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子部 > 杂论 > 越缦堂读书记 >

经部 四书类

经部 四书类

◎论语
考《论语》︼︷(当作元。)两字,皂《疏》邢《疏》言皆支离。戴东原《释车》、段懋堂《说文》车部始分哲言之。凌晓楼《四书典故》原本戴说,疏之尤明。盖挽为大车,鬲与辕所接之关键;为小车,衡与所接之关键;皆仅咫尺之木,非此则鬲衡与辕离而车不可行矣。故以喻人之信,以为交接之具也。包氏既误以大车之鬲为挽,以小车之曲为元,朱子沿之;皇氏又误以挽为鬲下曲木缚辊之物,元为(同端。)曲扼拘(同钩。)横(同衡。)之物。黄氏式三《论语后案》既取戴说,以︼元为皆箸辕端持衡之物,(通称,亦为辕鬲,亦为衡。)而又牵引皇《疏》,以《说文》革部之鞴当挽。岂知鞘乃缚辊之柔革,与挽何涉耶?皇《疏》引郑君《注》︼穿辕箸之,元因辕箸之,盖大车两辕,车广六尺六寸,则两辕相去亦六尺六寸,故须为两挽,各穿其端,以箸于鬲。小车一辕,则但为一元,因其端以箸于衡也。郑《注》本自明哲。
同治癸酉(一八七三)十二月十九日
《论语》开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喜悦之悦本作说。《说文》说释也,说释即悦怿,此为第一义:而以谈说为第二义,本无两音也。经典相承,独此字未变。而皇侃《义疏本》乃俱作悦,亦有一二未尽者,此六朝俗本也。今仍作说,不可谓非唐人陆德明(作释文。)张参(作五经文字。)郑覃(刻石经。)三君之功,观《孟子》便悦多说少可见。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孟子》于字皆作于,惟引诗书则仍本文作于,此处唐《石经》及《高丽本》皆作而志乎学。《论衡》、《实知篇》所引同,朱《注》亦云志乎此,(以上皆本阮氏校勘记。)今作于者,乎字之误也。以上二条皆极浅,而人多不察,今日亦开手记之。
光绪戊寅(一八七八)正月初一日
《论语》觚不觚觚哉觚哉,此圣人叹当时字体之不正,与必也正名恬同也。觚者木简也,其形方,古人所以书。(见文选文赋注。)《急就章》云,急就奇觚与众异,《汉书》云操觚之士,《西京杂记》云傅介子弃觚而叹,《说文》幡书貌,拭觚布也;觚为书用,古之常语。春秋兵争,诈伪萌兴,书字不正,多昧名义,故夫子欲正百事之名,而叹今之觚不复成觚,即言字不复成字也。公子阳生为伯于阳,己亥为三豕渡河,当日简牍灭裂可知,觚哉之叹,并言书策之不足据也,亦与及史阙文之叹相发明也。特言觚者,觚方也,方者法也。《太玄注》两言觚者法也,其谊盖古名法相应,叹觚之亡,即叹法之亡也。若如汉注以礼饮受洒二升之觚言,则爵觯散角之类多矣,何独言觚?且当时礼器具存,尊壶不改,何独有不觚之叹乎?
光绪辛巳(一八八一)七月二十五
◎论语义疏(梁皇亻品)
皂亻品《论语义疏》十卷,亦乾隆中得之于日本,论者或与《考经孔传》、《孝经郑注》并疑其伪,然疏辞详密,条理秩然,文法辞气,大类六朝,必非彼国所能赝作。其所引自江熙所集十三家外,有樊光王朗张凭(见隋志。)梁冀(当作觊,晋人,见隋志。)殷仲堪沈居士沈峭熊埋(所引凡七八条,皆作埋。)褚仲都(见隋志。)颜延之顾欢秦道宾太史叔明(见隋志。)琳公诸家。又引虞氏赞一条,即《隋志》所载《论语》九卷郑玄注晋散骑常侍虞喜赞也。又引虞喜曰一条,(述说苑孔子见伯子事。)疑即《隋志》所载《论语新书对张论》十卷虞喜撰者也。又引张封溪曰一条。又《公冶长》下云,别有一书,名为《论释》云云。(即载公冶长解鸟语事。)其余佚文古义,往往而有,正不必以偶与《释文》不合疑之。
《南齐书》、《顾欢传》,不载其注《论语》。《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论语》下皆无其名,而皇氏《义疏》,则于夫子之求之也下,引顾欢云,夫子求知乎己,而诸人访之于闻,故曰异也。于吾与汝弗如也下,引顾欢申苞注曰,回为德行之俊,赐为言语之冠,浅深虽殊,而品裁未辨,欲使名实无滥,故假问孰愈。子贡既审回赐之际,又得发问之旨,故十与二以明悬殊愚智之异,夫子嘉其有自见之明,而无矜克之貌,故判之以弗如,同之以吾与汝,此言我与尔虽异而同言弗如,能与圣师齐见,所以为慰也。诗书执礼下引顾欢曰:夫引网寻纲,振裘絮领,正言此三,则靡典不统矣。与其洁也下引顾欢曰:往谓前日之行也,夫人之为行,未必可一,或有始无终,或先迷后得,故教诲之道,洁则与之,往日非我所保也。未知生下引顾欢曰:夫从生可以善死,尽人可以应神,虽幽显路殊,而精诚恒一,苟未能此,问之无益,何遽问彼耶?回也其庶乎下引顾欢云:夫无欲于无欲者,圣人之常也;有欲于无欲者,圣人之分也。二欲同无,故全空以目圣,一有一无,故每虚以称贤。(案此申注一曰屡,犹每也,空犹虚中也之说。)贤人自有观之,则无欲于有欲,自无观之,则有欲于无欲,虚而未尽,非屡如何。凡六条。此足徵顾有《论语注》甚明,而诸家纪载皆失之。
皇《疏》于名物典制亦不甚详,然皆下己意,所引各家,大率空言名理,无一徵实者。《乡党》一篇,遂绝无采用之说,惟载江熙语四条,亦皆泛说耳。盖六朝人以此佐清言,《易》、《老》之外,即及于《论语》、《中庸》,故戴粱武帝皆有《中庸注》,而郭象袁宏孙绰张凭蔡谟庾翼颜延之陶弘景殷仲堪顾欢,皆谈玄名宿,附托圣经,以至宋明帝梁元帝(见金楼子。)僧智略释慧琳,无不注《论语》矣。
同治壬申(一八七二)十月初六日
朱蓉生来,偶与论《论语》皇侃《义疏》。蓉生甚疑其伪,谓文词多近鄙俗,甚类日本人文法,间有似六朝者。殆彼国有佚存六朝人著述,因参杂为之。余谓其书与《释文》所引不合者,孙颐谷已举其子行三军则谁与音余子温而厉上有君字两条,然《释文》本引皇本共五条,其三条皆合,(曾是以为孝乎,皇云曾尝也。子疾,子路请祷,皇本作子疾病。德行以下,皇别为一章。又患不知也,俗本作患己不知人也,今皇本正同俗本。)则似非全伪也。
光绪辛巳(一八八一)十一月初六日
◎论语笔解ㄉ题(韩愈李翱注)
韩昌黎《论语笔解》。此书疑出依托,然解义简严,具有古训。
咸丰庚申(一八六○)十月初五日
◎论语类考孟子杂记(明陈士元)
是日北风劲寒,阅《论语类考》二十卷,《孟子杂记》四卷,皆明人应城陈士元心叔著。心叔在嘉靖时颇以文学名,尝官滦州知州,著有《滦志》,吾乡章氏学诚《文史通义》中力诋之。又著《江汉丛谈》,予于《越缦堂日记》辛集中亦指摘其谬。《论语类考》分天象时令封国邑名地域田则官职人物礼仪乐制兵法官室饮食车乘冠服器具鸟兽草木十八门,又各系以子目,往往凭臆武断,其引用古书,亦多稗贩不根,然尚足为初学帖括者之助。《孟子杂记》分系源邑里名字母妻嗣胄受业七篇,生卒补传稽书准诗揆礼徵事逸文校引方言辨名字同字脱断句注异评辞十三目,既非类书,亦非传记,似经解而无所发明,故自称杂记。《四库书目》以其无类可归,始附之经类,实未当也。其中纰缪,略如《类考》,而采取较广;逸文校引方言辨名断句注异之属,颇有所订正。至若引桓宽《盐铁论》,而谓《汉书》、《桓宽传》中载孟子曰尧舜之道非远人也而人不思之耳等语,则全是瞽目眯言,似《汉书》并未寓目。明人著书卤莽,大抵如是。又其序自言孟子后身,生时,其父梦一老翁冠袍而入,自称齐卿孟轲,则尤可笑。孟子千余年后,尚以齐卿系衔自通,令人喷饭满案。明代人动以圣贤自神,以杨忠愍之贤,犹言梦大舜授乐,又何怪丰坊之伪撰古经,张璁之议减庙制耶。
同治戊辰(一八六八)十一月十五日
◎论语稽求篇(清毛奇龄)
阅毛西河《论语稽求篇》,此书佳处固多,然如谓哀公问社是问社义,串我答以社名树松曰松社,树栗曰栗社,是臆造典故,绝无依据。谓不有祝鸵之佞而有宋朝之美,是喻无希世之资,而徒抱美质以游于人。谓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生字如《孟子》生斯世也之生,言人之生于斯世,与世相接,以直道故也,若诬罔而犹在人世,是幸免耳。其谊皆不甚异旧注,而故作迂曲。至若《唐棣之华》二节,旧本与可与共学节合作一章,汉儒因有反经合道之说。何氏谓偏反喻权道之反,此先儒旧谊之不可从者。取诗中一反字以喻道之可反,圣门说诗,绝无此例。皇邢二疏皆谓树木之花,皆先合而后开,唐棣之花独先开而后合,以喻权道之为用,无反而后顺,此即后世辞赋家取义,亦无若此之纤巧。盖汉人传《论语》者,此处偶失分章,遂因而附会之,其说实不可通,当以朱子分章为正。毛氏必申旧说,以《王祥传》为证,谓祥临殁嘱后人使不擀濯,不含敛,不沐棺椁,不起坟茔,家人不送丧,祥掸不飨祀,虽不用古法,而反经行权,期合于道,故终之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正取《唐棣》是篇以反作正之证。案《晋书》、《王祥传》祥著遗令训子孙,无言生无毗佐之勋,没无以报,故自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以至大小祥,乃设特牲,无违余命,皆言终制之事。其下自言行可复,信之至也,至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乃是训子孙之语,与上截然两事,辞意亦绝不相涉。毛氏任意割裂,强相比附,其谓《晋书》亦无人能读耶?又若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注疏皆无异说。朱子谓倦如诲人不倦之倦,以传与倦皆指教者言,尤为直截。毛氏谓倦即古券字,传与券皆古印契传信之物,传者符传,券者契券,以喻教者之与学者,两相印契。按《说文》券下从力,古倦字;券下从刀,契也;券券迥然两字。疲倦之倦可作券,未闻书券之券可作倦也。乃又引《考工记》、《人》左不券、郑《注》谓券字即今倦字可验。按《考工记》、《人》本作终日驰骋左不楗,杜子春云楗读为蹇,书楗或作券,康成谓卷今倦字也。和则久驰骋,载在左者不罢倦,尊者在左也,是正谓券即罢倦字。郑君谊与许同,即楗为楗炬,蹇为蹇涩,亦皆倦极之意,与契券何涉?而强改经文注文以就己说,其谓《周礼》亦无人能读耶?此等恃其辩博,疑误后人,不可以不正也。
光绪乙亥(一八七五)二月初八日
◎论语正伪论语孔注辨伪(清沈涛)
阅沈西虽《论语正伪》。自序言其伪有五证,说皆甚确。惟云何氏故作伪以难郑,是其罪浮桀纣之一端,则强入人罪矣,平叔特不能别白耳。又阅沈文起《左传补注》。自序极言左氏深于礼经,亲承夫子微言大义,而力诋公羊诸家之妄,又备列左氏四厄,其论甚快。惟所言不无过激,指斥何劭公杜元凯孔冲远及唐宋以后诸儒,丑恶之辞,非儒者气象也。其末云:今险忮刻薄之人,有窃钻何休之余窍,以注误梧子,何不仁之甚也,盖圣世之贼民而已矣。其言殆为同时刘申甫龚定盒宋于廷诸人发,亦似过当。若近日之戴望、赵之谦等辈,乃所谓险忮刻薄者也;赵一无所知,又非戴比,真圣世之贼民耳。
光绪乙酉(一八八五)五月二十四日
◎论语后案(清黄式三)
夜阅黄氏式三《论语后案》,其书共二十卷。先列《集解》,次列《集注》,而后引诸儒说以补益证佐之,不专上汉宋,而悉心考据,务求至当。其诠释义理,亦深切著明,绝去空疏诘曲之谈。于经文之异文古字,皆随文附注,近世汉学诸家之说,采录尤多。以之教授子弟,既不背于功令,又可以资实学,诚善本也。书尚未梓,以活字版印行之。前有《薇香自记》、《印行小引》,后有自序及其弟式颖生序各一首。
同治丁卯(一八六七)十一月十三日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
得陈六舟片,以新刻刘氏父子《论语正义》样本一册见示,卷七《雍也》一卷,卷十一至十三《乡党》三卷,皆题曰刘宝楠学。卷十九《季氏》一卷,卷二十二《子张》一卷,皆题曰恭冕述。然井有仁焉下引俞氏樾说两条,楚桢岂及见《群经平议》,则亦有叔侥所增入者矣。其书尚未刻成,体例与焦氏《孟子正义》相似,博取众说,详而有要,足以并傅。
同治王申(一八七二)十一月二十六日
傍晚坐藤花下,读《论语正义》,共二十四卷。自十八卷《卫灵》以下,为其子叔傀(恭冕)所续,未一卷为何氏《集解》序及宋氏翔凤所辑《郑君论语序逸文》,皆叔侥为撰正义。前有陈卓人(立)序,言真此书之作,始于道光戊子江甯乡试时,以十三经旧疏多踌驳,欲仿江氏孙氏《尚书》邵氏郝氏《尔雅》焦氏《孟子》例,别作疏义,楚桢任《论语》,刘氏孟瞻任《左传》,而以《公羊》属卓人,忽忽四十余年,于《公羊》疏辑成本七十余卷,尚未能写定云云。案此序作于同治己巳,时卓人客浙抚李瀚章署,未几闻其下世,今扬州刻其《白虎通疏证》,不知《公羊疏》在何所也?后有叔侥后叙,言是书于咸丰乙卯秋将卒业,而其父以病足,遂不起。又及十年,至乙丑秋,始写定。然十七卷以前所引书有俞荫甫《群经平义》及戴子高《论语注》等书,非楚桢所及见,则亦有叔侥所增入者。十八卷以下,采取不及以前之博,则学识又不及其父也。
光绪己卯(一八七九)闰三月二十四日
阅《论语正义》,其证引极博,而去取多未尽善。如左丘明不取段茂堂氏左名丘明之说,而据《史记》、《自序》左丘失明语,以左丘为复姓,不知此以两明字相犯,故变文云左丘,犹称晋文公重耳为晋重,古人属辞所不拘也。老彭不用《大戴礼》及《汉书》、《古今人表》与仲虺并为殷大夫之说,而据《楚辞》彭铿斟雉注,谓彭祖以雉羹进尧,及《史记》、《五帝纪》以彭祖与禹皋陶并言,遂定为尧之史官。不知《天问》多属寓言,《史》之彭祖,亦单文偶见,或因世传彭祖寿八百,故以为自尧直至商时;而夫子言窃比于我,则必近代贤人,不当上取尧臣也。殷因于夏礼,节取戴望附会《公羊》之说。加我数年二句,取戴望说,加当作假,假者暇也,五十天地之数,谓安得数年之暇,用五用十以学《易》,皆曲说支离而谬,取之尤近于侮圣言,此等皆出叔侥之妄增耳。
闰三月二十六日
读《论语正义》,其解告朔饿羊,必用骈枝之说,以告朔为即班朔,不信郑注牲生饿,而必以为溃┩之饿,已属强辨。至俞荫甫又谓告朔与告月异,吉月当作告月,别造一典故矣。
光绪辛巳(一八八一)十二月二十七日
阅《论语正义》。近儒说经,过求证据,或反失之葛。如有子曰礼之用一章,此自以礼之用和为贵为一节,(一节犹俗言一层。)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为一节,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为一节。首二句总冒,言礼虽以严整约束为节目,其用实主于和也。先王之道斯为美,斯指礼;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言事事必拘以礼文,则情或反离,所谓至敬无文、至亲无文也。知和而和,则情过乎礼而流于亵,故亦不可行。其义本极明哲。马注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所言亦甚分明。自床注误分有所不行以下为一节,遂致迂折费解,而刘氏谓此章发明中庸之义,用即庸也,虽合古训而词反支矣。
光绪甲申(一八八四)八月十二日
◎论语注(清戴望)
阅戴望《论语注》,本刘申甫《论语述何》之恬,以《公羊》义例,诠发圣言。谓绌夏存周,以春秋当新王,而微言在《论语》,其立意已甚谬。注中傅会牵率迂妄可笑之处,不胜凄指。又谓《齐论》有《问王》、《知道》二篇,盖明托王之事,改周受命之制,与《春秋》相表里,惜为张禹所去。夫问王,即问玉,《聘义》末所载子贡问君子贵玉贱珉一节,及《说文》所载字下孔子曰美哉远而望之奂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云云,盖皆是其文。张侯以《论语》教授,欲便学者之读,故合齐鲁两家,为之章句。其去此二篇者,盖以文少不足分筒策,而贵玉之文,已为小戴附入《礼记》,故遂去之,犹古论分《尧曰》、《子张问》以下为《从政》篇,后儒亦以奇零而并合之。望既不识字,妄以《公羊》家最谬之说,强诬古人,此东汉徐防所谓妄生穿凿,轻侮道术者也。其标题曰《戴氏注论语》二十卷,末有自序,亦仅题戴氏二字不出其名,狂妄至此,真小人之无忌惮者。
同治壬申(一八七二)五月十六日
◎论语旁证(清梁章钜)
阅《论语旁证》。其书采取不多,然颇能引用宋儒诸书,平心求是,发明朱注之说。此与黄氏《论语后案》,皆家塾必读之书也。
光绪了亥(一八八七)正月十六日
◎孟子外书(宋马廷鸾抄传)
《孟子外书》四篇。此书具多微言精理,与七篇毫无差谬,不解那卿何以小取?刘放注丛略,冶亦伪托。其书以马廷鸾抄传,廷鸾宋末宰相,贵与之父也。
咸丰庚申(一八六○)十月初五日
◎大学说(清惠士奇)
◎大学古本注(清艾畅)
阅惠半农氏《大学说》及艾橄堂《大学古本注》。半农极言朱子补格物致知章之非,谓格物即物行本末之物,格者度也,格物犹絮矩。以本末终始言格物,犹以上下前后左右言挚矩,谓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二语,当如旧在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世下。又谓亲民不必破新民,其说是矣。而谓先释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章而后释诚意一章,及《诗》云瞻彼淇澳两节在释止于至善章后,不久释诚意章传,皆当从未了改定本。则不汉不宋,又别出一《大学》改本矣。
橄堂谓次序一当如汉之旧,力言朱子强分经传及释大学为大人之学、释明明德为明其明德之非,其说是矣。而谓格物之物乃性命中之实有者,不可以物言,不可以气言,故谓之物,则仍堕于虚无杳眇,视宋人之说,尤为支离。又谓在亲民者谓在亲与民,亲是人己交关处,尤谬妄无理。
窃谓致知者,即明明德也。致知之功贯于平天下,则亲民止于至善皆贯之矣。格物者,由天下国家以及身心意皆物也。意为本,天下为末,所谓物有本末也。意为始,天下为终,所谓事有终始也。致知格物,即知止也。本末终始分先后,不分精粗内外,知止即知所先后也。自致知以及平天下,功有先后,事皆一贯,非必逐事而为之,非必明明德而亲民,必亲民而后止于至善也。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治国平天下,则非庶人所得与,非庶人之功至齐家而止,非天子诸侯于齐家后更加治国平天下之功也。所谓先后者,示人以为学之本自诚意始,夫子之所谓一以贯之也。诚意先致知者,《中庸》之所谓自明诚谓之教也。《大学》之道,所以明成人之教,故以学知言,不以生知言也。知至而意诚,则万物皆备于我,践形在是也,尽性在是也,与天地参在是也。故《大学》无言知本,次言诚意,而亦结之曰此谓知本。然后申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功而终之以絮矩,非以格物始,絮矩终也。格物即格此心身家国天下之矩,絮矩即絮此天下国家身心之物,皆所谓明明德也,所谓止于至善也。原始原终,彻上彻下,而何有纲目,何有条领,何有即物穷理,何有一旦贯通,使圣贤教人平正通达之旨,入于晦蒙荆棘,流于参禅喝棒乎?惠氏由不知明德亲民止善之包于诚意,诚意之即为知本,故尚泥朱子分明德亲民至善焉三章,别分知本为一章,而以古本《诗》云《淇》、《澳》两节次于诚意为非也。
同治己巳(一八六九)正月初八日
◎大学古本注中庸古本拾注论语别注孟子补注(清艾畅)
阅《大学古本注》一卷,《中庸古本拾注》一卷,《论语别注》四卷,《孟子补注》二卷,东乡艾畅撰。畅字橄堂,道光庚子进士,官临江府教授。所注兼采众说,多出新意,不主汉宋,而于宋儒驳难为多。其诠《大学》格物,谓物乃性德之实有者,格者体也。古人于无可名而为之名,则曰物。格物致知,乃静中体认,无可言说,其机缄皆于意见之,故直揭诚意,而不复明格物致知之义,固非缺简。反复辨论,尽翻旧说,至数干言。然曰静中体认,则仍涉于杳冥荒忽之谈,不出语录窠臼。而自谓圣贤奥义微言陉晦数千年者,至是昭然无所复蔽,则亦言大而夸矣。其他诠解,亦多孤证臆造,不足据依。惟谓《康诰》之康,乃周圻内国名,故康城,在许州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为今禹州。当时周召虞号管蔡霍,皆以地名,无称谥者(案邸叔邮季郇侯唐叔鲁公禽公晋侯燮宋公稽皆然,)且康叔之子称康伯,不合父子同谥。谓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者,指大飨时凡同姓之无爵者,分昭穆序立于阼阶下。序爵则谓同姓大夫以上,所谓三命不齿者也。谓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小人儒者,如言必信行必果径泾然小人哉之类。不有祝舵之而有宋朝之美,谓佞者才也。佞训口才,亦可专训才,如自谦不妄谓不才也。有者以之为有也,此感卫灵公事,以见世当用贤。言为国者若不知有祝鸵之才,而但知有宋朝之色,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难乎免,即奚而不丧之意。班固《人物表》列蛇于中上,而列朝于下下,明舵非朝比也。谓谓之吴孟子者,乃时人谓之;昭公既讳姬为子,必不冠子以吴。《坊记》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可证。谓启予手之启,当作ф。《说文》ф省视也。言省视予手足。谓割不正不食者,古人礼食常食割皆有正法,不正者不合法也。割有宜纵横午割者,非取必于方正。谓去兵去食,去者非已有而去之。盖势不暇励戎讲武,姑置足兵之政;势不及务农积粟,姑置足食之政。谓必也正名乎,当从旧说正百事之名。《祭法》黄帝以正名百物,而仓颉制字,即在其时,名即文字,物即事也。《韩诗外传》季孙之宰告季孙曰:君使人假马。孔子曰:君取臣,但谓之取,不谓之假。季孙悟,谓宰自后君有取,但曰取,毋曰假。孔子于冉有退朝,答以有政而正其为事,皆正名之谓也。《春秋》所书,于字名尤严。如书侵书伐书围书克书取书窃书弑书杀之类,字名各当其物,而大义自见。《春秋》即正名字之书也。谓夷逸当据《尸子》为夷诡诸之后(此据广博物志卷四十七引尸子夷逸者夷诡诸之裔。或劝之仕,曰吾譬则牛云云。)谓方民虐民之方,古方放字通用。《尧典》方命圮族,《汉书》王商史丹傅喜薛宣朱博等传,俱引作放命。是方命者,放弃先王之命也。谓蹶者趋者,《说文》蹶跳也,跳跃也。《广雅释诂》蹶跳也。《曲礼》足毋蹶,郑注:蹶行遽貌。《越语》蹶而趋之,惟恐弗及。《吕氏春秋》狐援闻而蹶往过之。是趋为疾行,蹶为行且跃,皆作气使然,故曰是气也而反动其心。谓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者,当洪水泛滥时,南条诸水,混合不分。禹以江在南,地势处下,故决排诸冒地之水注江以入海。迨水落地出,惟汉入江,汝泗由淮入海,始各自为渎而不相通。后儒纷纷谓汝泗不通淮,淮不通江,此据禹既治后水由地中行言之也。若本如是,又何须禹治之?《孟子》文自不误。(案此与何氏义门说略同而更明显。钱氏竹汀谓朐山以南、余姚以北之海皆江之委,淮口距江口仅五百里,实为江之下流,是淮乃先入江后入淮者,其说似迂曲。)谓顽夫廉,顽同怃,贪也。凡此诸条,皆考证确凿,具有精义。至解五亩之宅,谓赵注以宅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城,故为五亩,虽与《谷梁传》、《汉食货志》合,然皆不足信。五亩宅盖俱在井邑中,田间只有憩息灿庐,无宅,所谓中田有庐也。《诗》言十亩之间,桑者闲闲,正以宅各五亩,两宅相比为十亩,中间以墙,各树以桑,故为十亩之间,无所谓二亩半之宅也。其说《诗》甚解颐。愚案《说文》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廛二亩半也,一家之居。《公羊传注》云:一夫受田百亩,庐舍二亩半,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而九顷,共为一井。在田曰庐,在邑曰里,春夏出田,秋冬入保城郭。许何之义,并同赵氏,盖古说相承,恐终不可易耳。
同治了卯(一八六七)九月十五日
◎四书集注补(清王复礼)
偕诸弟进城至仓桥买得王复礼《四书集注补》四本。复礼号草堂,康熙间杭州人,其书皆驳朱《注》,而必考其说之所本,不似西诃之肆詈。所订正者,亦俱博稽众说,最得其平。自序文亦佳。惟卷首题曰明经卫道之书,则犹是明人习气,可厌耳!
咸丰戊午(一八五八)一月二十四日
王草堂,钱唐人,著《四书集注补》,皆辨正《集注》名物、典故之误,而指其误之所本,绝不似西河之攻击。其书最佳,而四库不著录。《画史汇传》引《温州府志》云:王复澧,仁和人,新建伯守仁裔孙,性孝友,富著述,兰竹得文与可法。此可补入我越府县志。又引《覆瓿集》云:王辚,字文明,山阴人,王振鹏姨甥,官千户,尝从之游,工书。案《绍兴府志》、《文苑传》但云麟学昼于王振鹏。此云姨甥者,谓妻姊妹之子世。振鹏宁鹏梅,永嘉人,元仁宗赐号孤云处士,其画尤精界画,论者谓其上追千里,下掩十洲。尝绩《豳风图》,久藏吾邑汪武欢太守家,同治初兵乱,为会稽监生陶羲拚得之。乙丑余假归,陶屡干余,为转乞浙抚奏进,余不肯为言。辛未冬,遂身入京,由都察院进呈,意欲望美官;不得旨,复条陈时事,皆迂亢可笑,被旨诘斥,始失意归矣。
光绪丙戌(一八八六)七月二十一日
◎四书正事括略(清毛奇龄)
阅毛西河《四书正事括略》,凡七卷,又附录一卷,前有西河自序,言时已八十五岁,门生儿子辈辑其所论四书诸说为之。其门人东阳王崇炳为之序目,言先生尝欲作《论》、《孟》传,一刊事理之误,以老不复能著书。其子孝廉文辉、进士远宗,偕门人会稽章大来(字泰占,诸生。)及同邑张文彬文楚文麓兄弟,搜寻先生所著《大学证文》、《中庸说》、《论语稽求篇》、《四书剩言》、《四书索解》等二十种,摘其正事物之误者。合为五卷。一曰正名,二曰正文,三曰正礼制,四曰正故实,五曰杂正,凡一百七十六条;后续补二卷,凡五十四条;共二百二十一条,中亦间附三张子之说。其附录一卷,则远宗即当日答难之词录之为一十五条。西河之学,千载自有定论,无庸赘言。其诸经说,阮仪徵极称之,谓学者不可不亟读。凌次仲氏则谓西河之于经,如药中之有大黄,以之攻去积秽,固不可少,而误用之亦中其毒。顾独称其《四书改错》一书为有功圣学。予谓凌氏之言是也。西河经说,以示死守讲章之学究,专力帖括之进士,震聩发蒙,良为快事。若以示聪俊子弟,或性稍浮薄,则未得其穿穴贯穿之勤,而无入其矜躁傲很之气,动辄诟詈,侮蔑前贤,其患匪细。此书成于晚年,颇于其前说有所订补,其醇粹者十而七八,平心而论,固远胜朱子之说。然时加以毒谵丑讥,自累其书,徒贻口实,为可惜也。此书及《改错》皆不入《西河全集》。是本为道光间萧山沈补堂所重刻,殊多误字。
同治戊辰(一八六八)八月初十日
◎四书典故辨证(清周柄中)
阅周氏柄中《四书典故辨正》,其书虽采取未博,而反复详尽,多折衷于义理,间驳朱注,皆有据依。末附录其弟侄问答之辞十余条,亦颇精审。
光绪庚辰(一八八○)正月十九日
◎四书古今训释(清宋翔凤)
阅宋氏翔凤《四书古今训释》,前有嘉庆十八年九月自序。其书止采用群籍,而不更下己意,亦不全载经文。所列引用书目五十三种,然孜其所采未及列者,尚有五十种。所引自《集解》、《义疏》外,以阎氏《四书释地》翟氏《四书孜异》浚氏《四书典故窍》为最多,《日知录》、《潜邱记》、《群经补义》、《潜研堂答问》诸书次之,而引钱献之《论语后录》凡廿九条,引其自著《朴学斋札记》凡十一条,大氐务求古谊,为徵实之学者也。惟于博奕下采《文选注》引《桓谭新论》论围一条,近于无谓。孜此先引见《史记集解》以喻薛公策黥布事,且较《选注》为详也。《论语》后附其《论语发微》五则,强以附合《公羊》,小言破道,曲说侮圣,不可以训。
光绪己卯(一八七九)闰三月初一日
◎四书拾义(清胡绍勋)
牧庄昨购得《四书拾义》,今日借阅之。卷一上论,卷二下论,卷三学庸,卷四上孟,卷五下孟,共五卷,绩溪胡绍勋著。绍勋字文甫,竹邮先生(培)之族弟也。道光丁酉拔贡,后举孝廉方正。是书刻于甲午,前有江晋山(有诰)序、竹邮先生序、汪手存泽序。其书全主诂训音声,正汉宋旧说之误,依据明通,多有心得。其最精者,论与之粟九百一条云,孔注以九百为九百斗,考周之九百斗,合今所行用元时之斗,仅得一百八十九斗。古者百亩,当今二十三亩四分三厘有奇,合得米二百八十二斗,为古农夫之食,若此所得,反远逊农夫,何又嫌多而辞之?古制计粟以五量,量莫大于斛,十斗为一斛,粟至九百,必以量之最大者计之。孔子为鲁司寇是下大夫,其家宰可用上士。孟子曰:上士倍中士,当得四百亩之粟。又曰: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明士亦有五十亩圭田,合之为四百五十亩,以《汉书》、《食货志》言亩收粟一石半计之,当得六百七十五石;若以石合斛,一石为百二十斤,古斛不足百斤,二斛约重一石有半,是百亩收百五十石,合得二百斛。四百亩为八百斛,加圭田五十亩为一百斛,共得九百斛矣。此说前儒皆所未及,近宝应刘楚桢《论语正义》中已采之。其余可取者尚多。其据《广雅》如均也解如其仁之如,与予旧说合。(予说在祥琴室日记中,)至谓聚饮之聚为骤借字,从容之从为动借字,则知一而不知二。谓屋漏当作幄漏,又从而招之招当作翘,尤近穿凿矣。
光绪丙子(一八七六)正月初十日
◎四书辨疑(清俞樾)
阅俞荫甫《四书辨疑》。《四书》自朱子注出,南宋至明中叶,无一人敢异议者。陈天祥生元代?乃独著《辨疑一书,以疑朱注而辨之也。然根柢浅薄,读书甚寡,其学岂足望朱子之百一?俞氏举陈氏之误而条辨之,亦不回护紫阳。(其辨世臣亲臣一条,不如陈氏说为确;可谓曰知一条,读可字为句,尤病穿凿。)
光绪乙酉(一八八五)十月二十三日
◎四书直指(清何纶锦)
阅山阴何教谕纶锦《四书直指》共四卷,其书多驳朱注,颇从古义,而泛言大旨,不能究心于名物训诂,往往师心武断,涉于措大习气。然知折衷郑说,亦时攻西河毛氏之短,故间有可取,亦乡先生之知学者也。何字子襄,嘉庆初举人,官金华学官。
同治庚午(一八七○)十一月十三日
◎四书释地(清阎若璩)
阅《四书释地》。其武城条下云,《春秋》四书谷而一书小谷者,明其为管仲之邑也。此尚未知《春秋左氏经》本作城谷,惟《公》、《谷》经文误作小谷耳。
光绪乙亥(一八七五)八月十九日
阎氏《四书释地续》以微仲为微子之子,列有三证;又引包尔庚时文微仲者微子之次子,厥后袭封宋公,终身止称微仲,以为如得一真珠船。孙氏志祖《家语疏证》驳之云:阎氏所引为确证者,以《汉书人表》宋微仲注云启子尔,不知《人》、《表》有两微仲,一在中上胶鬲商容之间,此即微子之弟名衍者也。一宋微中在中中楚熊艾(绎子)鲁考公之间,注云启子。一弟一子,表本分明,盖两微仲,犹之两虞仲也,阎氏误合为一。然其说实始于古史。古史曰微子卒,世子蚤死,乃立世子之弟微仲衍,注云世以为微子之弟,失之。是又不必援包尔庚时文以为珍珠船矣。慈铭案,孙氏此驳甚确,但亦有小误。既据《人表》别有宋微中在楚熊艾鲁考公之间,则明是传国于微子者矣。又以在胶鬲商容之间者为名衍,然《檀弓》、《史记》皆云微子传国于衍,岂微子先传其弟,其弟复传微子之子,而两人皆号微仲乎?盖孙氏徒以《史记》、《微子世家》称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而《檀弓》郑《注》,又云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欲回护两家之说,不得不以衍属之微子之弟耳。然玩郑注之文,云立其弟衍者,明谓适子之弟,非微子之弟。微子受封于武王,为宋开国之君,不得私传于弟,以其适于死,乃立其次子,为殷礼耳。始封者为太祖,天子诸侯所同,成汤不闻传位于弟,惟太子太丁早卒,故太了之弟外丙仲壬相继而立,此微子立衍所以为殷礼也。《史记》之误,盖无可疑。《人表》于中上但云微仲,与殷诸臣并列,即《孟子》所称之微仲,赵注所谓微仲胶鬲皆良臣也,此微仲不知何名。其名衍者,乃微子之次子,《人表》中中所谓宋微中也。特加一宋字,以明其为继国于宋之君,极为明画。《吕氏春秋》、《当务篇》谓纣同母三人,长曰微子启,次曰仲衍,尤不足据。马氏《绎史》疑《史表》为重出,梁氏《人表考》以《史表》为误,皆考之未审。毛西河《经问》逞肥凿空,更为谬悠。
十月初二日

《越缦堂读书记》 相关内容:

前一:经部 群经总义类
后一:史部 正史类

查看目录 >> 《越缦堂读书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