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集部 > 总集 > 皇明經世文編 >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四十九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四十九

  華亭徐孚遠闇公 陳子龍臥子 宋徵璧尚木 李雯舒章選輯

  嚴嶠銳子參閱

  巡邊總論二(論)

  魏煥

  ◆論

  三關鎮

  甘肅鎮

  大同

  固原鎮

  ○三關鎮 【 三關】

  偏頭寧武鴈門、自西迤東、三關並列、而盡黃河東岸、東抵大同西路、雖太原北境要害之地。言其險害不專属晉與真定相為唇齒。非惟山西重鎮而畿輔之地安危係焉。况達官達舍。安置真保河間等地。子孫世受 國恩。臣服効力。固無他志。但同本原。性習尚在。勢終與合。故三關彊域所係非輕。與宣大並稱重鎮。

  三關保障

  三關邊夷

  △三關保障

  黃河東北。舊有東勝城。與大同大邊興和開平相聯。通為一邊。外狹內寬。復設偏頭寧武鴈門三關十八隘口于內。以為重險。往年東勝開平能守。三關未為要害。正統以來。東勝開平俱失。三關獨當其衝。時無住牧之虜。防守尚易。弘治十四年以後。虜住套中。地勢平漫。套虜由秦入晉其防在西偏頭關逼近黃河。焦家坪娘娘灘羊圈子地方。皆套虜渡口。往來蹂踐歲無虛日。保障為難。今三關要害雖同。偏頭尤急。十八隘口雖同。胡峪口陽方口石硤口尤急。河岸渡口雖同。娘娘灘太子灘尤急。先年以山西巡撫駐劄鴈門關。代州總兵駐劄偏頭關。又各設守備一員。以備調度。嘉靖十九年。胡虜充斥。三關不能禦。近議于朔代之間。設重臣一員。總督宣大三關。亦如陜西固原之制。

  又按三關東十八隘口。又東紫荊關。又東居庸關。山勢連亘。實天設之險。為 京師近藩。往年紫荊居庸可踰。而今不可踰者。以其增築修鑿之工多。而其險備也。使今之三關。亦如紫荊居庸。胡馬敢深入乎。故今之急務。惟在備三關之險。擇將帥。覓壯勇。積蒭粮。以整深入之門戶。庶山西定而畿輔之地無警矣。

  △三關邊夷

  北虜亦克罕一部常住牧此邊、兵約五萬、為營者五、曰好城察罕兒、曰克失旦、曰卜爾報東營、曰阿兒西營、曰把即郎阿兒、入寇無常近年虜在套。中以三關為出入之路。直抵山西地方搶掠。嘉靖十九年秋、虜酋吉囊擁眾數萬、由偏頭等關入寇太原、大掠居民而出、零賊亦為鄉兵所殲、嘉靖二十年秋前虜復由本關入、直□平定州、參將被害、居民殺擄者無數、山西自來被達虜之慘。未有過于此矣。

  ○甘肅鎮 【 甘肅】

  甘肅、即漢之河西四郡、武帝所開以斷匈奴右臂者葢蘭州即漢金城郡過河而西、歷城子莊浪鎮羌古浪六百餘里至凉州、即漢武威郡、凉州之西歷永昌山丹四百餘里至甘州、即漢張掖郡、甘州之西歷高臺鎮夷四百餘里至肅州即漢酒泉郡、肅州西七十里出嘉峪關為沙?赤斤苦峪、以至哈密等處、即漢燉煌郡、與前四郡地方、俱隸甘肅、至洪武五年、宋國公馮勝下河西乃以嘉峪關為限、遂棄燉煌、自莊浪岐而南、三百餘里、為西寧衛、古曰湟中、自凉州岐而北、二百餘里為鎮番衛、古曰姑藏、此又河西地形之大略也

  甘肅保障

  甘肅邊夷

  甘肅經略考

  △甘肅保障

  甘肅一線之路、孤懸千五百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虜、山勢曠遠。中間可以設險之處固有。而難以設險之處居多。洪武九年、設甘州等五衛于張掖設肅州衛于酒泉、設西寧衛于湟中、又設鎮番莊浪二衛、又于金城設蘭州衛、皆置將屯兵拒守、嘗考之漢宣帝、命趙充國將兵討羌、充國奏曰願留步士萬人屯田、部曲相保、為塹壘木醮、交聯不絕、便兵戌飭鬪具謹烽火、通勢併力以逸待勞、兵之利者也、今日守甘肅之臣、惟以充國為法斯得矣、

  △甘肅邊夷

  甘肅之邊、北虜止二種、亦不剌盤據西海、瓦剌環遶北山、其餘皆西番種類不一、洮河西寧一帶附近番族。以茶馬羈縻而巳。其餘遠番、止令通貢、土達元萬戶把丹之後、安置平凉、今為亦不剌所據、哈密諸番衛、本中國藩屏、今為吐魯番所破、

  一土達元萬戶把丹據平凉洪武初歸附、授平凉衛正千戶、部落散處開城等縣編為民仍號土達、其壯者選為平凉衛軍、正統十四年、北虜阿渠寇陜西平凉、土達被掠、成化二年、北虜大舉入寇、固原土達李俊迎獻羊酒、有北從意、四年平凉。衛土達滿四反、據石城、都御史項忠討平之、一近番、黃河南有洮河二州、北有西寧、皆漢郡、唐末陷于吐蕃宋為夏元昊所據、俱為番族、洪武初、洮州河州西寧、各設茶馬司、收貯官茶、二年一次、差京官齎捧金牌信符、往前三處附近番族、招番對驗納馬、洮州火把藏思褁日等族牌六面、納馬二千五十匹、河州必里衛二州七站西番二十九族牌二十一面、納馬七千七百五匹、西寧曲先阿端罕東安定四衛巴哇申藏等族牌一十六面、納馬三千五十匹、每匹上馬。給茶一百二十斤。中馬七十斤。下馬五十斤。互市茶馬。羈縻得法。彼各向順。後茶馬不行、時入侵擾、成化十九年、西番滿松等族反侵內地、巡撫都御史馬文昇調兵征勦、斬首八十三級、嘉靖元年、西番反侵內地、鎮守都督鄭卿領兵討之不能克、以後每歲入境、殺擄人畜、嘉靖八年西番數至鞏昌寇掠、敵殺官軍、焚燒廬舍、隴右之民、深被荼毒、總制尚書王瓊、撫勦並用、破若籠板爾二族、撫定木舍等七十族、西番始寧、

  一亦不剌、正德四年、北虜小王子怒頭目阿你禿廝丞相亦不剌欲殺之、二酋懼、奔出河套、擁部落萬里至凉州城下乞空閑地安住、分守凉州將官閉門不敢應、凡十餘日、始大掠庄堡入西海、攻破西寧安定王等族、奪其誥印、諸番散亡、據其地居之、

  △甘肅經略考

  一說今之議哈密者曰、獲城置裔、弗能衛而守也、約好興師、袛費賂而匱積也、不如棄之、不知此地乃我國之藩籬、未可槩以外夷視之也、為今之計、莫若得人。而先其所易。緩其期效。以徐圖之耳。始必責彼寇往昔犯順之愆。納彼寇今日通貢之使。施不測之恩以折其奸。周羈縻之術以緩其謀。使彼逆無敢逞。而我謀有暇日。甘肅等衛主兵則補其缺伍。遊兵則徙其室家。而又撫猍多方。俾卒旅悉復國初之盛。甘肅等處熟地。則倣趙充國興屯田。荒地則效魏武令開墾。而又措置多方。俾粮餉悉復 國初之積。守備既固。攻戰時發。或要前踵後。出其不意之擾。彼勞我逸。日增歸附之酋。將見瓦剌?沙等夷見彼通好必漸效順我則結以恩賚。以固其必從之志。赤斤苦峪等旅依我安妥必漸蕃息我則率以大義。以振其勇奮之氣。苟可以撫綏此地為中國外藩者即當授之何必忠順之裔乎然後于忠順王嫡裔。擇其智勇足以服諸番者。仍其封爵。授以禦侮復讐之略。于赤斤等選其技力足以長諸酋者。官為都督。諭以翊贊協心之謀。在我唇齒應援之勢成。而在彼背腹受敵之機就。然後徙其部落以實空城。移其臣主以司宰御。倘彼不悛。再肆侵奪。則哈密犯其前。我兵襲其後。赤斤等衛之兵衝脅旁出。四面夾攻。無不破者。徐取元寇而戮之以示 天恩。吾見在彼勢窮必遁。稱欵必堅。然後隨機應變。而更為哈密永遠之圖。使勢之在哈密者。有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擊其中則首尾俱應。雖十土魯番。亦不能為哈密患矣。此則一勞永逸帝王全勝之策也。

  一說虜在西海、可無備乎、曰、惟視虜勢之強弱何如耳。弱則不必備。強則備之而為計甚難。前代固有屯兵青海以斷羌虜連和內侵者矣。而徵輸調發。大困民力。不可為法也。正德十年、曾調朔方勁兵逐勦之、虜避走松潘、款歸故巢、費以萬計、竟無成功、即其驗也、為今之計、惟於洮岷河蘭之地、繕城堡、遠斥堠、廣儲蓄令諸守帥、嚴謹備禦、伺海賊強盜。連和西蕃。有內侵之勢。則請諸總鎮發精兵駐臨洮鞏昌要害之地以拒之。

  一西寧控十三番族、四堡六千戶所、近又益以海寇之擾、亦要地矣、不令屬莊浪、而另設參將、易瓚之議是也、若我太宗以夷治夷、建寺立僧之法、葢有深意、今有講其故者乎。西域之貢。番文動數百紙。詐冐相仍。騷擾無益。若給符限年。勒以名數。庶可久之道也。

  一河西屯田敝矣。二千里內。計丁一萬七千耳。防守不設。耕種難也。累遭殘破。生聚難也。朘削無巳。休養難也。是故人益貧。口益耗。食益歉。兵益弱。而屯田益不興矣。近日差官添築新堡、廣招佃種、似矣、豈有舊堡未充。而更能實新堡者乎。豈有不為防守。而敢遠耕者乎。豈有將不得人。而人得生聚者乎。又譬之家政農桑薪水賓客祭祀之類。動必相連。豈有餘事皆廢。而一事獨舉者乎。是故有將而後有兵。有兵而後有人。有人而後有土。有土而後有財。有財而後兵益振屯益舉矣。他如李淮之議曰、欲將見堡量給以馬、無事令其瞭望而耕耘、有事得以聯絡而馳逐、拯溺救焚、此其近策矣、蘭州舊有管粮郎中。而不司支放。與宣大事體少異。巳失事宜。或又令其歷在催徵不更遠乎。若以省參一官、專駐蘭州、以督邊粮、如近時山東河南京運事例、而移郎中於甘州、如宣大例則、稽察歸于戶部、催科便于本省、是或一道也

  一提督尚書金獻民題亦不剌一節、要照依 祖宗朝、嘉峪關外設立赤斤罕東哈密三衛事例、於該鎮撫夷官內、選差前去近邊、諭以 朝廷恩威、軍民殺伐利害、令其各安生理、如果革心向化、聽我招致、就便安插、設為衛所、許其以時通貢、量加賞賚、以結其心、仍擇其雄傑一人、授以職事、立為頭目、使令鈐束部落、遇有緊急聲息、量調人、馬為我策應、有功一體犒賞

  ○大同

  大同保障

  大同邊夷

  大同經略

  △大同保障 【 大同】

  大同鎮城、高拱完固、內設山西行都司、管轄東西二路、一十五衛所鎮守總兵一、副總兵一、遊擊將軍二、坐營官統領本鎮、并河南春秋二班輪戌官軍、東西北三路、各設分守參將一員以守一路、設守備都指揮一十七員、以守一方、北去鎮城九十里、舊為二邊、又九十里為大邊各墻堡聯絡以限邊夷、後兩邊俱壞、嘉靖十八年、復築弘賜鎮川鎮邊鎮虜鎮河五堡、于二邊內、去鎮城五十里、五堡添設守備五員、弘賜堡居中、復添設分守參將一員、屯兵戌守、以漸修築、則大邊可復、授鎮寄者當留意焉、

  △大同邊夷

  北虜哈喇真哈連二部、常在此邊住牧、亦名哈喇慎哈喇直部下為營者一、火酋把答罕柰領之兵約三萬、哈連部下為營一、火酋失喇台吉領之、兵約二萬入寇無常、近來套虜出套。亦同此虜入寇。

  △大同經略

  國初驅逐胡虜、築內外二邊墻各屯軍牧可守、膏腴可耕、糧餉亦足、後俱失守、弃為虜地、嘉靖初、巡撫都御史張文錦、議築五堡于內邊為耕守計。誠是也。委參將賈鑑、徙城中居人從事、而刼以威、時重遷效尤甘肅、遂殺鑑、鼓譟附虜、文錦招??來之、繫官旗于獄、叛軍復殺文錦、輔臣建議撫之、每軍仍賞銀二兩始定議者謂撫叛則可賞叛則非此所以開後日之隙也五堡遂巳。由是虜寇內侵無虛歲。十八年、總督尚書毛伯溫、議復築五堡、令本邊軍民欲徙者聽、人皆樂從、而五堡成。堡外墻塹一新。虜不敢近。但稀無積粮耳。苟能招??來充積。使內邊固。外邊以漸而成。大同無憂矣。

  一鎮兵屢叛不靖、雖往昔釀成、亦兵眾故也、議者謂于五堡東西空處。各設一鎮城。以城中兵分眾鼎立。則防禦備而調度易。亦一策也。

  一說馭叛兵。須察各營強悍為眾倡者。取赴軍門施。不測之恩結為心腹則眾叛自定此總兵馬永行之于薊州遼東者也。

  一近年大同總兵、無如梁震、震收虜中逃回人口養馬家丁者數百。大將以牙兵為威此不可取與之婚娶授以鞍馬器械。使出境與虜同處。見虜勢弱。即斬首以歸。自是虜不敢近邊者數年。而邊軍懾服不敢舛?鳥鷔此大同故事也。

  ○固原鎮 【 固原】

  固原、開城縣地也、成化以前。套虜未熾。平固安會之間。得以休息。所備者靖虜一面耳。仍以陜西巡撫總兵提鎮此邊、與三關事體相同、自弘治十四年、火篩入掠之後、遂為虜衝、固原所轄、則有黑水鎮戌平虜紅古板井彭陽等城、西安州海剌都等營、環慶則有走馬川青平山城甜水等城堡、靖虜蘭州則有乾鹽池打剌赤一條城十字川西古城積積灘等堡、處處可以通賊。十五年、本部議 奏設總制于固原、推用戶部尚書秦紘、兼左副都御史後總制皆駐劄此城于是始改立州衛、以固靖甘蘭四衛隸之、嘉靖十八年、因主事許論議以總制移鎮花馬池、仍以陜西巡撫總兵提鎮此邊、

  固原保障

  固原鎮

  固原邊夷

  固原經略

  △固原保障

  固原在寧夏之南實番胡要害之地、弘治間、總制秦紘築內邊一條、自饒陽界起西至徐斌水三百餘里、係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起、西至靖虜花兒岔止長六百餘里、亦各修築、至今于二八月。各修理一次。屹然為關中重險。東向可以顧榆林。西向可以顧甘肅。總兵遊擊守備皆住劄于此。猶室家之有堂奧也。東之于胡也以花馬池一帶為門戶。西之于番也。以西蘭一帶為門戶。門庭有故。總制運籌于中。總兵參遊提兵會各鎮折衝于外。處置得宜。全陜無憂矣。

  △固原鎮

  固原鎮與寧夏為唇齒、花馬池一帶。邊人謂之大門若併力堅守花馬池。則固原自可無虞。而嚮石溝至靖虜一帶修築。又在所緩。葢力分別勢弱。寇巳入門。主人束手。故愚以為總制不駐花馬池則固原未可息肩也靖虜一帶。每歲黃河氷合。一望千里。皆入平地。若賀蘭山後之虜。踏氷馳踔。則蘭靖安會之間。便為禍階。調兵防守。候在氷凍。而西鳳臨鞏之卒。多未經戰。豈能捍禦。愚又以為不添沿河之堡。不屯常戌之兵。則固原又未可息肩也。徵調客兵。他鎮有事則然。無事則巳。若固原防守之戌。每歲凡四閱月。而蒭粮不為之處尚在本兵額內支給。兵餉有常額客兵餉無常額既戍守四月其時甚久不可槩作客兵之數恐支應煩耳如之何其不告乏乎。小鹽池批驗舊在固原益來商旅。納貨賄。期以填實此地。而王瓊移置下馬房。其見偏矣。夫固原中制之地也。總督所在。戎務攸關。此特一隅之論耳。若非任將任官足食足兵之計。孰不知之。孰不言之體權盡變。存乎其人焉耳。

  △固原邊夷

  邊夷為此鎮之患者即套虜與西番也、其詳見榆林甘肅弘治十三年、虜酋火篩大舉住河套、十四年、總兵官保國公朱永、太監苗逵、都御史史琳、帥京營官軍詣榆林調集軍馬、號稱十萬、分布韋州等處禦之、侍郎李鐩、總督軍餉、穵運八府之粟、隨軍供給、虜眾數萬、由花馬池深入固原安會等處、大掠而出、官軍戰死者甚眾、十八年、虜五萬餘騎由花馬池北楊柳墩西穵墻深入固原平凉安會等處、大掠而出、正德十年正月、套虜二萬餘騎、由花馬池鎮邊墩起至石井兒墩止、折墻深入固原等處、搶掠而出、本年七月套虜二萬餘騎、由花馬池楊柳墩起至青羊井墩止折墻深入平凉臨鞏、直抵隴州、大掠而出、嘉靖元年六月、虜二萬餘騎、由井兒等堡、折墻深入固原平凉、直抵涇州、大掠而去、嘉靖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套虜鎖合兒伯通、帥眾一千七百餘騎、到于花馬池西北石臼兒墩拆開邊墻口一十九處、入境經過鐵柱泉小鹽池韋州下馬房平虜所鎮戎所、提督尚書王憲預調延綏寧夏固原官軍二萬七百人、分路按伏、至八營攻門、固原鎮參將劉文等督兵擊之、近至地名細溝墩、斬首九十三級、餘賊奔潰至地名哲思溝、榆林副總兵趙英等邀擊、斬首三十二級、二十九日賊至平虜所、地名青陽嶺、榆林遊擊卜雲邀擊斬首九十五級、賊回過寧夏地方、總兵官杭雄等邀擊、斬首九十五級、前後共斬首三百三級、得獲達馬五百二十三匹、餘賊由原路石臼兒墩墻口遁出鎖合兒、伯通死于陣、自來北虜入寇。官軍禦敵。未有若此克捷者也。嘉靖十九年六月初六日、總制劉天和親詣花馬池調度防禦、委帶管糧茶參政張邦教屯田僉事李良、八月二十一日、虜酋吉囊領大勢達賊五六萬從定邊營掏墻而入、是日雷雨大作、連旬不止、泥淖深陷馬腹、不能馳逐、天和調集都御史楊守禮趙廷瑞尹嗣忠各鎮參遊守備官軍、四路分布隘口城堡暗伏夾攻、九月初一日、虜至硝河城、結營自固、不敢縱掠、初五日、陜西總兵魏時兵遏其南、黃恩兵阻其西、崔嵩楊琮之兵擊其北、鄭東王陞高暘陳爵等之兵、聯絡以擊其背、邊兵四集、魯瞻等所統莊浪西寧凉永援兵接踵渡河、軍聲大振、三鎮共斬獲首級四百四十顆、內一顆係吉囊第二子、號小十王、一顆吉囊妻弟大酋、為軍人張奴兒野五斤所斬、器械牛馬不可勝計、捷 聞、總督巡撫鎮守等官、俱寫 勑獎勵、劉天和加太子太保、廕一子錦衣衛世襲正千戶、楊守禮陞兵部尚書、趙廷端尹嗣忠陞兵部右侍郎、任傑魏時周尚文俱陞都督同知、鄭東張鵬各陞二級、張邦教李良各陞一級、張奴兒與做指揮僉事、野五斤與做副千戶、其餘俱陞賞有差、自來防禦北虜。斬首數多。未有若此者也。十一日、北虜吉囊等見兵威大振、自懷疑懼、俱出套、分作二枝、一枝住東勝城地方、大同兵邀擊之、斬首九十顆、一枝住賀蘭山外、莊浪兵邀擊之、斬首一百三十顆、寧夏兵邀擊之、斬首四十九顆、一時套中俱無虜矣

  △固原經略

  設固原總制、元獨為套虜設、西番亦賴控馭嘉靖八年、固原兵馬、悉至花馬池防禦、西番乘虛深入臨鞏、殺掠太多、巡按御史胡明善劾 奏、方起王瓊總制况花馬池漫延三百餘里、總制調操兵馬不過數千、顧東失西、豈能周匝總制劉天和、方移鎮花馬池、虜自鎮邊營拆墻而入、直抵固原、事可知矣、不若仍鎮固原。使凜然有虎豹在山之威。而套虜西番。俱不敢深入。尤為長計。

  一靈州鹽課司大小鹽池、所產鹽斤與解池相類、不勞煎晒、不煩人力、為利甚博、取之無窮、弘治以來、大鹽池增一萬五千引、小鹽池增三萬引先年止是召商中納馬匹、分給邊鎮騎操、後因各邊交爭互取、多寡不均、故有間年關領之例、又因中馬之人、勢囑賄通、濫收不堪馬匹、故有收價之例、畢竟為馬而設。未嘗別用。今查每引納銀二錢五分、照鹽一車、以六石為則、外有多餘、依律掣放、至固原慶原慶陽二鹽廠卸每引收取引銀一錢、通共每引得銀三錢五分、每年該銀二萬七百六十餘兩、鹽馬舊例、上馬一匹、給鹽一百引、中馬一匹八十引、大約納銀解邊易馬則事省人便官商兩為有益若納馬解邊。則秣飼屬之何人。運解不勝其擾。

  一總制劉天和、會兵禦虜圖略、花馬池興武營伏寧夏兵六千、或榆林遊兵三千、小鹽池伏寧夏兵三千、定邊營舊安邊營、伏榆林兵九千、或分三千遊兵在花馬池按伏、韋州伏中衛參將五百、靖虜固原二千五百共三千、萌城等處伏固原遊兵三千、固原鎮戎平虜伏固原正奇兵四千、靜寧等處伏洮岷兵一千五百、花馬池東至定邊營六十里至舊安邊營一百五十里、西至興武營一百二十里、至清水營一百九十里、至靈州二百六十里、西南至小鹽池一百八十里、至韋州二百四十里、至平虜所三百六十里、至鎮戎所四百五十里、至固原六百里、以上共集兵三萬一千五百之數、恐無糧草或城小難容、許於隣近城堡分住、如中衛兵在鳴沙州、靖虜兵在西安州、海剌都之類、臨時仍會合一處此來賊勢必眾、須專用鎗砲為前鋒、及用挨牌拒馬鎗等項安營、庶不被賊衝亂營陣、初伏兵時依此圖若臨時賊情變動、隨賊向往、聯絡會合、不拘一定、務在各領官軍、齊心協謀、互相傳報、併力前進、不許逗遛退縮、自取重罪、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二百四十九終

查看目录 >> 《皇明經世文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