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吹剑录

    一卷,《吹剑续录》一卷,《吹剑三录》一卷,《吹剑四录》一卷。南宋俞文豹(生卒年不详)撰。俞文豹字文蔚,括苍人。生平事迹不详。自谓以文字之缘,漫浪江湖四十余年,晚年索居京国,专事著述,取苏东坡诗“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之意,定名所居为“堪隐”,闭门守泊,条理故事,以及昔日见闻和当时所得,笔录成书,以庄子“吹剑首者,映而已”之语,以定书名。接着又成《续录》一卷、《三录》一卷、《四录》一卷,共四卷。全书杂记诸事,内容广泛,而以论述经学、道学为主,间及百家及轶闻琐事。其中,《吹剑录》(即初录)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存目,检其卷首相序之前谓“此编已刊行,板留书肆,不可复得,因删旧添新,再与续集并刊”,序末记淳祐三年(1243),可知今所见本为第二次删定之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谓其书,“议论实多纰缪,于古人多所诋诃。如贬武王则拾苏轼之绪论,诋孟子则循李觏之谬词,斥诸葛亮为不明大义、不忠汉室,亦本其兄俞文龙之妄说,盖俞文龙以此说取解于同文馆,故俞文豹述之也。他若韩愈、程子并遭掊击,又文彦博灯笼锦之事则独信魏泰之讹书,通鉴纲目帝蜀之辨,则为力攻朱子之特笔,其妄诞无识,殊为悖理。所谓小人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者欤。”全盘否定此书。其实,俞文豹提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正是其善于动脑思考的表现,并非人云亦云,完全可以作为一家之言,不宜深责。《续录》、《三录》长期佚失。《四录》,《四库全书》著录,题曰《吹剑录外集》一卷,亦有称为《别录》者。卷首自序署曰,淳祐庚戌(1250),卷末载二诗,诗前题词有“绝笔于斯录”之语。《四库全书总目》谓“盖其晚年之所作,故学问既深,言多醇正,其记道学党禁始末甚详;所称韩、范、欧、马、张、吕诸公无道学之名,有道学之实,故人无间言;伊川、晦庵二先生言为世法,行为世师,道非不宏,学非不粹,而动辄得咎,由于以道统自任,以师严自居,别白是非,分毫不贷,与安定角、与东坡角、与东川、象山辨,求必胜而后已。亦未始非平心之论也。”大抵肯定此书,予以收录。今观全书,所论多经史百家之文,间及医卜等书,于前言往事,辨证发明,以寓劝戒之意,多有见解。尤其是书中所记科举之弊、士大夫倾轧之风、官吏狼狈为奸、宫禁宦侍之浪费、取民杂税之烦苛、草野之民含冤无告等南宋末年情状,皆为可贵史料,足资参证,不宜尽废。今传本不一,《四库全书》、《知不足斋丛书》、《笔记小说大观》等丛书本收录《吹剑录外集》一卷,《读画斋丛书庚集》、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古今说部丛书》等丛书本收录《吹剑录》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收录《吹剑录》一卷以外,又收有《吹剑续录》12条。建国前后,张宗祥于京师图书馆意外地发现了《吹剑三录》钞本,重新予以整理,连同《吹剑录》、《说郛》本《吹剑续录》及《吹剑录外集》(改称《吹剑四录》)合编为一书,改题为《吹剑录全编》,又将《说郛》第四十九卷之《唾玉集》所收19条(疑为《吹剑续录》之文)附于书末,由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新出版张宗祥校订《吹剑录全编》。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检索吹剑录 ==>】 古籍全文检索:吹剑录     全站站内检索:吹剑录

第七章 燕昭王且与天下伐齐
第八章 燕饥赵将伐之
第九章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第十章 或献书燕王
第十一章 客谓燕王
第十二章 赵且伐燕
第十三章 齐魏争燕
第一章 齐韩魏共攻燕
第二章 张丑为质于燕
第三章 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
第四章 秦并赵北向迎燕
第五章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第一章 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
第二章 公输般为楚设机
第三章 犀首伐黄
第四章 梁王伐邯郸
第五章 谓大尹曰
第六章 宋与楚为兄弟
第七章 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
第八章 宋康王之时有雀生
第九章 智伯欲伐卫
第十章 智伯欲袭卫
第十一章 秦攻卫之蒲
第十二章 卫使客事魏
第十三章 卫嗣君病
第十四章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第十五章 卫人迎新妇
第一章 魏文侯欲残中山
第二章 犀首立五王
第三章 中山与燕赵为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