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子部 > 杂论 > 四友斋丛说 >

卷三十二尊生

卷三十二尊生

古人论保养云:安乐之道,惟善保养者得之。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太乙真人曰:“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精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凡在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实内。以陶和将护之方,须在闲日。安不忘危,圣人预戒,老人尤不可不慎也。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五脏受气,盖有常分。不适其性而强云为,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善养生者,保守真元,外邪客气不得而干之。至于药饵,往往招徕真气之药少,攻伐和气之药多。故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康节先生诗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郭康伯遇神人授一保身卫生之术,云但有四句偈,须是在处受持。偈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郭信用其言,知自护爱,康强倍常,年几百岁。

古人饮食调治方云: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四脏之气皆禀于脾,故四时皆以胃气为本。《生气通天论》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通涩为阴。是以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也。若少年之人,真元气壮,或失于饥饱,或多食生冷,以根本强盛,未易为患。其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凡人疾病未有不因八邪而感,所谓八邪者,风寒暑湿饥饱劳逸也,为人子者得不慎之。若有疾患,且先详食医之法,审其疾状以食疗之。食疗未愈,然后命药,贵不伤其脏府也。凡百饮食,必在人子躬亲调治,无纵婢使慢其所食。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每日晨朝,宜以醇酒先进平补下元药一服,女人则平补血海药一服。无燥热者,药后仍食羊膂粟米粥一杯压之,五味葱薤鹑膂等粥皆可。至辰时眼人参平胃散一服,然后次第以顺四时软熟饮食进之。食后引行一二百步,令运动消散。临卧时,进化痰利膈人参半夏丸一服。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若顿令饱食则多伤满,缘衰老人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故成疾患。为人子者深宜体悉,此养老人之大要也。日止可进前药三服,不可多饵。如无疾患,亦不须服药,但只调停饮食,自然无恙矣。

太乙真人七禁文,其六曰:“美饮食,养胃气。”彭鹤林耜云:夫脾为脏,胃为腑。脾胃二气,互相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水谷。脾为中央,磨而消之,化为血气,以滋养一身,灌溉五脏。故修生之士,不可以不美其饮食。所谓美者,非水陆毕备异品珍羞之谓也,要在于生冷勿食,坚硬勿食,勿强食,勿强饮。先饥而食,食不过饱;先渴而饮,饮不过多,以至孔氏所谓食饣壹而偈鱼绥而肉败不食等语,凡此数端,皆损胃气。非惟致疾,亦乃伤生。欲希长年,此宜深戒,而亦养老奉亲与观颐自养者之所当知也。

食治方云: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天产动物,地产植物,阴阳禀质,气味浑全。饮和食德,节适而无过,则入于口达于脾胃,人于鼻藏于心肺。气味相成,阴阳和调,神乃自生。盖精顺五气以为灵,若食气相恶,则伤其精。形受五味以成体,若食味不调,则伤其形。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所以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古之别五肉五果五菜,必先之五谷。以夫生生不穷,莫如五谷为种之美也。苟明此道,安腑脏,资血气,悦神爽志,平痾去疾,何待于外求哉?孙真人谓医者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陈令尹书:食治之方,已备续编。糜粥之法,已详此卷。所编诸酒诸煎诸食治方,有草木之滋焉。老人平居服食,可以养寿而无病,可以消患于未然。临患用之,可以济生而速效也。

食后将息法云:平旦点心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颗苏煎枣,啜半升以下。人参伏苓甘草等饮,觉似少热,即以麦门冬行叶茅根等饮量性将理。食饱不宜急行及走,不宜大语远唤人,嗔喜卧觉。食散后,随其所业,不宜劳心力。腹空即须索食,不宜忍饥。生硬粘滑等物多致霍乱。秋冬间暖裹腹,腹中微似不安,即服厚朴生姜等饮。如此将息,必无横疾。

养情篇云:鸡鸣时起,就卧床中,导引讫,栉漱即巾正坐,量时候寒温。吃点心饭若粥,若服药先饭食。服药吃酒消息讫,入静室烧香诵经,洗雪心源,息其烦虑。良久事了,即出,徐徐步庭院散气。地湿即勿行,但屋下东西步,令气散。家事付与儿子,不宜关心,平居不得嗔叫用力。饮酒至醉,并为大害。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令气乏喘而已。亲故相访问,同行出游百步或坐,量力谈笑,才得欢通,不可过度耳。人性非合道者焉能无闷,须蓄数百卷书易老庄等。第一勤洗浣,以香霑之,身数沐浴,令洁净,则神安道胜也。左右供使之人,得清净子弟小心少过谦谨者,自然事闲,无物相恼,令人气和心平。凡人不能绝嗔,若用无理之人,易生嗔怒,妨人导性。

太医孙君昉字景初,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夫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四休家有三亩园,花木郁郁,客来煮茗谈上都贵游人间可喜事。或茗寒酒冷,宾主皆忘。其居与余相望,暇则步草径相寻。故作小诗遣家僮歌之以侑酒茗。诗曰“太医诊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又曰“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欲知四休安乐法,听取山谷老人诗。”

山谷四印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踵生光辉。团蒲日静鸟吟时,炉薰一炷试观之。四休四印,老少富贫,普同受用。

论玄关一窍云:天地相去八万四千里,自天以下三万六千里,应三十六阳候。自地以上三万六千里,应三十六阴候。所谓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中间一万二千里,乃阴阳都会之处,天地之正中也。人身心肾相去八寸四分,自心以下三寸六分属阳,自肾以上三寸六分属阴。中间一寸二分,乃水火交媾之处,人身之规中也。虚闲空沿,内藏玄元之气,乃元神所居之穴,即所谓真土也。外则应两眼,所以眼为飞土,人生则此神存。故目光明,人死则此神去。故目光灭,百姓日用而不知。此之一窍,乾坤不能喻其大,日月不能喻其明。倘能识此,搅黄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将见神灵则气清,气清则欲寡,欲寡则性正,性正则情忘,情忘则心死。故心死神方活,神全心自闲。

明道杂志云:刘几,洛阳人,年七十余。精神不衰,体干清健,犹剧饮。予素闻其善养生,因问之。几曰:我有房中补导之术欲授子。予曰:方因小官,家惟一妇,何地施此?然见几每一饮酒辍一嗽口,虽醉不忘,因此可以无齿疾。晡后食少许物辄已。几有子婿陈令,颇知其术,曰暖外肾而已。其法以两手掬而暖之,默坐调息。至千息,两肾融液如泥沦入腰间,此术至妙。

回回教门善保养者无他法,惟暖外肾使不着寒。见南人着夏布袴者,甚以为非,恐凉伤外肾也。云夜卧当以手握之令暖,谓此乃生人性命之本根,不可不保护。此说最有理。

陈书林云:余司药市,仓部轮差诸君请米受筹。乡人张成之为司农丞,监史同坐。时冬严寒,余一二刻间两起便溺。问曰:“何频数若此?”答曰:“天寒自应如是。”张云:“某不问冬夏,只早晚两次。”余谂之曰:“有导引之术乎?”曰然。余曰:“旦夕当北,面因暇叩请。”荷其口授曰:某先为李文定公家婿,妻弟少年遇人有所得,遂教小诀:临卧时,坐于床,垂足,解衣闭气。舌拉上咢,目视顶门,乃提缩谷道。以手磨擦两肾腧穴,各一百二十次,以多为妙。毕即卧。如是三十年,极得力,归禀老人,老人行之旬日,云真是奇妙。亦与亲旧中笃信者数人言之,皆得效。

东坡云:扬州有武官侍真者,官于二广十余年,终不染瘴。面色红腻,腰足轻快。初不服药,唯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向,热磨涌泉穴无数,以汗出为度。欧公平生不信仙佛,笑人行气。晚年云,数年来足疮一点,痛不可忍。有人传一法,用之三日,不觉失去。其法垂足坐,闭目握固缩谷道,摇贴为之。两足如气球状,气极即休,气平复为之。日七八,得暇即为,乃般运捷法也。文忠痛己即废,若不废,常有益。又于王定国书云:摩脚心法,定国自己行之,更请加工不废。每日饮少酒,调节饮食,常令胃气壮健。

其穴在足心之上,湿气皆从此入。日夕之间,常以两足赤肉更次,用一手握脚指,一手磨擦。数目多时觉足心热,即将脚指略略动转。倦则少歇,或令人擦之亦得,终不若自擦为佳。陈书林云:先公每夜常自擦至数千,所以晚年步履轻便。仆性懒,每卧时只令人擦,至睡熟即止,亦觉得力。乡人郑彦和自太府丞出为江东仓,足弱不能陛辞。枢筅黄继道教以此法,逾月即能拜跪。霅人丁邵州致远,病足半年不能下床。遇一道人,亦授此法,久而即愈。今笔于册,用告病者,岂曰小补之哉。

明道杂志云:世言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老饕。此言老人饕餮嗜饮食,最年老之相也。此语未必然。某见数老人皆饮食至少,其说亦有理。内侍张茂则每食不过粗饭一盏许,浓腻之物绝不向口,老而安宁,年八十余卒。茂则每观人,必曰且少食无太饱。王晰龙图造食物必至精细,食不尽一器,食包子不过一二枚耳。年八十卒,临老尤康强,精神不衰。王为余言,食取补气,不饥即已,饱生众疾。至用药物消化,尤伤和也。刘几秘监食物尤薄,仅饱即止,亦年八十而卒。刘监尤喜饮酒,每饮酒更不食物,啖少果实而已。循州苏侍郎每见某,即劝令节食,言食少即脏气流通而少疾。苏公贬瘴乡,累年近六十亦康健无疾,盖得此力也。苏公饮酒不饮药,每与客食,未饱已拾匕箸。

东坡治脾节饮水说云:脾能母养余藏,养生家谓之黄婆。司马子微著天隐子,独教人存黄气入泥丸,能致长生。太仓公言,安谷过期,不安谷不及期,以此知脾胃全固,百疾不生。近见江南一老人,年七十三,状貌气力如四五十人。问其所得,初无异术,但云平生习不饮汤水耳。常人日饮数升,吾日减数合,但只沾唇而已。脾胃恶湿,饮少胃强,气盛液行,自然不湿。或冒暑远行亦不念水,此可谓至言不烦。周曼叔比得肿疾,皆以利水药去之。中年以后,一利一衰岂可囗乎?当及今无病时,力养胃气。若土能制水,病何由生。向陈彦升云:少时得此疾,服当归防己之类皆不效,服金液丹灸脐下乃愈。此亦固胃助阳之意。但火力外物,不如江南老人之术。姜桂辣药,例能胀肺,多为肿媒,不可服。

邝子元由翰林补外,佗傺无聊遂成心疾。每疾作,辄昏愦如梦,或发谵语,或言真空寺有老僧,不用符药能治心疾。子元往叩之,僧曰:相公贵恙起于烦恼,烦恼生于妄想。夫妄想之来其几有三,或追忆数十年前荣辱恩仇悲欢离合及种种闲情,此是过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顺应,却乃畏首畏尾。三番四覆,犹豫不决,此是见在妄想也。或期望日后富贵荣华皆如其愿,或期望功成名遂告老归田,或期望子孙登庸以继书香,与夫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来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灭,禅家谓之幻心。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禅家谓之觉心。故曰不患念起,惟患觉迟。此心若同大虚,烦恼何处安脚?又曰:“相公贵恙亦原于水火不交。凡溺爱冶容而作色荒,禅家谓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冶容,或成宵寐之变,禅家谓之内生之欲。二者之欲,绸缪染着,皆消耗元精。若能离之,则肾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于心。至若思索文字,忘其寝食,禅家谓之理障。经纶职业,不告劬勩,禅家谓之事障。二者之障,虽非人欲,亦损性灵。若能遣之,则心火不至上炎,可以下交于肾,故曰尘不相缘,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又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子元如其言,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心疾如失。

《四友斋丛说》 相关内容:

前一:卷三十一崇训
后一:卷三十八续史

查看目录 >> 《四友斋丛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