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史部 > 政书 > 唐律疏议 >

重刻唐律疏議序

重刻唐律疏議序

  沈家本  唐律疏議三十卷,唐長孫無忌等奉敕撰。國朝四庫全書所收錄,並附見於名家書目中。惟坊間傳本甚希,讀律之士艱於購覓,敘雪同人爰鳩貲重刻,以廣傳布。工既竣,而序之曰:  律者,民命之所繫也。其用甚重,而其義至精也。根極於天理民彝,稱量於人情事故;非窮理無以察情偽之端,非清心無以袪意見之妄。設使手操三尺,不知深切究明,而但取辦於臨時之檢按,一案之誤,動累數人;一例之差,貽害數世。豈不大可懼哉!是今之君子所當深求其源,而精思其理矣。

  自魏李悝著法經六篇,漢蕭何、叔孫通、張湯、趙禹遞相增益,馬融、鄭康成以海內巨儒皆嘗為之章句,豈非以律意精微,俗吏所不能通曉歟?魏晉以降,漸趨繁密。隋律簡要,而唐實因之。史稱高祖詔裴寂等更撰律令,凡律五百,麗以五十之條,流罪三皆加千里,居作三歲至二歲半者悉為一歲,餘無改焉。太宗又詔房玄齡等復定舊令,議絞刑之屬五十,皆免死而斷右趾,既而又哀其斷毀支體,除其法,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其後玄齡等遂與法司增損隋律,降大辟為流者九十二,流為徒者七十一。高宗又命長孫無忌等偕律學之士,撰為疏議,即是書也。名疏者,發明律及注意;云議者,申律之深義及律所不周不達,若董仲舒春秋決獄、應劭決事比及集駁議之類。蓋自有疏議,而律文之簡質古奧者,始可得而讀焉。

  嘗考元魏太和中,置律博士,時儒說十餘家,詔但用鄭氏章句,不得雜用餘家。唐律本隋,由魏而周而隋,淵源具在。然則唐律之疏議,雖不純本太和,而鄭義多在其中。漢律雖亡,其意猶賴以考見,深可寶貴。況我朝定律,監古立法,損益歸於大中,而所載律條與唐律大同者四百一十有奇,其異者八十有奇耳;今之律文,與唐律合者,亦什居三四。沿波討源,知其所從來者舊矣,則是書非即功令之椎輪,法家之津筏歟?至由是書而深求乎古今異同之原,講明乎世輕世重之故,晰奇闡微,律無遺蘊,庶幾傅古亭疑,情罪相準,無銖黍毫髮之爽,是又在善於讀律者。光緒十有六年十二月,歸安沈家本撰於秋曹之敘雪堂。時董成其事者,漢陰張麟閣郎中成勳、武進馮申甫郎中鍾岱也。(錄自光緒十六年沈家本重校刻本)

查看目录 >> 《唐律疏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