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史部 > 地理 > 宁国府志 >

卷二十九·人物志文苑◇宁国府志卷二十九人物志

卷二十九·人物志文苑◇宁国府志卷二十九人物志

文苑

宣城县

〔唐〕刘太冲博洽工诗,与弟太真齐名。天宝中举乙科,颜真卿守平原,辟从事。划策拒安禄山。寻真卿掌吏部署,冲、高等归宣城,为文送之,谓才不偶命而德无其邻。所著诗俱亡逸,惟存《寄业师》一篇,见《宛雅》。《康熙志》
刘太真宣州人,善属文。师兰陵萧颖士,举高第进士,淮南陈少游表为书记。尝以少游拟桓文,为义士所訾。兴元初,为河东宣尉赈给使,累迁刑部侍郎。德宗以天下平,贞元四年九月,诏群臣宴曲江,自为诗,敕宰相择文人赓和。李泌等请群臣皆和,帝自第之,以太真、李纾等为上。迁礼部掌贡士,多取大臣贵近子弟,坐贬信州刺史卒。《新唐书·本传》《康熙志》
王炎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尝游蜀,白为《剑阁赋》赠之,因以中戒。他日白道溧水,炎已卒,又哭以诗云:“王公希世宝,弃世一何早。”《乾隆志》
顾蒙宛陵人。博览经史,慕燕许刀尺亦一时之杰,余力深究内典。由是屡为浮图碑,仿欧阳,率更笔法,酷似前人。庚子乱后,萍梗江浙间。无何,有美姬为润帅周宝奄有,蒙不能他去,而受其豢养,由此名价减薄。甲辰淮浙荒乱,避地至广州,人不能知。困于旅食,以至书《千字文》授于聋俗以换斗筲之资。未几,遘疾而终。蒙颇穷易象,著《大顺图》三卷。《摭言》按:顾蒙《旧志》无传,唐说部中往往见之。《摭言》称韦庄请追赠不及第人,蒙与焉。其推重于时名流,固非偶然。今据《摭言》原文补入。

〔南唐〕邵拙字拙之。孤峭不挠,博通经史,饭酒至百杯不醉。水部郎赵庆贻之诗云:“迈古文章金,出群行止玉麒麟。”尝上书献所为文,请应制科。诏赴阙,次舒州卒。籍装得手抄史传文集三百卷。拙初为诗云:“万国未得雨,孤云犹在山。”时谓穷谶。有诗百篇,曰《庐岳集》,尚书孙迈序。《十国春秋》、《乾隆志》按:《旧志》,邵拙系唐人,今从吴任臣《十国春秋》改属南唐。
蒯鳌工属文,江南承唐末文体纤丽之弊,士率不能自振。鳌独不事华藻,以理趣为本,得承平余风。鳌尝曰:“夫文章者所以达道德之本,发才智之蕴,使旨胜于辞,理过于文为得之矣。其余摘裂章句,钩校属耦,绮丽悦目,清新沃耳,则吾不知也。”闻者善之。然居乡饮博无行,不为人士所容,乃去。入庐山国学,亡赖尤甚。晚乃励风操,尚信义,一言之出,必复而后已。常蓄龙尾砚,友人欲之而不言,鳌亦心许之,未及予也。一日友人不告而归,鳌悔恨,徒步数百里追及,授砚而还。至后主末,始登仕版。迨国亡铨授未及,遂不复谋仕。宋开宝中,薄游汴京,樊若水欲荐于朝,鳌耻之,亟归,隐庐山数年卒。一云归宋,擢进士第,以殿中丞致仕,隐于庐山。《十国春秋·本传》按:《一统志》载,蒯鳌擢太宗时进士第,历茶陵令,以殿中丞致仕,隐于庐山。《嘉定志》亦同,惟殿中丞作殿中侍御史为异耳。《江南通志》、康熙、乾隆《府志》并云,耻若水之荐,谢隐庐山。鳌既称晚励风操,《嘉定志》并称其家贫,未尝干谒士流,高之。似非希荣失身之士。《十国春秋》于《本传》中无此语,而附注于传尾,亦传疑义也。

〔宋〕邱旭字孟阳。本农家子,弱冠始读书,习为辞章。俄随计金陵,凡九举而曳白者六七,旭自励弥笃,不为耻,由是学益进。后主时试厚德载物赋,擢第一人。国亡归宋,吕蒙正判铨,久习旭名,问曰:“若非能为赋者乎?”旭曰:“江南献赋适为第一。”蒙正曰:“闻名旧矣。谓为古人乃并世耶。”荐授令,录迁京秩,卒于衡州。常纂古名贤遗言,为宾朋宴语行世。其词赋得故唐程度,时人取以为法。《十国春秋·本传》
梅尧臣字圣俞,侍读学士询从子也。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荫为河南主簿,钱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倡,一府尽倾。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励精思苦学,由是知名于时。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益少也。尝语人曰:“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也。”世以为知言。历德兴县令,知建德、襄城县,监湖州税,佥书忠武镇安判官,监永丰仓。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预修《唐书》成,未奏而卒,录其子一人。宝元嘉中,仁宗有事郊庙,尧臣预祭,辄献歌诗。又尝上书言兵,注《孙子》十三篇,撰《唐载记》二十六卷,《毛诗小传》二十卷,《宛陵集》四十卷。尧臣家贫喜饮酒,贤士大夫多从之游,时载酒过门。善谈笑,与物无忤,诙嘲讥刺托于诗,晚益工。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织文乃尧臣诗也,名重于时如此。《宋史·本传》
高元矩工诗,不仕,以子惠连贵赠光禄卿。诗有警语,赠徐学士云:“鸟掠琴弦穿静院,吏取诗草下闲庭。”载王举《雅言》。系述,全篇无考。惠连博学尚气节,登端拱己丑进士,历工部郎,知吉州。精堪舆术,迁学址。欧刘相继出,并登士第为名臣。天禧初,徙知扬州卒。孙器之,知南康军。周紫芝,惠连曾孙婿也,尝过其墓下,赋诗吊之。《康熙志》
周紫芝字少隐,居陵阳山。父觉,义方甚笃,每曰:“是子相法当贵,然肩耸而好吟,其终穷乎?”后两以乡贡赴礼部不第,家贫并日而炊,人嗤之不顾。嗜学益苦,尝从姑溪李之仪及吕本中游,有美誉。年六十一始以廷对第三,同学究出身,调安丰军霍邱税不赴。监户部曲院,历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知兴国军。政崇简静,终日焚香课诗而事不废。秩满奉祠,居庐山。初秦桧爱其诗云:“秋声归草木,寒色到衣裘。”留京每一篇出,辄击赏不已,颇厚遇焉。后和御制诗:“已通灌玉亲祠事,更有何人敢告猷。”桧怒其讽已,出之。紫芝惟言士遇合有时,吾岂以彼易此。绍兴乙亥卒。著有《太仓米集》、《竹坡老人诗话》、《楚词赘说》,见《文献通考》、《万姓统谱》。子琴,并力学不仕。《康熙志》
李宏字彦恢。建炎中,吕好问知宣州,得士四人,詹友端、周紫芝、王相如、及宏,每宴集必与俱。宏博览群书,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历官转运使卒。后一年,天子问:“淮西漕李宏在否?”执政言物故士,嗟惜久之。宏诗集散逸,后有李亦能诗,《辰光门》云:“夜深灯火明沙路,秋令笙歌拥画轮。”并见《宛陵群英集》。同上

〔元〕贡奎字仲章。父士浚赠广陵侯,力学尚义,作义塾,以待四方学者。奎十几能属文,长益博综经史,聘为齐山书院山长。时方议行郊祀礼,奎讨定之。朝廷多采其说,应奉翰林,纂修《成宗实录》。授江西儒学提举,敷明理学,诸生皆竦听不懈。累迁集贤直学士。天历二年,奉使还卒。谥文靖。奎为文闳放俊傀,其在词林与天复初袁伯长、邓善之、马伯庸、虞伯生辈唱和,皆一时豪俊声名之士。晚年萃撷诸礼书欲定为一家言而未竟。所著诗文悉藏秘府,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子师泰,详《名臣传》。侄师道,字道甫,举茂才,累官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有文名。时奉旨修宋、辽、金三史,丞相脱脱总史事,欲以辽、金为正统。师道奋笔议曰:“昔符坚已据中原,不忘东晋,凡以成正统也。本朝得上承中国帝王之统,而与唐虞三代汉唐齐称,以承宋耳,则正统在宋,不在辽、金也。”议不行,师道坐此忤时,出补嘉兴路治中。部使者交章荐之,寻卒。《乾隆志》
张师愚字仲愚,弟师曾,皆好学工诗,先后领延天历乡荐,并从汪文节泽民游。文节礼下之,尝称生平畏友有二张云。师愚诗有《和施炳仲》云:“桑落山中酒,芙蓉江上秋。”《送赵伯渊》云:“秦淮倚棹秋听雨,易水驱车晓度霜。”师鲁有《挽刘待制》云:“视草催春直,藏舟惜夜移。”《怀师氏山林》云:“雨林黄耳菌,春涧白头鱼。”颇工丽。师愚子知言,亦以诗名。同上〔明〕贡钦字元礼。少颖异,读书过目不忘。成化庚子,领应天乡试第一。同榜公宴多列声妓,各携,筵间索解元题诗,钦挥洒无难色,众服其敏给。甲辰登进士,历官文选郎,掌选事最久。世宗出郊,诸官蒲伏,钦颀长,上疑其立,询之,因呼“长官儿”。仕顺德知府。钦诗文才情豪荡,震耀一时,著有《湖亭集》。大学士李东阳、学士程敏政亟称之,有秋水芙蓉之目。《宣城事函》、《乾隆志》
贡汝成字玉甫,镛之子,领正德癸酉乡荐。生而慧,废产市古今书,搜讨不遗余力。博洽与旌德梅鹗齐名,而汝成尤探极理蕴文,密而藻,法而瞻。嘉靖初,预修《祀仪成典》及献《郊庙赋》,并赐金帛,授翰林待诏,预校录经史。上复古治策十五事,凡三万七千余言。章圣太后丧,两疏请复三年制,不报。寻卒于官。著有《三礼纂注》四十九卷。《宣城事函》、《乾隆志》
梅守箕字季豹。豪宕善属文,援笔立就,诗不为今体。汤宾尹雅傲岸,独推服之曰:“与季豹游使吾神王。”又赠诗云:“坐上若无梅季豹,也容他辈得猖狂。”其见重如此。年四十五卒。著有《居诸前后集》,王世贞序之,极其倾倒。又赠诗云:“从夸荆地人人玉,不及梅家树树花。”子元祚,从子蕃祚、台祚,皆善诗文,喜任侠,惜早卒。《静志居诗话》、《乾隆志》
孙攀字士龙。长于记问,博览沉思,尝得《周礼》古本,编考诸家,折衷为一书,名《周礼释评》,同时梅鼎祚序行之,称其孝友端谅,非礼勿履。所辑著与贡待诏汝成纂注《三礼》后先相望,至今里中称博洽,必首贡、孙两先生。《乾隆志》
梅鼎祚字禹金。父守德官给谏,时生鼎祚癯甚,怜之,欲其弃笔砚。乃匿书帐中默诵,年十六廪诸生。郡守罗汝芳召致门下,龙溪王畿呼为小友。性不喜经生业,以古学自任。文词沉博雅赡,海内皆知其名。阁臣申时行等欲以文徵明故事疏荐,辞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坐卧其中。著有《鹿裘石室集》,又编辑《历代文纪》、《汉魏诗乘》、《古乐苑》、《唐乐苑》、《书纪洞诠》、《青泥莲花记》、《才鬼记》诸书。孙朗中,字朗三,亦工诗文书画。海内名宿如冯元飚、周镳、陈子龙辈咸亟推之。尝辑唐以前赋为《赋纪》五十卷,编校垂竣而卒。所著有《书带园集》十六卷。又孙超中、从孙磊,并知名,各著有诗稿。《明诗综·诗话》、《乾隆志》
高维岳字君翰,惠连裔孙。弱冠领万历癸酉乡荐。善诗赋古文词,与里人沈懋学、梅鼎祚辈为敬亭诗社。遍游天下山水奇绝处,游必有诗。仕雷州推官,廉明有惠声,寻摄琼州。矿徒万余人窃发,钩倭入寇。维岳伏兵清澜海口夹攻,大破之。转巩昌郡丞,督饷临洮,招番人置近甸,边顿以安。以抗直左迁兴国知州,兴国故苦柯、谭二贼,维岳卑车驰至郡,立擒盗魁,盗悉平。当事忌其功,遂投劾归。维岳文学政事并长,归田日,家无余财,所居不蔽风雨。翰林焦每叹曰:“君翰诵诗达政有元道州之风。”著有《远霁堂草》、《翠云亭集》、《保洮八议》等书。《广东通志·名宦传》、《乾隆志》
汤宾尹字嘉宾。万历甲午举于乡,乙未冠南宫,廷对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内外制书诏令多出其手,号称得体。神宗每加奖赏。寻晋中允署司业谕德庶子,迁南京祭酒,雍中考课分闱所得皆当世名士。好奖借人材,士子质疑问难,殆无虚日。词林旧例,每优游文史需次公卿,宾尹独慷慨负气,纵谈天下安危大计。由是与人不合,又以闱中争韩敬举首,忤执政罢归。崇祯初,廷臣乔若雯等疏荐,未及用卒。以制举业名天下,至今无不称汤宣城云。所著有《睡庵诗文集》,其条议防边备倭诸策,详文集中。《乾隆志》
吴伯与字福生。好读书,每夜向晨拥衾假寐,觉复读,以是得疾。年五十八始连登甲乙榜,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浙江布政使司参议,迁广东按察使司副使。为诸生时,高自负以晚达,得肆力典籍,博极群书,工古文词。董思白题其《素雯斋集》云:“体齐梁之绮靡,兼燕赵之悲壮。”所辑有《宰相守令合宙》、《名臣奏疏》、《事函》、《文函》等书行世。《明诗综·传》、《宛雅》、《乾隆志》
沈有则字士范,懋学伯子。少警颖,淹通经籍,娴六艺,下至骚赋楷隶靡不工。著《九边策要》诸篇,数十万言,悉经世巨务。沈氏累代簪缨,以理学世其家,有则所著皆有本之学。万历庚戌成进士,官行人,即疏请建储,词甚切。至壬子奉命使楚,兼奉母南归,次东平州。值母疾作不起,有则日夜泣不绝声,继卒于道,时年五十有三。有则生平性孝友,敦睦好施。著有《紫烟阁文集》。《乾隆志》
刘仲达字九逵,太学生。著《鸿书》一百八卷,凡二十有四类,顾起元序之曰:“总百代之秘文,搜二酉之佚典,采玉于山非悬藜无以结佩,漉珠于海非有月无以入怀。”一时类集未有或之先者。同上
钟震阳字百里。少孤贫,寄食舅氏郑世德。性癖古学,不屑屑经生家言。年及艾,犹困童子试。积岁馆谷尽购书还,寝食其中,不稍倦。崇祯庚午领乡荐,辛未登进士,是科程策半经其手裁,一时古学声噪京师。知山阴县,筑塘捍海,民便之。祠于海,部民碑焉。著有《偶居集》行世。子无瑕,详《宦业》。同上
汪念显字仲恭,庠生,文节八世孙也。博通经史百家言,试辄冠军郡邑。长如陈彦吾、姜孟颖,乡先达殷登瀛、詹沂、徐元太皆雅相器重。念显亦远大自期,杜门稽古终其身,未尝一至吏廷,有古高士遗风焉。有《语神编》、《世道忠言》二刻。同上
刘振字自我。少高尚,博学慷慨,善持论。尝纵游燕赵齐梁间,中原多故,范景文巡抚河南,振以布衣上书谈时事多中,甚见优礼,由是知名。寻返金陵,键户撰著,辑古今治乱得失,作《庙算》;采兵家言作《纬书》;又以明三百年实录藏馆阁者,旁稽野乘,裁以己意,仿《史记》述为本纪、志、表、列、传,自洪武迄万历,名曰《识大录》,计百余卷。范景文为南兵部尚书,每有大事多就咨访,及内召聘修《北工部志》,书成,会闯贼陷京师,未上,景文殉国,书散逸。乙酉疽发背死。振平生熟于掌故,所著述甚富,词章其余事云。子易,字望之,古义自好,博极群书。后徙居河南,著有《章甫集》二十卷,《拟骚》数卷。同上
俞绶字去文。壮谢诸生业,笃志古学,博览遐搜。居宣之西鸣,有小园,中为楼,聚所藏与所构典籍充其中,颜曰“父书楼”。为诗古文词不加点,长于叙事,得《史》、《汉》法。求者踵接,意到则置几园中花竹下,徐步微吟,茗饮数杯,立书十余纸。著有《涧影诗文集》六十卷。同上

〔国朝〕梅巨儒字闻。早弃举子业,尽读藏书,乃上溯羲轩,下迄近代,仿司马公《通鉴》目录、邵子《皇极经世》编年体,博搜慎讨,举要订讹,为《史鉴大事录》一书,又著《左传发明》,订正诸家诗古文辞百余卷。下帷精思,则累筑户,通食于牖,辄经时月。每岁除,家人陈设毕乃出。事孀母诚孝。邻人有鬻妻赎罪者,得巨儒倾囊获免。子,见《名臣传》。同上
唐允甲字祖命。幼时汤宾尹器之,留读园中,年十三文誉驰江上。崇祯末,金陵初建,议征江左巨儒充中书之选,阁臣高宏图首荐允甲为舍人,一时辞命多出其手。会权臣披剥善类,允甲遂遁迹溪山,息意仕进,以诗酒自娱。老年书法名海内,笺盈几,酒酣落笔,获者如拱璧。所著诗文数十余卷,周亮工、沈寿民、施闰章辈序之,倾倒备至。《宛雅》、《乾隆志》
戚懋字稚含。性倜傥,留心经济。崇祯间游都下,适司礼监王某奉命巡边,延为参谋。遍历酒泉、张掖等郡,凭吊山川,诗文盈箧。例三载复命,当授通判职,懋慨然曰:“因人受爵,志士不屑也。”弃归。应童子试,入泮,寻入浙幕。顺治初浙闽内附,懋以诸生授龙泉教谕,期年告归。隐于水阳西浒,足迹不入城市,日与唐允甲、袁友韩、李侠辈饮酒赋诗。老而诗益工,人以高达夫拟之。《街南文集》、《乾隆志》
梅士字象先,太学生。最淹洽,自汲冢、鲁璧、周鼓、秦碑以逮虫鱼、草木、地舆、医卜之籍,靡不穷究。尤豪于诗,有不平不与人较,时时寄咏以自寓。伯仲早世,抚诸孤煦煦若慈母。寻以兄子事冤系圜扉五年,尽鬻产以纾难,无几微怨怼。晚为潜山县丞,著《孤山》八集行世。子靓,字清老。好吟耽游,綦履所及,与一时名流赠答,悉自写性灵,不一语借人牙慧。所著有《风声集》、《客吟》、《卧吟》、《余吟》,共二十卷。《乾隆志》
孙竹字稚君。长于诗,雕刻奇创,类李长吉。出游,公卿间争为延誉。从弟给谏襄,每称其内行完备,惜无后。有《西湖蘧啸集》行世。从侄支芬,字昆孩,邑诸生。博极群书,诗文援笔立就,隶体尤工。同上
吴字若金,群庠生,孝廉伯敷子也。敷有行谊,淹经史,以父兼师。少英爽,与沈寿民齐名。吴中钱禧亟引重之,贻书于人,必称吴沈,无轩轾也。诗尤清拔,冲口而出,不见斧凿痕。著《浮筠轩集》。弟,字季野,邑诸生。甲申后谢举子业,壹意古文,力追周、秦、两汉以上。渺诡谲,变灭神奇,使人不见端倪,而折衷一轨于正列。有《梦华子集》四卷。从子谋公,字聪若。丁卯乡试第二,性简名淡,声利外似诙谐而守实介。不喜讲学浮名,尝曰:“高谈性命不如卑论人情,广结知交不如近恤乡里。”闻者服之。同上
张延世字子尉。七岁能吟咏,笃嗜诗古文词,长益肆力群籍,所学日富,而行谊甚高。幼失恃,孝事其父,父殁,哀毁几不胜丧。与异母弟同居,数十年无闲言。姊少寡,孤甫四龄,值兵乱,延世挈以远避,获保无恙。连试于乡,不得志,徜徉自适,所撰著不下数十种。以明经授宿松训道,年已老,犹日夕讲论不辍,问奇者趾相接。归。年八十四卒。族有一鼐者,亦好学能文,以诸生终。五经俱有注解,并散佚,惟存《春秋留传》十余卷。同上
孙于王字羽辰,前明邑庠生。能文善诗歌,书法出入钟、王,远迩重之。绝意进取,襟情空旷,酷嗜奇出水,留连时事,托诗见志,其风号雨溢海啸山奔之致,磊落动人。著有《萍庵集》。吴肃公推服焉。同上
唐益字朕虞。博通古籍,学使李来泰亟称之。中顺治丁酉庚子康熙癸卯三科副榜,以体羸不耐场屋,终老明经。生平尤喜为有韵言,著《自怡集》行世。从兄允甲题词云:“博赡四库,铸三唐。光散朝霞,巧分天锦。”拟古为俦,于今罕俪矣。同时廪生陈武扬亦以文学称。《宛雅》《乾隆志》
梅清字渊公。英伟豁达,以博雅负盛名。顺治甲午举于乡,遨游燕齐吴越间,名公巨卿无不推毂。新城王士云:“渊公以诗名江左,画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更数十年断纨零素,定不灭苏、黄也。”又著《瞿山诗略》、《稼园草》、《天延阁前后集》行世。子钟龄,郡廪生,嗜古能文,称其家风。从弟亦长于诗,咏物最工。《居易录》、《乾隆志》
高咏字阮怀,州守维岳孙。幼有神童之目,其学无所不窥,书、画、诗,世称三绝。与同里施侍读闰章高唱东南,执耳词坛者三十余年,海内翕然宗之为“宣城体”。康熙己未,以博学宏词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所撰史稿,皆详慎不苟,积劳成疾,请假归里,逾年卒。著有《萧江游草》、《遗山诗集》及《若岩堂全集》五十卷。《江南通志》、《乾隆志》
茆荐馨字楚畹。少英敏力学,为文不属草,顷刻千言立就。入北雍,长洲相国宋德宜为祭酒,奇其文以国士目之。康熙己未成进士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时命词臣纂修《五代史》及《易经讲义》,荐馨分辑不懈。俄而疾作,得请卒京邸。荐馨生平诚信廉洁,宦游十数载,所居帷幕不周,炊烟间绝,晏如也。赖阁部诸公经理丧归。著有《画溪草堂稿》。子振,乙酉举人。《江南通志》、《乾隆志》
孙卓字予立,给事襄次子。淹通经史,才藤澜发。康熙己未成进士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癸亥奉使册封安南,行至粤西全州,暴病卒,年三十六。卓内行醇备,奉母兄以至性,敦夙谊,崇气节。著有《社斋稿》。《江南通志》、《乾隆志》
沈泌字万邺。父寿殉国,详《忠节》。泌幼孤力学,博闻强记,才捷一时。尝名流宴集,阄韵分题,泌或后至先成。与人共疏古事,娓娓不倦,捡所出不讹一字。性落拓跌宕,文酒不事生产,每纵谈天下事,掀髯扼腕,旁若无人。康熙己未,当事将以博学宏词荐,会有忌其负才使气者沮之,遂以诸生终。所著诗文词赋甚多,殁后稿被窃去。同时有濮阳锦、梅直、马文开皆隐居著述,以博雅称。《宛雅》、《乾隆志》
梅庚字耦长,朗中子。三岁孤,家故贫,母刘抚以成立。姿禀颖异,好读书,尤长于诗,间绘山水,亦旷逸有致。客游京师,一时名公巨卿折节倒屣。辛酉领乡荐,累困公车。新城王士雅重之,及主礼闱,复被黜。士为诗自责,有“如何古战场,亦复失李华”之句。旋授泰顺令,以经术佐吏治,请罢海船岁修,民尤便之。尝作《修船谣》,人比之元春陵。未几引年。著有《漫与集》、《听山诗钞》。子成,见《孝友传》;琢成,邑庠生,诗文有名,纂修《云南通志》,人服其精核云。《乾隆志》
袁启旭字士旦。国学生,工诗而好游,自题其草曰“江湖一客”,诗苍秀雄丽抗衡。作者与同邑施闰章、梅庚负盛名。都下宋实颖序其《中江诗钞》云:“以秦风之悲壮而兼楚骚之哀怨,真东南第一才子也。前辈惟悔村先生可以方驾,近则其年得其丰腴,汉槎有其英概。”其推服如此。从弟又安,亦有诗名。《宛雅》、《乾隆志》
梅以俊字子彦。邑廪生,博通经史,工诗古文词。尝录遗江阴,以古学七艺擢冠十八府州,声藉藉吴越间。性旷达嗜饮,遗落世事,芥视青紫。晚数游金陵,与诸名士结吟社,时饮酒家,题诗壁上,好事者随所在录之去,传诵都邑。年五十四疾革,连沃数觥一笑而逝。著有《承露集》及《茗语》行世。子班成,生十月而孤,事孀母、嗣母并以孝闻。长补诸生,博综经史,为诗古文皆自出机杼刊落。凡近所著,有《石塘诗文遗集》。生平积学,植品严于课子。子理,成进士,官铨部。《乾隆志》
刘锡麟字天石,岁贡生。博洽工诗文,多识古文奇字。尝构铁舟亭书屋贮图史,其中讨论不倦。爱饮佳茗,坐花对月自适也。大小楷得钟王法,遒劲温润,艺林宝之。年八十余卒。方春,锡麟族人,邑廪生。家贫苦吟,著有《负疴吟》、《蓉坪诗草》。同上
徐纂益字烈裘,邑廪生。学务博览,诗古文有名于时。后不戒于火,士林惜之。族人肇伊,字程叔,亦名诸生。尝预修《江南通志》及《郡邑志》,所援据,同事服其精审。徵士梅文鼎论邑中博雅士,亟称二徐云。《宣城志》
刘朝瑞字季鹰,郡廪生。少刻意攻苦,父母没,尽鬻其资产以供殡葬,舌耕自给。于学无所不通,尤工举子业,操觚立就,如风水相遭,烟云变灭,非思虑所及,每试辄冠军。游其门者,皆一时之俊,饩诸生二十余年,赍志以殁。《乾隆志》
梅允开字仲伯,邑诸生。家贫,并日而炊,甫壮,悼亡不更娶。兀坐小楼,于经史百家靡不淹贯。诗赋清丽越俗,衣冠古朴,饮兴甚豪。知者延至家,进以酒索诗,允开左执杯,右拈笔,顷刻千言,人袖之去,亦了不自记忆也。晚年负米颠之癖,累怪石数百,终日抚玩不置。著作甚富,存者仅若干卷,藏于家。同上
梅文鼐字尔素,邑诸生,徵君文鼎弟也。才思赡逸,为文不加点窜,操笔立就,自然丰美。诗学韦、孟,冲夷古谈,不为时近语。尤邃于天文星数之学,与兄文鼎并为安溪李相国光地所重。著有《中西星经同异考》、《星图》、《慎庵笔算》等书。同上
刘文友字承哉,郡廪生。方正自持,言笑不苟,公卿争延致为子弟师。刻有《冰涯诗文集》行于世。子佩珩,宁海知县,见《孝行传》。同上
汤陟字郇书,邑廪生。能文工诗,善书法,尤精篆、隶。识者谓其突过郑谷口,邑老宿如姜实节、沈泌、梅庚、袁启旭,皆推许无异词。赍志以殁,人为惋惜。同上
沈廷谟字又皋,邑诸生,前进士琦孙也。性严谨,好读书,务求实际,不事浮饰。一时从游者皆循循有法度。著有《学统辨》、《淑艾集》、《愿贤录》数十卷,藏于家。同上
汤伟字骏公。幼奇敏,喜读古书。家贫力农,农不赡,仍出授徒。尝曰:“文何必法,诗何必律,吾以达吾意焉耳。”年四十始应试入邑庠,康熙庚午举于乡,一试礼部不第,遂遍眺名山大川。出口外,杂部落骑射为乐,凡十八载,始归。当是时,年已七十,授江宁教谕,笑曰:“老教书是吾本事。”进诸生多所开发,暇则锄草灌园,蔬自给。一富商与诸生讼,学使者不直诸生,伟坚持不从。学使怒曰:“教官如此强项!”伟曰:“惟教官当如此强项耳!”任满迁国子监典籍。以老告归,年九十三卒于家。著有《性解》、《仁说》及《易准注》、《离骚经贯》等书。从弟廷钟,字大宗,拔贡生,伟所著多取定焉。《宣城志》
王佐字儆亭,郡庠生。幼颖异,涉目成诵,为文不拘尺幅,落笔如飞。甫弱冠,学使者许公汝霖以古学试多士,首沈泌,佐次之,一时名藉甚,复以古学为学使张公廷枢首拔。张每按所部,辄称佐为江左才士无双。著《石汀集》几十卷,未刻。佐族祖兆,亦有文名。《乾隆志》
王可第字次云,邑廪生。学使杨中讷爱其文有秋水芙蓉之目;诗尤工雅,梅庚谓其有功名教,不徒侈风云月露之词而已。著《桐引楼集》行世。同上
张宿字纬一,邑庠生。有孝行。嗜古,娴著述,有《句溪诗集》藏于家。同上
施字质存,岁贡生,侍读闰章孙。愿谨有文誉,诗能承家学,著《剩圃集》。同上
程元愈字偕柳,本歙人,籍宣邑,廪生。性孝友,为文本六经,秀水朱彝尊、新城王士亟称之。所著有《俪体文钞》、《昭明诗选辑注》。子隆家,仍归歙,成进士卒。《江南通志》、《乾隆志》
梅兆颐字淑伊,郡庠生。性孝友,以诗古文词见称于时,书法图篆俱能入古。后保荐博学宏词。著有《春秋纪事始末》、《花溪诗文》等集。《乾隆志》
施念曾字得仍。性孝友,嗜学工诗赋篆隶。雍正己酉拔贡,授广东兴宁令。建学课士,文教克兴。巡抚杨永斌称其淹雅,保荐博学宏词,逾期不及试,回任调新会。以母老,改移浙江,历余姚、德清,升河南禹州,未任卒。著有《蘖斋诗文遗稿》,藏于家。同上
杨廷柱字础珍。研穷经史,为文根极理要,训后进多所成就。虽冱寒溽暑,讲论不辍,年八十余,终日无惰容。由邑廪生领雍正乙卯乡荐。淡于仕进,以国子典簿衔终。所作诗文为生徒传钞,散佚未梓。弟廷栋,官编修;廷楷、廷标先后登贤书;廷机,邑文学。同怀五人,才名并噪,时比诸窦氏五桂云。
李希稷字贻牟,县学生。少孤家贫,苦自刻励,积学为文,华瞻有度。乾隆丙辰,巡抚泰山赵公以博学宏词荐,抵京未与试而卒。手稿散佚,今所存者,惟《江南通志》馆《即事诗》百二十韵及《杭大宗词科掌录》载其《贞靖王先生颂》一篇。
吴侯号筠轩。乾隆乙丑进士,授永宁县令。为同官者,遂归里,萧条委巷,孑焉寡欢。发为诗歌,绵邈清婉,若不欲索解于人者,殆瓣香玉溪生云。今遗《小草偶存》二卷,余俱散失。
茆梦松字柱堂,恩贡生。官定远教谕,遂于经学所著《三传考异》、《读左附议》,能发前人所未发,诗文稿若干卷,藏于家。
袁谷芳字实堂。乾隆壬申乡荐,司训震泽。自少时好为古文,与四方名宿交游,讲求法度,笔力在介甫、老泉之间,著有《秋草文随》、《归廛诗稿》。
章孺觉字味漪,邑廪生。幼嗜读书,至老不倦。补诸生,随父斯盛司训铜山,学益进。时桂林陈相国为河帅,耳其名,延接有优礼,手书“学者堂”额赠之。尝以《九州疆域考》见赏于学使梁公,拔置第一。省试荐而弗售,以岁贡终。以上据《事实册》增
沈聚奎字星五,号西垣。乾隆辛酉拔贡生,庚辰恩科,魁南闱,榜发,咸惜知遇之晚。聚奎究心经术,凡有疑义,无不随手诠注,多所发明。制艺古文,亦本唐宋大家,名噪大江南北者数十年。开公泰视学江苏,延校试卷,辞勿就。乃以所属文邮令改定梓行。门下士如泾邑翟进士大成、朱孝廉梓,宣邑孙进士源潮,皆后先服政,有循良声。聚奎平日心契濂洛关闽之旨,虽布衣疏食,终年淡泊晏如焉。性至孝,早失怙恃,尝以不克奉善为恨。每逢忌日及春秋祭祀,辄尽诚备物,独力营葬祖墓,置祀田数百金,不少惜。四弟少亡,以次子庠生鸿继其后。五弟瑞无子,为捐囊买妾。次妹适张一克,少寡而贫,矢志抚孤,聚奎时周恤之。乾隆四十年,郡邑举乡饮大宾,行礼之日,观者数千人无闲言,而聚奎深自敛抑。其生平崇实黜浮,不要名誉如此。
梅馥字至,邑庠生。孤贫力学,幼年殚究诸史,有言及《资治通鉴纲目》者,辄诵娓娓,不讹一字。著《三传本议》二十四卷,又著《周礼集解》十二卷。潜心理蕴,通窥濂洛秘旨,著《易义别观》三卷,又《太极图说详解》二卷,《洪范皇极内篇本义》六卷。俱自写蝇头细楷,终日兀坐一室,虽炊烟不继,而日吟手披不辍。郡守宋公学纂修郡志,凡星野、田赋、祥异诸志,悉馥主稿。
梅理字元燮,号生谷。生而颖异,未弱冠食饩。学使姚公三辰极加奖赏。乾隆丙辰乡试领解南闱,壬戌会试荐元不售,由明通榜授桃源学教谕。莅任九年,主修《桃源县志》,又刻有《劝士录》。诸生有贫不能就傅者,招至署中,口为讲授。壬申成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丁丑会试充同考官,四月转交选司。卒于京邸。
汪昌国字瑞珍,号泊斋。乾隆壬戌进士,授河南新郑知县,继调密县。家贫力学,性至孝。父月亭,积学好善,母后氏,孝廉天之妹,庭训甚严。十龄六经皆成诵,为文出人意表。攻登贤书,主考邵公思蓼以大魁期之,荐于何公国宗使授弟子业。每日拟构今古文数十篇示门徒,他如馆阁课,拟诸作皆就昌国属稿,日必数题,题必数首,濡染淋漓,人无与角。
刘聘书字莘元,号渎西,岁贡生。扬州府兴化县训导。聪颖异常,家多藏书,纵观博识,无间寒暑。故为文精深典雅,在敬亭十子中尤推翘楚。凡名公卿驻节江上,官游宁郡,无不折节延誉。通政司雷公视学江苏,耳其名,延至幕府,委以甄别。生平著作极富,自经史传记以至诗古文词不下数十种。贫不能梓,散佚几尽,仅存《四书文献征》、《春秋明藻》二种。

南陵县

〔唐〕张乔有诗名,咸通中,与许棠、郑谷、张、李栖远诸人称十哲。少与许棠同受知薛尚书能。李建州频为京兆参军,主解试月中桂诗,乔擅场,棠久困场屋。频怜之,首荐棠。是年棠获隽而乔罢。乔性恬淡,值黄巢乱,隐九华山,久与杜荀鹤善,诗篇亦流亚也。今存二卷,载《全唐诗》内。《宋志》作一卷。《摭言》、《嘉靖志》、《乾隆志》按:《唐诗人爵里考》载,乔,池州人,《池州府志》亦载入。考《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以宣州之南陵隶池州。贞观元年州废,县还隶宣州。永泰元年,析宣州之秋浦、青阳,饶州之至德置池州。则乔之误称池州者,实以武德时之南陵隶池州,遂致展转传误耳。乔集中有《送许棠及第归》云:“青门许攀送,故里接云林。”《送友人归宣州》云:“失计复离愁,君归我独游。”《送友人归宜春》云:“故里南陵曲,秋期更送君。”《唐诗统签》以南陵为南陔之误,而定乔为池州人,可谓以不狂为狂。李洞《送乔下第归宣州》诗云:“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则乔之为宣州南陵人无疑也。又《旧志》沿高《唐诗品汇》之误,载乔大顺进士。《全唐诗传》载,乔咸通进士。按《唐登科记》无乔姓名,《九华录》及《池州府志》亦称其未尝登第。尚书薛能以诗唁乔曰:“何事尽参差,惜哉吾子诗。”《摭言》备载之,则谓乔登第者误也。至《旧志·选举表》有列乔开元刘昱榜者,尤误之误也。
刘铸字禹鼎,其先蜀郡人,以父宦,家南陵,举至治辛酉进士。历安庆路推官,知南丰州,多惠政,能诗。《题高尚书画诗》:“忆昔东走吴越间,杖黎所过皆名山。扁舟无端忽西上,巫峡照眼青螺盘。五年尘埃卧环堵,慨想昔游良自许。偶然图画见峥嵘,似与故人成晤语。平生爱山仍爱画,画里看山天所借。此身与画两相忘,孰与庄周蝴蝶化。”格律极苍劲。卒祀乡贤。《乾隆志》

〔明〕刘永麟号象衡。少聪颖,诗赋多惊人语。万历乙卯举于乡,出范景文门,同考庆得人考职,授通判,以母耋不仕。平生气节自尚。卒年六十四。同上
许以忠字君信。性孝,尝啮臂疗父病。由儒士历任户部主事。肆志古学,以翰墨骈俪文为世所称,其名在屠赤水、王百谷诸人间。所选故事四六书,北方学者争相诵习。著有《爱目斋诗集》,何乔远序之以行。同上
秦邦修字道源,邑诸生。父湛敦尚诗书,振兴子弟。修稍长,即遣贽名师,遂雄视艺苑,宏词亮节,为时所推重。尤留心经世学,邑中利病,令每亲咨访焉。本邑粮税旧有二十四等,挪移隐漏,弊窦百出。修草疏使民人俞用美等诣阙奏之,丈量厘正,邑赋得均,厥绩尤伟。同上
王宏道字子能。由选贡授平凉司理,改任乐平。莅官清介,致仕归,民颂之曰:“归囊此处无他物,惟带昭山一点青。”家居布蔬不充,足不履城市。前后郡邑大夫知其贤,时造问焉。平生研精性学,尤长于诗,所著诗集藏于家。年九十四从容冠带而逝。同上〔国朝〕盛於斯字此公。少负异禀,诗古文词倚席立就。尝往来金陵、维扬,与诸名下士相结纳。风流豪侠,视世事无足介意者。归而目眚,家益贫,不自聊赖,傺愤郁,遂一寄于诗,诗成辄歌,歌已继以泣。所作辄为人持去,亦不复记忆也。初大梁周亮工未遇时,与友善。於斯曰:“子非长贫贱者,异日拥节江上,当过吾庐,谒吾母,题吾墓。”不十年,周果为江安粮道,亟问于斯,则死矣。设位哭之甚哀。自白门买石,手书,舟载至奎潭小桃源,以表其墓,赡恤其母,征遗稿,为立传云。同上
许允成字展也。幼颖异不群,为文雄肆灏瀚。领顺治戊子乡荐,授颖州学正,以艰归。服阕,补金坛教谕,金故才薮,允成至,尤加意振兴。寻卒于官。尝言孝莫先于友,亲心所注也。弟三人,友爱备至。著有《龙岩集》。同上
何一化字生伯。博学善文,走笔千言,尤工诗。侍读施闰章亟称之,谓清真闲远,得风人之体。以明经试都下,诸臣公盛相推引,寻策蹇归。时邑中名彦连衽接席,角艺论诗无虚日,四方士道陵邑者,无不过从结欢而去。著有《瑟斋诗集》行世。同上
童升秀字书升。少力学于书,无所不读,尤熟于史。钩元提要,丹黄纵横,至老不倦。每与人言古今治乱得失,创置兴废之故,数千年来了如指掌。所著有《国要览》、《拾史唾余》共若干卷,藏于家。同上
王震字雨辰。岁贡生,性高旷,视世一切蔑如也。笃学研,穷经史,善诗文书画,风韵洒然。文多佚,传者《雷斧剩书》、《小辋川辑诗》。艺林称之。同上
梁于涵字冲一。弱冠食饩有声,与人交肺腑洞然,以道义相勖。家贫力学淬砺,为古文词善诗,出入诸家,上溯汉魏宗法,尤在少陵。徙燕山或代为援例入成均,大司成奇其才,每得所作,辄遍示六馆生。以疾卒于京。生平著述殆尽,弟于治随在搜辑,仅有存者。同上
汪越字师退。笃志于学,穿穴经史,渔畋百氏,评选古今文,钩元提要,多前人所未发者。所著诗古文词,冲澹典博,后进咸师效之。乙酉举于乡,垂老惟资舌耕。郡邑当事折节加礼,而茹苦自甘,不妄干谒。父性严毅,曲得欢心。伯兄早世,抚遗孤备至。又捐资倡行社仓法于里中,请官给印簿,而自为勾稽其出入。著有《绿影草堂集》、《毛诗集略》、《读史记年表》诸书。同上
刘握字天乙。幼而盲,以耳受书辄不妄,著作甚夥,《算学三法》一书,指点直捷,大兴朱文正公抚皖,特序行之。据《事实册》增
陶敬信字涵一。性颖悟,学务实践,著述甚富,学使郑江以忠信端谨留心经学保荐,引见,所著《周礼正义》进呈御览,褒谕明晰平妥,赐段二匹,令在三礼馆纂修上行走,载入《学政全书》,为诸生鼓励。书成,议叙司铎怀远,卒于官。同上泾县

〔唐〕许棠字文化。咸通中有诗名,与张乔、郑谷等称十哲。《赋洞庭诗》有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人以题扇,号为许洞庭。累举进士不第,薛能赠诗曰:“君似贫无计,因何事有成。”咸通二十年,高知举时,士多请托权贵。抵,帽于地 曰:“吾必以至公取之得谴分也。”乃取聂夷中及棠,时号得人。初调泾县尉,郑谷送之诗曰:“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又尝为江宁丞。咸通末,马戴佐大同军,棠往谒之,一见如旧,相识留连数月,但诗酒而已,未尝问所欲。一旦大会宾客,命使者以棠家书授之,棠惊莫知其来,启缄,知戴已潜遣介恤其家,其见重如此。卒存诗一卷,唐、宋《艺文志》及马端临《文献通考》同《中兴馆阁书目》云,旧题《文化集》。《摭言》、《唐诗纪事》、《江南通志》按:唐《张乔集》中,有题《上元许棠所任王昌龄厅》诗,新修《泾志》以为上元丞、江宁丞,未知孰是。考《新唐书·地理志》,武德三年,以江宁、溧水二县置扬州,更江宁曰归化。八年更归化曰金陵。九年州废,更名金陵曰白下,颖颖,为属误。润州。贞观九年更白下曰江宁。至德二载,以润州之江宁置升州。上元二年废。光启三年复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县置所谓上元者,即原隶润州之江宁。其更名在肃宗上元二年,然则江宁、上元在当时非有二县,其或称江宁或称上元者,亦犹泾邑之称,今名则为泾称,旧名则为南阳安吴耳,非有误也。
汪遵幼为吏,许棠应二十余举遵,犹在胥徒。善绝句诗,而深自晦密。一旦辞役就贡,会棠送客间,遇遵讯曰:“汪都何以至此?”遵曰就贡。棠怒曰:“小吏无礼!”而与棠同砚席,棠甚悔之。咸通七年成进士,后五年棠始及第。著有《咏吏诗》。《摭言》《乾隆志》

〔宋〕詹步字叔东。其先世友直、友端皆有诗名。直登政和进士,居泾竹村里。端领政和乡荐,徙宣城。步盖直裔也,少好学,善诗文,典雅风骚,惜多遗逸。晚以特奏得官。《乾隆志》

〔元〕凌希惠字季和,宋工部侍郎策十一世孙,号水西道人。寓宣城,与诸名士为吟社。《赋古镜》云:“汉皇蛇剑穿户飞,伯禹神鼎沦泗涯。鲸翻鳌转总陵谷,此鉴零落何足疑。云松楼云丹崖云窦相掩映,一枝北走如翔龙。白云输雨出深谷,苍松倚壁来清风。”时称许之。同时有倪水西,仕本路教授,亦工诗,与希惠齐名。《宛陵群英集》、《康熙志》、《乾隆志》
郭雷焕字有章。饶州路教授,能诗,尤工骈丽文,时号为郭四六。《送赵孟应召》诗云:“南邦诸老歌麟趾,北阙千宫看凤仪。”又有《题施氏芳远亭》诗传于时,他多散逸。《宛陵群英集》、《康熙志》、《乾隆志》、《嘉靖县志》按:《康熙志》载雷焕入南陵《文苑》误。

〔明〕郑桂芳字时举。洪武中,以荐为钱塘令,辞去。有诗数百首,号《乐清集》。徐大章谓其有太白胸次。《乾隆志》
郑澜字用常。永乐甲申会试,拟元以策识靖难事,置第二。选庶吉士,改礼科给事,进户科都给事,以忤旨归。工诗不假修饰,而风旨高亮。著有《玩易轩集》。同上
左镒字应衡。幼颖异,日记数千言。嘉靖辛卯壬辰魁两榜,授南户部主事,晋尚宝卿,管诰敕。藻思英发,响答如流,复同修《宋史》并校正五经四书性理诸书。会明堂大享,景云见,为赋以上世宗,人嘉赏。未几卒,仅年三十二。著有《风光轩友竹亭稿》,温陵阳佩训序曰:“拟古诸篇,晋魏典型,近体大历名家,未易轩轾,制词蔚乎一代文章矣。”其宜人唐氏刊行于世。《东井文集序》、《康熙志》
王廷字维桢。七岁能文,读书日以寸计。年十六举嘉靖辛卯乡试第五,明年成进士。是科未冠者蔡汝楠、桑惟乔与廷干三人,而状元林大钦亦弱冠未婚,并奉诏归娶,乡人荣之。授行人,历迁九江知府。乞休归,键户著述,凡邑中碑板记铭悉出其手。年六十二卒。有集十卷,吉水刘世亭叙曰:“本乎道以行乎文,闻之者可以开聋聩,用之者可以弼道理,真有裨益世教,追踪作者。”子文,字形中,复以万历壬辰成进士。官刑部主事,亦能诗。《岩居集序》、《乾隆志》
张应泰字大来。六岁善占对,日诵千余言。甫髫,中丞林润试合郡士,自经义外,《中秋赏月诗》、《禁中官不得干朝政疏》各一首。读应泰卷,惊曰异才,呼为小友。郡守陈俊礼延宿儒沈懋学、梅鼎祚及应泰修《郡志》。万历壬午举于乡,闻武林亡友许中丞耗,舟往哭。因遍历吴越,探诸名胜,有《游越篇》。壬辰成进士,授太和令,知泉州府,为司计所中,大名职治水。河工成,上赐金帛,量移河间丞,转户部员外,升吉安守。未莅任卒。仕宦二十年,清贫持甚。所著《艺葵园》、《白门草》、《史疑》、《孤竹遗抄》、《晚香亭稿》,前后遗书若干卷。侄一卿序曰:“声高鸿笔,奚烦后世子云,价重鸡林,讵少当时皇甫。”胡应麟序曰:“识固兼人,才尤独绝。洋汇,畜极而流,超然独往,追百代而上之。”其为世推重如此。《白门草序》、《艺葵草序》、《乾隆志》
张一卿字次公。七岁能文,淹贯经史。连中副榜,入南监祭酒。李维桢目为王元美、汪伯玉之流。居南郊,杜门著书,有《五经讲义》、《春秋三传节义》、《续史疑》、《四六绮合》、《古今表笺》。陈继儒见之曰:“我当北面师事。”年七十四无疾卒。《乾隆志》
胡世及字伯承。博览群书,明末复社诸人并争声气,世及淡于名利,键户著述。诗宗盛唐,书法颜平原,雅自贵重,非其人,百金不肯一书。由举人就国子监丞。鼎革后,栖身山阿,不谈时事。年八十无疾逝。著有《爨余岳观堂》、《清航居》诸诗稿。

〔国朝〕万应隆字道吉。少负俊才,故明崇祯间补诸生。与宣城沈寿民、贵池吴应箕等倡南社,与寿民交尤笃。张溥等倡复社于吴门,偕同邑诸才士往会于虎丘,激扬声气,为朝贵所忌。由选贡中崇祯己卯举人,嗣马、阮倾陷士类,或死或遁或以身殉国。应隆幸得免,鼎革后,尝一应会试。归筑玉屏园以居,故交多达官,屡劝之仕,弗应。茹蔬衣褐,又三十余年卒。为文顷刻立就,出入经史,贯串百家,而长言罕譬,要归于正。著有《三峰文集》。弟麟亦工诗,有《松虬集》。乾隆府、县志
赵崇礼字溪叔。天姿颖异,七岁即工书。县令曹谷使摹朱子“忠孝廉节”四大字,神气生动,毕肖原迹,时称神童。及长益工,入二王之室,善画兰,诗尤清雅。为人浑穆冲淡,不治生产,而笃厚亲党,遂致贫不自支。有致币求书者,反馈而仍应之无倦。《乾隆志》
叶令树原名耆,字伊氏。所著有《桓城诗稿》、《焦雨亭稿》、《梅雪园杂著》、《六六麟史编》、《亦偶然》等集。同上
左士望字稚姜。博雅工诗文,忠厚退让,好善不倦。鼎革后,不应试,惟事著述。郡邑长或延为子弟师。时修邑志,虽分校多人,而秉笔者实士望也。同上
翟士鳌字永维。岁贡生,书过目成诵,不屑为制举,义而试,辄冠军。其《辟释道二辨》,直追踪原道本论。所著有《凿余天集》。同上
翟赐履字非熊。邑诸生,散金收书,经史外,凡可经世者,无不博览详究。尤便弓马,娴伎击,自命有文武才,交游海内名流。遇有文无行者,即面斥绝。卒以助葬周急,家业尽废。所著《清阁诗选》,鲁之贞为序。同上
章芝字非灵。笃志好学,尤精易理。所著有《易学管窥》、《爻象演义》诸书,识鲜超卓。子台,雍正甲辰进士。同上
叶沃若字千里。少英敏,博通经史,为文力惩艰险,一轨于正。与族侄居仁,并擅文名。以举人分校壬子楚闱,所拔万年茂等,皆知名士。晚精推步之学,自制量天尺,以测星辰躔次,靡不合。乾隆辛未会试,中式榜发,已卒于京邸,人皆惜之。所评经史及所著《壶中啸》诗文诸稿,藏于家。同上
郑相如字汉林。生而颖异,八岁即通诸经,后益博贯经史,融彻性道。好著书,工诗古文,中康熙庚子副榜。会诏举博学鸿词,江省督抚以名荐,数奇不遇。尝独力成本县志四十五卷,所著有《四子图书学贯》、《四灵通考》、《泾川文载》诗古文集数百卷。
胡承福字备五。力学不辍,时方竞习帖括,顾独讲求经史,己乃沉潜理窟,周览百家。尝纂辑《四书审问录》二十四卷,又成《四书撮“四书撮”下漏“要”字。据《乾隆府志》。》二卷,中载朱、陆异同辩,发明儒释宗旨,尤为精辟,其诗古文亦过人。中雍正癸卯副榜,垂二十年,始以《毛诗》魁乡荐。
陈桂龄字枝一。家贫力学,设教水西书院,四方从游甚众。所著《四书述陆辑言》一书,虽云述陆多出己见,其精粹实不在平湖下。官建德县教谕,勤于督课,仿胡安定遗法行之。
赵昌国字黼平。幼颖慧,甫冠补弟子员,试辄高等。乾隆辛酉举于乡,会试三荐未售,人咸惜之。著有《云圃文稿》、《放山居文集》、《蕉叶轩诗集》,李尚书绂叙之,目以大家。
陈麟书字皆庵。乾隆庚午经魁,司铎泰兴。方正谨严,言笑不苟,借书必手钞,至老不辍。所著有《四书困知录》三十卷。
赵良震字修远。乾隆庚午举人。少好学。父御史青黎,宦游未归,震率其弟霖、霈、、、及子瑾,读书南郊石佛寺。杜门不出,慎交游,寡言笑,或群居剧谈,闻履声辄畏而避之。所著有《耕氓集》。霖,丁卯举人,学行亚于兄,而温厚过之。著有《竹岩诗草》。,有声庠序,尤善古今体诗,能书工画,著有《台岩诗草》。
胡承谱字韵仲。少颖悟,读书目数行下。弱冠举于乡,授庐江训导,上元教谕,俱有声。婴痿疾,遂乞休归。以著书自娱,有《春秋五测》、《只尘谈》、《元峰诗钞》四卷行世。
翟大程字云九。乾隆庚辰进士,由中书改广东知县。虽膺民社,手不释卷,有《罗浮记游诗》一卷。早年恬退,键户著书,有《抱瓮斋诗文集》、《桃花潭文征》行世。
胡元辉字乾九。性高迈,天禀绝人。自经史外,诸子百家无所不窥,诗古文词空所依傍。所辑《子贯》一书,自老聃、张周以迄《卫公兵法》、《谭子化书》,无不钩玄挈要。其所自著有《石门文集》、《石门诗集》、《石门词赋集》、《石门子艺》、《子贯附言》、《诗序贯》诸书。
胡先抱字损斋。乾隆癸卯举人,少颖异,强记绝人。十岁时父廷燮授以二十一史全书,盛衰典故,对客辄如成诵,一时称异。与兄先抡分习经史,抡十一岁以全通十三经入邑庠,学使者目为经义无双,独于史无所试,故知不知者半,而独以诗文得名,后专为根柢。学尤肆力于经,总诸家异同,析以己意。乡荐后,即绝意名场,有所作随手散去。子世琦掇述其诗稿之存者,为《万里集》。以上采新县志增按:《文苑》以著作为凭,非有刊本送局者,不录,此《郡志》例也。今《泾志》先成,新增文苑四十人,著作概未缄呈,无从觇其底蕴。谨就标目稍多者胪列如右,倘有挂漏,统归补遗。

宁国县

〔宋〕郑魏挺字景烈。父可与,从父吏部郎中升同师,延平徐诚叟因得闻杨时绪论挺早承家学。登嘉定甲戌进士,调分宜尉,江淮提举司幕,杜谢馈遗,未尝以贫窭为意。引疾归,台章交荐,除国子监书库官兼皇后宅教授,力辞不受。挺雅性旷达,娴于文藻,隐居九龙山西园者十五年,称西园老圃,人率慕之。年八十卒。著有《身粹言》二卷,《读书通说》五卷。子希声,亦举进士。《乾隆志》

〔明〕黄文魁字君仲。成化间太学生,任广西庆远府知事,有声,视河池州。惠爱洽民,性喜吟咏,皆自出新意,不经人道语。著有《槐轩诗集》。《乾隆志》
仙作舟字本初。中丞克谨仲子。八岁能属文,精钟繇小楷,尤工画墨竹。年三十卒。酷嗜李长吉诗。著有《淮南鸿烈解补注》、《大易内外爻象辩说》、《系词说解》、《英》等编。《乾隆志》
朱邦衡详《宦迹》。

〔国朝〕汪作霖字雨公。岁贡生,性嗜古,田庐萧然,著述咀嚼经史。晚年教授生徒,学益进。每周人急,尝于黄渡得遗金不取。没后著述散佚,惟存《尊经阁》、《游白云山》诗二首,《瞿硎记》、《宣石赋》二篇。《乾隆志》
程书字衡石。康熙丁酉举人,任嘉定教谕。初至,见学宫茂草,亟请当事葺之。日进诸生讲论不辍,士风丕变。以疾卒于任。绅士祀之众贤祠,又勒教思碑于明伦堂侧。所著有《周易备要》十六卷,《左传评注》、《昌黎文粹》各若干卷,藏于家。《乾隆志》

旌德县

〔南唐〕舒雅字子正。咨容秀发,以才思自命。保大时,随计金陵,怀所业献于吏部侍郎韩熙载。熙载一见如畴昔,定为忘年交。及熙载知贡举,擢第一,世号舒状元,朝野素服雅才,无闲言。会后主命中书舍人徐铉复试雅等五人,雅不就试。后入宋,为将作监丞,已而充秘阁校理,与吴淑齐名。久之出知舒州。祥符初,进昭文馆。舒州满秩,爱潜岳山水之胜,乞主管灵仙观,诏从之。著有《山海图》若干卷,《十九代史目》十一卷。卒年七十余。《南唐书》《十国春秋》按:舒雅《十国春秋》系宣城人,《江南通志》系徽州歙县。今从嘉定、万历、康熙、乾隆《府志》,属旌邑。

〔宋〕汪字仲容。元丰八年进士。幼颖悟,嗜书,尝从胡瑗学《易》,王安石著《三经义传》,与议,传其说。举诗赋入太学,分录学正。神宗闻其名,记于屏风。登元丰八年进士,调鼎州司理,入为太学正,累迁国子祭酒。为议学制不合,以显谟阁待制知婺州,历徙,应天府不赴,奉祠。卒赠宣奉大夫。自录太学至为止,为司业祭酒,官以儒名者三十年。著有《诗书孟子解义》二十卷,《文集》二十卷,《诏诰》三卷,《乐章》一卷。后以子伯虎职赠少师。祀乡贤。《宋史》、《乾隆志》按:《宋史》称旌德人,《明一统志》亦系旌德。《康熙府志》与《通志》并系泾人。《泾志》云旌德人,因随父襄寓泾,其裔人有析居泾者,今泾乡贤祠中祀之。《泾志》亦载入。此依《乾隆府志》之旧,仍系旌德。《神道碑》:,宣城新建里人,详《金石》。
钟世美字公实。元丰初游上庠,献书万言,大略论教化未宣,法制未备,守令不择,旧疆未复。书入,上亟嘉奖,出示大臣,授将仕郎,充太学正。命词云:“夫以布衣谈王道,讲当世之务,而为朕之所知,可谓一时豪杰之士。前览所奏书,朕既奇尔言矣,然犹以为未也。诏有司考尔素学,而祭酒博士咸以行义闻,夫复何疑。”累迁至谏议大夫卒。著有《陵阳集》数十卷。子邦直,通判舒州。《乾隆志》
汪注字东之。咸淳四年进士,耽学刻苦,焚膏继晷,寝帐为黔。调池州青阳簿,六年弃官归,益肆于学,经史百家,无不该洽。著有《中庸演说》、《大易衍义》,藏于家。子胄文,温州路儒学教授。同上
汪昌寿字伯叙。咸淳元年进士,学问博洽,为文若不经意,然踔厉不可攀跻。先以能赋闻,既读《易》,心会其微。初调金陵户曹,改秩浙西帅司,主管机宜文字。未几杭州失,昌寿归,至元中以学行足师,请典乡校。与其叔注协志训诱。著有《心易详说》、《铁崖自娱集》、《东林叩角集》、《讲议杂文》数十卷。子惟贤,徽州路儒学学正。同上

〔元〕吕枋字汝芳。通词赋,兼七书,入右庠。至元乙亥,谒告省亲,因避地新安。郡守辟紫阳书院山长,又辟摄录事,并辞不受。及归里,以文行举采石书院山长。设教详明,士皆悦服。秩满,卒于家。所著有《桂芳家集》、《采江吟稿》。同上

〔明〕姚裕字克宽。宣德乙卯举人,授严州训导,累迁国子监助教,升翰林院检讨。乞休归卒,祀乡贤。裕工书善文词,著有《名山雅编》传于世。同上
王字俊温。宣德乙卯举人,博物洽闻,尝属文,尤精毛诗。正统元年授严州训导,迁辽东前屯卫教谕,成化元年致仕归,辛卯与修《县志》,文集未梓行。同上
梅鹗字百一。正德丁丑进士。童子时见日中三足乌,弱冠向学,即能默识。家贫居僻,艰于得书,闻有蓄古奇书者,辄踵门求观借录。日诵数万言,为文援笔立就。著作甚富,未经雠校而卒,年四十五。稿多散佚,惟《凫山集》四卷传世。弟,字致斋,正德癸酉举人,博闻强记,著有《尚书谱》、《尚书考异》、《春秋指要》、《仪礼翼经》、《太元圜注》等书。又弟鹏,字万九,岁贡,亦淹洽工诗。子元丰,以贡判台州,曾删订《十七史》。同上
舒宏谔字士一。邑增生,英敏好学,屡试不售。隐居松竹山房,造就后学,一时名俊咸出其门。著有《古今全史便览》、《易经去疑》诸书。同上
姚懋忠字衷赤,邑诸生。博览群书,留心古今人物事迹,见人美行,辄手录之,著有《旌川乘书》十八卷。旧邑志载其割股奉亲,盖自幼并以孝闻。同上
王文炜字仲,吏名溯初,字宇寅,崇祯八年岁贡。家贫,耽学,博涉群书,辄彻旦不寐。四十余年不归家,受业者岁百余人。晋江张瑞图未遇时,县令苏宇庶延修县志,见文炜《天文论》,叹为奇才,遂与订交。所著《于寅寸书》五十卷,内有《梓山鼠余》、《左国详评》、《五经肯》、《周易吃》、《四书句》诸集行世。同上

〔国朝〕杜名齐字朋李。少颖悟,为名诸生。年十九从宣城沈寿民授经,称俊才。崇祯末弃巾服,不事科举业。周镳赞曰:“是乃所谓性正气严,乔然岁寒中者。”著有《东固草堂文集》,寿民序之以行。同上
谭文昭字士远。好学深思,刻意励行,与兄学昭并著名。康熙丙寅选拔。著有《掘得集》、《议论奇创》。《江南省志》取入子集中。同上
王之绩字懋公,邑诸生。沉静简默,勤学好问,欲尽读古今书。闻友人家多购藏,遂从索观,辄昼夜不辍。所著《五经人物志》百三十卷,脱稿将梓,惜不戒于火。又刻有《评注才子古文》、《铁立文起》,张相国玉书序其简端云。同上
刘琼字令树。少孤家贫力学,授徒多所成就。湖北督学凌如焕、江南督学郑任钥延致文幕,重其文品,咸加敬礼。其所著《忠孝节义录》、《乡约歌》皆有裨风教,诸当事为序梓行之。以岁贡终。同上
方学成字武工。早有志于诗古文之学,尝刻梅凫山、王铁立、郭研庐三家诗文集,合以己作,名《响泉斋四稿》。雍正二年,由廪生保举孝廉方正,任山东夏津县知县。著有《松华堂集》十卷。

太平县

〔宋〕孙字仲益。崇宁间以进士授中书舍人,侍钦宗如青城。金人以二帝北去,而归与冯懈、曹辅等。高宗中兴,安置归州。寻赦还,绍兴元年又构谗谪象郡。未几擢知临安,调平江,进左朝奉郎,充龙图阁待制,户部尚书。晚与朱子交,常手札与辨析义理。又来访与游狮山,书“秀阴”二字镌诸石。因尝提举鸿庆宫,故所著曰《鸿庆集》。明礼部侍郎李本序其集以行。《宋史》、《乾隆志》〔元〕汪文龙字济卿。弱冠举茂才,任旌德、铜陵文学掾,历常、湖、沿山等州教谕。皆循循饬厉,造就后学,与人言若不出口,而践履多弗能及。后以临安簿致仕。同时欧阳虞揭辈皆以诗文推重之,汪泽民比之汉伏生云。著有《韵书撮要》等书。卒祀乡贤。《乾隆志》
汪珍字聘之。博学工诗,润雅瞻,卓有古风,庐挚雅重之。汪泽民至不敢与雁行,每称南山先生云。著有诗集。同上

〔明〕陈天德父埏埴,为业所得工值尽以训子。天德弱年,入邑庠,苦读,成父志。尤研精《易》理,尝著《易论》五十首。居恒讲业聚徒,文行并优。以岁贡授高安知县。弟天爵,幼秉兄教,领万历戊子乡荐,著有《四书皈正篇》行世。同上
项陛字履斋。颖悟博览,尤究心理要,一时德器文章为远近所矜式。以明经令乐陵,归装肃然,有留床载石之风。其题咏甚富。同上
崔廷宏字铭诚。淹贯经史,尝从罗汝芳、王畿游,精研性命之学。与焦结社金陵。著有《水火解》、《分上下》、《内外天人》三篇,探幽抉奥,直入南华之室。遍示同人,罔不心折。陈继儒、施凤来序以行世。同上
焦文臣字宾王。遍览强记,补邑廪生,工古文词,尤有诗癖,兴酣千言立就。寻入北雍,名噪长安,如焦及同郡梅鼎祚、汤宾尹,皆折节与游,赠答甚富。性孝友,伯兄早丧,母事其嫂,父遗田舍尽与其犹子,研耕自给。著有《燕台笔记》同上
项应选字宾吾。少颖悟,刻苦勤学,补邑增生,长于古文诗赋。晚乃讲明义理,尤精于《易》,著有《易测篇》。孙士明亦增生,富才思性,乐与人为善,汲引后进,致为勤恳。同上

〔国朝〕项淦字素澄。笃志力学,博极群书。年逾四十,补邑庠生。性耿介,不妄交。致人先德行而后文艺,每讲授,必先焚香操琴,以涤躁妄。从游多善士。居迩县庭,足迹不至,惟键户著述。有《六息斋文集》及手编《字韵》、《批注周易》、《家训》等书。同上
杜应成字曰人。邑庠生,博学多识,与其族兄应理,互相切。其于陵阳、五松、九龙、天柱诸会所,尤谆谆以讲明为事。著有《四书周易窃揆》数种。同上
杜芳字己玉。岁贡生,侨寓鸠江,积学工文,尤长于诗,善作隶。好汗漫游,所至名公卿折节礼之。性高旷,不事生产,每倦游惟杜门课子,家徒壁立,讲诵不辍。同上
汪惠中字掌六。邑廪生,性豪迈,有夙慧,文摹蒙庄,得其精髓。设教于西嵝精舍,学者争趋之。寄情闲旷,尝携朋侣坐饮清潭石畔,唱和竟日,观者叹为神仙中人。同上

〔国朝〕胡琛字吉人。邑庠生,幼颖异,每试冠军。虽室如悬罄,歌声时出金石。平居究心经史,手批书经,彷佛王伯厚、孙月峰之意,而研精洞微,实能发前人之覆。子纯生,孝友著闻,课弟元彪,有声庠序,皆推本于琛之庭训云。
胡士杰字汉三。邑廪生,植品笃行,潜心学问,不妄交游,居常恂恂。惟兴酣落笔,则旁若无人。督学孙、姚、郑诸公皆以国士目之。所纂《四书》、《毛诗》及唐、宋诸大家古文,皆有心得。年六十终不遇。士林惜之。子碧峤,邑庠生,克承庭训,亦务实学。按:此二人见县旧志,今据邑绅请入《府志》,核其本传盖绩学而坎终老者,因补录之。

查看目录 >> 《宁国府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