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四库百科 >

爱日第十八


爱日第十八

    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人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

    所谓治国之日舒以长者,非谒羲和而令安行也,又非能增分度而益漏刻也。乃君明察而百官治,下循正而得其所,则民安静而力有余,故视日长也。所谓乱国之日促以短者,非谒羲和而令疾驱也,又非能减分度而损漏刻也。乃君不明则百官乱而奸宄兴,法令鬻而役赋繁,则希民困于吏政,仁者空于典礼,冤民□狱乃得直,烈士交私乃见保,奸臣肄心于上,乱化流行于下,君于载质而车驰,细民怀财而趋走,故视日短也。

    《诗》云:“王事靡盬,不遑将父。”言在古闲暇而得行孝,今迫促不得养也。孔子称庶则富之,既富则教之。是故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富足生于宽暇,贫穷起于无日。圣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国之基,故务省役而为民爱日。是以尧勑羲和,钦若昊天,敬授民时,邵伯讼不忍烦民,听断棠下,能兴时雍而致刑错。

    今则不然。万官挠民,令长自衒,百姓废农桑而趋府庭者,非朝脯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讼不讼辄连月日,举室释作,以相瞻视,辞人之家,辄请邻里应对送饷,比事讫,竟亡一岁功,则天下独有受其饥者矣。而品人俗士之司典者,曾不觉也,郡县既加冤枉,州司不治,令破家活,远诣公府。公府不能照察真伪,则但欲罢之以久困之资,故猥说一科,令此注百日,乃为移书,其不满百日,辄更造数,甚违邵伯讼棠之义。此所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者也。

    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从此观之,中材以上,皆议曲直之辩,刑法之理可,乡亭部吏,足以断决,使无怨言。然所以不者,盖有故焉。

    《传》曰:“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夫直者贞正而不挠志,无恩于吏。怨家务主者结以货财,故乡亭与之为排直家,后反覆时吏坐之,故共枉之于庭。以羸民与豪吏讼,其势不如也。是故县与部并,后有反覆,长吏坐之,故举县排之于郡。以一人与一县讼,其势不如也。故郡与县并,后有反覆,太守坐之,故举郡排之于州。以一人与一郡讼,其势不如也。故州与郡并,而不肯治,故乃远诣公府尔。公府不能察,而苟欲以钱刀课之,则贫弱少货者终无以旷旬满祈。豪富饶钱者取客使往,可盈千日,非徒百也。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何冤之能治?

    非独乡部辞讼也,武官断狱,亦皆始见枉于小吏,终重冤于大臣。怨故未仇,辄逢赦令,不得复治,正士怀冤结而不得信,猾吏崇奸宄而不痛坐。郡县所以易侵小民,而天下所以多饥穷也。

    除上天感动,降灾伤俗,但以人功见事言之。今自三府以下,至于县道乡亭,及从事督邮,有典之司,民废农桑而守之,辞讼告诉,及以官事应对吏者,一人之,日废十万人,人复下计之,一人有事,二人获饷,是为日三十万人离其业也。以中农率之,则是岁三百万口受其饥也。然则盗贼何从消,太平何从作?

    孝明皇帝尝问:“今旦何得无上书者?”左右对曰:“反支故。”帝曰:“民既废农远来诣阙,而复使避反支,是则又夺其日而冤之也。”乃勑公车受章,无避反支。上明圣主为民受日如此,而有司轻夺民时如彼,盖所谓有君无臣,有主无佐,元首聪明,股肱怠惰者也。《诗》曰:“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伤三以居人尊位,食人重禄,而曾不肯察民之尽瘁也。

    孔子病夫“未之得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者。今公卿始起州郡而致宰相,此其聪明智虑,未必暗也,患其苟句先私许而后公义尔。《诗》云:“莫肯念乱,谁无父母!”今民力不暇,谷何以生?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嗟哉,可无思乎!


【检索爱日第十八 ==>】 古籍全文检索:爱日第十八     全站站内检索:爱日第十八

等韵简明指掌图
等韵精要
韵谱约观
四声均(韵)和表
示儿切语
广韵音和急就篇
等音声位合汇
等音
声位
切韵正音经纬图
切字释疑
韵籁
切音捷诀
幼学切音便读
四音定切
正音咀华
翻切简可篇
音学秘书
芸香斋韵法新谱
射声小谱
等韵一得
等韵一得补篇
合声简字谱
京音简字述略
简字全谱
同文韵统
刘氏切韵指掌
反切上字解释续编
等切南针
反切释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