为往复,而唇鼓动之,其声悠扬。按司马长卿以琴挑文君,千古传为佳话;而生番尚有此俗,真所谓自由恋爱者也。

  ○鼻箫

  鼻箫亦乐也,长可二尺,亦有三尺者,截竹为之,有四孔,通小孔于竹节之首,以鼻横吹,或直吹,为番童游戏之具。

雅堂文集卷四

  诗荟余墨

  啜茗录

  ○诗荟余墨

  帝舜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古今之论诗者不出此语,而卿云复旦之歌亦卓越千古,有虞氏诚中国之诗圣矣!

  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春秋之时,列邦朝聘,行人失辞,贻为国诟;此宁武子之不答湛露,而赵成季之重拜六月,皆相才也。

  少陵诗曰:『老去渐知诗律细』。乌乎!诗律之谨严,非少陵其谁知之?而少陵犹老去渐知。吾辈初学作诗,便欲放纵,目无古人,是犹无律之兵,一遇大敌,其不辙乱旗靡耶?

  今之作诗者多矣,然多不求其本。香草笺能诵矣,疑雨集能读矣,而四始六义不识,是犹南行而北辙、渡江而舍楫也。难矣哉!

  诗不忌粗,不忌拙,而最忌俗。粗可改也,拙可学也,而俗不可医。如次韵也,而曰『敬次瑶韵』,甚而曰『恭攀玉础』;试举题目,已见其俗,不可速医?

  作诗用典,须取现成。十三经、廿四史、百氏之书多矣,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近有樊云门者,好作小品之题,多用稗官之说,自矜淹博,以惊愚盲,直古玩尔。

  文访谓余:『台人学诗,当读文选』。余谓文选为两汉魏晋宋齐之精华,以少陵读破万卷,下笔有神,犹曰熟精文选理;然则我辈何可不读?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我辈生今之世,既不能立德,又不能立功,其立言乎。然立言亦不易。老子之无为,庄子之在宥,苟我辈今日言之,亦不许立。

  孔子言名,耶稣言灵魂,婆罗门言神我,释迦牟尼言真如,皆不灭也。余谓诗人之诗,文人之文,亦可不灭;然古来作者已无量数,而不灭者几人哉?

  击钵吟为一种游戏笔墨,朋簪聚首,选韵阄题,斗捷争工,藉资消遣,可偶为之,而不可数;数则其诗必滑,一遇大题,不能结构。而今人偏好为之,亦时会之使然欤?

  近时诗会每有作咏物之题,复用七绝之体,此真难下笔矣。夫咏物比赋也,须用对偶,方能贴切。故前人多作律诗,而昌黎且作排律,如斗鸡石鼎之作,硬语排空,别饶斌媚。欲咏物者,不可不读。

  南通徐清惠公巡台时,兴文造士。有传其咏炭一联云:『一半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此则赋物而兼比兴,可以见其气节矣。

  七绝最难下笔,又最难工。寥寥二十八字,有意有神,有调有韵,而后可入管弦,供之吟咏,非易事也。少陵集中,宏篇巨制,多至百韵,而七绝甚少,则唐贤之黄河远上、折戟沉沙,每人集中,亦仅数首传唱人间,故知其难。今人学诗,便作七绝。南报所载,日数十篇。欲选一二,真如披沙拣金矣。

  咏史之诗,须有感叹,有议论,而用典又须堂皇。如少陵咏武侯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即此十四字,可作武侯传赞。林兵爪尝咏信陵君,中一联云:『天下苦秦公子苦,一人荒饮大梁亡』;二句用典,均出本传,如此对仗,方无轻重之弊。

  咏物本难,而集句尤难。曩阅华报,有孙君景贤集玉溪句以咏白海棠。白海棠者,故清珍妃宫婢也,素有艳名,出宫后,嫁某。樊姬拥髻,传秘事于人间,丽华舍身,吊贞魂于井底,噫可怀也,亦可痛也。诗如左:

  欲入卢家白玉堂,不辞啼鴃姤年芳。飞来曲渚烟方合,想象咸池日欲光。侵夜可能争桂魄,几时涂额藉蜂黄。章台街上芳菲伴,不信年华有断肠。

  日下繁香不自持,良辰未必有佳期。已随江令夸琼树,忆向天阶问紫芝。汉苑风烟吹客梦,楚天云雨尽堪疑。背灯独共余香语,不取花芳正结时。

  户外重阴黯不开,开时莫放艳阳回。几时心绪浑无事,一树浓姿独看来。海阔天翻迷处所,廊深阁逈此徘徊。谁言琼树朝朝见,不赐金茎露一杯。

  可怜荣落在朝昏,为拂苍苔检泪痕。无质易迷三日雾,平明通籍九华门。春烟自碧秋霜白,栀子交加香蓼繁。素色不同篱下发,紫兰香径与招魂。

  乐游春苑断肠天,骤和陈王白玉篇。何处拂胸消蝶粉,可能留命待桑田。红楼隔雨悄相望,绣被焚香独自眠。玉骨瘦来无一把,碧桃红颊一千年。

  凉风只在殿西头,雪絮和和飞不休。他日未开今日谢,雨中寥落月中愁。从来此地黄昏散,更醉谁家白玉钩。且向秦树棠树下,不知身世自悠悠。

  消息东郊木帝回,年华忧共水相催。莫惊正胜埋香骨,密锁重关掩录苔。烟幌自应怜白傅,柳绵相忆隔章台。春心莫共花争发,换得年年一度来。

  郢曲新传白雪英,望中频道客心惊。朝云暮雨长相接,紫蝶黄峰俱有情。细路独来当此夕,禁门深掩断人声。重吟细把真无奈,十载裁诗走马成。

  诗有别才,不必读书;此欺人语尔。少陵为诗中宗匠,犹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人读过一本香草笺,便欲作诗,出而应酬,何其容易!余意欲学诗者,经史虽不能读破,亦须略知二、三,然后取唐人名家全集读之,沈浸秾郁,含英咀华,俟有所得,乃有所得,乃可旁及,自不至紊乱无序,而下笔可观矣。

  春秋佳日,吟朋萃止,酒后茶余,莫如联句。然又不可如近人之仿柏梁体,东涂一句,西抹一句,紊乱无次,贻笑旁人。须如昌黎联句之例,立定题目,才力悉敌,互争巧捷,而后有吟咏之乐;否则索然无味。

  近时吟社,每开大会,费款数百金,至者数百人,而仅作击钵吟二三唱以了之,真是可惜。余意欲开大会,先出宿题,遍征吟咏,携之莅临。届时复出一题,以古人之诗为韵,各拈一字,任选一体,矩篇巨制,听客所为,当有佳章,以传艺苑。昔冒辟疆宴天下名士于水绘园,渔洋且作古律,欲以争胜,固知多士济济,必能各骋其才也。

  栎社前社长蔡启运先生,风雅士也,耆年硕德,众咸敬止。启运固竹梅吟社员,惯作击钵吟诗。每出一题,辄咸数首,以诱掖后学。及栎社议刊同人集,诸友各有佳构,而启运之诗大费选择,以击钵吟外少制作也。然则欲学作诗,切不可专工此道,仅争一日之短长也。

  诗钟亦一种游戏。然十四字中,变化无穷,而用字构思,遣辞运典,须费经营,非如击钵吟之七绝可以信手拈来也。余谓初学作诗,先学诗钟,较有根底,将来如作七律,亦易对耦,且能工整。

  闽人士较好诗钟,亦多能手。闻林文忠公少时,曾与诸友小集,偶拈「以」「之」二字为雁足格,众以虚字,颇难下笔。文忠先成一联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见者大惊,以为有大臣风度。其后文忠出历封圻三十载,事业功勋,震耀中外。谁谓游戏之中而无石破天惊之语耶?

  诗钟眼字,须无痕迹,方称作手。前人有集句者,尤费苦心。曩时榕城有以「女」「花」二字为燕颔格者。其一人云:『青女素娥俱耐冷,名花倾国两相欢』;众以为工。复一人云:『商女不知亡国恨,落花犹似坠楼人』;众更以为巧。已而一人云:『神女生涯原是梦,落花时节又逢君』;众皆搁笔。此两句原属名句,神思缥缈,情意缠绵,以之自作,犹无此语,乃出于集句,且系嵌字,真是天衣无缝,巧逾织女矣。

  少年作诗,多好香奁,稍长即便舍去。施耐公山长有艋津赠阿环七律三十首,滞雨尤云,怜红惜绿,置之疑雨集中,几无以辨。及后自编诗集,弃而不存。然清词丽句,传遍句阑,可作曲中佳话。

  稻江王香禅女士曾学诗于赵一山。一山,老儒也,教以香草笺,期夕咏诵,刻意模仿。及后遇余沪上,袖诗请益。余谓欲学香奁,当自玉台入手。然运典构思,敷章定律,又不如先学玉溪,遂以义山集授之。香禅读之大悟。继又课以葩经,申以楚词,而诗一变。今则斐然成章,不灭谢庭咏絮矣。

  梁任公谓余:『少时作诗,亦欲革命。后读唐宋人集,复得赵尧生指道,乃知诗为国粹,非如制度物釆可以随时改易,深悔孟浪』。任公为中国文学革命之人,而所言若此,今之所谓新体诗者又如何?

  作诗须先相题,而后立意。立意既定,而后布局。布局既成,而后造句。造句之时,并须炼字。炼字非有工夫,不能知其巧拙。如少陵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平野之阔,大江之流,人能想到,而用「垂」字「涌」字,则非初学所能。又如玉溪之『庄生晓梦迷胡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胡蝶之梦,杜鹃之心,人能想到,而「梦」字用「晓」,「心」字用「春」,又下「迷」「托」二字,以见「晓梦」之「迷」,「春心」之「托」,则胡蝶、杜鹃非空语矣。

  作诗须有分寸,题目尤宜斟酌。前时有以哭父诗投报嘱刊者,置之不理。嗣有以和友人哭父诗邮视者,此真匪夷所思矣!夫父母之丧,礼废琴瑟,何心歌咏。至若和人哭父,则不知是何肝肠,如何下笔?初学作诗,慎之!慎之!

  梁钝庵先生博通经史,旁及百家,行年四十,未敢作诗。一日,见邱仙根大甲溪诗,嫌其模仿南山,构思匝月,成一巨制。仙根见之,自言弗及。钝庵没于香江,诗稿尽失。余从各处搜求,仅得十数首,载诸台湾诗乘,而大大甲溪诗不见。世有存者乞录示。

  晋江陈铁香太史盖着藤花吟馆诗录六卷,其长君少铁远道邮寄,余已采其有系台事者入之诗乘。内有「白牡丹」八首,我台骚坛近好击钵吟,又喜咏物,录之于此,以供吟料:

  洗尽铅华倚靓妆,天然国色占群芳。浑无绮艳娇青帝,大好佳名锡素王。清调几时赓李白,春心一任媚姚黄。东风敷衍繁华倦,偏让冰姿照洛阳。

  雅艳何曾减却春,藐姑冰雪见精神。十年宰相非金带,三月风光在玉人。富贵几家能淡泊,文章一样爱清真。筠笼驿使空供奉,未把幽芬进紫宸。

  天与芳华玉与肌,分明粉本学徐熙。梨云庭院嬉春地,絮雪帘栊正午时。未分浓妆售俗眼,生教淡扫到蛾眉。如何十户中人产,仅买城东深色枝。

  徘徊十二曲阑干,缟袂相逢着意看。秾艳让人称国后,冷曹类我唤朝官。抛余金粉春俱淡,买到胭脂画转难。不道珊珊冰玉貌,风流依旧尚名丹。

  素面新妆似汉宫,沈香亭北露华中。流苏隐约偏宜月,楼阁晶莹石碍风。尽日琼英迷粉蝶,有人玉貌斗惊鸿。镜台酣尽流霞酒,未借潮痕一捻江。

  解语何愁国便倾,搓酥滴粉不胜情。全饶芍药三分碧,先占芙蓉一段清。素手折来争绰约,红颜簪处更分明。记曾资福寺中见,未信盘盂玉琢成。

  释恨春风见此花,水晶屏外一枝斜。天香沁骨都成玉,月脸呈春不泛霞。兴庆池头人倚槛,善和坊里客停车。白描画手今谁健,忙煞南朝杨子华。

  看花来上月波堤,琼钿珠翘朵朵齐。浥露偶倾银错落,当风如劝玉东西。汉家团扇裁纨素,邺苑春衣换白绨。博取雪夫人美号,凝脂真见配柔荑。

  云母窗开色转微,雪肤花貌认真妃。后身任证欧家碧,弱体偏禁玉带围。点注香名奴是粉,生成妙相雪为衣。多应未受金轮诏,隐遯甘心不着绯。

  冷占三分艳十分,画楼高处散清芬。洛妃皓腕春攘月,巫女轻纨旦紫云。玉版可能参永叔,白头犹足傲文君。水边竹际稽山路,差杀桃花弄夕曛。

  柳河东之论作文曰:『吾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余谓作诗亦然。作诗之要,莫如虚心,莫如静气。虚可通神,静可致远。

  大隈侯有言:『中国衣服之美,饮食之精,文章之佳,皆他国所不及』。今之妄人乃欲举固有之精美而悉弃之,且言汉文为亡国之具。乌乎!中国而果无汉文,则五胡之俶扰,蒙古之并吞,觉罗之耗斁,种且灭矣,国于何有!而今日能存者,则汉文之功也。

  人生必有嗜好,而后有趣味,而后有快乐。酒色财货,人之所好也,而或以杀身,或以破家,或以亡国。只读书之乐,陶养性情,增长学问,使人日迁善,而进于高尚之域,其为乐岂有涯哉?余自弱冠以来,橐笔佣耕,日不暇给。然事虽极忙,每夜必读书二时,而后就寝。故余无日不乐,而复不为外物所移也。

  『两乳燕投孤垒宿,四时花共一瓶开』:孙湘南句也。『花无寒燠随时发,酒长琼浆不用沽』:六居鲁句也。而张鹭洲亦有诗云:『少寒多燠不霜天,木叶长青花久妍,真个四时皆似夏,荷花度腊菊迎春』。此均善写台湾气候。故欲为台湾之诗,须发挥台湾之特色。如以江南花月、塞北风云而写台湾景象,美则美矣,犹未善也。

  台湾景色之可入诗者,美不胜收,余曾采取数十条,载于诗乘及漫录中。如秋雨连旬,谓之骑秋;骑秋二字入诗甚新。又如水纹荡漾,谓之鱼花;鱼花二字入诗甚颖。至如南吼北香之景,赤嵌白沙之情,又皆诗料也。

  周芸皋诗曰:『有怀欲抵将军澳,何处重寻菩萨寮』;将军澳、菩萨寮均在澎湖,以之入诗,突见工整。又曰:『潮流八卦水,风待七更洋』;八卦水、七更洋亦均属澎湖,以之入诗,何其新颖!

  文章为华国之具,而历史乃民族之魂。故文明之国则文章愈美,进化之族则历史愈全。今台湾之文章如何?历史如何?莘莘学子,当自勉励,毋为旁人所笑。

  台湾闺秀之能诗者,若蔡碧吟、王香禅、李如月诸女士,摛藻扬芬,蜚声艺苑,皆隽才也。然碧吟以家事故,久废吟哦;而香禅移居津门,如月亦寓苏澳,山河阻隔,犹幸时通鱼雁,得其近作,刊诸诗荟,亦足为骚坛生色。

  今台北有吴琐云女士者,邀集同志,设立汉文研究会。不佞深嘉其志,而祝其会之成。然会之设立,或疑其隐,而老成者且以为忧。夫今日之女子,非复旧时之女子也。社会盛衰,男女同责;况研究汉文,尤为正当,复何疑?唯主其事者必须热诚其心,高尚其志,黾勉其业,复得明师益友而切磋之,以副其所期,则疑者自释而忧者且喜。

  孔子之论诗也,曰:『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孟子曰:『读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今之读诗者不知有此眼力否?如仅以一二字面定为毁誉而抑扬之,宁不为识者所笑?

  诗人之诗,原主敦厚。故国风之中,辞多比兴,而小雅怨矣。小雅之论周也,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褒姒,幽王之后也,而周之君臣不以为诽,孔子又收之以为惩创;使以今人言之,其能免于不敬之罪也夫!

  台北之采茶歌,为一种特有之风谣,则竹枝、柳技之体也,其意缠绵,其词委婉,其音流曼。虽大都男女赠答之辞,而即景言情,因物比兴,亦国风之遗也。

  十数年前,余游台北,街头巷口,时聆歌唱。今竟寂寂无闻。若再十年,将恐绝响。故余拟为采收,编之成集,以传久远,是亦輶轩之志也。

  新茶上市,花气缊细,游女如云,行歌互答,此固天然之诗意也。而都市之人,奔走名利,污流浃背,入夜不休,虽有美诗,亦若无睹。我辈散人,宁任消灭?诸君子如肯举其所知,并为注解,一首之惠,胜百朋矣。

  南熏已至,草长莺飞。积雨初晴,万绿如洗。我辈处此环中,无时不为诗境,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又何须击钵相催,始成妙句。

  圆山也,碧潭也,北投也,皆台北附近之诗境也。远而淡水之滨,观音之麓,社寮之岛,屈尺之溪,亦足供一日之游。杖头囊底,妙句天然。我辈仄居城市,尘氛扑人,何不且捐俗念,一证真如?

  作诗,乐趣也,而古人每多苦吟,至有走入醋瓮。然一字推敲,大费心力。若少陵之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自非苦中得来。谁能解此?

  文章尚古,学术尚新,此余二十年来所主张也。故余读古书,辄以最新学理释之;而握笔为文,则不敢妄摭时语,以炫新奇,真守旧也。

  不佞之刊诗荟,厥有二义:一以振兴现代之文学,一以保存旧时之遗书。夫知古而不知今,不可也;知今而不知古,亦不可也。故学术尚新,文章尚旧,采其长而弃其短,芟其芜而扬其芬,而后诗中之精神乃能发现。

  诗人以天地为心者也,故其襟怀宜广,眼孔宜大,思想宜奇,情感宜正。若乃奔走于权势利禄之中,号泣于饥寒衣食之内,非诗人也。

  以诗人而谄权贵,人笑其卑。以诗人而来私欲,人讪其鄙。卑也,鄙也,皆有损人格者也。故董江都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学者宜然,诗人更宜然也。

  征诗雅事也,而慕虚名。作诗乐趣也,而干赠品。市道相交,旁人齿冷。报章所载,啧有烦言。诗学之兴,岂若是耶?

  人生世上,日月易徂。富贵功名,一瞥即逝。而道德文章,独立千古。故吾所争者,不在一日,而在百年。

  吾能著书,我志成矣。吾能咏诗,我意平矣。吾不为物欲所诱,我心澄矣。吾不为疾病所苦,我神凝矣。我何为汲汲而营营?我将以求文化之敷荣。

  君子道成,小人道消,而君子之作事,辄为小人所嫉忌,谗言蜚语,肆其奸回,究之不足以损其毫末。故君子自君子,小人自小人,泾渭判然,终不可混。

  庄生有言:『井蛙不可以语海,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冰,笃于时也』。今之自命通人而不知世界大势,其能免于井蛙、夏虫之诮也欤?

  昌黎诗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何故肆毁伤?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今之群儿,何其愚耶!

  少陵诗曰:『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呜呼!以太白之尘垢秕糠,超然物外,而世人尚有欲杀之者,何况雅棠!然安知林林总总之中,而无少陵其人耶?

  孔子至德也,而为匡人所围。释迦能仁也,而为淫女所谤。耶稣博爱也,而为祭司所嫉,且杀之十字架上。三圣人之行,吾虽不能至,吾当守之行之,而后可谓之人。

  释迦曰亲怨平等,耶稣曰待敌如友,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圣人之言,吾虽不能至,吾当守之行之,而后可谓之人。

  人为万物之灵,而视鸡鹜犬豕为禽兽。若以平等法观之,人动物也;鸡鹜犬豕亦动物也。吾既为人,吾当举鸡鹜犬豕而进于人类。

  人也,阿修罗也,地狱也,饿鬼也,畜生也,皆欲界之可怜悯者。吾既为人,吾当熏修证果而进于天,吾当发大愿力举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而悉进。

  观世音曰:『若有阿修罗念我之名,吾为阿修罗度之。若有地狱念我之名,吾为地狱度之。乃至若有饿鬼、畜生念我之名,吾为饿鬼、畜生度之』。大慈大悲之菩萨,其愿无尽,其力无穷。

  吾生欲界,当进于有色之天。吾生有色,当进于无色之天。三界惟心,众生是佛,而后人间之罪恶不生,而后虚空之真如自在。

  吾生虽无奢望,而清闲之福,自分胜人,作史评诗,且饶高趣。敝庐足以庇风雨,砚田足以供饘粥。俗吏不来,债主靡至。起安无时,唯适之安。乘兴而游,日三十里。长年无病,活泼天机。庄子所谓帝之悬解者,是耶非耶?

  作诗必须读书,读书必须识字,识字必须知小学。夫小学虽标六义,而古文多用反释。如诗经云:『文王不显』;注:『不显,显也』。又云:『毋念尔祖』;注:『毋念,念也』。故余谓作诗不如读书,读书不如识字。

  购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熟为难。熟书不难,能用为难。尝见富厚之家,藏书满架,而主人未曾一览。彼之藏书,直与古董无异,辜负作者多矣。

  人不可自恃其学。自恃其学,则不日进而日退。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苟子曰:『学然后知不足』。吾虽下愚,以此自励。

  诗人以出世为心者也,情怀澹泊,万物皆空。故谈利禄者不足以言诗,计得失者不足以言诗,歌功诵德者尤不足以言诗。

  诗之与禅,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诗人之领略得乎自然,禅家之解脱明乎无我。夫自然也,无我也,皆上乘也。故诗人多耽禅味,而禅家每蓄诗情。

  西洋之文明,物质者也;东洋之文明,精神者也。而至于诗,则无不同。盖诗为人类最高之艺术,而移风易俗,有不可思议之神秘者也。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事,尤不可读书。

  曹孟德春夏读书,秋冬讲武,自是英雄本色。

  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非慧根人必至误事。

  汉时织女,一月得四十五日,我辈读书,能如此否?

  我台邱仲阏先生逢甲素工吟咏。乙未之役,事败而去,居镇平,遂以诗鸣海内。曩以论诗十绝邮示林君痴仙。予于台湾诗界,素主革命。二十年前,曾与陈君枕山笔战旬日。今仲阏、痴仙已逝,枕山亦亡,而予奔走骚坛,尚无建树。我台英特之士有能起而发扬之者,则诗界之祉也。诗如左:

  元音从古本天生,何事时流苦竞争。诗世界中几雄国,惜无人起与连衡。

  迩来诗界唱革命,谁果独尊吾未逢。流尽玄黄笔头血,茫茫词海战群龙。

  新筑诗中大舞台,侏儒几辈剧堪哀。即今开幕推神手,要选人天绝妙才。

  台上风云发浩歌,不须猛士再搜罗。拔山妄费重瞳力,夜半虞兮唱奈何。

  北派南宗各自夸,可能流响脱淫哇。诗中果有真王在,四海何妨共一家。

  彼此纷纷说界疆,谁知世有大文章。中天北斗都无定,浮海观星上大郎。

  芭蕉雪里供摹写,绝妙能诗王右丞。美雨欧风入吟料,岂同隆古事无征。

  四海横流未定居,千村万落废犁锄。荆州失后吟染父,空忆南阳旧草庐。

  展卷重吟民主篇,海天东望独凄然。英雄成败凭人论,嬴得诗中自纪年。

  四海都知有蛰庵,重开诗史作雄谈。大禽大兽今何世,目极全球战正酣。

  三水梁钝庵先生成枬曾寓台湾,有诗三卷,而客死香江,诗稿尽失。不佞与陈君沁园竭力搜罗,计得六十有九首,登诸诗荟,而诸将四十章未见,则其遗佚尚多。海内诸君子如有存藏钝庵之诗者,敬祈抄示,以便编入。是亦我辈今日之责也。

  李君汉如远去台湾十三年矣。曩游沪上,时相起居。及旅燕京,同寓南柳,每取玉溪之章,以为改诗之乐。及余归里,李君乘时而起,投身实业界中,决策运筹,飞扬腾达,不似雅棠之依然故我。然李君因风雅士,闻余发刊诗荟,以其佳作远道邮寄,皆十年来苦心之作。瞻望津云,能无惆怅!

  乐律之制,中国最备,而用亦最宏。吾读乐记,而叹其论之精也。记曰:『乐者吾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必,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今台湾之作诗者,其声如何,则视其所感之如何。

  又曰:『夫人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感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焦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缓慢易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奋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经正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顺成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之音作而民淫乱』。今台湾之音如何,民志如何,吾可于诗而定之。

  诗学之兴,至唐而盛。而唐之侍诗人亦主宽大。故唐人之诗每斥国事,而执政者不以为忤。白乐天,诗人之敦厚者也,而长恨歌直言其事,宫闱秘语犹播人间,然犹曰:「汉皇」而不曰「唐皇」。若李义山之「薛王沈醉寿王醒」,则不复为之讳,而唐主弗以为罪。此唐人之诗所以卓越千古。

  以诗人而下狱者,若宋之东坡,奸宄小人从而构陷,罗织文辞,欲以成谳,而神宗赦而勿杀。东坡,忠孝之人也,其诗能感鬼神,而不能信于群小。然东坡自坡,群小自群小。知人论世,孰得孰失?

  文信国之正气,动天地,泣鬼神,至今读者犹为起舞。吾游燕京,入拜公祠,肃然起敬。而元之天下已无寸土。是勿必烈之淫威不及文信国之正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此丹心照汗青』,此信国过零丁洋之诗也。呜呼!千古忠臣义士之不死者,此丹心尔。故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台南旧俗,每年季春,辄迎天后,以介景福。踵事增华,费超十万。随香男女,举市若狂。黄君茂笙见而悯之,为作迎神杂咏,语虽诙谐,意有惩劝。邦人诸友读此诗者,而能稍事改革,以除迷信,是则黄君之志也。诗如左:

  圣母湄州谒祖回,年年三月庙门开。两朝热闹承天府,赚得全台善信来。

  斋戒虔诚问咎休,财丁福寿尽情求。世间多少痴儿女,跪向神前叩响头。

  神舆绕境闹纷纷,锣彭冬冬彻夜喧。第一扰人清梦处,大吹大擂四平昆。

  银旗过后又金旗,踵事增华彼一时。今日财神已颠倒,销声匿迹去何之。

  满城神佛喜交欢,凉伞头旗数百竿。吾道已穷堪浩叹,文衡圣帝也随鸾。

  十尺文王九尺汤,九爷肥短八爷长。化身步入平康里,更比游人分外狂。

  神农不管人间事,弹指光阴亿万年。底事今朝跟妈祖,芒鞋踏破海东天。

  冈山佛祖驾光临,聊表亲交一片心。董事替伊行帖式,大书愚妹小观音。

  诗虽无用之物,小之可以涵养性情,大之可以转移风化。故今日台湾之诗人,当先自立而后立人,当先自觉而后觉人。

  甘言美疢也,忠言药石也。美疢不如药石,古人已知之矣。故今日台湾之诗,宁为药石,毋为美疢;究之则宁为讽刺,毋为颂扬。

  讽刺之诗使人读之而思,顿扬之诗使人读之而喜。喜为一时之现象,如食蔗糖;思为悠久之关怀,如啖谏果。然蔗糖虽甘,暴食之终嫌损胃;谏苦虽苦,微啖之自足生津。

  惟今士夫好受颂扬,而不好讽刺。而作诗者亦日贡蔗糖,而不敢稍进谏果。是诗界终无革新之日,而诗人永无高朗之心。

  不佞虽不能诗,而颇知诗之意义。夫诗者真也。大之而山川日月、风云变幻,小之而虫鱼乌兽、草木荣枯,皆不容一毫之伪于其间,而后诗之价值乃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四字为佛法第一之真谛,而作诗者亦当于此求之,而后能极其妙。若人人能言,人人能知,则佛法平等,又何有菩萨声闻之分耶?

  我为凡夫,而求上乘,则我当知不可思议之何以为不可思议。夫不可思议者,正凡夫之不可思议也。若佛则不然。上穷无始,下至无终,无不知之,无不言之,无不示人以真。举世上之形形色色而尽破之,而佛法于是乎在。诗人之诗而至不可思议,则诗界之上乘也,而诗之生命于是乎在。

  台湾固多名胜,又饶古迹,而征诗者竟舍近而图远,如桃叶渡也,英愁湖也,题目虽佳,终难观感。即如此次某社所征之「卧龙冈」,更嫌太远。夫咏怀古迹,必须身临其地,而后能发幽情。不然,我辈在此室中,而作咸阳吊古,虽极能事,终是死诗,而非活诗。

  罗山吟社亦以此期征诗,而题目为「吴凤墓」。夫吴凤固罗山之人,而杀身成仁之男子也。缅怀先哲,唤起国魂,诗人之分内事也。罗山诗君子而能以此提倡,则其对于民族前途岂鲜少哉!

  太虚法师当今龙象。曩来台湾,曾以诗草赠余。昙花一聚倏忽八年。太虚现长武昌佛学院,宣扬佛道以破群迷,大悲无畏之心,使我闻之兴起。偶检坆簏,得其旧什一首刊诸诗钞。太虚近作,较前尤胜,他日当续登之,俾知白杜遗风,不让远公专美也。

  人不可自恃其力。牛马狮象,力之最大者也,或以耕田,或以挽车,或为人絷捕而幽之槛内。故汉高曰:『吾能斗智,不能斗力』。

  人不可自恃其财。邓通铜山,石崇金谷,或以饿死,或以杀身。且当弥留之际,虽千万金钱不能丐其一息,则财果可恃耶?

  人不可自恃其能。世上事物,千变万化,何可稍示骄矜?骄则偾事,矜则易物。故曰喜骑者坠,善泅者溺。

  然则我何恃乎?我所恃者,正义也,人道也;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不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昌黎之文,吾爱读之。昌黎之人,吾且鄙之。夫人至于贫穷,箪饭瓢饮可也,槁饿而死亦可也;即不然,躬耕而食,泌水衡门,亦可以畜妻子,捐忧患,何必三上宰相书,而求其援手哉!

  宋张宏范为元灭宋,泐石崖山,大书「张宏范灭宋处」,丰功伟绩,震赫一时。及明陈白沙过其地,为添其曰:「宋」张宏范灭宋处;一字之诛,严于斧钺!

  谢迭山庄不仕元,被迫北上。临行,有友赠诗曰:『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一文钱』。迭山入燕,不改其节,饿死悯忠寺;则今法源寺也。春时丁香极盛,余曾游之。寺有二桤,为唐人所样;一已枯,一尚茂。

  稻江此次建醮,穷奢极侈,费款百万,有心人惄焉伤之。黄君茂笙适来台北。目击其事,归而以此诗寄余,犹此志也。录之余墨,以作惊钟:

  一样风光十月天,高坛八九互争研。往来士女逢人道,此醮曾经七十年。

  迎神忽报鼓三严,礼乐衣冠今古兼。我作鞠躬君跪拜,祈求福寿可均沾。

  水晶朝顶戴来高,前代冠裳意气多。礼鸣罢驺街上遇,惜无伞扇与旗锣。

  神佛于今已混同,观音关帝城隍公。圣神毕竟真平等,玉帝坛依妈祖宫。

  北极殿高屠户盛,神农坛丽米商夸。问他花界崇何佛,只祀船头水手爷。

  高坛古董列层层,绿女红男取次登。夏鼎商彝谁赏识,眼光齐射电光灯。

  不茹晕酒各由衷,善信家家一例同。谁料庆成三日后,持斋人尽杀猪公。

  柔毛刚鬣满柴门,羽士焚章奏九阍。不把天公比饕餮,肯从门外吃羊豚?

  多少妖姬礼佛香,酥胸半露竞时妆。如花体态如蓬发,一队天魔下道场。

  老幼争途大道中,人山人海此观光。西风吹到潇潇雨,母自呼儿子觅娘。

  为挽商风盛款宾,欲深信仰故迎神。招来香客阗无数,只是便宜卖酒人。

  僧道钟声响乍终,中人尚费百千铜。可怜如此还神眷,神未通时力已穷。

  夫以台湾今日之景象,民智未强,群德犹涣,贪夫殉利,夸者死权。苟非以高尚纯美之思想,振其坚毅活泼之精神,文化前途,将无可语。

  小说也,戏剧也,讲演也,报纸也:皆足以启发社会之文化者也。而今之台湾,无小说家,无戏剧家,虽有讲演而不能周,虽有报纸而不能达,则文化之迟迟不进,毋怪其然。

  不佞以为凡属台湾之人,皆负启发台湾文化之责。其责惟何?则人人当尊重其个性,发挥其本能,鼓舞其热诚,以趋于文化之一途。

  不佞不能诗也,而敢为诗荟。诗荟者,集众人之诗而刊之,仍以绍介于众人,不佞仅任其劳。而台湾之文学赖以振兴,于台湾之文化不无小补。

  读书之患在于不博,尤在于博而不精。汉之大师,皆抱一经,以通众说,故易有施孟梁丘,书有欧阳大小夏侯,诗有齐鲁韩,公羊有严颜,仪礼有大小戴,皆卓立一家,为世所宗,由其精也。

  今之学子,方学文矣,忽而诗,忽而词,忽而书画,忽而金石,自非天才,安能兼美?

  夫读书所以致用也。然读书自读书,致用自致用,判然两途,未可兼顾。而今之读书者,忽而政治,忽而法律,忽而经济,忽而宗教,无不知之,无不言之。然博而寡要,劳而无功。乌乎可!

  僚之丸,秋之奕,由基之射,技也而能卓立,精之尔。故荀子曰:『艺之精者不二』。

  东京人士之刊行汉诗者凡数种而最著者有三:一文字禅,一随鸥集,一大正诗文:皆佳构也。文字禅为声教社所编,随鸥集为随社所辑,而大正诗文则雅文会印行,日下勺水翁所主宰也。勺水翁年已七十,工汉文、湛诗学。昨年始印其鹿友庄文集,以颁艺苑。惠锡一部,不胜景仰。翁为当代文宗,著作不倦,吾甚祝其眉寿而扶持文运于东海也。

  少陵之诗,人世之诗也;太白之诗,灵界之诗也。故少陵为入世诗人,而太白为出世诗人。

  吾友苏曼殊尝谓拜轮足以贯灵均太白,而沙士比弥尔顿田尼孙诸子只可与少陵争高下,此其所以为国家诗人,非所语于灵界诗翁也。

  乌乎!英国有一沙士比,已足骄人,而中国有一灵均,又一太白,实足为诗界扬其气焰。而今之崇拜西洋文学者,不知曾读灵均、太白之诗而研究之欤?

  唯我台湾,今当文运衰颓之时,欲求一入世诗人,渺不可得,遑论出世。然以台湾之山川奇秀,气象雄伟,必有诗豪诞生其间,以与中原争长也。

  辜鸿铭先生此次来游,颇有讲演,而其论断多中肯棨。如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语,谓今之旧学者大都学而不思,而新学者则又思而不学。又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为治国平天下之本,施之古今而不悖者也。先生受大东文化协会之聘,将以明春再来。吾愿先生抒其学识,振其精神,以发挥东洋文化之特色。

  诗荟以昨年十二月十五日创刊,而今复为二月十五,一年容易,又是花朝,世事变迁,无殊弹指。而台湾诗界之消长,可于诗荟觇之。

  全台诗社第二回大会,以本月七日开于台南。辱承宠招,而余旅稻江,杜门却扫,不获一归故里,得从诸君子后,自呼负负。

  台北文庙久遭拆毁,济济多士,言之呜咽。而今乃有重建之议。夫孔子以诗为教者也,故曰:『不学诗,无以言』;又曰:『诗可以兴』。诗之为用大矣哉!

  美友吟社近以社课「大夫松」五律,嘱为评点。余以此题为秦皇登封之事,已属枯窘,无处着想;若作七律,尚可敷衍,而五律则难下笔矣。五律咏物之佳者,少陵虽称老手,然天河、初月、捣衣、归燕诸作,大都借物寄托,随题发挥,非如课题之以刻画为工也。余意凡欲作诗,须先择题,次选体,方有佳构。而咏物则以七律为宜。质之吟坛,以为然否?

  春光明媚,永福桃林,焕然大放,携笻一过,落英缤纷,满山皆诗料也。惜此非武陵,足以遗世;不然,将挈妻子而居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坊贾射利,自古已然。乃有窃后人之诗词,以入前人之集中者,此尤可恶。王次回疑雨集,传世已久,而二十年来又有疑云集出现,刻者以为秘本。然其中诗词,则强半他人之作也。杭县徐仲可先生着可言十四卷,内言疑云集之词百有二阕,有二十四阕为俞小甫师所作,亦有改窜题中人名者,盖惧阅者之识为近人,窥见其隐耳。复检其余,亦皆古今他人之词。真恶作剧哉!按俞小甫名廷瑛,吴县人,任浙江通判,着琼华室诗词。

  今之所谓小说家者,多剿拾前人笔记,易其姓名,或敷衍其事,称为创作。曩在沪上见某小说报,中有一篇,题目为「一朝选在君王侧」,已嫌其累,及阅其文,则纯抄过墟记之刘寡妇事,真是大胆!夫过墟记之流传,知者虽少,然上海毛对山之墨余录曾转载之。对山同光时人,其书尚在。为小说者,欲欺他人犹可,乃并欲欺上海人耶?

  购书不易,而购善本尤难。今之所谓秘籍者,大都摭拾旧时之书,而易名,以欺村愚。故欲购者须自检点。否则,当托通人而买之,方不受其所愚。

  歌谣为文章之始,自断竹射肉,以至明良喜起,莫不有韵。韵之长短,出于天然。否则不足以尽抑扬宛转之妙。而今所谓新体诗者,独不用韵,连写之则为文,分写之则为诗,何其矛盾!

  夫诗岂有新旧哉?一代之文,则有一代之诗,以发扬其特性。是故风雅颂变而为楚辞,为乐府,为歌行,为律绝,复变而为词为曲,莫不有韵,以尽其抑扬宛转之妙,而皆为诗之系统也。是故宋人之词、元人之曲别开生面,流畅天机,可谓工矣,而作之者断不敢斥歌行律绝为无用,即作歌行律绝者亦不敢斥楚辞乐府为无用。而为新体诗者,乃以优美之国粹而尽斥之,何其夷也!

  台北之采茶歌,纯粹之民谣也,又莫不有韵,且极抑扬完转之妙。余尝釆其辞,明其意,美刺怨慕,可入风诗;而所谓新体诗者更万万不及。

  诗有六义,学者知矣。而今所谓新体诗者,则重写实。余曾以少陵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语,问之当如何写法,竟不能写。即能写矣,亦必不能如此十字之写景写情耐人寻味也。

  然则今之所谓新体诗者,诚不如古之打油诗。升庵外集唐人张打油咏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故谓之俗者为打油诗。然此诗有韵,且句法整齐,略如五绝,可吟可咏,胜于新体诗万万矣。

  为新体诗者,以为固有之诗多束缚,因而不为。或惧其难,学之不至,遂敢斥之。然彼所谓新体者,岂非自称有派乎?又有句法声调乎?若苦束缚,并此不为,而后可谓解放。

  汉文不可不读,而字义尤不可不知。而今日台湾之汉文,非驴非马,莫名其妙。如酒馔也,而曰「御驰走」;支票也,而曰「小切手」。使非稍知日语者阅之将不知其所谓。故台湾今日之汉文,可谓极弊。

  夫汉文之字义,千变万化,有用之此处为善、用之彼处为恶者。如「大行」二字,用之「教化大行」,则以为教化普及;用之「天子大行」,则以为天子殂崩。故下笔时不可不慎。

  人生之乐,莫如读书。然欲读书,必须得书。得书之法,厥有两途:一为自购,一为他借。购书既难,借书又难。则幸而可购可借,欲以无限之书,供我辈不时之读,更为甚难。

  台湾僻处海上,书坊极小,所售之书,不过四子书、千家诗及二三旧小说,即如屈子楚词、龙门史记为读书家不可少之故籍,而走遍全台,无处可买,又何论七略成载,四部所收也哉?然则欲购书者,须向上海或他处求之,邮汇往来,诸多费事,入关之时又须检阅,每多纷失;且不知书之美恶,版之精粗,而为坊贾所欺者不少。

  台北虽有图书馆,而偏在城内,稻江人士不便往读。即欲借出,亦非易事。且非有特别券者,更不能得特别书。而所谓特别书者,以余观之,又甚平。常我辈寒畯之士,复何从而得特别券哉?

  夫台北固所谓首善之地也,借书之难犹若此。若台中,若台南,若新竹,若高雄,借书之难亦必若此。顾此犹属都市也,若在偏乡,又从何而借之?

  不佞自十年来,拟集同志组织读书会及图书流通处,一以鼓舞读书之趣味,一以利便读者之购借,而呼遍全台,无有应者。文运之衰,宁不慨叹!盖今日台湾之搢绅但知权利,青青子衿又求享乐,而萤窗雪案之功遂无人肯用心矣。悲哉!

  虽然,天下事特患无人提倡尔。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芸芸三百七十余万人中,岂无二三好学之士?余谓今日辱阅诗荟诸君,则不佞之同志也,吾当藉此组织读书会及流通处,以收其效。

  读书之难,不在购书,不在借书,而在择书。夫以汉文而言,七略所载,四部所收,览其目录,已足头痛,又何从而读之哉?故书有宜读者,有宜阅者,有宜读而必熟读者,有宜阅而不必尽阅者,是在明师之指导。

  读书之患在于好多。多则泛,泛则不精。他人知之,而我亦知;他人言之,而我亦言。究之书之精微,则不能知、不能言。则知之言之,亦恐买椟还珠,看朱成碧,非徒无益,而又有害。

  读书之患在于躐等。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人事之宜然也。而今之青年,字义未晰,而读古文,且欲读秦汉之文。惝恍迷离,错尝八九。非徒无益,而又有害。

  读书之患在于无恒。一暴十寒,古人所戒。而读书者每不能自守时间,复不能自定课本。一书未完,又读一书。东奔西走,莫得径涂。非徒无益,而又有害。

  读书之患在于过劳。夫书所以长学问养精神也。若读之过劳,孜孜矻矻,夜以继日,则学问未得而精神已疲。非徒无益,而又有害。

  故余谓书有宜读者,有宜阅者,有宜读而必熟读者,有宜阅而不必尽阅者,是在学子之心得。

  读书宜约,阅书宜博。读书宜精,阅书宜略。读书宜缓,阅书宜速。读书宜定刻,阅书宜随时。读书宜明其始末,阅书宜知其大概。

  顾尤有一事焉。凡在读阅之时,自备札记,摘其精微,志其疑义,遇有会心之处,或全抄之,或节录之,以备他日之用,且可旁证他书而贯通之,而后可得读书之益。

  余既论读书阅书之法,有二三青年造门而请曰:『先生之论诚是。我辈欲从事诗文,当从何处入手,庶免徒劳无益』?余曰:『读书之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则能用工,能用工则能致志,能致志则能专一。心与书会,书与心化,亦通四辟,无乎不宜,而读书之要得矣』。

  夫古今之书,汗牛充栋,何能尽读?试以余所经验,而为从事诗文者径涂,约有十种。于经则诗经、书经、春秋左传;于史则史记、汉书;于子则孟子、庄子、韩非子(以文言之,当读韩非,取其刻峭;以学言之,当读墨子,取其广大);于诗则楚辞、杜集(此以旧例分之,若照今日科学,则诗经当入诗,左传当入史)。此十种者,固非难得之书。若以常人读之,三年可以毕业,最久亦不过四五年。聪颖之士,如有余暇,可以旁读昭明文选或经史百家杂抄,则欲撰述诗文,斐然成章矣。

  顾余尤有言者:凡欲读书,须先识字,则尔雅、说文不可不读。周礼保氏以六书教国子。何谓六书?曰象形,曰谐声,曰指事,曰会意,曰转注,曰假借。夫六书为读书之基础,而台人多不讲求,则不能读古书,而微言要义,隐晦不彰矣。

  今之青年多不读书,但阅二三讲义,便以通人自命,且欲举至美至粹之文学而破坏之。人不灭我而我自灭,天下之丧心病狂,莫甚于此。郁可哀矣!

  梁钝庵先生曾谓林南强:人生世上,何事多求?但得一间小茅屋,一个大脚婢,一瓮红老酒,足矣。林无闷闻之为下转语曰:一间小茅屋不破,一个大脚婢不丑,一瓮红老酒不竭。余更为之注曰:不破易,不丑易,不竭难。

  文人著书,呕尽心血,必须及身刊行,可方自慰。若委之子孙,则每多零落。蔡玉屏山长以儒素起家,积资三十余万,身死未几,而产已破。丛桂山房之诗集不知能保全欤?或曰:玉屏死而有知,不哭其诗之不传,而哭其财之不守。

  浪吟诗社之时,余年较少,体亦较弱。余尝戏谓诸友,使余不先填沟壑,当为诸公作佳传,一时以为醉语。乃未几而吴枫桥死,苏云梯死,张秋浓、李少青、陈瘦痕相继死。今其死者唯余与蔡老迂而已。岁月不居,顽健胜昔,诸友佳传,迄未草成。每一思及,为之怅然!

  二十年前,余曾以台湾诗界革新论登诸南报,则反对击钵吟之非诗也。中报记者陈枕山见而大愤,着论相驳,栎社诸君子助之。余年少气盛,与之辩难,笔战旬日,震动骚坛。林无闷乃出而调和。其明年,余寓台中,无闷邀入栎社,得与枕山相见。枕山道义文章,余所仰止,而诗界革新,各主一是;然不以此而损我两人之情感也。

  夫诗界何以革新?则余所反对者如击钵吟。击钵吟者,一种之游戏也,可偶为之而不可数,数则诗格自卑,虽工藻缋,仅成土苴。故余谓作诗当于大处着笔,而后可歌可诵。诗荟之诗,可歌可诵者也。内之可以联络同好之素心,外之可以介绍台湾之作品。

  咏物之诗,最难工整;而细赋熨贴,饶有余味,尤堪吟诵。顷阅高吹万感旧录载华亭张诗舲尚书白丁香二首,亟录于此:

  繁蕤簇簇发浓馨,点缀晴光屈戍屏。艳雪攒枝春琐碎,暖烟接叶玉伶俜。缄情粉结搜奁具,扶病香闺检药经。弱质不禁风力甚,祗宜轻絮罩闲庭。

  钗朵分明异样妆,隔帘偷舞白霓裳。洛妃攘腕垂垂洁,玉女传言叩叩香。几处冰蟾添夜朗,一年粉蝶送春忙。略无羞涩青衣态,瑶馆开时并海棠。

  春柳秋柳之诗,作者多矣。曩读粟香随笔,有蒋鹿潭冬柳四首,为录其一:

  营门风动冷悲笳,临水堤空尽白沙。落日荒村犹系马,冻云小苑欲栖鸦。百端枯莞悲心事,一树婆娑验岁华。往日风流今在否?江南回首已无家!

  鹿潭,江南人。时当洪杨之役,干戈俶扰,身世凄凉,固不觉其言之痛,然咏物比兴,此为最工,非仅剪裁字面,以藻绘为能事也。

  台湾虽称文明,而艺术方面微微不振;演剧也,音乐也,书画也,皆艺术之最真最美者也。而今之台湾,无演剧家,无音乐家,无书画家。则有一二之士抱其天才,成其绝学,以发挥其特色,而不为社会所重,又何怪其微微不振。

  黄君士水以雕刻之术名闻海内。黄君本居东京耳,使在台湾,将与庸俗伍,又何能发挥其特色,而尊之为艺术家耶?

  夫以台湾山川之美丽,风景之清幽,自然之变化,千奇百态,蕴蓄无穷,必有大艺术家者出,以扬海国之雄风。而今日尚无有起而作之者,则社会不以为重,独唱寡和,阒乎无闻。

  伯乐一过冀北而马群皆空,冀北非无良马也,非得伯乐之赏识,又安能于牝牡骊黄之外,知其良马?故士之遇合亦然。

  虽然,艺术家固不以穷通得失萦于胸中也,独往独来,超乎象外,不为利趋,不为名诱,而艺术之价值乃为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今台人士之所尚者非诗乎?诗社之设,多以十数,诗会之开,日有所闻,而知之真意义,知者尚少。夫诗者,最善最美之文学也,小之可以涵养性情,大之可以转移风化,其用神矣。而今之诗人知之乎?能不以诗为应酬颂扬之具乎?

  台北虽号文明,而文化施设尚多未备。则以稻市一隅观之,尤形落寞。夫稻市固商业繁盛之区,人民殷庶,行旅骈填,而一入其中,无图书馆,无阅报室,无讲演堂,无俱乐部,乃至一小公园亦不可得。吾不知稻人士何以消遣乎?而市议员何以不言耶?

  娼寮也,酒肆也,戏园也,均为行乐之地,而实销金之窟。都市发展,虽不得不设此种,而非公众消遣之法。故夫一都一市,以至一乡一村,而无公园,无图书馆,无阅报室,无讲演堂,无俱乐部,则谓之无文化之施设亦不为过。又况为大名鼎鼎之大稻埕乎?

  艋津之繁盛,不及稻市,则其文化之施设,当亦不及稻市。然闻艋人士将于龙山寺前筹辟公园,且有俱乐部矣,可以读书,可以阅报,可以讲演。而稻市无有也。稻人事事争胜,不落人后,而文化施设竟不及艋津,清夜自思,宁不惭愧!

  炎暑熏蒸,热且百度。居是闲者,皆感困苦。彼纨裤儿、大腹贾虽可消夏于草山、北投,挟妓遨游,翛然尘外;否则北窗高卧,电扇乘凉,雪藕调冰,自适其乐,亦可以消永昼;而穷檐之子、食力之徒,骄阳铄背,污汗满身,欲求一清凉世界而不可得。然则稻人士而为自乐共乐之计,当先筹辟公园。以市税充之,固非难事。若更进一步,则利用淡江为水上公园。两堤植树,设置茶亭。当夫夕阳欲下,夜月初升,画船小艇,泛乎中流,清风徐来,波光荡漾,岂非暑国之水都,而尘世之净土也哉?此议若成,乐且无极,吾当先作淡江杂咏,以与秦淮、珠江并传宇内也。

  台湾汉文,日趋日下。私塾之设,复加制限。不数十年,将无种子。而当局者不独无振兴之心,且有任其消灭之意。此岂有益于台湾也哉?

  夫汉文为东洋文明之精华,而道德之根本也,中国用之,日本亦用之。欧战以后,思想混淆,日本有识之士,多谋振兴,而雅文会尤鼓吹。其发行之大正诗文(十五帙第七集)有时事琐言二则,为藤本天民所撰。录之于左:

  一曰:今人较有气节有识见者,不向其业之同异,皆有汉素养者也。试执初刊以来之大正诗文阅之,其人历历可指数矣。但怯懦浮薄之徒,动辄尝欧米之糟粕,畏汉学如蛇蝎。此由不解汉学之如何物耳。后生其不惑而可矣。

  又曰;文部省私制限汉文为一千九百六十一字。大阪每日、朝日两新闻改为二千四百九十字,用之普通教育则可,用之高等教育则不可。国家各有古史古典,则莫非汉字;故不识汉字,则无古史古典,其害甚于秦焚书坑儒,可不思乎哉?

  乌乎?台湾青年听者!台湾之排斥汉文者其一思之!

  台北附近之山,以大屯、观音为最。两山屹立,外控巨海,内拥平原,中挟一水,蜿蜓而西者,则淡江也。山水之佳,冠绝北部。苍苍郁郁,气象万千,地灵含蕴,积久必宣,宜其有此巨大之都会也。

  观音之高,海拔二千二十余尺,而大屯则三千五百余尺,层峦耸翠,上薄云霄。余居淡江之畔,时与两山相对,山灵有知,招之欲往矣。

  观音山上有凌云寺,本圆和尚卓锡其间。余岁必往游,游辄数日,得诗颇多。而大屯以无东道,尚未至。然开门见山,已作卧游之想矣。

  李君金灿居稻市,性风雅。昨年筑室大屯山上,颜曰「大观阁」。又于山之胜处,各择一景,遍求名人题石,饬工刻之。惨淡经营,迄今始竣。李君邀余往游,余遂杖策而行,宿于大观阁上。

  阁在谱茶坡,坐大屯而朝观音,因名大观。俯视阁下,平畴万顷,新绿如毡,而碧潭、剑潭诸水,汇于关渡,以出沪尾。入夜则北淡各处电灯烨烁眼底,恍如万点明星,辉映天河,诚大观也。

  余既宿阁上,遂得遍览山中诸景。儿子震东随行。翌早,更登绝巘,俯瞰沧溟,上临仰天池。池深七百余尺,大约三十亩,昔之喷火口也。今虽久旱,水尚数寻。震东沿壁而下,以掬其泉。

  大屯诸景,李君已自记之,不复赘。顾念我辈蛰居稻市,炎暑熏蒸,尘氛扰攘,欲求避世而不可得;今乃承李君之招,获饱山中清气。余别有诗,以留鸿爪。寄语山灵,须再来也。

  庄生有言:『井蛙不可以语海,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冰,笃于时也』。今之妄人而谈文学,直无异于井蛙夏虫!

  战国之任侠,东汉之清议,吾爱之敬之。国家而无此等人,是无正气;社会而无此等人,是无良心!

  人能节俭,则无时而不余裕。人能勤劳,则无时而不暇豫。故曰:无废时,无废事,无废物,治生之本也。

  对名花读异书,是名士风流。以汉书下浊酒,是才人气概。

  宫词之作,古来多矣。顷读吴江金天羽天放楼诗集,中有春秋宫词十二首。余尝以春秋多奇女子,拟咏其事,今遘此诗,可谓先得我心。他日有暇,尚书续貂也。

  分藩鲁卫并山河,生女天传吉语多。喜得君侯亲却扇,笑携仙掌认兜罗。

  淇流碧玉绕宫墙,素奈花开永断肠。归妹不来容易老,双双燕子送斜阳。

  金殿从容夜举杯,论兵昨见烛光催。数言勘破王心荡,儿女英雄仅此才。

  台榭秋高碧月明,牵牛花放鲁侯城。宫纱半臂屑来薄,漫说当年割臂盟。

  君恩如海海难填,恼乱春心是管弦。谥作桃花缘命薄,细腰宫里忏流年。

  婿乡安稳醉流霞,醉里扶君上玉騧。一剑割将恩爱断,临淄城外有天涯。

  秦云生剪美人衣,仙眷风流世所稀。一夜箫声吹不绝,身骑红凤上天飞。

  三月承欢得侍君,秋衾铜辇梦温存。千金若得词人赋,说道南威未报恩。

  宴朝花影过阑干,论道三公礼数宽。禁得婵娟掩口笑,相公枉戴进贤冠。

  花奴羯鼓打春雷,杨柳青旗小队回。本是宫中行乐地,球场假作战场开。

  忍泪和亲剧可怜,送将娇小上吴船。千秋齐女门前路,垂柳西风咽暮蝉。

  歌舞青山日半衔,西施新脱浣沙衫。莲花处处能消夏,偏是香泾号锦帆。

  ○啜茗录

  施靖海以平台之功祀名宦祠。祠在台南文庙棂星门左。某生见之,为咏一诗曰:施琅入圣庙,夫子莞尔笑。颜渊喟然叹,吾道何不肖!子路愠见曰:此人来更妙,我若行三军;可使割马料。可谓谑而虐矣。

  台湾施行共学之时,有某学究谓余曰:孔子真是先知!余曰:何谓?曰:子不读论语乎?论语云: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此非孔子之论共学乎?余思其语,颇有意味。

  某生学于厦门,父死,遗产数万,而自称无产青年,且与同志结会,以相标榜。有友欲与共产,某生不可。友曰:汝无产,我亦无产,何不可?某生默然。慕虚名而不求实事,如某生者犹其小焉。

  林时甫光禄居台时,曾建大观书院,聘晋江庄养齐孝廉为山长,以栽培乡里俊秀,可谓有功文教矣。及光禄避地鹭门,其后人竟岁收学租而不赓办,以致书院塌毁,过者惋伤。闻前年始以学租移交庄长,而今乃欲兴孔教,庶不负先人美举。

  台北陈迂谷广文着偷闲集四卷,没后未刻。前年有某君欲为代印,其后人竟索万金,事遂中止。夫文人著述,费尽心血,或传或没,虽由其书之好恶,而亦付托之得人与否。然为人子孙者,能刻先人之书,因为美事;否则,当请名人鉴定,凭借其力寿之梨枣。若以先人之著述,而欲据以为利,清夜自思,其何以堪?

  科举之时,习制艺者,多有腔调;作诗亦然。某君会作剃头诗一首曰:见说头堪剃,逢人便剃头。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如何剃头者,随便剃人头。此等膛调,无论何题,皆可应用,胜读唐诗三百首矣。

  台中某村有垫师,学究也。一日,讲书至子之燕居一节,谓子是孔子,之是往,燕居是燕之巢,合而言之,则是孔子往燕之巢。学生多疑其说。有问之曰:孔子是人,燕是鸟,孔子何以能往燕之巢?垫师曰:汝尚未读孟子,孟子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孔子,圣人也,能化能神,能大能小,又安知其不能往燕巢?问者皆笑。或曰:垫师之言是在数十年前,故人以为谬;如于今日言之,当亦有说。或曰:何谓?曰:燕巢非今日之庄名,而为高雄州辖乎?使孔子而在,又安知其不可往?按燕巢原名援剿庄,为郑氏援剿镇屯田之地,今改为燕巢。

  关庙之联,颇多佳构,而台湾商家尤好以字号冠首。有友谓陈迂谷先生曾为锦同饼店撰关壮缪联,其语云:锦书一道辞朝去,同榻三人为汉生;以为恰切。余谓犹不如我南尚亦一联之佳。尚亦,染坊也,开张时奉祀壮缪,因请名人撰联,欲以尚亦冠首,众皆搁笔。末座一人起而书之曰:尚不愧于屋漏,亦是以为成人;二语皆出四书,又合壮缪身分,真是天成妙句。

  灯谜为文人游戏,钩心斗角,妙绪横生,故余亦好为之。少时曾闻前辈述一谜文云:子路率尔而对曰,是也,颜渊喟然叹曰,非也,夫子莞尔而笑曰,若是也,直在其中矣,打一也字。运用成语,如其口出,可见老成典型。罗君蔚村发刊梨花新报,仅出一期。林君荣初自津门寓书于余曰:蔚村之梨花,恕放耶?凋谢耶?苟非十万金铃,吾恐阑珊即在眼前矣。噫!十万金铃,谈何容易!然梨花已再开,亦祝其不遭风雨尔。

  闽海纪要为清代禁书,而郑氏之信史也,故余喜而刊之。某君读后语人曰:『此书所载,多与台湾府志不同。雅棠校刊时,何不改之』?余曰:『此书之价值正与台湾府志不同。夫府志为清代官书,其载郑氏辞多诬蔑;而此为私人著作,据事直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此其所以可宝也』。余谓读史当多读野史,考证异同,辨析是非,方不为官书所囿。

  台人素祀天后,信仰极深,称之曰「妈祖婆」。曩在沪上,见中华新报曾以「社会党」三字征对,无有应者。拟以战国策之「君王后」对之,颇嫌未妥。及今思之,以「妈祖婆」对「君王后」较为工整。庄生所谓周遍咸三者,名异而实同也。

  黄君茂生过访,谓畴昔之夜,偶赴友人之宴,席上有妓曰「乌肉」,其名虽俗,其色颇佳。酒间乞余撰联,旦欲以名冠首。余戏书两句,未谂可否?联云:乌衣子弟偏怜汝,肉食须眉总愧卿。余曰:上句是纨裤儿本色,下句则今日所谓绅士者无容身地矣。

  台湾诗学虽盛,而闺秀能诗者尚少。诗荟发刊以来,其寄稿者有王女士香禅、李女士如月、余女士芬兰,清词丽句,传播骚坛。今则又有黄女士金川。女士台南人,年十九,初学吟哦,雏凤声清,已非凡鸟。若更加阅历,其造就未可量也。

  十数年前,闻洪女士浣翠之名,而读其诗,语多凄怨。今则一洗俗调,无语不香,有词皆秀。然后知诗之有关于境遇也。女士稻江人,曾学书于杜逢时先生,亦能篆刻。现居台中,潜心诗学,又得陈沁园先生之指导,故其锦囊时贮佳句,乃以近作惠寄诗荟。颂椒咏絮,巾帼多才。诸女士之掞藻扬芬,当与艺苑文人争光坛坫矣。

  台北筹建圣庙,卜地大龙峒,坐大屯而朝文山,经以十月八日举行定础之礼。方今文教衰颓,彝伦攸斁,异说纷纭,人心靡定,苟得阐明大道,示其指归,以此为讲学之地,其有稗于修齐治平之术者多矣。

  三十年来,汉学衰颓,至今已极;使非各吟社为之维持,则已不堪设想。唯各吟社之提倡,注重乎诗。夫诗为文学之一,苟欲作诗,必须读书。如乘此时而提倡之,使人人皆知读书之乐,汉学之兴,可以豫卜。

  草山温泉,名闻内外,以浴之者可以爽精神而袪疾病也。然温泉虽佳,远方难致。张君耀庭乃取发源之磺油,制之成块,色白如粉,以供洗澡,名曰汤花。余谓汤花二字极雅,可作诗料,他日当为一咏。

  南社之设,已经廿稔,社友亦多零落。余拟先辑陈瘦痕之诗,次及谢籁轩,二君皆与余同事南报,而稿不全。籁轩之侄星楼许为抄寄。瘦痕无子,其弟又逝,须由报上搜之。闻王炳南所收极多。炳南亦社侣也,未知肯相借否?

  星楼亦能诗。年二十九,始携其子留学东京。或诮其迟,星楼曰;余业成否,虽未可知,而余子可免废学。阅今十年,星楼竟毕业早稻田大学,其子亦在中学三年。乌乎!人患不好学耳,又患学而不专耳。若星楼者,可以愧少年而不知学者。

  稻江叶炼金博士能诗善书,性又倜傥。一日,至大龙峒王庆超家,见厅上新悬竹联一对,其联云:『处世有才经百练,读书无字不千金』,炼金佯语之曰:此联系余属友人代刻,何以误致君处?庆超愕然。炼金指其字曰:此非余名乎?庆超知其意,慨然以赠。噫!天下事之凑巧,竟有如此。使听狱者仅凭证据,能不谬乎?

《雅堂文集》 相关内容:

前一:1

查看目录 >> 《雅堂文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